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沐浴着伟大祖国的灿烂阳光,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CEEDI)奋斗、拼搏走过了五十个年头。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历届院领导和全体员工智慧和汗水的浇灌,她伴随着共和国的腾飞,辛勤耕耘为四个现代化增辉添彩;她追寻着人类科学技术进步,殚思极虑为工程设计技术集成创新。回首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发展的轨迹,他们豪情满怀,展望“十六大”指出的奋斗目标,他们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英文缩写:CRSCD。工商注册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1953年4月1日成立,是铁道部最早设置的通信信号专业科研、勘测、设计机构,为国家甲级勘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和甲级工程总承包单位。院设通信、无线通信、信号、驼峰、计算机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等研究设计所,电力与建筑分院和情报中心,技术力量强,专业配套齐全、合理。工商注册资金7557万元,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设计院五十年的科技兴院历程,四个方面的创业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1953年4月1日成立.是国家铁道主管部门最早设置的铁路通信信号专业科研、勘察、设计部门,现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具有国家甲级勘察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总承包和壹级计算  相似文献   

5.
“2002年,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回首过去,我们为设计院成就的历史辉煌倍感自豪,对创立设计院基业的几代前人满怀敬意;展望未来,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型设计企业任重道远。我们将本着不枉前人,不负来者,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建筑设计业的‘航母’为目标,勤勉自强,开拓进取,不断推动中国和世界建筑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北京电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院(TSI)是专门从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房建及电气化防护工程的勘测设计研究的国家甲级设计单位。拥有国家颁发的工程总承包甲级资格证书,一九九六年十二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TSI隶属于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自1983年组建以来,先后承揽并完成的中国主要干线铁路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郑武、京郑、武衡线的通信、信号、电力、房建电气化铁路工程设计;丰大、郑洛、京秦、大秦、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4,(6):25-26
在国内通信信号领域,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是铁道部最早设置的通信信号专业科研、勘测、设计机构。成立以来,一直是行业骨干单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良好信誉,并多次被列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收入前百强单位。  相似文献   

8.
正当秋高气爽,喜庆丰收的金色季节到来之际,我们高兴地迎来了著名地质学家叶连俊教授从事地学研究五十周年。叶教授的科学业绩正象这金秋的果树硕果累累,这是他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五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险阻、努力攀登的结果。这五十年,是他充满理想、奋斗、成功、挫折、再成功、再前进、不断向科学高峰迈进的五十年,是他富有科学创造力的五十年,也是他热爱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五十年。  相似文献   

9.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国内贸易工程投计研究院(原商业部设计院)从1954年9月成立到今天,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十年。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院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迎来了她五十周年华诞之际,我们铭记为我院创下基业的前辈、支持关心帮助我们的领导和朋发。展望未来,欣逢盛世,更使我们壮志满怀,立志为我院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建于1953年,最初称为铁道部电务设计事务所,当时是苏联专家援建的。 设计院成立5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恰逢我进院工作40周年,对个人来说也是值得回忆的年份。收到院征文启事后,激起思绪的波澜,然而浪花最大的却是“创新”两字。  相似文献   

11.
张文佑教授自1934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张文佑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其他多种职务,五十年代早期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道勘察设计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九四年年会于1994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首规委办公室副主任姚莹、铁道部建设司副司长顾聪、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宝球、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总经理彭朋、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院长兰培德出席了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建设部、铁道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勘察设计管理处、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是直属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纺织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设计公司。五十年来,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该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营业务由初创时期的棉纺织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拓展到今日的纺纱、织造、染整;化学纤维及其原料制造;石油化工;民用建筑及环境治理等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和工程总承包。并不断承接援外和境外经贸工程,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型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年来,共完成国内工程项目1000余项,遍布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特区;完成国外、境外工程70余项,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衣着及生活水平,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院在多年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开拓、求实、团结、奉献”的院风,在业务活动中恪守“质量第一,优质服务、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在国内外享有良好信誉。1980年以来,曾获得国家和省、部、市级多种奖励。其中: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1项;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质奖11项、银质奖6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43项;国家科技进步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4.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1):144-144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目前已整整走过了五十年奋斗历程。几十年来,研究室在以谷德振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之下,和全国同行同心协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了一条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道路。他们结合中国工程实践的经验,逐步创立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岩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简称TADI)创立于1952年,历经五十多年历史沧桑,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天津地区最大的综合建筑设计院。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王思敬教授在祝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鸿允教授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年纪念会上敬献的贺诗。他高度概括和赞颂了刘鸿允先生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中,对地质所的发展和对我国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塞武纪地质学(尤其在震旦纪)研究领域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岩体通信是通信信号在地层中的传播与接收,属无线电通信的一个分支。阐述了电流场通信的概念;指出电流场通信在煤矿应用的安全性不仅与信号功率有关,而且与信号频率相关;提出了岩体通信设备研制中频率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岩体通信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涛大师简介刘涛,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8月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光纤通信工程设计工作。先后担任京九广等国家大型重点光缆干线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国产第一条SDH 2.5Gbib/s(海口—三亚)和第一条DWDM 8 2.5Gbit/s(济南-青岛)光缆干线工程设计技术负责人,京津沪等W D M光缆干线扩容工程设计总体组负责人,历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处处长、第一设计所所长、第四届国家科技部“863”光纤通信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19.
《沉积学报》1987,5(3):1-3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前身是五十年代始建于北京的建筑材料工业部玻璃工业设计院的一部分,于七十年代初迁至湖南株洲市,八十年代初定点于浙江省杭州市,1988年改为现名。 目前,该院是一所面向国内外,以建筑玻璃、建筑陶瓷与各种无机、有机新型建筑材料为主要专业的部级骨干设计研究单位,是国家建材局系统的甲级设计院,持有新型建筑材料工厂、平板玻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