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Fe-对硝基苯基荧光酮-CTMAB在pH10.0-11.2的硼砂-NaOH缓冲溶液中形成蓝色多元配合物,其组成为Fe:p-NPF:CTMAB=1:2:4。在吐温-60下,λmax为160nm,ε610=1.12×10^5L.mol^-1.cm^-1,Fe含量在0-0.2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
王茀孔 《岩矿测试》1994,13(4):277-279
在0.18-0.32mol/LHCl介质中,Mo(Ⅵ)与3,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和Tween-80形成三元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26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6×10^5L.mol^-1.cm^-1,Mo(Ⅵ)含量在0-0.53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矿样中Mo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合成的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TNPS4)与Mn^2+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TNPS4与Mn^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70nm,配合物组成为TNPS4:Mn^2+=2: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5.0μgMn^2+/25ml。用于化探样品中M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张教强  樊学忠 《岩矿测试》1999,18(3):215-219
研究了新显色剂2-「2-(5-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5-Me-BTAEB)的离解平衡及与Fe^2+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存在下,5-Me-BTAEB与Fe^2+形成稳定的蓝紫色2: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3*10^5L.mol^-1.cm^-1。Fe^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时服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部级铝合金标样中微量  相似文献   

5.
本合成了新显色剂2-(8-喹啉偶氮)-咪唑(QAI)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研究了QAI与CO(Ⅱ)的显色反应,在pH3.0~7.0的缓冲介质中,QAI与CO(Ⅱ)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λmax=530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ε=3.67×10^4L.mol^-1.cm^-1,钴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和操作简便,做了较大量的Cu(Ⅱ),Ni(Ⅱ),Fe(Ⅱ  相似文献   

6.
殷志禹  徐其亨 《岩矿测试》1996,15(2):117-119
以8-氨基喹啉为母体,合成了新试剂5-(4-羧基苯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CPTSQ),研究了它与Au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于pH10 ̄13的NaOH介质中,CPTSQ与Au形成2:1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0nm,摩尔吸光系数1.0×10^5L·mol^-1·cm^-1,Au含量在0 ̄1.2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已用于金矿石样品  相似文献   

7.
樊学忠  朱春华 《岩矿测试》1997,16(3):217-220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pH4.8 ̄7.4的缓冲溶液中,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与Co(Ⅱ)发生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nCo(Ⅱ):n6-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ε为1.38×10^5L·mol^-1·cm^-1,Co(Ⅱ)质量浓度在0 ̄0.32mg/L时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8.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付佩玉  王正祥 《岩矿测试》1997,16(3):238-240
在0.08 ̄0.10mol/L 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 ̄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RSD(n=5)在1.3% ̄3.7%。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_(2_溴)苯基甲烷(DAoBM)。在Mn(Ⅱ)和吐温_80存在下,Ce(Ⅳ)与DAo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4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Ce(Ⅳ)的质量浓度为0004~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稀土矿石中微量Ce(Ⅳ)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0.
CPAHQ与镍(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CPAHQ)与镍(Ⅱ)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pH4.3~5.7范围内,镍(Ⅱ)与CPAHQ形成1:4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1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3×10^5L.mol.cm^-1,镍(Ⅱ)含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后加入适量EDTA可提高方法的选择性,本法用于测定钢铁中的微量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曹秋娥  杨晓云 《岩矿测试》1993,12(4):277-279
合成和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二甲氧基)苯基甲烷,并研究了其与Cr的显色条件。在Mn存在下,试剂与Cr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465nm,ε=8.45×10^5L·mol^-1·cm^-1,Cr量在8-56n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体系稳定时间在3h以上,重现性好,用于电镀废液及球铁中Cr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磊  孙登明 《岩矿测试》1994,13(1):30-32
研究了新试剂2,4-二溴-6-羧基苯重氮氨曲偶氮苯与Tl(Ⅲ)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10.5的NH3.H2O-NH4Cl缓冲介质中,Tl(Ⅲ)与该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83×10^5L.mol^-^1.cm^-^1。Tl(Ⅲ)量在0-0.6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废水中痕量Tl  相似文献   

13.
张凯  张凤君 《世界地质》1999,18(3):96-99
运用273A电化学系统确定了偏最小二乘计极 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分量的最佳体系为:0.08mL的XO、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6mL。6种轻稀土在1.0*10^-7-8.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1.4*10^-8mol/L。6种轻稀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7%-12.8%。  相似文献   

14.
新型卟啉显色剂TDMAPTPS与钯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型水溶性卟啉显色剂TDMAPTPS与钯的显色反应,在pH为3.4~5.0缓冲溶液中,适量VC,OP,SDBS存在,Pd(Ⅱ)与显色剂形成1:1稳定配合物,λmax=413nm,ε=1.65×10^5L.mol^-1.cm,Pd(Ⅱ)浓度在0~3.2μg/10mL之间服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冯泳兰 《岩矿测试》1999,18(4):311-313
研究了新合成的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DNPAPT)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介质中,铜与HDNPAPT形成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λmax=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1.73×10^5L·mol^-1·cm^-1,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  相似文献   

16.
丁阳  薛纪越 《地质论评》1997,43(4):415-419
新近在我国山西省娄烦县尖山铁矿的角闪片岩中发现一种取向连生的镁铁质闪石与钙质闪石共存对。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铁闪石K0.001(Na0.027Ca0.073Mn0.031Fe^2+1.801)1.932(Fe^2+2.948Mg1.964Ti0.002Al0.087)5Si8.069O22.10(OH)2与铁韭闪石(K0.135Na0.461)0.596(Na0.088Ca1.853Mn0.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岩石中痕量硒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张锦茂  范凡 《岩矿测试》1993,12(4):264-267
用HF-HClO4-HNO3混合酸分解样品,采用Fe^3+作释放剂,研究了不同量的Fe^3+与HCl酸度对Se荧光强度的影响和干扰离子消除的效果,以及Fe^3+存在Te存在下对Se测定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g.样品中Se量为0.1μg/g的相对标准偏差(n=11)是5.4%。用于岩石标样中痕量Se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锌与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与Zn^2+的显色反应。在pH9.40的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以Hg62+及咪唑共同催化,在室温下8min即反应完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3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6×10^5L.mol^-1.cm^-1,Zn^2+浓度在0-0.1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组成为TNPS4:Zn^2+=2:1。利用MIBK萃取  相似文献   

19.
罗宗铭  钟卓荣 《岩矿测试》1994,13(3):189-193
在PH2.5的氯乙酸缓冲介质中,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存在下,Mo与氨三乙酸及溴邻苯三酚红形成胶束混配配合物,该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7.27×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为Mo(Ⅵ):NTA:BPR:CTMAB=1:1:2:4。Mo(Ⅵ)量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由于NTA的存在,改善了方法的选择性,可直接分光光度测定矿石及钢中微量M  相似文献   

20.
3,5—二溴—4—偶氮变色酸苯荧光酮与铝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应平  张华山 《岩矿测试》1997,16(4):293-295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l与3,5-二溴-4-偶氮变色酸苯基荧光酮的是色反应条件和光变性质。在pH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Al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6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4L.mol^-1.cm^-1,Al的质量浓度为0-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