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学科既不象语文,具有完整性和故事性,也不象数理化,具有连贯性,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地理既有整体性,又有独立性;既集中又分散。在讲解之时,困难较多,容易形成枯燥乏味之势。要改变这种不利于教学的状态,只有靠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能够把一段文字,一个事例,几组数字讲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
隆中谈名     
隆中之有名,盖因其为诸葛亮之住地也。南朝宋代的史学家裴松之写道:“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现在该地已不归河南邓县管辖,而属湖北襄樊市。初冬季节,来到隆中。在襄樊火车站前花四元钱买了一张票,坐一辆破旧的面包车,逛荡十分钟,再爬一个十分钟的坡儿,隆中就到了。脚下就是诸葛亮躬耕陇亩的地方,已被襄樊师专的楼房所占,有百八十亩吧。罗贯中写隆中,山也秀雅,水也澄清,地也平坦,林也茂盛,住下来以后,才知道这里只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大沟,节气已到,山水林地全然透着肃杀的寒气。显然我来的不是时…  相似文献   

3.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口,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及渤海莱州湾滨海区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及渤海州湾滨海区土资源以土壤含盐量高和肥力低为其突出特点,干旱的气候,黄河尾闾河道的摆动,咸水的侵染,风暴潮的侵袭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决定着土壤发生与发展的总趋势。生物与工程措施 相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咸,瘦,农,林,牧,渔,盐综合发展,是合理开发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首山位于辽宁省兴城古城之东3公里,介于古城与海滨之间,为国家级森林保护区。首山三峰相峙,状若人首而得名。清朝称“三首山”,民国称“首山”。“首山”为孤峰,平地突起,海拔329.7米,南北走向,跨越面积8平方公里。首山北连窟窿山,中间隔一隘口,京沈公路和京沈铁路从隘口通过,两山对峙,形如关门。山峰挺拔,地势险要,屹立渤海辽东湾北岸,为辽西走廊咽喉,是古邑兴城东北天然屏障。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首山中峰筑有烽火台一座,高7米,直径13米,是古代传报军情的设施,遇有敌…  相似文献   

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社会经济在整个自治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产业结构发育水平低,具有待开发区的典型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温饱已基本解决,农业经营粗放,属福利型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该区区位适中,便于外引内联,基础设施较好,人才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发。能源交通为区域开发之“瓶颈”,且自我开发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大唐西域记》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这样描述的,“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奠知所指,是以往米者聚遗骸以记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此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这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完全是对塔克拉玛千大沙漠腹地行路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马年话马俗     
按我国农历,2002年将进入壬午年,生肖排列属马,故又称马年。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在马年到来之际,咱们说马话马,议马论马,书马写马,预祝马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几千年来,马与人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马的重要作用和优良品格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喜爱,于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形成了许多关于马的习俗和信仰、禁忌。其中有许多至今在沿用。 一、在岁时风俗方面,与马有关的岁时节日屡见不鲜。 汉族把正月初六定为“马日”。大致流行于河北、湖南、浙江等地。每逢这一天,人们根据天气的阴晴以判定当年养马之…  相似文献   

10.
蛇年话蛇     
2001年,是农历辛巳年 (即蛇年 )。蛇,中国人叫它长虫,由于它面目狰狞,且有毒蛇混入其中,大人小孩都怕它三分。于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说它的坏话,什么,“杯弓蛇影”、什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其实,恶名之下也有美德,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奇特的蛇,颇为有趣,这里介绍几种。 工蛇 这是一种生活在世界有名的蛇城——西非贝宁南部维达市,由人工驯化的无毒蟒蛇。此地家家户户养有这种“工蛇”。人们之所以称之为工蛇,是因为它要为主人做很多工作。白天它得照护婴儿,看守大门,吃掉侵害住宅的毒蛇与虫鼠,或者与人们…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山水     
一座城市,依山傍水,显得美丽、活泛,富有生气。山岭蜿蜒,绿树叠翠,云雾缭绕,组成城市的布景。街道依山而建,溜溜而行,如巨龙腾飞。房屋高低错落,掩隐在树林里,这儿那儿伸出瓦角。一条河穿城而过.弯弯扭扭,街道顺着水流弯弯流动,河水轻轻拍打着曲岸。临河的房屋悬吊在水上,瓦角斜挑雾霭。房屋和树林、山岭一起倒映在水中。一条小船划过,水中的山影、树影和房屋都颤微微晃动起来,宛若仙境。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5,(10):48-48,F0003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在北京一些地方却出现“前人栽树,后人遭殃”的说法。原来,由于北京多年来采用单一树种大面积营造人工纯林,使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病虫害大量发生。比如,平原地区由于病虫危害严重,在短短四十多年里,不得不频繁更换栽植树种,上世纪50年代钻天杨,60年代加拿大杨,70年代北京杨,80年代欧美杨,90年代又换成毛白杨。再如,城市草坪大量引进国外草种,而欧美国家气候湿润,草的根系极短,引种北京后出现草皮根系不向下扎,全靠人工浇水,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北京市而言很不合适。还有一些引进树种耗水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有“绿色沙漠”的提法。  相似文献   

13.
借图设计教法 学习有情有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长时间单调的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抑制,使人易于产生疲劳,难于使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学形式力求多样,不断变换刺激的形式:(1)游戏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做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例如,讲到中国省市的位置,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拼图活动。在游戏中,学生的情趣高涨,始终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区域发展需要龙头,城市发展需要区域支撑,建设首都圈是中国南北经济格局协调,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发展的需要,是首都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需要,根据首都圈的划分对首都圈关系进行了重构,提出首都圈内4个新关系域,知识经济域,旅游文化域,工业经济域,出海通道网络,为建设发展4个新关系域,结合现实,提出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空间联系网络化战略,职能疏导战略,空间结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网络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市场体系,劳动地域分工,双核都市圈,世界城市战略等。  相似文献   

15.
米兰揽胜     
米兰,这个具有古老历史的城市,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却是时尚之都。作为时尚之都,米兰更是可与巴黎相媲美。米兰是伦巴第大区的首府,米兰省的省会,人口约200万,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海拔122米,市区面积181.75平方千米,处于阿尔卑斯山前的波河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欧洲与意大利往来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6.
谷峰 《中国方域》2004,(3):30-31
尧帝,古籍又称帝尧、唐尧、陶唐氏,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华夏部族首领。其部族活动的范围,包括建(古)国、定都,主要在今河北、山西一带。由于水患等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断迁徙都城,这就有了一个部族帝王,先后在多处有唐国、都城的情况。古籍记载不一,一些专家和学者也各持己见,以至堕入谜团。因此,研究分析古籍资料,搞清尧帝建国、建都的地方,对于重新构建中华民族史前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洮儿河流域属于科尔沁草原重要组成部分,草地广阔,类型多样,可划分为5个类型,菖 了植物种类丰富,生产力较高,是内蒙古东疗及兴安盟的重要牧业生产基地。目前,该流域草地有些不未能开发利用,有些还利用不充分,这里良好的自然条件,可建立若干优良人工草地。经统计表明,该地区发展畜牧业具有较大的潜力。今后,就进一步发挥其资源优势,加速以牧业为得点的农牧林业经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陆晓红 《地理教学》2006,(10):33-34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常常让人会不知不觉身临其境,感慨万千,回味无穷。其实,每部影视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地理元素,如何挖掘影视中的地理元素,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不久前,我在“中国行政区划”复习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变的信号及影响   总被引:68,自引:22,他引:68  
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水循环加快,尤其干旱区水循环加快更加明显,降水和蒸发增加。自19世纪末小冰期结束以来,新疆呈现出了与全球一致的变暖趋势,气候环境基本处于暖干状态之下。1987年起新疆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信号,尤以天山西部地区为强劲。降水量、雪冰消融量和河川径流量连续增加至今日,导致平原湖泊水位持续上升,面积逐年扩大,早己干涸的湖盆也出现生机。与此同时,洪水灾害连年发生,而且越来越凶猛,不断出现百年,以至千年的洪峰。此间,植被环境改善,绿洲春色盎然,沙漠化止步,沙尘暴锐减。这种气候转变前景如何,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新疆以至大西北的经济发展、水利建设、洪旱灾害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因而必须加强监测与研究,尽早做出正确预测,为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峦起伏,名山众多,其中不少山地气势恢宏,风景奇绝。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名山与其它山一样,由于地球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历经了沧桑巨变,加之构成名山的岩石性质、地壳运动特点也存在差异,因而座座名山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观。例如就岩石而言,有些名山由岩浆岩构成,有些名山由沉积岩构成,有些名山由变质岩构成,而有些名山则不同岩石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