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山东淄博煤矿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煤矿开采引起的多环芳烃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包括地面塌陷、水环境污染、矿坑突水、矿渣尾矿危害、矿山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等。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技术对策建议:①改进采矿方式,②塌陷土地复垦,③煤矸石综合利用,④闭坑矿山污染防治,⑤矿山地下水防治。  相似文献   

3.
推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和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但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只要加以资源化利用,就能会变废为宝。在研究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规划、完善经济政策、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为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全国主要矿业城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矿业的不断发展,该市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煤矿、铁矿地面塌陷破坏的土地21309hm2,开山采石占用与破坏土地1430hm2,造成矿区10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矿坑排水、洗(选)煤水排放、煤矸石堆放、回填塌陷地及开山采石造成矿区水、土、气环境严重污染;井下采矿大量疏干排水造成水资源枯竭;采煤塌陷地破坏水利工程及道路等地表设施;开山采石影响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针对上述状况,文章从构建"绿色徐州"及"生态徐州"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建议:①加快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严格矿山环境准入制度;②创建"绿色矿山",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重视采煤地面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④加大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挖掘矿山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区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淮南矿区采矿引起的负环境效应,如采矿塌陷、地面沉降、矿坑排水疏于引起的岩溶土洞渴陷、地下水枯竭、矿井水和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等。论述了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与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提出对煤矸石进行卫生填埋,综合治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阜新矿区混堆煤矸石利用工业分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2):13-15,33
本文从煤矸石资源利用出发,详细分析了煤矸石传统分类的优缺点,结合阜新矿区煤矸石特征及研究成果,基于钙镁硅比值和发热量,提出了混堆煤矸石利用工业分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7.
江苏煤矸石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煤矸石资源、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对煤矸石新矿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其管理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志远  谢维 《西北地质》2003,36(C00):237-241
煤矿露天开采剥离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长期露天堆放的环境中,经历了降雨、淋滤、风化和自燃作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本文选取抚顺煤田西舍场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实例,阐述了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以及煤矸石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途径、机理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9.
矿山排供水及环保综合效益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岩溶大水煤矿床很多,矿山排水经常得不到合理利用。由于大量排水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供水水源枯竭、泉群干涸、旅游景点和生态遭破坏、地面沉降等。河北某矿区为一断块坳陷盆地,四周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南省煤矸石的积存现状、煤矸石堆放所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科学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方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在贵州省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资源开发是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煤矸石排放量和煤矸石堆放量均是全省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次工作对六盘水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方面存在利用率较低、利用不平衡、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利用技术水平滞后和利用优惠政策落实难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作者对该市煤矸石综合利用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和共伴生矿产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因煤矿开采所诱发的地表塌陷、水位下降、煤矸石占地造成生态环境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治理和综合利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成效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泉镇曾是一个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镇,先前遗留下来的由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堆成的一座座小山随处可见。近年来,龙泉人在党委政府的倡导引领下,以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为材料废物再利用工程正式启动。找技术、找资金、办手续、调剂土地,在镇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卧虎山煤渣砖厂、锦岳砖厂、云川煤矸石砖厂等一批煤矸石、废渣制砖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年产煤矸石砖约2亿块,消耗煤矸石等废弃物50余万吨,新增产值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加塌陷区耕地资源,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对海孜煤矿塌陷区进行实地勘查,室内测试和实验,分析塌陷区煤矸石充填复垦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塌陷区的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较高的地下水位可以为重构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塌陷区塌陷深度小,且绝大部分塌陷区已达到稳沉状态,有益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大量的煤矸石为充填复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煤矸石中有害元素含量低,复垦后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显著的污染,且煤矸石的块度组分有利于水分的保持和上移。  相似文献   

15.
陈仁朋  王朋飞  刘鹏  程威  康馨  杨微 《岩土力学》2020,41(2):372-378
煤矸石作为煤层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常用于路基填筑。压实的路基煤矸石填料存在双孔隙群结构,其土-水特征曲线(SWCC)具有双台阶现象。而SWCC与土体非饱和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对路基内部水分运移以及路基长期累积变形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压实度、粉粒含量、最大颗粒粒径对双台阶SWCC的影响,对路基煤矸石填料进行了一系列压力板试验,并采用描述双台阶SWCC的Bi-V-G公式拟合实测SWCC,分析了模型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粉粒含量为5%时,不同压实度试样SWCC均存在双台阶现象;粉粒含量为50%时,随着压实度增大,试样SWCC由双台阶形过渡为单台阶形,在0.90和0.95压实度之间存在一个界限值,双台阶现象消失;增大压实度、提高粉粒含量或减小最大颗粒粒径,均会使SWCC台阶高差减小。随着压实度增大或粉粒含量提高,模型参数 、 (与进气值有关的参数)和 、 (与排水程度有关的参数)值均逐渐减小,试样大、小孔隙部分均进气值增大,持水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矸石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57%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日益加强,煤矸石的产量亦日趋增多,然而对煤矸石的随意堆存和缺乏有效管理,不但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和人文环境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对煤矸石的不合理堆放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一些常见危害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煤矸石,使之变“废”为“宝”。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道尊 《江苏地质》1992,16(2):102-105
近十年来,宜兴市南部山区采矿业发展迅猛,所采矿种有石灰岩、大理岩、陶土、煤炭及煤矸石、石料等,这些非金属矿产多为露天开采,而且开采量巨大。采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貌、植被、土地的破坏;水体和空气的污染;旅游景观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煤矸石作为煤层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常用于路基填筑。压实的路基煤矸石填料存在双孔隙群结构,其土水特征曲线(SWCC)具有双台阶现象。而SWCC与土体非饱和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对路基内部水分运移以及路基长期累积变形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压实度、粉粒含量、最大颗粒粒径对双台阶SWCC的影响,对路基煤矸石填料进行了一系列压力板试验。并用描述双台阶SWCC的Bi-V-G公式拟合实测SWCC,分析了模型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粉粒含量为5%时,不同压实度试样SWCC均存在双台阶现象;粉粒含量为50%时,随着压实度增大,试样SWCC由双台阶形过渡为单台阶形,在0.90和0.95压实度之间存在一个界限值,双台阶现象消失;增大压实度、提高粉粒含量或减小最大颗粒粒径,均会使SWCC台阶高差减小。随着压实度增大或粉粒含量提高,模型参数α_1、α_2(与进气值有关的参数)和n_1、n_2(与排水程度有关的参数)值均逐渐减小,试样大、小孔隙部分均进气值增大、持水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兖济滕矿区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又造成矿区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地。从矿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和矿物成份分析可以看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矿物成份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石英。选用大量测试数据对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煤矸石在酸性条件下淋溶析出的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标准;碱性条件下,除Cu、Zn、As外,其余的也超过了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水的标准:煤矸石回填区的As、Cu、Pb、Zn四种重金属对矿区水环境影响不明显;填矸石的汇水区以及矸石山附近的水井水化学类型已由重碳酸型转变为硫酸型,部分区域已经受到了SO4^2-、总硬度、固形物的污染;矿区煤矸石堆放对附近土壤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某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远远大于背景值,植物在土壤中对其吸收与积累可能形成潜在危害性。最后指出了降低煤矸石污染、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矿区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