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YR-3井为例,阐述了牛驮镇地热田从下伏石灰岩-白云岩完整地层钻取地热水时的多级成井结构及固井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地克服因地层漏失造成的孔壁坍塌及因设备能力偏小而造成的固井困难。经多眼井施工证明,该方法是牛驮镇地热田及类似地层地热井施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对该盆地基底性质的划分作过一些工作。但仅限于各种物探资料,而在广阔的盆地范围内,只有三口井揭穿第三系,且分布在盆地边缘,对于两个深凹陷-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至今未揭穿第三系。因此,对于前第三系基底的认识,尚难得到确切的解释。以往,电法、航磁解释深度与地震相比,均浅于地震深度。至于地震Ⅶ组之下是什么地层,就更难于回答。  相似文献   

3.
冀东探区潜山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冀东地区发育有多个潜山,潜山地层由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及太古界-下元古界结晶基底组成,潜山发育有侏罗系、奥陶系、寒武系和太古界花岗岩四大套储层,以及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上第三系馆陶组、白垩系泥岩、侏罗系煤系地层,寒武系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泥页岩盖层,且储盖组合良好,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是油源,并以南堡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最佳;总结了潜山的新生古储型成藏组合和单侧-它源-侧向-潜山成藏模式,认为南堡凹陷下第三系生成的油气可以通过深大断裂和不整合面运移到潜山有利部位的多个目的层中聚集成藏;潜山油藏的分布规律是沿富油凹陷周边潜山的大断裂和不整合面发育带分布,在油源断层的交汇处附近富集.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把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划分为 1个超层序组,4个超层序,10个层序,进行体系域划分,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坡折带的研究,建立东营凹陷层序发育模式。受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层序低位域砂体和湖侵体系域砂体,成藏条件良好,最有利于形成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5.
郑开富  彭霞玲 《江苏地质》2013,37(1):147-154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第三系分布广,地层完整。其中泰州组二段、阜宁组二段和阜宁组四段泥页岩发育,厚度为100~250m,有机质丰富,有机碳一般大于1.0%,演化程度高,并在泥页岩中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表明苏北盆地具备了泥页岩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通过对苏北盆地上白垩统—第三系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指出苏北盆地的金湖凹陷、高邮凹陷、海安凹陷和盐城凹陷的深凹带是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沙四段盐湖的深水成因模式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袁静  赵澄林  张善文 《沉积学报》2000,18(1):114-118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四段广泛发育的蒸发岩类与暗色泥、页岩和深水浊积砂体呈现明显韵律层,为厚度达千米的盐湖沉积。通过分析了该地区蒸发岩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认为东营凹陷沙四段蒸发岩类的物质基础是深层卤水 深部古老地层中的盐类物质是其盐源 凹陷中北部的同沉积深大断裂是沟通凹陷与地壳深部盐类物质的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营凹陷沙四段盐湖的深水成因模式,可与东非裂谷基伍湖和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深水成因盐湖对比。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第三纪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类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武法东  陈建渝 《现代地质》1998,12(4):559-566
根据钻井岩心、录井资料、测井曲线及三维地震反射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为指导,建立了东营凹陷第三纪充填序列和层序地层格架。凹陷充填可分为下第三系的张扭断陷充填和上第三系的压扭拗陷充填。前者可进一步分为初始沉降、加速沉降和湖盆萎缩3个阶段。东营凹陷层序地层格架由2个构造层序、5个超层序组成,其中下第三系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层序。第三系主要发育6种沉积体系;识别出3种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体系域,包括冲积体系域、扩展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沉积体系、体系域的时空展布与凹陷的构造演化阶段和凹陷的边界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湖南澧县伍家峪石膏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澧县城北25公里,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洞庭拗陷盆地的西部边缘。区内有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分布,伍家峪盆地内全被第四系掩盖。上第三系伍家峪组不整合于古生代地层和下第三系之上,形成了一个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伍家峪组的厚薄受盆地基底地形的控制,即凹陷深的地段伍家峪组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是降低深层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方解石类、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等成岩矿物的大量析出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溶解作用使深层碎屑岩产生粒间溶孔、溶缝、溶蚀填隙物内孔隙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从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C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在不同构造部位分别发育2~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和枣阳凹陷位于南襄盆地的东部,同属白垩-第三系沉积凹陷(图1)。经勘探揭示,这两个凹陷不仅在地层发育,接触关系等方面基本一致,而且两者的沉积旋回性质和主要生油层的沉积时期亦近相同。然而,泌阳凹陷的下第三系含油丰富,以“小而肥”著称,而在枣阳凹陷迄今尚未发现任何规模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南华北盆地鹿邑凹陷具有页岩气形成和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区域内设计的页岩气地质调查鹿页1井井深3506.5 m。区域内属于海陆过渡相地层,地层复杂,构造发育,山西组及上石盒子组地层泥岩层段较多,施工中易出现坍塌、掉块等孔内复杂情况。针对钻井工程施工难点,通过优选钻探设备、钻头、钻井液体系等措施,总结了泥浆护壁、深孔取心、防斜等技术措施,保障了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形成了一套适应于南华北盆地鹿邑凹陷海陆过渡相地层的页岩气深井钻井施工技术方法。为下一步实施同类钻井、安全优质高效开发页岩气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歧南凹陷下第三系成岩阶段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部,以南大港断裂带为界,分为歧北凹陷和歧南凹陷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新生界从下到上发育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下第三系生、储油层发育,是主要的勘探目标层段。歧口凹陷已发现的油田大多分布在歧北凹陷,且以中、浅层居多。随着歧南凹陷油气勘探的突破,“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3.
江陵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层序序列和目的层新沟咀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层序充填的主控因素。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可容空间变化对湖盆层序发育控制的动态过程,建立了新沟咀组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构造特征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入研究泌阳凹陷大量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泌阳凹陷具有独特的盆地结构样式和形成机制。南侧及东侧盆地主控断裂发育区为陡坡生长断裂型层序分布区,北侧为典型的缓坡型层序样式,相似于墨西哥湾生长断层层序地层模式。通过对层序体系域构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独特的构造背景条件分析,建立了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认为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有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分析了主要含油层段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地层发育三种类型的三角洲沉积砂体:扇三角洲、近源三角洲和远源三角洲,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第三系--上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依据地震、钻测井、岩芯、古生物等资料中的层序地层特征,可将高邮凹陷厚达7000m的第三系-上白垩统泰州组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进而依据最大湖泛面和断裂坡折带(首次湖泛面)对三级层序进行了体系域划分。在11个三级层序中识别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的不同组合。由于汉留断层在高邮凹陷东西向上发育的程度不同,造成凹陷西部为双断断陷式盆地结构,东部为单断断箕式盆地结构,据此建立了高邮凹陷西部具断裂坡折带和东部无明显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最后分析了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构造和气候是高邮凹陷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聊城西部地热田位于临清拗陷内的莘县凹陷的南部,面积约1280km^2。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聊城市西部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聊城西部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明化镇组下部、馆陶组、古近纪东营组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本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小,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7.
山东惠民凹陷成钾远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惠民凹陷成钾的地质条件惠民凹陷在山东省北部,位于阳信、德平一线之南,禹城、济阳、曲堤镇一线以北,西与临清坳陷相接,东邻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大致以阳信、宾县、北镇一线为界,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新生界为主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新生代地层厚达3500米以上。它东西两面有沾化、车镇-东营、昌潍及临清等盆地,与古渤海无直接通道,为一内陆盆地。 (一)地层条件据钻井资料,惠民凹陷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平原组和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以及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东海陆架区的物探、化探和钻井等方面资料分析了陆架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东海陆架盆地具有叠合复式盆地的特征。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下叠置了中生代和古生代的盆地和含油气层,巨厚的前第三系地层为油气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化探资料以及荧光、酸解烃和甲烷等指标表明,在诸如海礁凸起等高构造区有极好的油气异常显示,油气存在于前第三系之中。钻探证明,瓯江凹陷东侧(又称丽水凹陷)的侏罗系中有烃源岩,前古生界的变质岩中有油气显示。因此,海礁凸起、渔山凸起、瓯江凹陷东侧、长江凹陷与西湖凹陷之间以及浙闽隆褶带的前第三系是东海陆架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气区东营凹陷现今地温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中利用热导率分散模型,根据地层中砂质含量数据计算东营凹陷第三系各沉积地层单元的原地热导率,再利用热阻率法根据东营凹陷170口测温井中测温资料计算出第三系各地层界面上和特征深度处温度,进而研究东营凹陷现今地下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第三系各地介面上地温分布特征主要受各界面埋藏深度控制,而地下各特征深度上地温分布特征主要受热流平面分布特征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 现生枝角类Cladacera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通称溞Daphnia。在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中陆续见到枝角类化石,在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中起到的一定作用。 (一)沙河街组三段 东濮凹陷中部和北部,是盐类沉积的主要发育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由盐岩层、盐膏岩层夹灰色泥岩、薄层油页岩、灰质页岩组成的盐韵律段。化石有Huabeinia obscura,H.costatispinata,并有一定数量的钙质超微化石,如Reticulofenestra sp.,Coronocycl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