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矿井电法探测突水陷落柱在任楼煤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工作面侧帮超前探测技术是矿井直流电阻率探测新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基本探测原理及其在陷落柱突水前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陷落柱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探测含水导水陷落柱位置及其富水性,从而预防陷落柱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为煤矿井下防治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定点源梯度法超前探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前探测预测地质构造是煤矿井下突出的地质问题之一。根据理论分析提出定点源梯度法;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用于煤矿井下超前探测具有较好的地球物理基础,视电阻率参数可以用来区分含水与非含水构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布极简便、结果直观等特点,其分辨力及抗干扰能力均优于其它装置形式,探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多道瑞利波在矿井独头巷道超前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瑞利波超前探测作为一种新的矿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适用场地小、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介绍了瑞利波探测技术原理,并将其用于煤矿井下独头巷道大距离超前探测中。实例表明,探测距离达80 m以上,条件允许时可达100 m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井下大范围超前探测煤层瓦斯含量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试密闭取心方法,设计并试制了适合于煤矿井下长钻孔煤层瓦斯含量精准测试的"三筒单动、球阀密闭"的密闭取心装置,装置外径89 mm,采取煤心直径可达38 mm;密闭能力达到11 MPa以上,满足于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密闭取样要求。井下工程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的煤层密闭取心取样深度达到360.5 m,5组密闭取心法测得的煤层瓦斯含量为常规取心法测值的1.26~3.07倍,平均2.25倍。该技术将为我国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大范围精准探测、区域瓦斯治理及效果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迄今,用于煤矿井下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有效手段寥寥无几。常规的钻探方法费工、费时、效率很低,而且有引起突水的危险。瑞雷波勘探方法是一种使用瑞雷面波作为有效波进行零到几十米范围内地震勘探的新型物探方法。它的测线基距与勘探深度的比值可以达到1∶20以上,即1~2m的测线布置,勘探深度可达30~40m以上。完全适用于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需要。把这样一种地面地质勘探的方法技术移植到井下,在煤巷、岩巷中进行超前探测断层、空巷、冲刷带的试验并获得成功,无疑为煤矿井下独头巷道的超前探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物探手段,必将在煤矿的安全掘进和生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井下独头巷道开展了超前探测含水构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井中瞬变电磁法具有定向性(方位性)好、探测距离大等突出优点,是矿井超前探测含水构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瞬变电磁技术存在体积效应,仅能确定含水异常体的方位,难以对含水异常体的边界进行精确探测。针对煤矿井下巷道掘进超前探测特点,基于瞬变电磁法波场变换方法,形成了巷道超前探测波场成像技术,并结合某矿巷道掘进超前探测工程,利用波场成像技术对超前探测数据进行处理,较为准确地确定了含水异常体的边界。结果表明,同传统数据处理结果相比,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波场成像技术能够确定含水异常体边界,波场曲线幅值与出水位置对应较好,含水异常体边界位置同波场成像结果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瑞利波探测技术用于矿井地质超前探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鹤岗矿区煤系曾遭受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地质情况复杂。为满足采区和生产布置的需要,采用瑞利波探测技术对地质情况进行精细探查和预报。在井下用瑞利波方法探测下部煤层、超前探测煤巷、岩巷前方的构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技术方法提高了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在煤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井下电法超前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阐述井下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全空间影响因素,从提高探测准确度着手,提出了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施工技术、解释方法。其特点是能避免掘进头后方巷道及层状地层电性变化的影响,突出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大大提高了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的井下电磁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矿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中,井下电磁法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介绍了井下直流电法、井下高密度电阻率法、电透视法、井下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及顶底板探测、侧帮水害隐患探测、回采工作面水害隐患探测及独头巷道超前探测的效果。结果表明,矿井电磁法对含水低阻体敏感,与探测目的层或地质体近距离接触,对导含水体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是探测采煤工作面突水隐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金鑫  郭辉 《探矿工程》2020,47(3):49-52,58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对煤矿水害精准探查钻探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针对桑树坪煤矿3110工作面230 m皮带巷道物探探测结果,对富水异常区域布设探查钻孔,采用随钻测量定向钻探技术与常规回转钻探技术相结合的钻探方法进行区域探查试验。桑树坪煤矿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精准钻探技术能通过富水区域空间位置灵活布设钻孔的方式对煤矿井下富水异常区域进行探查,同时,可以有效地推断出地质异常区域范围,避免异常富水区域突水淹井事故,确保了桑树坪矿11号煤巷道的安全掘进,为煤矿区地质异常区探测提供技术支持,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深部煤矿床就位机制和理清影响深部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各种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将深部煤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为2类5型12亚类,讨论了不同勘查类型的地质保障任务、勘查方略与技术保障体系:新区和老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采取"快速扫面、筛选靶区、地面物探先行、深钻验证"方略;生产矿井深部资源勘查采取"物探先行、井下钻探验证";采区地质条件探测实施"物探先行、长钻验证";工作面地质条件探测实行"井下物探先行、长钻验证、短钻保证、巷探跟踪"。采取地面与井下结合的立体式勘查模式,优化配套勘查技术开展综合勘探,通过多手段相互补充与多成果互相验证,为深部矿井生产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是解决"有煤难采"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在深部层状介质中探测水源通道的方法。这些水源通道有的对矿山开采深部矿体构成威胁;有的则是已被淹矿井水源通路。查清水源通道对矿山防水和治水都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提出利用钻孔无线电波透视视衰减系数法、钻孔高精度测温等综合地下物探方法来探查水源通道。本文介绍了两个实例:一个是未淹矿井,为防水查找水源通道的实例;一个是已淹矿井,为治水、查找水源通道的实例,并列举了它们的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五河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有大面积第四系覆盖且构造复杂,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难以开展,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找矿突破。为获取地质找矿信息,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解译异常有效地筛选矿致异常,提高钻探验证的成功率。通过开展中大比例尺的综合物探测量,研发了“中大比例尺组合”覆盖区基岩地质构造探测技术,并结合“一选三定四阶段反复循环”覆盖区综合勘查模式,克服了复杂构造条件下覆盖区深部寻找金矿的难题,取得了重要找矿成果: 已发现中型规模金矿床2处、小型规模金矿床1处,总规模已达大型,实现了安徽省境内郯庐断裂带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中大比例尺综合物探测量和“一选三定四阶段反复循环”的勘查模式对覆盖区金多金属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Wuh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an-Lu fault zone,and most of the area is covered by the Quaternary and has complex structures.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basic geological survey,and no prospecting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obta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formation, como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authors have used th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anomalies, which can screen the mine-induced anomalies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rilling verification. By carrying out medium and large scale complex geophysical detection,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the medium and large scale combination bedrock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coverage area.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peatedly circulation of three or four phases in one selection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model of the coverage area,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gold mines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coverage area under complex structural conditions has been overcome and important prospect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wo medium-sized gold mines and one small-sized gold mine have been found, and the total scale has reached a large siz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finding gold mines in Tan-Lu fault zone in Anhui Province has been realized. The medium and large scale complex geophysical detection and the repeatedly circulation of three or four phases in one selection exploration mode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exploration of gold-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ick coverage areas.  相似文献   

16.
顾观文 《地质与勘探》2023,59(4):872-882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应用于金矿勘查的一种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以往主要采用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组合的方法获取激电异常。中梯扫面受限于单一固定供电极距,仅能反映某一深度的激电异常分布;常规对称四极激电测深由于需要对固定测点布设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适合三维探测。近些年随着大功率、阵列观测技术发展起来的类中梯激电装置可在观测区布设多组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兼顾了激电测深与激电剖面二者的特点,为常年干旱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深部勘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探测手段。本文基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甘肃花牛山金矿区开展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表明: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观测能快捷高效获得研究区不同深度的激电异常;采用与类中梯装置相适应的三维反演方法对激电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取研究区地下三维精细电性结构;基于矿区的三维电性结构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构建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矿区已知金矿点位置吻合,并发现了三处潜在成矿点;类中梯装置大功率三维激电测量技术在供电困难的戈壁滩地区金属矿勘查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物化探工作起步早,资料丰富,成果显著。文章力求全面系统总结物化探方法在甘肃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中的技术进步和成果,反映物化探工作程度。文章提出,随着科技发展,物探仪器实现了数字化,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自动化,工作效率和勘探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逐步朝着仪器轻便化、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工程物探转向城市无损桩基检测、地下管线探测、地下采空区和地裂缝探测、边坡稳定性评价、地下水污染检测等领域;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在甘肃北山地区进行试验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构造叠加晕方法在西秦岭铅锌、金矿区进行试验,取得新进展;1:5万矿产远景调查中物化探方法得到大量应用,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成为找矿突破重要方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