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区域数值模式(REM)的改进及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目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称此模式为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C模式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基本上是协调的。  相似文献   

2.
"93.8"鲁西南大暴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采用包络地形等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3年8月4 ̄5日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下称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高分辨率η坐标模式,并采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3-1997年5-8月主要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对降水场、形势场的模拟较好,TS评分较高,模式对暴雨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尺度对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日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η模式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本文先后提高了REM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并采用包络地形方法处理模式中尺度地形。运用常规报文资料得到初始场,对1993年8月4~5日,1994年7月12~13日的两次大暴雨个例分别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善,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同时提高后,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6.
地形对两湖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中尺度η坐标暴雨模式,并采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9年5月16日-17日两湖气旋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两湖气旋的发生发展有较强的模拟能力,对两湖气旋过程的降水场和形势场的模拟较好,模式对暴雨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敏感性试验表明两湖地区中尺度地形对两湖气旋的生成,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GRAPES_MESO模式对一次强降水过程的预报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西南低涡大气科学试验加密观测资料,常规探空与地面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分析国家数值预报中心运行的GRAPES_MESO中尺度模式对2010年7月14~19日四川强降水过程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模式降水预报能一定程度反映实况降水.在模式误差分析基础上,指出造成降水预报偏差的可能原因是模式预报的高度场持续偏低,预报低值系统偏强,高值系统偏弱,不利于四川上空的辐合低值系统维持;预报的登陆台风强度偏强,台风外围气流与副高外围环流结合,导致西南低空急流较强,加之,模式预报盆地水汽场在西部偏多,东部偏少,对流层中低层冷空气活动偏弱,暖湿气流活动较强,急流带北移较快,辐合流场位置偏北偏东,导致了积分后期预报降水与实况出现较大偏差,盆地东北部降水偏弱,预报降水落区偏东、偏北.探空分析还指出,盆地测站温度偏差较大,可能是受复杂地形条件下插值误差以及观测误差影响所致,由于盆地测站风向受周边地形影响较大,各站和各层分析风的不确定性较大.误差分析揭示了高度场预报偏低,温度场偏高,地面气压偏低等基本特征,误差的来源需要作进一步的数值试验与动力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ECMWF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地形订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燚  钱浩  罗玲  余晖 《气象学报》2019,77(4):674-685
为了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ECMWF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较实况显著小的问题,对Smith 1979年提出的地形降水方程进行改进,提出以饱和湿层高度作为方程积分上限,针对不同高度地形设定不同的降水效率;以无量纲湿弗劳德数大于1作为有、无地形降水的判据;利用ECWMF细网格预报场,通过迎风坡地形降水估算方程来订正模式预报的台风降水。用该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对1617号台风“鲇鱼”的降水进行了订正预报。结果表明,虽然在一些小尺度地形区域会产生明显的空报,但是对于大尺度地形区域的强降水有显著的订正效果。对1513、1521和1614台风的订正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对改进台风极端降水预报效果显著。需要指出的是,采用的地形降水订正方法仅考虑了稳定条件下的地形降水,对于其他情形下的地形降水订正方法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良吕  夏宇  庄潇然 《气象科技》2020,48(5):664-674
基于重庆市气象局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开展不同地形平滑方案对模式降水预报的影响研究,详细对比WRF模式中不使用地形平滑方案以及使用s-d-s和1-2-1两种平滑方案生成的静态地形高度场的差异,开展不同地形平滑方案批量平行试验并选取典型强降水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平滑方案生成的静态地形高度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地形较为陡峭的高原和山脉等地区,最大绝对偏差可达462.56m;s-d-s和1-2-1两种地形平滑方案主要平滑掉了模式地形中较小尺度的地形特征,且总体而言1-2-1方案的平滑效果比s-d-s方案明显。连续一个月批量平行试验降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进行模式地形平滑对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预报有正面影响,且使用1-2-1平滑方案的预报结果优于使用s-d-s平滑方案的预报结果;降水个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形平滑方案会造成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预报的明显差异,这样的明显差异会进而影响强降水预报的落区和强度。  相似文献   

10.
伴随模式同化系统在修正模式误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资料误差和模式误差都是制约数值预报结果准确性提高的关键因素,传统四维资料同化都是假设模式完全正确仅对初始资料进行修正,忽略了模式误差本身造成的预报误差。伴随模式同化系统不仅具有修正资料误差的能力,也可应用于修正模式误差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卫星中心导风系统提供的GMS5卫星风场与非常规温度资料用于MM5伴随同化系统修正模式地形误差进行试验性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演出一个既与初始气象要素场相匹配,又与模式更协调的地形场,得到比一般包络地形更好的效果,改善模式对强降水中心及降水区域的预报;数值试验结果还揭示模式误差对模式预报造成一定的影响,用伴随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修正的同时也对模式误差进行修正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