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趋势判断是提高灾害预测预报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1950年以来滇西地区和缅句Ms≥6.8级地震资料,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计算、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2014和2016年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根据空间对称性和强震震中经、纬向迁移特征分析,判断出下一次地震发生地点大致在97.5°E以西,22.5°N以南地区。该研究可丰富重大灾害趋势判断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统计1900~2013年墨西哥MW≥7.5地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可公度理论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地震灾害的趋势预测。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加强对时间对称性的分析,再通过地震震中的经纬度迁移和空间迁移规律,判断得出,墨西哥2016年的灾害信号较强,有发生7.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将地震的时空表像和对称性结合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为地震灾害的趋势判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00年以来华北地区M_S≥6.0级地震资料,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结果显示:华北地区2020年和2021年发生M_S≥6.0级地震的信号较强,其中2020年比2021年发震的可能性更大.空间对称性和震中迁移特征研究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对称性,纬向迁移的对称轴在北纬38.7度左右,经向迁移的对称轴在东经118.7度左右.由此判断,华北地区下次M_S≥6.0级地震的发震地点向郯庐带和河北平原带交汇地区迁移的可能性较大,即渤海海峡及其附近地区.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趋势判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1971年以来土耳其强震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应用可公度法和蝴蝶结构法对土耳其地区MS≥6.4强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土耳其在2015年和2016年强震信号较强, 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 其中2015年信号要强于2016年. 通过对称性和震中迁移分析发现土耳其地区强震的空间迁移具有规律性和对称性, 以每4 a为一周期存在东西方向的回旋迁移规律. 其纬向对称轴为38.8°N, 经向对称轴为37.4°E, 未来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可公度计算和蝴蝶结构图对斐济地区1962年以来MS≥7.1地震时空对称性及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6年斐济地区发生MS≥7.1地震的信号较强,其中2015年的信号强于2016年.通过震中迁移分析,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对称性;纬向迁移对称轴在21°S左右,经向迁移对称轴在180°左右.未来空间迁移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其对称轴呈西北—东南走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份研究区域多发地震,拉尼娜时期地震发生少.该研究对完善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引发的强震与我国东北地区强震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对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未来强震做出准确的趋势判断,对我国防御重大地震灾害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对1900年来西太平洋俯冲带北部地区MS≥8强震进行分析,认为西太平洋俯冲带北部地区在2013年、2014年和2017年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其中2014年信号要强于2013年和2017年.通过震中迁移分析,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同步性和对称性,其中有6次明显的南迁和6次北迁,纬向迁移对称轴在43°N左右;经向震中迁移,其对称轴在146°E左右,未来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其空间对称轴恰位于千岛群岛海沟和日本海沟两大地质构造的转换处.  相似文献   

7.
地震活动趋势判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本文采用1900-2013年伊朗地区≥6.7级强震数据,对伊朗地区地震活动进行趋势判断.在可公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进一步分析时间序列的对称性,再通过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对照,判断出2016a发生下一次强震的信号较强.利用震中空间区位的迁移研究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对称性和同步的突变性,判断认为发生强震的位置在伊朗东部北纬34度左右地区,该趋势判断对可公度法的探索研究具有一定贡献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1954年以来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分析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个年份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根据空间对称性和强震震中经、纬向迁移特征分析,判断出下一次地震发生地点大致在36°~39°N,95°~101°E区域。本研究可丰富重大灾害趋势判断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9.
新疆M_S≥7地震时空对称性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晶  延军平  苏坤慧 《内陆地震》2010,24(4):323-329
在时间对称性方面,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和蝴蝶结构法对新疆MS≥7地震的可能时间进行分析,认为新疆在2015年发生MS≥7地震的信号较强。在空间对称性方面,对新疆MS≥7地震信息统计分析,发现形成的4个四边形存在关于80°E经线及40°N纬线对称的规律,即"钟摆四边形结构"。经向上,"三点同侧,往返迁移"。纬向上存在"三北一南"与"两南两北"相互转换的空间迁移规律。由此判断2015年新疆MS≥7地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位于80°E经线以东,40°N纬线以北。在信息预测方面更加逼近地震三要素的趋势预测内容,为今后新疆地震统计趋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整理了近40年菲律宾MS≥7级地震公开的灾害数据,采用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结构系等方法分析判断未来地震的时间;利用相邻地震震源经、纬度差变化分析震中的空间迁移;并利用震中经向、纬向迁移进行佐证,实现对其时空结构的未来趋势判断。通过判断发现菲律宾MS≥7级地震在2014年、2015年发生的信号较强;未来地震震中可能会在2013年10月15日菲律宾地震震中的东北方向,空间位置大致在9.8°N以北,126.704°E以东。菲律宾MS≥7级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减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且速率转换的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地震;同时发现太阳活动处于活跃强烈期内时,太阳黑子峰值、次峰值前后发生地震的概率很大。目前地球自转正处于减速期、太阳活动处于太阳黑子第24周期极大年附近,所以2014—2015年菲律宾发生MS≥7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可公度方法、震中时空迁移特征、太阳活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哥伦比亚1952年以来的M_S≥6.8强震数据,并对哥伦比亚强震活动规律及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2015、2016年M_S≥6.8强震的信号强,2016年信号更强;太阳活动周期的极大年附近和下降段,M_S≥6.8地震活动频繁,2016年位于太阳活动第24周期下降段,地震信号强,与可公度结果一致;未来M_S≥6.8强震震中可能向西南方向迁移,很可能发生在4°N以南,76°W以西地区,即哥伦比亚的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在时间对称性方面,利用可公度信息提取法和蝴蝶结构图对1970年来阿拉斯加州MS≥7强震进行分析,认为阿拉斯加州2015年发生强震的信号最强。通过对震中空间迁移分析,发现形成的三角形存在关于57°N纬线和150°W经线对称的规律;纬向上存在连续的2次震中位于57°N的北侧,另一次位于57°N南侧为主的迁移规律,经向上有连续的2次震中在150°W东侧,一次在150°W西侧为主的迁移规律。因此判断,未来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同时,由唯象到唯理,对可公度法的物理机理做了研究讨论,为今后国内地震趋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可公度计算及时空对称性理论,结合蝴蝶结构图及可公度结构图对印度尼西亚地区1900年以来VEI≥4火山喷发活动进行趋势判断分析,结果显示:(1)运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可知2018年印度尼西亚地区发生VEI≥4火山喷发事件的信号较强.(2)结合蝴蝶结构图及可公度结构系计算得出,2018年印度尼西亚地区发生VEI≥4火山喷发事件的随机概率为45.5%,不漏报置信水平为41.6%.(3)通过经纬度迁移分析,发现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迁移规律;纬向迁移对称轴在3.5°S左右,经向迁移对称轴在115°E左右.未来火山喷发事件有可能向东北方迁移.(4)太阳黑子数周期年份与火山喷发有很好的对应性,即火山喷发事件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数上升阶段发生火山喷发事件的概率较小,在太阳黑子数峰年和谷年也会发生火山喷发事件,但发生概率明显小于太阳黑子数下降阶段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地震时空趋势判断对于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选取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M_S≥7.0地震序列数据,采用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方法研究川滇地区M_S≥7.0地震时间对称特征及趋势;分析地震震中经纬度迁移,结合川滇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危险性判断准则研究川滇地区M_S≥7.0地震空间对称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川滇地区M_S≥7.0地震具有明显时间对称特征,2017年发震信号最强.(2)川滇地区M_S≥7.0地震具有明显空间对称特征,存在主、次对称轴带和对称中心,未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中段安宁河断裂带发震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对地震的预测与分析希望能用人类的智慧减少地震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选取四川M_S≥6.8级以上地震,利用时间对称法,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的计算,可公度结构系图和蝴蝶结构图的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0年发生地震信号较强,通过经纬向迁移特征分析,大致判断下次地震发生在31.0°N以北,101.6°E以西地区。并分析地震的发生与太阳黑子的关系。该预测对下一次四川地震的防灾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川滇菱形块体近300年完整的地震资料,运用Salton指数、可公度理论、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对川滇菱形块体地震共现率、时空对称特征及其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小江断裂、块体内NE向断裂和块体内NW向断裂为川滇菱形块体断裂带关联度模型的中心节点,且小江断裂与块体内NW向断裂关联度最强.(2)2021年小江断裂—块体内NW向断裂发生M_S≥5.0地震信号强烈.(3)震中迁移具有良好的空间四边形对称结构,块体内NW向断裂震中呈现南北对称回旋迁移的特点;小江断裂震中迁移纬向以26.20°N,经向以102.81°E为对称轴,呈现"三同一异"的规律迁移,综合判断未来震中向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界的小江断裂北段迁移.(4)在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加速阶段,小江断裂—块体内NW向断裂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在月尺度分布上,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当月小江断裂发震概率为54.54%,滞后一月块体内NW向断裂发震概率为60%.  相似文献   

17.
地震的时空对称性研究对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结合可公度理论,利用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结构系,对伊朗高原及周边地区 MS≥7.1地震的时空对称性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二次预测对一次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时空对称性显著,2023年发生 MS≥7.1强震的信号最强,且通过二次预测检验;研究区震中在1960年前呈大幅度东西迁移,在1960年后呈大幅度南北迁移, 震中向东南方向迁移,3或4个强震可构成一次回旋,且多为闭合环状;经向震中迁移呈双对称轴形式,在1960年前后对称轴由43°E转为53°E,纬向震中迁移在1960年后沿35.5°N 对称,未来地震可能发生在44°E,37°N 附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蝴蝶结构图、震中时空迁移特征分析近50年菲律宾Ms≥7级中、浅源地震,发现2013、2014年Ms≥7级地震信号强,2014年最强;22年地震主周期明显,其中可划出活跃期与平静期;2012年为菲律宾新地震周期及活跃期的开始;菲律宾Ms≥7级地震震中时空交替迁移规律明显,未来震中向西北部迁移.菲律宾Ms≥7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22年双周期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偶数周期极大年附近及其下降段.目前,太阳黑子活动处于第24周期极大年附近,2013~2014年Ms≥7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与可公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加快,其危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地震灾害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的频率虽然不高,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对地震进行趋势判断,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厄瓜多尔近一个世纪M_S≥6.8级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加强对时间对称性的分析,再经震源的经纬度迁移和空间迁移规律,判断得出,厄瓜多尔时间上在2015和2016年的信号较强,空间上在79°~81°W,1°N~1°S之间有发生M_S≥6.8级地震的可能。可为地震灾害的趋势判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的时空对称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所罗门群岛俯冲带强震的时空变化特征,对该区的未来强震做出趋势判断。结果表明:1强震活动与区域地质活动关系密切,历史强震均发生在俯冲带一侧。2强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可公度性。所罗门群岛地区在2015年发生7.4级以上地震的信号较强,蝴蝶结构图表明2015年发生M≥7.4级强震的概率为46.7%,不漏报水平43.75%。3在空间分布上,强震震中呈东西对称跃移,且具有沿板块边界运动的特点。震中跃移具有规律的经纬对称性和经纬同步性,在经度上以160°E为对称轴摆动,在纬度上以10°S为对称轴上下摆动。根据震中跃移的空间对称和最小作用量原理判断,下一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纬度上可能逼近9.5°S以北位置,在经度上可能逼近160°E以西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