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短期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系统是在吸收了各地MOS预报应用研究和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以ECMWF产品为基础的释用研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从资料处理、预报模型研制到日常业务运行的全自动化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目前的T(63)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11年四川盆地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气象成因分析,进行了泥石流和滑坡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对四川盆地强降水η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1l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四川盆地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系统。经2003年业务试运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短期数值预报产品计释用系统是在吸收了各地MOS预报应用研究和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以ECMWF产品为基础的释用研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从资料处理、预报模型研制到日常业务运行的全自动化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目前的T63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4.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系统历史数据存储与检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了在国家气象中心中短期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存储结构的设计原理。基于该数据存储结构,依照用户的要求,可方便地选择区域大小,检索出某要素某段时间的数据,还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国家级数值预报释用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处理和预报因子分析功能,表明新的历史数据存储结构简炼合理,灵活实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与T63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的江苏西南大风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杜京朝  濮梅娟 《气象科学》1998,18(3):271-277
国家气象中心发送的T63数值预告产品在本台于95年6月份投入业务运行,为尽好、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将T63数值产品投入业务使用,以发挥其作用,从而具体体现T63的价值所在、在这方面,我们作了一些探讨与尝试。我们把《江苏大面积西南大风预报工具》与T63数值预告产品进行结合与释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机结合,对新制作的各种预报释用产品及预报方法进行集成,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缪强  谢瑞国 《四川气象》2001,21(1):9-12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就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精力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散度场的特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基础上,建立了120余个预报模型,由计算机模拟专家预报思路自动做出多种环境气象指数预报,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EEOFS展开选取“典型场”作为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以统计释用方法研究建立的,可以应用于南海区的热旋路径业务预报方法。该方法于1994年台汛期参加由广东省气象主持的“关于热带气旋预报业务试验项目”,进行了9个台风的共14次预报试验,平均误差24h为187km,48h为252km。  相似文献   

10.
范淦清 《气象》1995,21(10):47-50
根据地转风和偏差风原理,建立了风预报的数值产品释用方案。通过一年试验预报和3年业务预报检验,证明此方案是一个有效的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不同强度降雨对能见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70个基本站多年逐时雨量、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同时段内最低能见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强度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强度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事件统计特征。结果表明:降雨是除雾以外,江苏低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天气(14. 7%),其中稳定性弱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影响最大。与低能见度雾事件不同,降雨造成的低能见度事件全天各时段均可能出现,发生时可伴随较强的风速(2 m/s),短强低能见度多见风速4 m/s(26. 6%)。江苏冬春两季为雨雾高发季,主要受降雨持续时间影响,对应的低能见度区间为500~1 000 m,有明显日变化。短强低能见度主要受雨强影响,多发生于6—9月,对应的低能见度区间为小于200 m,无明显日变化。两种降雨产生的低能见度事件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且雨雾低能见度发生时偏北风占主导,短强低能见度发生时则偏东风占主导。  相似文献   

12.
镇江市火险天气指数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镇江市7年中1443次火灾和气象资料,分析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定量发火险天气指数;运用T106格点场资料,建立预报火险天气指数的逐步回归方程,编制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镇江市火险天气指数预报服务系统,两个月的实际应用表明,其准确率达83.6%。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苹  居为民 《气象》1998,24(6):55-57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由天气条件决定,而500hPa大气环流因子是较好地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物理量。利用最优化相关分析方法,分区挑选了与小麦赤霉病显著、稳定相关的500hPa大气环流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环流模型。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汛期强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薇  孙国武  陈伯民  项瑛  陶玫 《气象科学》2012,32(S1):24-30
针对汛期延伸期降水预报问题,根据大气低频振荡特性,运用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通过分析关键区低频天气系统(低频气旋和低频反气旋)的活动特征,建立低频系统与强降水过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低频系统的活动特征来预报降水过程。在2011年7—9月江苏省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试验中,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较好,且预报时效为10~30 d,可以在延伸期业务预报中加以应用。此外,还运用模式统计降尺度方法预报降水落区,为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背景依据和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对全省天气实况报文的收集、解码,转化为较为直观、丰富的图文信息产品,便于天气预报决策者、专业气象用户应用,操作简便,对重要天气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雾霾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曹剑秋  郭品文 《气象科学》2016,36(4):483-493
根据2007年1月—2013年12月江苏省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雾、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霾天气发生时的主要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1)雾日数分布从江苏省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霾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减。(2)年际变化上,雾日数呈现一定的波动,霾日数逐年增长。秋、冬两季雾日数较多;霾日数在夏季最少。雾、霾天气分别在08时和14时发生次数最多。(3)淮安中度霾居多,微风、高湿情况下霾发生概率最高,不同季节风向分布不同。(4)风速与能见度成正相关关系,春、夏季的相关性较差,秋、冬季相关性相对较好。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春、冬两季两者之间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而夏、秋季拟合曲线呈非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专业气象服务终端及其产品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冯民学  单云建 《气象科学》2000,20(1):96-100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气象台专业气象服务终端及其产品的设计,用较 为直观、丰富的气象图文信息产品取代以往公众服务中以口传服务为主的落后形 式,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东北冷涡南落型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5-2008年4-6月Micaps资料,查找500 hPa东北有冷涡,500 hPa和700 hPa江苏境内为大片的西北气流,当天午后到夜里出现强对流天气的若干典型个例,借助Micaps系统通过对一些个例的物理量资料分析,得出它们共同的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机理;同时还分析得出诊断该类对流天气的不太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和较适合使用的物理量;并分析个例的大气探空层结曲线,得出它们的对流层结与其它类型的区别,并剖析它们的一日转变情况;同时用Q矢量锋生函数方法分析,发现低层强锋生区域与强对流天气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锋生函数正值中心区域常出现个别站龙卷或大范围冰雹.  相似文献   

19.
火箭人工增雨和防雹雷达指挥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箭人工增雨和防雹雷达指挥系统充分利用我省天气雷达监测网技术优势,根据雷达回波信息和GPS的精确定位能力,采用可视化编程软件,为作业人员编制了一套操作简便、可视化、交互式的决策指挥操作平台,为作业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快捷的依据,并直接对作业进行指挥,实现了作业指挥的科学自动化,从而改善我们的作业效果,提高人民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的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By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the occurrence pattern of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opical cyclones within a 10-year period (from 2001 to 2010), this paper discovers that among different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short-range heavy precipitation is the highest, thunderstorms and gales come in second, and general thunderstorms rarely happen, while hailstorms and tornadoes never occur.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ithin the research period there are 21 tropical cyclones (TCs) affecting the Jiangsu area and most of them are in the stage of weakening to tropical depressions. Moreover, through studying indices for relevant cases of severe convection,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ir threshold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indicated that convective instability and energy accumulation can easily lead to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eventual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