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时空变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明香  李显森  徐玉成 《海洋科学》2009,33(11):105-110
根据2005年3~12月14艘中国渔船在智利外海的竹筴鱼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分析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以及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南半球秋季转入冬季,竹筴鱼中心渔场相应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移,10月份渔场达到最北端,春末夏初开始南撤;智利外海竹筴鱼渔场的表层水温大致为12~16℃,中心渔场为14~15℃,月间略有差异;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大致为0.06~0.12 mg/m~3,当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处于0.08~0.10 mg/m~3时,渔船作业频次和竹筴鱼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动物蛋白酶 1 0 58水解鱼是鱼蛋白时 ,酶量、温度、作用时间对鱼是鱼蛋白质水解率和苦味的影响。结果表明 :酶浓度的提高 ,水解时间的延长 ,均使鱼是鱼蛋白水解率明显提高。最适水解温度为 50℃ ,当温度高于 50℃时 ,水解率逐渐下降 ,蛋白酶开始失活。苦味值随水解率提高而增加。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经综合分析和试验得出 ,该蛋白酶水解鱼是鱼的最佳条件是酶量与底物之比为 1 .5∶ 1 0 0 0 ;温度为 50℃ ;水解时间为 4h。  相似文献   

3.
温度及体重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体重对鮸鱼Miichthys miiuy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体重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呈指数相关,相关方程为:RO=0.168e0.035 5T(R2=0.960 71);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RO=0.613 9W-0.403 1(R2=0.994 3),RN=25.055W-0.287 7(R2=0.997 8)。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和体重增加而升高,不同温度下鮸鱼幼鱼平均O/N比值为21.963,呼吸Q10平均是1.415,排泄Q10平均是1.419;不同规格鮸鱼幼鱼平均O/N比值为21.855。10-30℃鮸鱼幼鱼主要以蛋白质为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次。随着温度的升高,鮸鱼幼鱼的蛋白质代谢比率降低,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比率增大。  相似文献   

4.
马粪海胆生殖腺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生殖腺粗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水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马粪海胆生殖腺粗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正交实验的实验条件和马粪海胆生殖腺粗多糖得率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模型,所得到的统计参数分别为R=0.922,F=2.854,并用所建立的线性模型预测两个实验条件的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宽壳全海笋(Barnea dilatata)稚贝呼吸、排泄的影响以及宽壳全海笋对温度、盐度、pH、氨氮、底质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宽壳全海笋稚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在14~34℃范围内,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排氨率与温度相关方程:y=0.01e0.4379x,R2=0.9948,耗氧率与温度相关方程:y=0.0896lnx 0.0912,R2=0.9558。O∶N(摩尔比)随着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稚贝呼吸Q10(温度系数)平均值是2.53,排泄Q10平均值是3.1。宽壳全海笋稚贝的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5~30℃和15~25;pH的适宜范围为7.0~9.0;氨氮的96h半致死浓度为30.3mg/L,安全浓度为3.03mg/L。不同壳长的宽壳全海笋稚贝对不同厚度泥底质的适应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不同温度的有机溶剂分级提取对鳀鱼鱼油得率、脂肪酸组成及EPA、DHA含量变化的影响。经15℃干法分级提取的液态鳀鱼鱼油,在设定的4种温度下,液态鳀鱼鱼油得率均随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溶剂量的情况下,随着分级提取温度的降低,液态鳀鱼鱼油得率呈下降的趋势。有机溶剂分级提取对14碳短碳链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及16碳、18碳的饱和脂肪酸的脱除效果是明显的,但对脱除20碳、22碳的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的效果不明显。在4种试验温度下,EPA和DHA的总量分别为29.88%、31.74%、35.27%和41.80%,高出美国阿拉斯佳深海鱼油对应总量(28.76%)的1.12%~13.04%。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枸杞多糖(LBP)的精制工艺,为LBP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糖损失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除色素工艺,以蛋白清除率和糖损失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酶-sevag法脱蛋白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10。最佳除色素工艺为活性炭用量1.0%、温度100℃、时间20 min;糖损失率为28.6%。最佳除蛋白工艺为酶用量1.5%、温度50℃、时间60 min;蛋白质清除率为28.2%,糖损失率为10.9%。结论:优选的LBP精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LBP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作者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呼吸代谢的影响。实验设定了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5个盐度梯度(18、21、24、27、30)和5个pH梯度(5、6、7、8、9)。结果表明,温度对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温度18~30℃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先降后升;盐度对该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P<0.01),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耗氧率和排氨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盐度为27和24;pH对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pH为6~9时,钝缀锦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幅度较小。在温度18~30℃,耗氧率与排氨率之比(O∶N)为5.56~45.4;在盐度18~30,O∶N为17.14~40.09;在pH5~9范围内,O∶N为27.59~40.41。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钝缀锦蛤的生理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H值和肽盐质量比对螯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优化后的螯合工艺参数:pH=5.90,温度50℃,时间60min,肽盐质量比5.05∶1,多肽浓度45g/L。在此条件下,多肽-钙螯合率为52.47%。凝胶色谱法测定结果显示,螯合物中肽分子量集中在1 000Da以下,其中小肽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螯合产物在1 418cm-1出现羧酸根的伸缩振动峰,而在3 305cm-1处出现Ca-NH2伸缩振动峰,说明生成一种新型的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功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雪菜鲐鱼方便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方便食品——雪菜鲐鱼。对鲐鱼片采用去皮 ,复合盐液漂洗、压榨、雪菜汁浸渍等工序连续脱脂。研究的主要工艺参数确定如下 :复合漂洗液中Na HCO3 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2 0 kg/m3 ;用波美度为 6 .0的雪菜汁浸渍的时间是 1 h;调味鱼片在 40℃下干燥的时间为 5 .5 h;雪菜淡化时 ,雪菜用量 (kg)∶水体积 (L) =1∶ 4,淡化时间为 1 h;雪菜干燥的温度为 5 0℃ ,时间为 4h  相似文献   

11.
钝顶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提取及其特性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细胞破碎,等电点沉淀的方法,提取、分离螺旋藻的藻胆蛋白,并在藻胆蛋白中检测到17种氨基酸。文中还研究了在500~700nm波长范围内不同外界因子对藻胆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pH值,藻胆蛋白液颜色及其吸收光谱的形状和强度不同。当pH为4和5.5时,藻胆蛋白液呈绿蓝色,吸收峰在625nm处,而pH为7,吸收峰移至600nm处,溶液呈蓝色,pH为8.5和10时,出现双峰,分别位于600nm和650nm处。(2)藻胆蛋白热稳定性差,吸收光谱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温度在30℃以下,藻胆蛋白较稳定。(3)藻胆蛋白对光照较敏感。(4)10%乙醇、10%蔗糖、1%NaCl对藻胆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稀碱浸提、蛋白酶水解与三氯乙酸沉淀相结合脱蛋白的工艺,对杂交鲟软骨提取琉酸软骨素的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综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碱提取时料液比为1:2.0,碱浓度为4%,碱提温度为40℃;胰蛋白酶的酶解温度为55℃,酶量为2%,酶解时间为10h,制备的硫酸软骨素为白色粉末,得率为28.9%,纯度为92.3%,蛋白质含量为2.59%,各项质量指标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与目前已报道的其他软骨素制备工艺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的特点。光谱分析法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它是一种软骨素肽,其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C。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和碳氮源对分离自海水养殖环境的一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编号BP-171)无机氮降解特性的影响。环境因子设置了C∶N(质量比)、盐度和pH三种,碳源设为乙酸钠、丁二酸钠、柠檬酸钠、蔗糖、乳糖和葡萄糖,氮源设置为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及三者混合氮源(1∶1∶1)。研究表明,在温度28℃下,菌株BP-171在碳源为葡萄糖、C/N=18、盐度20~40和pH=7.0~8.0条件下对降解液中无机氮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在上述脱氮条件下,进一步研究3种单一氮源和1种混合氮源对菌株BP-171无机氮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氮源为单一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时,5天后培养液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74.49%、53.61%和83.39%,总氮则分别降低了2.91%、23.89%和30.98%;在以三者混合作为氮源时,降解液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89%、78.73%和46.57%,总氮则降低了15.14%。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表明,菌株BP-171对无机氮的转化和去除包括菌体细胞的同化作用、异养硝化作用和好氧反硝化作用等生物学过程,不同条件下具体机制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初始体重(9.92±0.47)g的军曹鱼幼鱼为实验对象,以硫酸铜(CuSO4.5H2O)和蛋氨酸铜(CuMet)为铜源,在酪蛋白和白鱼粉为蛋白源的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4、8、16、32、64mg铜/kg干饲料,配制11种不同铜水平的实验饲料(3.3~57.4mg/kg),研究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没有添加铜的饲料组军曹鱼存活率最低,军曹鱼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均随饲料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0.05)。用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硫酸铜和蛋氨酸铜为铜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5和8.3mg/kg;以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9和8.2mg/kg。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鱼体的常规组成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鱼体和骨骼中铜含量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肌肉和血浆中铜含量不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军曹鱼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1.5~11.9mg/kg(硫酸铜)和8.2~8.3mg/kg(蛋氨酸铜),对蛋氨酸铜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硫酸铜的1.5~1.8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了评价广谱有机磷农药在水环境中的自发降解规律及其安全性,以杀虫剂敌百虫(Trichlorfon, TCF)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pH及温度下的自发水解特性,应用31P核磁共振(31P-NMR)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水解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敌百虫在不同pH条件下水解速度差异明显,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5时几乎不自发水解,pH=6时水解缓慢;在中性及碱性(pH=7~9)条件下不稳定,水解速度随着pH升高而加快;温度显著影响敌百虫的水解过程,水解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效应系数Q为2.11~4.63。敌百虫的自发水解产物主要有敌敌畏、亚磷酸二甲酯、水合氯醛、三氯乙醛,据此推断敌百虫水解路径有重排反应、亲核取代反应2种,其中重排反应是主要水解路径。敌百虫自发水解过程受pH、温度影响显著,水解产生毒性更强的敌敌畏,研究结果可为敌百虫在农业活动中的科学使用、敌百虫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蓝圆(Decapterus maruadsi)鱼肉蛋白为原料,选用6种蛋白酶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鲹降血压肽,通过检测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体外抑制活性,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蓝圆降血压肽的最佳用酶。考察了不同水解度的酶解产物对ACE抑制效果,当水解度为13.7%时,产物对ACE的最高抑制活性可达67.4%。在此基础上,分别了考察酶解时间、初始酶用量、初始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和 pH 值对酶解工艺的影响,鲹得到制备蓝圆降血压肽的适宜酶解工艺为:初始酶用量鲹为7000 U/g,初始底物浓度为25 g/L,酶解温度为45℃, pH为7.0,酶解240 min。采用超滤技术对酶解产物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富集,发现产物中高活性部分均可富集于10 kDa和5kDa渗透液中,且高活性组分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 kDa以下,该组分对ACE的活性抑制率为88.47%。  相似文献   

17.
以鳕鱼皮为原料,采用双酶水解法制备鱼蛋白水解物再经亚铁修饰获得鱼蛋白水解物亚铁复合物(Fe-FPH),并对Fe-FPH进行了抗营养性贫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以水解度(DH)为5%的鱼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在pH7.0、温度20℃、螯合时间15min的条件下可获得Fe-FPH6.7%;(2)Fe-FPH蛋白含量为85.1%,铁含量达40254mg/kg,氨基酸价为59.62;(3)抗营养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Fe-FPH给药组第5天可显著提高营养性贫血大鼠的Hb含量,第11天时表现出极显著效果;Fe-FPH组,第11天有显著降低大鼠血中PPIX作用,到第18天时表现出极显著效果。因此,Fe-FPH不仅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显著抗营养性贫血功能,可望成为鳕鱼加工副产物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15~ 30℃ )条件下 ,缢蛏的耗氧率 (O) [mg/ h·个 ]和排氨率 (N ) [μg/ h·个 ]与缢蛏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温度的上升使得缢蛏的耗氧率 (OS) [mg/ g· h]、排氨率 (Na) [μg/ g· h]均增大 ;两者之间的比值 (原子数 O∶ N)在 2 0℃时最大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其值逐步减小。耗氧率 (O)、排氨率 (N)与温度 (T)、缢蛏软体部干重 (W)二元线形回归方程分别是 :O=- 0 .370 3+0 .32 0 4 W+ 0 .0 2 98T,N =- 15 4 .0 6 77+ 6 9.74 88W+ 7.9332 T。复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773和0 .92 2 8;F检验表明 ,两个回归方程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静水密闭式呼吸仪,测定了不同温度(10、12、……、30℃)条件下褐菖鼬(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10~30℃,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30mg/(g·h)和2.64~10.01ug/(g·h),温度26、16℃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上升至峰值,分别为最小值10℃组的15.00、3.79倍;温度(F)对幼鱼耗氧率R0[mg/(g·h)]和排氨率RN[ug/(g·h)]的影响可分别用多项式表示:R0=-2.00×10^-5 T4+1.50×10^-3 T3-3.69×10^-2 T2+0.3978T-1.5376,R2=0.988和RN=3.00×10^-5 T6 -4.00×10^-3 T5+0.1996 T4-5.1111T3+70.817T2-501.10T+1415.80,R2=0.964;幼鱼的氨熵变化范围为0.02~0.19,其蛋白质供能比变化范围为5.64%~56.65%,平均蛋白质供能比为22.56%;各温度跨度代谢率Q10值均值为4.02,18~28℃代谢率Q10值为2.81±0.09与鱼类平均Q10值较接近;各温度跨度组排泄率Q10均值为0.93,对比同一温度跨度组代谢率和排泄率Q10值,代谢率Q10值均大于排泄率Q10值两倍以上,最大组间相差达7倍.因此,幼鱼能量消耗的供能物质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为辅.此外,温度变化对幼鱼代谢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排泄的影响,且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  相似文献   

20.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分离自广东大亚湾表层海水的一株海洋细菌(Pseudomonassp.)所产的灵菌红素,作了提取和稳定性分析,探讨了酸度、温度、紫外线、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证明,灵菌红素在pH 2~pH 5之间稳定性很好,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差;在pH=3时该色素的热稳定性好,pH>5时其热稳定性较差;紫外线随溶液的pH增大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越大,pH=9时的影响最大;Zn^2+对该色素有增色作用,Mg^2+和Mn^2+则有一定的破坏作用,Pb^2+可以使色素产生沉淀,其它金属离子影响不大.总之,该灵菌红素各种性质比较稳定,具有作为一种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