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地震动态》2009,(12):40-4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地震局于2009年10月24—26日在重庆市举办了汶川地震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重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原副局长岳明生,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车时,重庆市地震局局长陈铁流、副局长吴晓莉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12日至2月22日,重庆巫溪地区发生一系列ML2.0—3.0地震,对其中重庆市测震台网记录的ML2.1、ML2.3及ML3.2地震,从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记录波形特征及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ML2.1地震为岩溶地区塌陷,ML2.3、ML3.2地震为构造地震;而对重庆市测震台网未监测记录到的几次有感震动,认为是岩溶塌陷洞室垮塌所致。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水库诱发地震及其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峡蓄水和其它水库引起的水库诱发地震正成为重庆市震情的突出特色。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在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支持,从基础研究、监测台网建设、国内外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其相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市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与震情信息发布现状,基于VB.net技术设计了重庆市震情信息自动发布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与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的连接,从EQIM系统的Mysql数据库中获取地震数据,根据相应的发布规则,并依托电信运营商短信代理服务器,实现震情信息自动、快速、准确的发布。   相似文献   

5.
重庆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开采诱发地震加密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页岩气开采诱发地震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表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注水压裂和废水处理都可以诱发地震。重庆涪陵焦石坝地区是中国页岩气开采的先导区,自从2013年该地区注水压裂之后,该地区微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成为研究页岩气注水压裂诱发地震的理想场所。2017年2月7日,该地区发生了M_L1.9地震,当地震感强烈,居民们出现恐慌心理,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重庆市地震局的高度重视。随后重庆市地震局  相似文献   

6.
梳理了前人在不同时期跨越华蓥山断裂带的物探工作,重点阐述了2009年重庆市都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所投入的两条人工地震探测剖面合川—长寿剖面和荣昌剖面的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高芯蕊  ;林素图 《地球》2009,(2):60-61
“小南海”是一个由地震造成山崩岩塌,溪流阻塞的地震堰塞湖,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市黔江县城北部29公里处,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2001年,小南海被命名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同时列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2004年,小南海又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8.
0 前言 1997年8月13日,重庆市荣昌县发生5.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伤33人,直接经济损失6387.8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林建起 《高原地震》2007,19(2):56-56,59
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政府对加强公共安全的进一步重视,也给区(县)地震部门依法进行工程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重庆市巴南区地震局于2002年经区政府批准进入区行政审批中心,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职能,同时将地震行政审批纳入了全区建设领域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庆市地震局及四川省地震局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采用CAP方法反演2013年7月18日重庆石柱M 4.5地震的震源深度,在波形拟合较好的情况下,计算得到震源深度约4 km,结合该地区地质结构进一步分析孕震机理,解释短周期面波发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缘,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区域主要构造特点是发育隔挡式褶皱,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较为发育;也是一个地震强度较弱、但频度较高的地区,以往对本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探讨研究区褶皱与断裂的形成、演化、构造特征、最新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总结中强地震的孕震构造条件,分析其地震危险性,对于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宁市与重庆潼南县交界5.0级地震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1月31日四川盆地中部即四川省与重庆市接壤地区发生5.0级中强地震.经考察,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老木垭村与石佛村之间,震中烈度达到Ⅶ度.震区建筑物受损明显,重灾区内出现建筑物倒塌现象;水库、道路、桥梁等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地震共造成1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405亿元.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主要构造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重庆市活断层探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工作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性、构造应力场与形变场的分析,综合判定出目标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为5.5≤MS≤6.0.尝试将地震空间光滑模型应用到弱活动区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充分利用历史强震和微震目录,分别建立了2种地震空间光滑模型,并采用泊松模型,对目标区未来百年的地震危险性(发震概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条断裂发震概率值较低,未来发生5.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市有关学会于今年7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了“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及资料交流会”,成都地区地震、地质、建筑等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同济大学及重庆市、自贡市、渡口市的有关部门也应邀派代表到会指导。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重庆市地震局综合防雷改造项目的实践经验,设计适用于地震台站的防雷效能评估标准。该标准收集了重庆市21个防雷改造台站的基础资料,并对改造前后台站的观测系统运行状态、防雷关键参数、雷击情况、运维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不断优化评估模型,最终利用约束条件最小二乘法获得了一套较为准确的评估公式,以正确评价台站的防雷效果与成效。该标准是对地震行业标准《DB/T 68-2017:地震台站综合防雷》在重庆地区的落实和执行,同时也是地震标准化、信息化在台站防雷方面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可为同类省级地震台网的防雷工作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操作标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重庆市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荣昌地区的精细一维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9月10日重庆荣昌M_L5.1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定位精度得到极大提高,震中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更加清晰。多数地震集中在主要断层附近并呈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集中在2km附近,与主要储藏层及注水井深度吻合,初步认为该地震序列为注水活动所诱发的构造地震活动。文中获得的精准的速度结构及地震空间分布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震区深部地质构造特征、注水诱发地震的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7年8月13日在重庆市荣昌县境内发生5.3级破坏性地震。震后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其震中烈度为Ⅶ度,地震等烈度线是北北东向的椭圆形,面积8.1平方公里。地震造成33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总经济损失达7387.8万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荣昌华江井水温在2008年5月汶川M 8.0地震、2010年4月玉树M 7.1地震、2010年9月荣昌M 4.7地震和2011年3月日本东海M 9.0地震时均有同震上升型响应与震后持续高值异常变化。其中在汶川地震与荣昌地震震后6—72小时,记录到叠加在高值上的群集型正脉冲特异变化。变化持续53—109天,最大脉冲幅度0.038℃,为正常日变化幅度0.005 5℃的7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特殊的水温微动态现象,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区域性强震与当地中等地震活动激发深层气体释放并侵入观测井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四川省地震局“关于做好一九八三年度观测质量评比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地震办公室于二月十日至十一日组织召开了重庆市一九八三年度地震群测观测工作质量评比会。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质量评比会除晋林机械厂测报点缺席外,所有测报点均参加了评比。在评比中认真负责、紧张工作、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省、市有关学会于1985年7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了“成都市区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及资料交流会”。成都地区地震、地质、建筑等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80余人出席了会议,另有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同济大学及重庆市、自贡市、渡口市的有关部门也应邀派出代表莅会。会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34篇,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①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