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5):F0004-F0004
1、凝冻灾害及防御措施气象上将强冷空气的入侵造成局部地区或大范围地区气温剧烈下降的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在受寒潮入侵影响出现降雪、霜冻、冻雨等低温阴雨天气时,常常在电线、树枝、地面上形成坚固的冰层(俗称“凝冻”或“桐油凝”),由于降雪常与雨淞同时发生,所以在贵州通常称为“雪凝”天气。  相似文献   

2.
正1、凝冻灾害及防御措施气象上将强冷空气的入侵造成局部地区或大范围地区气温剧烈下降的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在受寒潮入侵影响出现降雪、霜冻、冻雨等低温阴雨天气时,常常在电线、树枝、地面上形成坚固的冰层(俗称"凝冻"或"桐油凝"),由于降雪常与雨凇同时发生,所以在贵州通常称为"雪凝"天气。如何应对凝冻灾害:(1)室外温度低,注意防寒保暖。(2)老、弱、病、幼者留在家中,减少外出。  相似文献   

3.
孙继松  梁丰  陈敏  廖晓农 《大气科学》2003,27(6):1057-1066
通过对2001年12月7日降雪天气过程与历史同期降雪过程的比较以及对降雪过程中不同物理介质路面温度变化的观测研究表明,"12·7"北京地区路面交通严重受阻是由于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城市和特定的路面状况等多种非气象因素与"落雪成冰"的气象环境条件共同作用造成的.这种气象环境条件的形成是由于降雪过程中,雪面、路面与近地面大气之间复杂的热量交换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降雪开始时,由于雪片的吸热作用,造成路面和紧贴地面的大气温度下降,而近地面层气温的下降,反过来造成路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地表落雪迅速形成冰面.冰面的反射作用又进一步加速了气温、尤其是近地面层气温的下降,不断降低的气温使得冰层硬度加强、厚度迅速增加.作者还通过天气诊断和数值模拟分析,对这次降雪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认为这次降雪天气很可能是由对流层中层快速移动的高空槽、地面弱倒槽和近地面层弱的偏东气流共同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贵州2014年2月18日(过程1)和2015年1月9日(过程2)两次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1水汽主要依靠700 h Pa西南急流输送,过程2水汽依靠500 h Pa南支槽前西南急流输送,但大气中高层水汽含量较少,故过程2输送至贵州的水汽通量远小于过程1;2过程2南支槽强度强于过程1,700 h Pa切变线影响贵州的时间也长于过程1,导致过程2虽然水汽通量较小,但动力条件较好,使得24 h降水量与过程1相当;3过程1降雪时冷平流强于过程2,贵州700 h Pa以下温度低于0℃,地面气温低值区域(-4~2℃)位于贵州中部一线,而过程2中仅贵州中西部700 h Pa以下温度低于0℃及地面气温低于3℃,故过程1贵州出现大范围的降雪,积雪大值区位于贵州中部一线,而过程2的降雪和积雪主要出现在贵州中西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20年贵州省安顺站大气电场仪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在分析该地区大气电场时间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类讨论了晴天、降雪、强雷暴等天气类型下大气电场与同期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安顺站大气电场全年日变化均为正,夏半年、冬半年和全年平均三者日变化基本一致,在午后到傍晚较低,其数值在夏半年明显弱于冬半年和全年平均。月变化整体呈减弱趋势,其中6~7月有明显的跃升;晴天,大气电场平均强度介于0.15~1.01 KV/m,08时左右达到峰值,17时左右达到谷值,为典型的“单峰单谷”大陆简单型,与气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降雪天气,大气电场平均强度在3 KV/m左右小幅波动,凌晨达到峰值,14时左右达到谷值,与气温基本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强雷电天气,大气电场平均强度介于1.5~3.1 KV/m,最强瞬时强度可达几十KV/m,午后开始逐渐增强,傍晚达到峰值,与地面气压和相对湿度均为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大气电场的相关性普遍高于地面气压和气温。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山东1999—2013年24次有相态逆转降雪过程的影响系统、出现时间、逆转前后的温度变化及各类系统逆转的天气形势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低槽冷锋、江淮气旋、黄河气旋和暖切变线可在山东产生降水相态逆转,而回流形势降雪不会产生逆转。2)山东降水相态逆转发生在11月—次年4月,以12月和1月居多,12月频率最高;有明显的日变化,14时前后最容易发生逆转,而23时—次日05时最少。3)雪转雨时最显著的特征为地面2 m气温升高,升温幅度多在1~2 ℃;850 hPa以下至地面的温度至少有1~2个层次升温。4)地面2 m气温对逆转的指示性最好,降雪时在0 ℃左右,略高于通常降雪阈值,最低为-1 ℃;其次为1 000 hPa,降雪时接近于0 ℃。5)对流层低层暖平流升温或温度日变化升温导致雪转雨,温度平流弱时温度日变化起主要作用。各类天气系统的逆转范围、时段等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降雪阈值附近的相态预报,需综合考虑低层温度平流和日变化两个因素,重点关注地面2 m气温能否升温,午后为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7.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1,25(2):41-43,46
2001年1月9日08时冷锋移出黔东南后,9日20日到10日08时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雪凝冻天气过程。研究表明:这次降雪凝冻天气过程是由于空中的强烈辐合抬升所致。本文在研究高空和地面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产生这次过程的中空形势进行研究,并对T106和halfs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2018年1月下旬,江西省中北部出现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覆冰和积雪持续时间长达7 d,其间多次出现罕见的雨雪相态转换,先后经历了雨、冻雨、雪、冻雨、雪5个复杂过程。文中对此次天气过程的相态转换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 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西风带小槽发展东移并携带冷空气南下,破坏850 hPa高度层附近的暖性逆温层,是冻雨转雪的重要因素,而700 hPa高度层上西南急流的脉动、偏南风增强为雪转冻雨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2) 冻雨发生时最强风切变出现在925—850 hPa高度层,降雪发生时出现在850—700 hPa高度层。两次冻雨转降雪过程中,上升运动均增强,降雪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度较冻雨时强。3) 近地面气温接近05 ℃时,850 hPa高度层冷暖平流对中低层大气的降温和升温作用至关重要,冷平流的降温作用剧烈,而暖平流的升温作用需要持续输送。暖层消失,冻雨即可转降雪;雪转冻雨时850 hPa和700 hPa高度层温度升至1 ℃,暖层内最高温度达2 ℃,相态的转变落后于暖性逆温层的形成。4) 此次过程中,九江地区发生雨转冻雨以及冻雨转雪过程,地面气温下降明显。雨转冻雨时,气温≤-05 ℃;冻雨转降雪时,气温≤-1 ℃。雪转冻雨时,地面温度略有上升,仍在-1 ℃以下。高山站气温的持续上升,对雪转冻雨天气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计算并分析了景德镇市出现雨夹雪、一般降雪、大雪(分别简称为Ⅰ类、Ⅱ类、Ⅲ类降雪)形势场、本站要素、层结资料,概括了3类降雪的天气学概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3类降雪天气过程中,高空500 hPa有强盛的西南偏西气流,且随着降雪强度的增大,西南风速逐渐增大。地面则有较强冷空气堆积,位于贝加尔湖西部的冷高压中心气压在1 050 hPa以上,景德镇处于冷高压底部。925 hPa 30°N附近冷空气势力强,气温低。Ⅰ类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在江西省北部上空交汇的冷、暖平流,Ⅱ类、Ⅲ类则是850 hPa的切变线,出现Ⅲ类降雪时切变线位于景德镇附近,而出现Ⅱ类降雪时切变线则稍偏南,位于赣中。(2)地面气温变化是降水相态改变的关键,气温越低,越易出现降雪。从大雪至雪后雨,气温逐渐上升。(3)中低层的气温,Ⅱ类降雪较Ⅰ类低;近地面层气温,Ⅲ类降雪与Ⅱ类降雪接近;700 hPa和850 hPa层气温,Ⅲ类降雪比Ⅱ类降雪偏高。(4)Ⅰ类降雪常伴有逆温,但在向Ⅱ类降雪的转换过程中,逆温逐渐减弱,到Ⅲ类降雪时,逆温消失。(5)3类降雪均存在明显的风垂直切变,低层风弱,高层风强,且随着降雪强度的增大,表现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次江淮气旋暴雪的积雪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成芳  刘畅 《气象》2019,45(2):191-202
利用自动站、人工加密观测及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对2017年2月21—22日一次江淮气旋暴雪过程积雪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近地面气象要素对积雪深度的复杂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气旋系统特有的空间结构导致山东南、北地区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不均衡分布。(2)积雪深度具有时效性,在降雪结束时达到峰值,因温度的变化导致峰值不一定维持到次日08时。(3)积雪深度是近地面多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相态、降雪量、降雪强度、气温、地温和风速均有影响。主要表现为:雨夹雪在转为纯雪之前可产生不超过1 cm的积雪,如果不转雪则不会产生有量积雪;各地降雪含水比差异较大,全省平均为0. 5 cm·mm~(-1),低于全国平均值;在降雪不融化的情况下,降雪量、降雪强度越大则积雪越深,降雪强度大是气温和地温都高于0℃时产生积雪的必要条件;地温和气温越低对积雪形成越有利,积雪开始产生时的地温最高阈值多在0℃左右,地温先突降后缓升是积雪产生前后的共性特征,积雪产生后1~2 h内地温略有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积雪产生时气温一般低于0℃,气温高于0℃时大部分降雪融化;有利于产生积雪的平均风力多不超过2级,极大风则在3~4级以下。  相似文献   

11.
以宾西法尼亚大学(PSU)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研制的第四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4为例,介绍了地(市)级气象台开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方法和途径,以推动地(市)一级定时、定点、定量精细预报的开展。并为地市级预报人员学习数值天气预报相关知识提供了一条快速入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次秋风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怡  赵杰 《贵州气象》2003,27(1):21-23
主要运用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 2 0 0 2年 8月 8~ 16日影响我省的秋风天气。着重于对与此次秋风天气预报直接相关的数值预报 850hPa温度场预报和两种数值预报物理量 (水汽通量对水汽输送的预报及散度场对垂直运动的预报 )作出分析解释 ,从而检验了数值预报对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气象学报》2012,70(4):642-654
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中尺度过程分析为主的主观分析,以及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利用"配料法"预报的思路,通过诊断有组织的深厚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4个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开发了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环境场条件分析技术(对流天气图分析和客观物理量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  相似文献   

14.
邓世有 《贵州气象》2007,31(6):19-20
该文利用2005-07-08 T20—09 T20 5个时次(20时、02时、08时、14时、20时)的NECP1°×1°全球再分析场资料,并运用GRADS绘图和云图对此中尺度气旋过程进行分析,说明了低空急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泉  黎强民 《四川气象》2004,24(2):20-21
根据T213数值预报产品与高原上12个站点对应时次的高度、温度资料。进行了误差扣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扣本地相关较好的因子,建立了晴雨判别预报模型,历史拟合扣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131°59'E,47°14'N),总面积8.229×103km2,其中总耕地面积2.62×105hm2,两座山峰坐落于辖区之内,别拉音山海拔472m,位于富锦西部,乌尔古力山海拔545m,位于富锦东部,全市地势低平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60m。受两座山峰及个别丘陵地形的影响,富锦市历年来形成三条主雹线,西部围绕别拉音山为第一雹线,东部围绕乌尔古力山为第二雹线,南部围绕部分丘陵和小山峰形成第三雹线,降雹概率以一线、二线较高,三线次之,历年平均降雹2.1次,最多年4次。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平均年降雹5次,最多年8次,冰雹灾害重。199…  相似文献   

17.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3,27(6):39-41
从打造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品牌、创建人工影响天气品牌、为农服务的农经网品牌以及把防雷、“121”、电视天气节目预报等几方面论述了创建气象品牌,开展气象营销是时代发展对气象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根据T213数值预报产品与高原上12个站点对应时次的高度、温度资料,进行了误差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本地相关较好的因子,建立了晴雨判别预报模型,历史拟合和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李莉 《黑龙江气象》2004,(3):22-22,31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2003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DYYZ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Ⅱ型自动气象站),经过半年多的正式使用,在气表审核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increasing use of weather rada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es, particularly in automatic applications such as operational hydrometeorological modelling or assimilation i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models,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on radar data. Anomalous propagation (AP) of the radar beam due to deviation from the standard refractivity vertical profil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seriously the quality of radar observations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quantity and intensity of non-precipitating clutter echoes and consequent contamination of the estimated rainfall field. Another undesired effect of AP is the change in the expected radar echo height, which may be relevant when correcting for beam blockage in radar rainfall estimation in complex terrai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use of NWP mesoscale forecasts to predict and monitor AP events. A nested 15-km grid resolution version of the MASS model has been used to retrieve refractivity profil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Barcelona, near a weather radar and a radiosonde station. Using the refractivity profiles two different magnitudes were computed: the vertical refractivity profile of the lowest 1000 m layer and a ducting index which describes the existence and intensity of the most super-refractive layer contained in the lowest 3-km layer. A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forecasts and radiosonde diagnostics during a six-month period showed that the model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the degree of super-refraction, with a bias of 4 km−1 and RMSE of 11 km−1 in the 1-km vertical refractivity gradient.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a combination of previous observations and forecasts allowed to produce modified forecasts improving the original direct model output, decreasing substantially the bias, reducing the RMSE by 20% and improving the skill by 40%, beating also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persis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