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红山地磁台绝对观测仪器 DI 仪配备防尘防潮罩,为避免照明灯泡金属螺旋帽磁性对绝对观测数据造成影响,对灯泡进行人工改造。两项技术简单、实用,为产出高质量的数据提供保障,值得在全国基准地磁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磁台绝对观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斌 《四川地震》2005,(1):29-33
对成都地磁台绝对观测仪器的配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数字化地磁绝对观测仪器(DI磁通门经纬仪)和模拟观测仪器(GSI)的理论与实际观测精度作了对比分析。认为CTM—DI磁通门经纬仪与GSI一等磁力仪观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数字化仪器优于模拟仪器,并对DI仪的工作状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国家级地磁台站经过改造均配备了CTM-DI磁通门经纬仪(简称DI仪).DI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地磁绝对观测仪器,可一机多用.既可在固定台站或野外测点实施地磁观测,还可作为普通经纬仪使用;既可观测地磁偏角D,又可观测地磁倾角I,还可与质子磁力仪配套使用观测地磁场总强度F.  相似文献   

4.
大连地震台“九五”期间配置的CDM-DI磁力仪(简称DI仪)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该仪器经过2000年考核运行1年,观测精度较高。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作为我台绝对观测仪投入使用,2001年9月1日开始近零法观测。 1 DI仪在地磁台站模拟观测系统中的应用 1.1 DI仪在指零法观测中的应用 2001年我台应用DI仪作为绝对观测仪器,使用指零法完整观测1年,精度、稳定性良好,表1为2001年我台DI仪指零法模拟观测基线月剩余方差精度表。 2001年我台模拟记录仪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应用DI仪与其配合,所得基线精度良好,大大高于规范…  相似文献   

5.
CTM—DI磁通门经纬仪观测操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M—DI磁通门经纬仪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国产地磁测量仪器,使用方便,精度较高,对于相对记录数字化后基线值的确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观测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对磁通门经纬仪观测操作方法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6.
现用前兆地磁处理软件的基线值计算功能不完善,导致观测结果滞后,从而制约了台站接收数据的及时性,影响了观测员补测时间的安排.该软件从根本上解决的接收数据的滞后性,能够及时了解观测结果,提高DI仪观测精度,减少观测次数,从而提高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磁仪器比测是保障地磁测量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原理、方法和实例。该方法不需对磁测数据进行通化处理。因而不会引入其他测量系统的误差,可以有效地确定小于0.2′的仪器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TM—DI磁力仪的性能及应用,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在使用该仪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选取对天水地磁台两套不同组合绝对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探讨其观测精度与差异.通过对基线值的对比分析知,DIF组合比DFZ组合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说明DI仪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尤其是D的观测优势明显,且F墩差很容易测量和归算.在处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自动由"实测值"计算得到"采用值",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为适应数字化观测积累经验,做好观测系统换代的准备工作,本文对如何提高地磁观测资料质量的方法做了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引言。CTM—DI磁力仪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国产地磁测量仪器,于1999年12月8日起作为大连地震台绝对观测仪器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运行4年。第一年是试运行,观测精度比较理想,从2001年1月1日起作为大连台第一绝对观测仪器,精度、稳定性非常好,本文主要介绍此仪器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操作,才能保障优良的性能和较高的技术指标,同时给出常见故障及解决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德都地震台从2006年4月25日开始进行台站的数字化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磁绝对观测室的建设和地磁相对记录室的建设。众所周知,地磁观测用房建设难度大,而难度大主要来自地磁观测场地和地磁观测设施的磁性是否合格。本文就是对德都地震台建设地磁房期间有关磁性检测和检测结果的介绍。利用G856磁力仪和CTM-DI磁通门磁力仪,进行野外和台站的材料磁性检测,方便、快捷、准确,是保证地磁观测用房建筑材料磁性合格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及其在野外震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G 8 5 6质子旋进磁力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化磁力仪 .适合于震磁前兆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 .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及性能试验结果 .最佳的震磁观测应当是以质子磁力仪观测地磁总强度为主 ,配合地磁 3分量与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 .  相似文献   

13.
地震短临跟踪黑龙江地磁台阵的架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黑龙江省地震局短临跟踪项目中的地磁台阵及运行情况,在该地区选定大庆,富裕,泰来,望奎和肇源5个观测点形成地磁台阵,利用GM4-LDG型流动磁通门磁力仪对地磁场三分量进行测量,并利用GPRS和CDMA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数据远程无线传输与仪器监控。  相似文献   

14.
地磁房湿度变化较快或过大都易引起地磁数据的异常变化,且室内湿度不易控制,地磁房、磁通门磁力仪探头湿度智能在线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监控地磁房、磁通门磁力仪探头湿度的变化,超过湿度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进而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探头观测环境的湿度,提高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Mag-01h磁通门经纬仪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进口地磁测量仪器,该仪器从2008年在大连台开始投入使用至今,观测结果良好。本文详细介绍了Mag-01h磁力仪的性能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涉县地磁基准台地磁观测室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观测规范要求施工,利用GSM-19T磁力仪,对建筑材料磁性进行严格检测和筛选,并对地磁房建设前后磁场梯度进行检测,对比可以发现磁房场地磁场梯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此次涉县地磁房建设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磁性检测工作,可以为其他台站磁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观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质子旋进磁力仪和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观测质量的因素 ,给出了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补偿线圈电流允许误差、补偿线圈定向 (特别是线圈磁南北方向 )应满足的关系式和定向允许误差。提出了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的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18.
漠河地磁台初步勘选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拟建设的黑龙江省漠河地震台地磁观测场地进行的勘选,应用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采取十字剖面测量和200 m×200 m的密跨度(梯度)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磁场总强度F测量。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和初步分析处理后,认为:该场地适宜地磁台站建设。但是,如果确定在此建设地磁观测台站,还应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深入的、详细的勘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地磁总场对磁性目标定位的方法.以远场磁偶极子原理构建了地磁总场的测量阵列,设计了阵列对目标的定位算法,求解中采用二重梯度算法消除了地磁总场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不均匀对目标定位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这种二重梯度算法的有效性.利用MATHCAD对定位算法中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仿真,采用LINGO软件求解了阵列方程组.在松花江沿岸某地,用光泵磁传感器阵列对航行中的目标船进行了定位实验,所测磁场数据曲线与理论曲线完全吻合,证明了定位算法物理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改进的磁场梯度偏置定位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目标定位精度.实验证明了这种地磁总场目标定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地磁场时空变化的规律性为物理依据,以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对我国1990年10月—1991年6月103个定点核旋观测每日北京时21点绝对值F_(21)、Z_(21)、H_(21),以及部分台站的基线值F_B、Z_B、H_B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利用区域台间地磁数据的空间线性相关和对基线值进行多项式拟合两种方法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用标准偏差作为判断观测数据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