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桃山矿田铀矿化围岩蚀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山铀矿田为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型铀矿田,通过对桃山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化的围岩蚀变在不同地段和不同标高进行系统采集岩矿样品,磨制薄片、光片,进行认真观察、研究,并结合宏观地质观察和研究,旨在查明桃山矿田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期次、发育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桃山矿田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树立找大矿、找富矿观念,挖掘与铀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信息,进而为进一步找出铀矿富集规律、缩小普查勘探的范围、提高找矿效率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对岩石围岩蚀变以及近矿围岩蚀变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性等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该矿田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发育程度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后阐述了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并认为红化(赤铁矿化)应早于铀成矿期,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富矿主要与萤石化、硫化物化、硅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密切相关,且近矿围岩蚀变种类越多、强度越强,则铀矿化越富。  相似文献   

2.
论热液蚀变与铀成矿富集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章邦桐  吴俊奇 《地质论评》1990,36(3):238-244,T001
本文通过对华南部分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中蚀变围岩物理-力学性质、铀浸出率及诱发裂变径迹的研究,阐明了热液蚀变对铀成矿富集的重要作用。热液蚀变能使岩石的抗压强度降低,有效孔隙度增高。矿前期蚀变作用可改变铀在含矿岩石中的赋存状态,使铀浸出率提高,为成矿热液提供部分铀源。一些蚀变围岩为铀沉淀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敏之 《矿床地质》1998,17(Z6):1027-1028
基于对冀北三个银矿带、含银岩石建造类型、7个主要银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期、成矿阶段、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银矿床近矿围岩蚀变带、蚀变岩岩石类型、蚀变矿物系列、交代作用物质平衡、蚀变岩分带性、形成物理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银矿床近矿蚀变岩分带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金沟白钨矿床围岩蚀变及组分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以杨金沟白钨矿床主要赋矿蚀变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种类蚀变岩石中主要氧化物和成矿元素特别是W、Mo和As的迁移和富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近矿蚀变围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初步揭示了杨金沟白钨矿床中钨矿化富集、成矿流体演化与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分迁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曾庆海 《矿产与地质》2012,26(5):408-413,435
刘山岩铜锌矿成矿受矿源层和构造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较密切。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对扩大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指导乐平市众埠街铅锌矿床深部找矿工作,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通过现正在实施的省基金项目已施工的11个钻孔的岩芯编录及综合分析,总结矿体产出特征、控矿因素及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沿矿带北东走向方向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结合成矿元素及围岩蚀变特征,指出铅锌矿床深部具有找寻斑岩型铜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桐柏围山城金银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山城金银矿带位于桐柏一大别山金银成矿带北亚带。矿带内各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床,新元古代歪头山岩组既是矿带内的赋矿地层也是重要的矿源层,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本文从围山城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类型等方面,对矿带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构造变形过程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四川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叶庆同 《矿床地质》1991,10(2):107-118
呷村矿床是我国的一个典型黑矿型矿床,产于德格—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中。成矿作用发生在酸性火山活动间歇期和末期,碳酸盐岩盖层形成之前。成矿时代为199.2—200Ma。有上、下两个矿带:下矿带和上矿带下部为脉状、网脉状铅锌矿,围岩蚀变和蚀变分带围绕着矿脉发育;上矿带上部为块状银多金属矿层和块状重晶石矿层。温压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发生在中—低温条件下,成矿时内压力较大,成矿流体属以海水为主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活动。温度、压力、硫逸度和氧逸度等条件变化决定了矿化分带和围岩蚀变分带。该矿床具有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成因,其成矿模式可与日本黑矿类比。  相似文献   

9.
沃溪金锑钨多金属矿床是大型伴生金矿床。该矿床产于板溪群马底驿组与五强溪组浅变质细碎屑岩分界而附近的沃溪东西向压扭性断裂下盘的多条平行的层间破碎带内。具有层控、时控和构控的特点。矿体为缓倾斜整合层状、似层状和陡倾斜交错脉状,各矿脉都普遍存在范围较广的近矿围岩蚀变,具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多阶叠加成矿的特征。成矿与围岩蚀变紧密相关,特别是近矿围岩蚀变是找金矿的最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矿田位于桂东南博白-岑溪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矿区围岩蚀变强烈,类型繁多,其中以矽卡岩化、硅化和帘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体至围岩明显有矽卡岩化-强硅化-弱硅化-石英、碳酸盐化的蚀变分带特征。作者根据赋矿岩性、矿化蚀变分布、矿体产出特征及相关物探工作,提出六塘-龙树垌和牛卫-水滴两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水热蚀变过程中不活动元素确定蚀变岩质量变化的方法,对6122铀矿床不同标高蚀变岩的物质组分迁移变化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围岩蚀变垂直分带性和成矿流体性质。研究表明,6122铀矿床矿化围岩蚀变过程中TiO2为不活动组分;围岩蚀变垂直分带上存在“土酸下碱”的特征;成矿流体为富含Na^ 、P的碱性流体。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的特点,揭示出成矿受特定地层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也甚为密切.①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陈福  龙洪波 《矿物学报》2000,20(1):28-34
对金属矿床成矿溶液的性质,特别是pH值(酸碱度)的确定,是认识含矿溶液的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的关键。目前对成矿溶液性质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围岩蚀变矿物包裹体的测定方面,并得出近中性热卤水成矿的结论。作者认为,多数围岩蚀变矿物的包裹体溶液不能代表原矿溶液的性质,“近中性的热卤水成矿”的认识有误,应是酸性水形成的含矿溶液成矿,并从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特征,Roedder的高金属含量的矿物包裹体溶液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对金属矿床成矿溶液的性质 ,特别是 pH值 (酸碱度 )的确定 ,是认识含矿溶液的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的关键。目前对成矿溶液性质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围岩蚀变矿物包裹体的测定方面 ,并得出近中性热卤水成矿的结论。作者认为 ,多数围岩蚀变矿物的包裹体溶液不能代表原成矿溶液的性质 ,“近中性的热卤水成矿”的认识有误 ,应是酸性水形成的含矿溶液成矿 ,并从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特征、Roedder的高金属含量的矿物包裹体溶液的发现、氢氧同位素资料、矿物包裹体中高卤水溶液的起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机理等方面论述了酸性金属含矿溶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可分为四期八个阶段,其中矽卡岩化、绢英岩化与成矿时空关系密切。通过对绢英岩化蚀变岩的质量平衡计算发现,导致绢英岩化围岩蚀变的热液为晚期岩浆分异的富挥发份的含矿硅质富钾酸性流体;并随着蚀变的发生发展,蚀变岩的主元素及成矿元素显示不同的迁移规律但表现出相似的蚀变流体运移趋势,即:以则古郎地区为中心,分别向铜山、铅山及莫古郎地区运移,由于铜山滑覆体阻挡,使得铜山地区蚀变较强,莫古郎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污牙钨矿区矿石、蚀变围岩、地层围岩及花岗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污牙钨矿床大多数矿石和蚀变围岩样品的Hf/Sm与Th/La值小于1,少部分蚀变围岩的Hf/Sm与Th/La值大于1,表明成矿流体以富Cl热液体系为主,部分显示富F特征,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云英岩化围岩及矿石与地层围岩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主要显示变质成因;其它类型矿石及蚀变围岩样品微量元素特征与地层围岩样品差别较大,可能非单一变质热液作用的产物。类矽卡岩矿石中典型接触交代矿物符山石的大量存在,暗示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蚀变围岩和电云英岩型矿石样品皆不显示Zr-Hf亏损,少数样品Ta-Nb也无异常,特征与地层围岩不同,与花岗岩样品相似,支持了岩浆热液作用的存在,污牙钨矿床很可能为变质热液与岩浆热液复合叠加成因。污牙矿区花岗岩和赋矿围岩,W元素均显示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党河南山黑刺沟地区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河南山黑刺沟金矿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和石英脉型金(锑)多金属矿化。两种矿化类型的矿石特征、元素组合及围岩蚀变的差异均较大。对矿区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成矿与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入密切相关。岩浆活动既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又为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流体及热动力。围岩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构造破碎带则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铀矿床围岩蚀变是成矿热液和岩石液-固相间的化学反应产物,是成矿热液作用历史的记录。因此,矿床蚀变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成因理论上和找矿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讨论铀矿床近矿蚀变之前,首先必须指出:第一,从大量铀矿床的已有资料得出,含铀热液几乎并不直接与未蚀变原岩发生反应,而成矿蚀变是建筑在成矿前蚀变自然底场(自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海沟金矿区围岩蚀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2,21(3):15-21
通过专题研究,首次识别出矿体围岩二长花岗岩为交代蚀变成因,其原岩是石英二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辨出6种蚀变类型。存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3个蚀变阶段。先后发生8次蚀变;基本查清了它们的蚀变强度。蚀变类型组合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对卡拉麦里地区1号金矿的地层、构造、侵入岩、围岩蚀变等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该研究区内的金元素富集成矿主要由地层和侵入岩提供物质来源,构造作用形成导矿通道和容矿空间,围岩蚀变提供了金元素富集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