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White  王鸿祯 《地质论评》1985,31(6):576,578
[杨绳武同志因参加中美地质科技协作项目在美不幸因雪崩殉职,已近一年。事件发生后,其在英从学和协作的怀特(D.E.White)博士曾寄我悼唁长函,述及其在英研究完成、但尚未最后定稿的奥陶纪珊瑚专著,并表示将迅速促其出版,其后又为是文悼念,托周志毅同志带来。杨绳武同志在国内工作,广泛涉及区域地层及古生物,并非限于床板珊瑚,留英期间潜心珊瑚研究,以严密系统见长,而不以多建属种为务。归国以后,参加中美协作项目,涉及地质多个方面,实已为一成熟的地质古生物学者。盛年硕学,方期为祖国地质科学争光,猝然离去,痛何如之。观  相似文献   

2.
事业与天山共存──怀念胡冰总工程师著名地质学家、新疆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原新疆地质矿产局总工程师胡冰同志于1994年2月3日与我们永别了。他学识博大精深,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他踏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亲自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新疆的地矿事业,取得了基础地...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是我国著名的煤田地质学家、煤岩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和《古地理学报》编委韩德馨先生90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66周年的日子。在长期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中,他怀着对祖国和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不断创新,为祖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为煤田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姜达权同志于1987年7月15日逝世,终年69岁,这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重大损失。 姜达权1918年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质系。四十多年来,姜达权始终专心致力于我国工程地质事业,  相似文献   

5.
原地质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级工程师刘乃隆同志,因突发脑出血医治无效,不幸于2000年9月22日18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刘乃隆同志是天津市人,1917年12月15日出生,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刘乃隆同志1940年7月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后曾在江西、广东、广西和西北等地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1949年8月兰州解放时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10月调地质部编译室任工程师、副主任等职。1954年1月地质出版社成立,任副总编辑。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刘乃隆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五十余年来,一贯热爱党,热…  相似文献   

6.
邓乃恭 《地质论评》1980,26(2):170-171
李四光同志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者。他毕生的科学实践,对我国地质科学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毛主席、周总理和华主席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为了表示对李四光同志的怀念和敬意,中国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2,(2):1-2
全国探矿界同仁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 ,庆贺中国工程院刘广志院士 80华诞 ,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 ,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聪明才智。刘广志院士献身地质事业的 55个春秋 ,是他为新中国勘探工程事业呕心沥血、赤心肺腑奋斗的 55年。他功勋卓著 ,业绩辉煌 ,无愧于新中国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刘广志同志出身于北平一个教师家庭 ,幼承家教 ,勤学苦读 ,爱国抗日 ,立志报国。1 94 7年他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 ,怀抱工业救国宏旨 ,西出阳关到玉门油田当工程实习员。 1 94 9年 4月 ,他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受  相似文献   

8.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06,52(4):466-466
李捷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早期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地质学会的26位创始会员之一。在长达60余年的地质生涯中,李捷先生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第四纪冰川、工程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他是中国第一代由本国培养成长并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学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地质事业,硕果累累,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愧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与奠基人。李捷先生是周口店遗址发掘和研究的中方第一负责人,为北京猿人头盖骨等重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周口店遗址发掘80周年,李捷先生诞辰112周年,为了纪念李捷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和周口店遗址发掘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9.
<正>金风送爽,又是一度教师节。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默默耕耘在地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他们为祖国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地矿人才,支撑起了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的郑明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迄今已在地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60载。他热爱祖国,热爱地质教育事业;他学识渊博,严谨治学,具有坚韧的意志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他成果丰硕,在层控矿床学、金矿成矿与预测、矿床勘查与  相似文献   

10.
沈其韩先生,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从大学读地质专业算起,他已经从事地质事业70年。  相似文献   

11.
孙文盛 《地质论评》2006,52(3):385-385
各位青年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这个座谈会。明天将为在地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0名青年颁发第10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刚才听了十位同志的发言,大家讲得情真意切,有体会、有建议,体现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感到了一代地质新人正在成长,看到了地质事业前途光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有志青年踊跃投身地质事业,才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矿产资源的保障和各种地质工作的有效服务。我们的地质队伍具有光荣传统,创立了重要业绩,建树过历史功勋。在地质工作亟待加强的今天,这支队伍必须后继有人,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2.
沈其韩先生,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从大学读地质专业算起,他已经从事地质事业70年.  相似文献   

13.
钟广文同志原是云南省地质局经济研究室主任,云南省地质技术经济研究会付理事长。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八日在出差途中不聿遇难逝世。钟文文同志是我省较早从事地质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干部,他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工作积极,大胆负责;他思想解放,敢于创新;他作风正派,从来不搞特殊;他敢于坚持党的原则;他事业心强,为开展我省地质经济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怀念钟广文同志,加强和促进地质技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我们摘登了他的遗作,以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年十月廿六日,边效曾同志因心脏病复发,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从此,福建地质矿业界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指挥者和领导人。作为长期与他一起工作的我痛感失去一位终生难忘的良师益友。效曾同志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福建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曾参加著名的大冶铁矿的勘探和参与指导了中国北方铁矿的勘查。1958年以后,除了1964—1968年间曾作为援越地质专家外,一直担任福建省地质局的总工程师,为福建地质事业的开拓留下光辉的业绩。正  相似文献   

15.
王竹泉同志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从事地质工作达60余年,特别在煤田地质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新中国煤田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回顾他一生的工作业绩,以表示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相似文献   

16.
坑探王守义小组自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热爱地质事业,五年如一日年年全面超额完成任务,项项保持先进水平,为此曾出席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获得了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57年继续保持先进荣誉,被评为队先进小组。58年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组同志意气风发,斗志昂  相似文献   

17.
(一)光阴荏苒,转眼大中同志去世即将一年。每当我看到或查阅前寒武纪地质文献资料时,他的名字经常呈现在我眼前,使我不时地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和进取精神。我知道大中同志的名字,大约要追溯到40多年前的1954年。当年他还是个青年学生,正在中条山实习做毕业论文。那时负责中条山铜矿勘探的是我的同班同学王植同志,他来京出差时,不但饶有兴趣地向我介绍中条山铜矿,而且还放眼未来谈到了地质事业的后继者——在他那里实习的青年学生。王植同志素以注重人才、要求青年人严格著称,他较多地提到了孙大中同志,从而使我对这位年轻人的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决定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对从事地质工作满五十年的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予以表彰。表彰他们终生战斗在祖国山山水水,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我国地质事业,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我们继续奋斗在地质战线的全体会员应学习他们热爱地质事业,不畏艰险,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发展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终生。现将40位受表彰的老会员的简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著名矿物学、晶体学家、本会第二届理事章元龙先生于1990年4月25日在上海病逝。章元龙先生1915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父亲章鸿钊是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由于家庭的薰陶,自幼爱好自然,热爱科学。青年时期地目睹旧中国贫穷落后,立志投身科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朱庭祜教授逝世我地质老前辈,原浙江地质局总工朱庭祜同志,于五月四日病故,终年九十一岁。他1916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1920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