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连绵山峦处处黛绿,田垄散发着阵阵稻谷的清香,村头屋角孩童在嬉戏,还不时传出犬吠鸡鸣声,眼前的当中村一派静谧安详.只有村中机耕路上竖立的一块块避灾撤离指示牌提示过往行人,平静美丽的背后,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正时时威胁着这里每一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三面光的水渠阡陌纵横,宽敞的机耕路四通八达,平整的农田整齐划一,大型的农机畅通无阻——这是宾阳县古辣镇联泉村开展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之后展现出的一幅现代农业的优美画卷。联泉村土地整治项目涉及联泉村委12个自然村,692户,共3610人。项目总投资1753万元,实施规模641.44公顷。自2011年12月开始实施以来,宾阳县国土资源局、古辣镇政府、联泉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思路和方向之一.本文选取武陵山连片特困区67个扶贫重点县,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权重法,评价研究片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基尼系数与最小方差法从片区-省-县多角度测度研究片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维度指标的发展差异,揭示贫困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特点,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化配置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片区层面上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整体质量不高,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片区所辖湖北省和重庆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2)片区整体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维度发展不均衡,县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它维度发展相对较好;(3)发展差异类型上,大多数县市是五维度主导型,麻阳县受双维度支配,德江县和石阡县是七维度联合型.  相似文献   

4.
当前,揭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地理特征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依据。运用人口结构指数,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江西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及地理特征。研究表明:江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大,差异大,分布非常广泛,而且极其不均衡;赣州农村贫困最为严重,并呈现高-高集聚特征,南昌农村贫困最轻;地理与江西南部高-高集聚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正相关,与江西北部低-低集聚区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负相关,并产生了地域性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5.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土地总面积9252.3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6.9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06亩,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利用总的特点是山地多,平原地少。最新统计显示,鞍山市共有宅基地514970户,居民点面积51438.58公顷。鞍山市农村居民点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1.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按照《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对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措施。结果表明,山西省沁水县201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总潜力为642 h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9.02%,主要来源于河谷平川、低山丘陵地区的宅基地超标面积,废弃建筑物压占,建筑废弃地以及居民点内的零星农用地。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居民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农村居民点土地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功能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然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长期以来利用较粗放,住宅院落布局不合理,容积率低,"占新不退旧"、"空心村"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挖  相似文献   

8.
"以前这些土地免费给外村人耕作也没人情愿来,更没有外边的老板来承包。而现在经过土地整治之后,土地平整了,机耕路、水渠都修好了,完全可以利用机械化耕作,很多老板都抢着来承包土地。"在合山市河里乡河里村土地整治项目区,村民曾祥高指着他家的100多亩美国红提农业示范基地说,"可现在我们村的人都不愿意出租土地了,都自己搞起了特色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日益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化流转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对农村规划实施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面临着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低、流转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缺乏管理等困境。因此,加强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10.
1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1.1平房户型多且分散建筑容积率低莒县农村居民点户型中平房比重高达98.6%,二层楼房占1.1%,三层及以上户型仅占0.3%,建筑容积率低,单层平房占到98.6%,分布分散,有10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密度低于日照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点用地“平面扩张有余,立体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提取中,阴影遮挡是导致提取的部分或整段道路缺失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道路提取的自动化过程,因此探索适用性强的阴影情况下道路提取方法对地图数据生产和地理大数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阴影系数修正方法难以消除植被、建筑上的阴影对道路提取带来的干扰,选用路面颜色不一、地物干扰少的郊区影像与地物丰富、路面地物阴影干扰严重的市区影像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亮度补偿的阴影遮挡道路的提取方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HSI阈值分割获取阴影区域;其次,在削弱蓝色分量信息后采用亮度补偿方法实现像素点空间域增强以及阴影区信息的恢复,在增大道路面阴影与周围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借助高效的分割算法实现阴影道路提取;最后,通过和由K-means聚类分割获取的非阴影道路进行合并,经细化处理最终实现阴影遮挡道路的完整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提取郊区与市区影像中阴影道路的正确率在80%以上,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阴影遮挡道路,消除其他阴影的干扰,降低阴影道路提取时的斑块破碎度,较好的保留道路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etwork is a central issue in landscape ecology.Road networks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landscape dynamics.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road,provincial road,county road and rural road in 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Region(TPRR)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and estimated the effect of roads(and other factors)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In addition,we analyzed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1989–2005 along a buffer zone of the primary traffic corridor,national road G2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unty and rural roads had much higher percentage of length extending into more natural habitats at higher elevation and steeper slope,compared with the higher level roads in this region.While the distributions of natural land cover types were domina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human land use types i.e.,building land and farmland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roads,linking more closely with lower level roads.The LUCC dynamics(1989–2005)of the G214 buffer zone showed a general trend of land transformation from conifer forests and valley arid shrubs to building land and farmland,and from ice and snow to alpine shrubs and forests.With the length of G214 unchanged during the time,the overall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d little in the buffer zone,but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area decrease had occurred for the natural vegetation types,in contrast to patch mergence and expansion of human land use types,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was intensified above 2500 m a.s.l.but declined below the elev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patch type level distribution in spit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all landscape pattern,and implied the potential role of roads,especially the low level roads on landscape changes.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养护工作正变得日益繁重,如何快速获取道路路面健康状况信息,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已成为交通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地面光谱测量手段获取了公路路面的光谱反射数据,基于对不同谱段光谱反射吸收特征的分析,探索了沥青路面老化过程中的光谱响应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值、归一化等数学运算构建了能反映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光谱指数模型,并基于北京南六环良乡地区2013年9月21日的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所构建的沥青路面健康光谱指数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与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指数反映沥青路面老化状况的差异,筛选出几个适合沥青道路健康状况检测的光谱指数,并以地面观测数据对检测结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手段可快速实现大范围道路路面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价,拓展了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网中各路段的出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众实时出行过程中对道路的选择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动态道路网分层方法,通过引入城市道路实时交通状态信息,结合图论中的中介中心性评价方法,得到与时间相关的城市路网动态中介中心性层级结构。该方法考虑了不同时间段城市交通状态的差异,实现了城市路网层次的动态合理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数据空间范围限制引起的路网层级静态划分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城市路网动态分层的有效方法,为多用户并发环境下的实时出行路径搜索提供更合理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可应用于更多的城市路网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受到分类目标趋于多样化和影像因素复杂的影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不透水面的方法普遍精度不高。本文旨在探索快速有效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不透水面方法。以梧州市高分二号遥感卫星影像为例,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不透水面分类中。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高斯核函数训练出样本空间,然后直接对经过HSL色彩空间变换后的影像进行分类,使得有效特征信息增加进而分类精度提高。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道路等级不仅反映在路网结构的静态骨架信息上,也蕴含在轨迹数据呈现的动态语义信息上。为解决(OpenStreetMap)OSM路网部分路段及路网生成产品等级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路网与轨迹多模特征的道路等级分类方法。首先通过轨迹数据的清洗、地图匹配和基于路名的路网合并实现轨迹点与命名道路的联结;然后以命名道路为分析单元,综合考虑路网及轨迹数据,在系统分析路网结构的道路几何特征、道路分布特征、道路拓扑特征及道路单双向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融合轨迹数据蕴含的道路宽度、道路车流量、道路速度等静动态特征,形成关于道路等级的描述特征集,作为识别道路等级的基础与依据;最后以随机森林(RF)为基本分类器进行特征选择及模型训练实现道路等级识别。为验证本文方法,选取武汉市汉正街区域及二环区域,基于OSM路网数据及众源轨迹数据开展试验。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小范围汉正街区域的验证集准确率为91.2%,大范围二环区域的验证集准确率达到80.8%。与单类特征相比,集成路网与轨迹特征极大提高了道路等级分类准确率;与原始路段形式进行道路等级分类相比,以路名重构道路形式进行道路等级分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Road network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and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a modified kernel density estimate(KDE)algorithm,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road service capacity provided by a road network composed of multi-level roads(i.e.national,provincial,county and rural roads),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differences of effect extent and intensity for roads of different levels.Summarized at town scale,the population burden and the annual rural economic income of unit road service capacity were used as the surrogat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mands for road service.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road network of the Three Parallel River Region,the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China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network in this region.In results,the total road length of this region in 2005 was 3.70×104km,and the length ratio between national,provincial,county and rural roads was 1∶2∶8∶47.From 1989 to 2005,the regional road service capacity increased by 13.1%,of which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national,provincial,county and rural roads were 11.1%,19.4%,22.6%,and 67.8%,respectively,revealing the effect of′All Village Accessible′policy of road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the last decade.The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burden and economic requirement of unit road service suggested that the areas farther away from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oads have higher road development priority(RDP).Based on the modified KDE model and the framework of RDP evaluation,this study provided a useful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an optimal plan of road development at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8.
动态位置参考方法被认为是未来快速发展的Telematics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动态位置参考方法弥补了传统的预编码位置参考算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提高了算法的易用性和位置识别的准确度。本文基于目前的导航电子地图,提出了动态位置参考的逻辑数据模型、特征提取规则和对应的目标识别算法,并依据上述动态位置参考方法的理论,针对我国路网数据特征,在北京导航电子地图上进行了位置参考的特征提取和识别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道路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影像上道路的自动提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图像小波系数的分析,完成道路节点的提取。随后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提取算子,对道路进行边缘提取。边缘提取出来之后,以道路节点为种子点,对道路进行Snake跟踪。为保证提取效果,对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能为道路网的自动提取与识别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对其他地物(如建筑物)的自动提取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以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中国乡村建设的需要和中国多山的地理环境,考虑山地环境对乡村中小学选址的影响,构建多山环境下乡村中小学的区位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方法,以Visual Studio. Net 2010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 10.0组件库,同时结合MATLAB编程,开发出基于交通网络的乡村中小学区位优化系统。最后将系统应用于贵州省某镇的小学布局优化中,分别在只考虑已有道路、假设道路可升级、假设道路可新建或升级3种情景下,通过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确定新建学校的最佳位置,以及新道路的修建和原有道路的升级情况,从而得到不同情景下各居民点学生的上学耗时。结果表明,交通网络对乡村中小学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改善交通网络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学效率上学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