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一颗年轻脉冲星长期观测发现其冷却之迅速是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它含有比以前预期的致密得多的物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用“钱德拉”测量了位于3C58中心的这颗脉冲星的温度,它是1181年观测到爆发的一颗恒星的遗迹。“钱德拉”拍摄的3C58图像还显示了这颗脉冲星产生的壮观的喷流、环和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3.
经过10年的研究,天文学家7月宣布发现了最老或许最特殊的外星行星,球状星团里围绕一颗超密白矮星和一颗脉冲星运行的气体巨行星。 这颗行星的年龄估计已经有130亿年了,并且是围绕一个由白矮星和脉冲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运行的,这个称为B1620的双星系统位于距地球5600光年的球状星团M4里。行星的质量是木星的2.5倍,它在天王星到太阳的同样距离上绕白矮星和脉冲星运行。该  相似文献   

4.
一、6.1毫秒脉冲双星PSR1953 29的发现 自从1982年11月在Arecibo天文台发现第一颗毫秒脉冲星PSR1937 214以后,于1983年3月又相继发现了第二颗毫秒脉冲星,虽然此脉冲星的脉冲周期没有象第一颗那样短,但它是一颗射电双星。这是已发现的射电脉冲双星的脉冲周期最短的一个,称为PSR1953 29。事实上,对于这颗双星1980年7月在Arecibe天文台用305米射电望远镜在340MHz处就开始进行了探测,但那时并没有观测到它。可是到了1983年3月,根据对该星绕着另一天体的  相似文献   

5.
哥伦比亚大学的郭特尔夫等人在天鹰座一个称为Kes75的年轻超新星遗迹里发现了一颗脉冲星,它是距今7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年轻的脉冲星。  相似文献   

6.
探秘比邻星     
将来有一天,我们要进行星际旅行,最容易到达的目标应该是比邻星,因为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最近几年,天文学家的眼睛紧紧盯住了它,通过多种观测设备,获得了不少有关这颗恒星的新发现。让人兴奋的是,在比邻星周围有一颗跟地球相似的固态行星,或许,将来人类可以移民到这个星球。比邻星,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恒星?它的附近有多少星球?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身世。  相似文献   

7.
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人类梦想着到天上去看一看,期待着到其他的星球上探访。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终于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第一个围绕着恒星旋转的行星系统。可是,新的发现既令人兴奋,又令人困惑--因为它的母星PSR1257+12竟然是一颗毫秒脉冲星!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应该是像太阳一样的主序星,和太阳一样的年轻,和太阳差不多一样的温  相似文献   

8.
极易误解的若干天文概念张明昌图1恒星的赫罗图,90%的恒星在主序上,上方是巨星,左下方是白矮星包含25颗恒星。这是一个年青的星团,在这个星团中恒星还在形成。M8礁湖星云是最有趣的天体之一,差不多用什么型号的望远镜都能观测,在最好的条件下细心观测能够...  相似文献   

9.
在超新星1987A里尚未发现脉冲星脉冲星是具有强磁场的旋转中子星,一般认为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成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因此,天文学家热切地希望寻找到大麦云中一颗蓝超巨星fe.----."leak—69”202作为超新星1987A结束其生命时所发射的电磁辐射脉...  相似文献   

10.
《天文爱好者》2008,(8):16-17
这张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美丽星团称为NGC6791,它位于Lyra座,是我们所知最老和最大的疏散星团之一。疏散星团通常是由数百颗年龄不到10亿年的年轻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NGC 6791却极不寻常,它包含10000多颗恒星,而且其中重元素(指的是比氢元素更重的元素)的含量比大多数的星团都高。  相似文献   

11.
一直到这第三颗光学脉冲星被肯定之前,只发现过两颗光学脉冲星——蟹状星云脉冲星和船帆座脉冲星。这次发现的是第一颗在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中的光学脉冲星——SNR 0540-69.3。 这颗新的光学脉冲星最初是由麻省坎布里奇哈佛-施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天文学家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于1984年春,通过爱因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认为中心致密天体(CCO)起源于双星的可能性.首先, CCO与正常遗迹脉冲星有着相似的平均自旋周期,但CCO的平均表面磁场强度(B~5.4×10~(10)Gs)低于正常遗迹脉冲星(B~7.7×10~(12)Gs)~2个量级.同时,几乎所有的正常遗迹脉冲星均分布在爱丁顿吸积加速线以上,而CCO全部分布在自旋加速线以下.因此怀疑CCO可能起源于双星吸积加速过程.其次,基于中子星再加速理论,分析了CCO可能的双星演化过程:双星系统中, CCO以M~1017g·s~(-1)的吸积率,经过~106yr的时间共吸积△M~10~(-2)M⊙的物质,其自旋周期将会从P~10 s降低至P~0.1 s,表面磁场强度将会从B~10~(12)Gs降低至B~1010Gs.考虑到~106yr的演化时标远大于CCO遗迹的年龄(~0.3–7 kyr),猜想CCO可能是双星系统中第1颗恒星超新星爆发的产物,而第2颗恒星超新星爆发后双星解体,留下CCO和第2颗恒星的超新星遗迹.该模型预言在CCO附近可能存在一颗年轻的正常脉冲星(P~0.02 s, B~1012Gs),并期望未来的射电望远镜和高能探测器能够进行搜寻.  相似文献   

13.
射电脉冲双星和引力辐射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文学中,双星系统很平常,已知的恒星有近一半属于双星系统,可谓千千万万。即使对中子星来说,所有伴有X射线辐射的中子星都是双星系统的成员,也司空见惯。但是,从1967年发现脉冲星到1974年所发现的100颗脉冲星都是单星。人们并没有刻意去发现射电脉冲...  相似文献   

14.
我们肉眼或用望远镜所看到的天体是它们在天球上的投影 ,是两维空间的图像。如果我们不能测出天体的距离 ,那么就不能知道它们在空间的真实分布、运动速度和辐射的真实强度。距离的测量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传统的方法测量脉冲星的距离只适用于少数脉冲星 ,现在发现的脉冲星已超过千颗 ,绝大部分脉冲星的距离又是怎样测定的呢 ?在银河系中有数不清的恒星。恒星之间空空荡荡 ,但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星际介质中的电子密度情况不得而知。宇宙飞船被作为空间探测器发射升空 ,探知了不少有关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的情况。但是…  相似文献   

15.
有迹象表明,实际上所有的中、高金属度恒星都环绕着某种东西。天文学家是通过观察恒星膨胀的气体遗迹得出这一推论的。以色列海法大学索科尔认为一颗濒死恒星在经历红巨星阶段后抛射的行星状星云的形状揭示了它的轨道伴星的大小和本原。 行星状星云是宇宙中最漂亮的  相似文献   

16.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其恒星密度极端高的核心有利于创造双星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从而形成毫秒脉冲星双星、掩食脉冲双星、主序-毫秒脉冲双星、高轨道偏心率双星等双星系统,通过对这些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球状星团的动力学、双星系统的演化和星际介质等相关问题。自30年前在球状星团中发现第一颗射电脉冲星至今,随着较高灵敏度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成和使用,以及数据数字化处理能力的提高,天文学家在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收集并分析了最新的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数据,研究了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的基本性质,讨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搜寻,最后统计分析了双星系统,包括不同伴星类型的脉冲星的分布以及掩食双星系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哪颗恒星离太阳最近张淑莉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那么,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又是哪颗呢?这是少年天文爱好者们经常提到的问题。天文学家们通过对恒星距离的测定,知道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要算是半人马座中的比邻星了,它离地球有40万亿公里。从这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8.
在室女星系团中 ,巨椭圆星系M87无疑是最著名的 ,它既是最大的椭圆星系 ,又是光度最为明亮的 ,而且它还带有一个奇特而壮观的“喷流”。最早观测到M87的是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 ,他于1 781年 3月 1 8日观测时这样记载 :“室女座中一个无星的星云 ,距一颗 8等的恒星非常近 ,该恒星与星云的赤经相同 ,其赤经为 1 4°4 2′2 1″。这个星云与另外两个星云 ( 84号和 86号 )有相同的亮度”。在他的星表中 ,这个星云排序为 87号。英国著名的业余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者罗斯于1 861年 4月 3日也观测到M87,他指出这个星云非常明亮 ,圆形 ,亮度从内向…  相似文献   

19.
中子星是恒星在核能源已经耗尽的情况下引力坍缩的产物。它仍然具有很高的温度 ,热能将以黑体辐射的形式辐射出去 ,但是这种能量通过各种冷却过程而耗散 ,不可能是脉冲星的主要能源。脉冲星的引力特别强 ,如果它是双星系统的成员 ,而且伴星不是致密星时 ,伴星的物质有可能被吸积到脉冲星上 ,被吸积物质的引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别的能量形式 ,X射线脉冲双星就属于这种情形。但是大多数脉冲星不是双星系统 ,在约占脉冲星总数 5%的双星系统中 ,绝大多数的伴星都是白矮星或中子星 ,所以引力能不是脉冲星的主要能源。脉冲星的能量来自何方 ?地球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330颗脉冲星星表,进一步论讨了脉冲星某些重要特性的演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脉冲星的转动能损率E,射电光度L_R,磁能和辐射锥角都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这表明,脉冲星的能量和辐射都是逐渐衰减的;2.射电转换效率η_R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表明脉冲星辐射频谱的极大值逐渐向射电波段演化;3.脉冲星离银道面的距离|z|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多数脉冲星可能都是离银道面而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