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水龙 《福建地质》1995,14(1):27-42
浦城永兴地区分布大面积Ⅰ型花岗岩,具有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花岗岩单元、序列的划分原则及超单元建立的条件,将永兴岩基解体划分为40个侵入体,建立14个单元,归并有虹垂序列及建立永兴和高坑超单元。  相似文献   

2.
根据花岗岩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将汉源平等复式花岗岩体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为主体,具明显的成分一结构演化特征。岩石化学以富硅、钾,贫钙,岩石稀土以具明显的铕负异常为特征。本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650Ma-700Ma,它是澄江期非造山带,沿火山裂谷侵位的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薄竹山复式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世涛  陈国昌 《云南地质》1997,16(3):222-231
薄竹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1989年~1994年间,笔者在进行1:5万老寨街幅和老街子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应用岩石语系单位划分方法将其分解为23个侵入体,建立了7个单元,归并为2个序列和一个独立单元。岩石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各单元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时期在白垩纪~老第三纪之间,从早期到晚期岩石结构由一期结构向具有二期结构和微花岗结构演化,成分由偏基性向偏酸性、碱性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西坡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的岩石谱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维敬  方宗斌 《江西地质》1994,8(4):281-295
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地区出露着数百处规模不等的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通过对早古生代至第三纪的不同年代花岗岩类综合类比,在该区建立单元48个,归并12个序列,5个超单元和1个超单元组合。基本上形成了该区内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岩石谱系单位,反映了构造岩浆旋回的特征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单元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佩古错超单元。研究表明,该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侵入岩谱系单位划分及岩浆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古生代的深成侵入体大面积出露,大小岩体52个,面积约239km^2,根据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及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12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在对区内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7.
广西海洋山化岗岩基侵位于海洋山复式背斜核部,形成于晚志留世。岩基划分为4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建立了海洋山花岗岩普系单位。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学特征表明,海洋山超单元各单元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浆不断分异演化的产物。花岗岩基为一大型复合式矿岩体,与W、Sn、Sb、Pb、Zn等矿化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浙东沿海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9.
夏国礼 《华北地质》2003,26(1):61-64
结合野外实际资料,笔者就花岗岩类谱系单位填图方法能否以岩石结构演化特征为基础建立S型花岗岩的谱系单位,深成岩体间的接触关系类型能否作为划分花岗岩等级体制的标志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不同深成岩体之间的固结作用时间差仅仅是影响岩石结构变化及深成岩体间接触关系类型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与深成岩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温度、压力、挥发组分的多寡)以及围岩介质的湿冷度、岩浆上侵规模的大小等有关。因此,S型花岗岩序列内部从早单元到晚单元岩石结构可以出现由粗粒结构一细粒结构演化的现象,同一起单元内部也可以出现起动型接触关系。另外,文中还对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的高位深成岩体能否单独建立谱系单位及混合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可否利用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建立谱系单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方法尚有不妥之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古生代的深成侵入体大面积出露,大小岩体52个,面积约239km2。根据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及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12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在对区内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I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I型、S型分类的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笔建议的花岗岩类填图办法是,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的反映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鄂拉山东北段都龙超单元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国忠  安勇胜 《青海地质》1996,5(2):11-20,42
都龙超单元是一个大型中酸性复式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 源岩浆演化的理论,结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包括特征及各侵入体的接触关系等,将该岩体进行了系统的解体,圈定出23个大小不等的侵入体,进一步归并为5个单元和一个超单元,建立了区内的岩石谱系单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宝鸡岩体颜家河超单元各单元的岩石组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研究了它们由早到晚的变化特征,并将各种特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现该超单元岩浆从早到晚存在着反序演化的特点,即由偏酸性岩浆向偏基性岩浆演化,并建立了该超单元的岩浆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冯长明 《地质通报》2001,20(2):170-177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15.
高加索Eldjurti花岗岩体的生成环境及岩浆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永峰 Sobo.  RN 《地质论评》1994,40(6):554-564
Eldjurti岩体是俄罗斯内高加索地区阿尔卑斯造山活动晚期形成的花岗岩体。笔者研究了岩体中部由钻孔构成深达5000m的垂直剖面中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岩体的生成环境和岩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Eldjurti花岗岩体分异成两个岩石化学特征不同的单元,相对偏在性,岩浆分异程度较左的浅部和偏酸性,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深部。浆结晶分异作用使熔体中Al,Mg,Fe,Ca,Na不断被消耗,Si,K相对富集于残余熔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在1:5万狮子坪幅的地区地质调查中,采用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对产出于秦岭群的灰池子复式岩体进行了解体。共计划分为约80个小侵入体,并建立了9个单元,由老而新依次归并为蔡家沟、淇河、明郎河等3个序列。对各个单元及序列的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特点、互相接触关系等作了简要的描述。本区花岗岩总体上呈现出由云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的演化序列,表明岩浆岩具有多期次熔融与分异,  相似文献   

17.
四川石棉复式花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棉花岗岩基进行岩石谱系单位研究。按其相互间接 关系和先后生成顺序共建立8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建立了1个超单元组合。各超单元岩浆演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罗淑兰  吴宗絮 《岩石学报》1997,13(2):203-214
通过对太行-五台山区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并将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同国内外同时期花岗岩类进行对比,确定了本区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并以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为主,叠加了部分钙碱性演化;而元古宙、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则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花岗岩,以钙碱性演化趋势为特  相似文献   

19.
胶南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的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胶南地区的变质杂岩主要由中、晚元古代的变质深成岩组成,按照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这上结深成岩可划归四个超单元:(1)海阳所超单元,由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岩浆演化序列,炒中元古代幔源深成岩类,形成于洋内裂谷环境,属非造山岩浆岩类;(2)荣成超单元,由二长花岗岩类构成,为晚元古代壳源S型花岗岩类,形成于碰碰撞造山队段,属同造山岩浆岩类;(3)铁山超单元,由石英正长岩-正长花岗岩组成,为晚  相似文献   

20.
映秀地区花岗岩属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彭灌杂岩”南段之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云闪长岩为主,少量花岗闪长岩。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经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8个花岗岩单元。其岩石为稀土总量偏低,具负铕右倾形式的钙碱性次铝及过铝型酸性侵入岩,分属造山前陆弧I型花岗岩的成分演化序列及造山晚期S型花岩的结构演化序列,其形成时代为中一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