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项素清 《气象》2005,31(8):87-88
2003年夏季浙江省遭受了50年一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有四十多站日极端最高气温破当地气象纪录。丽水市≥40℃的高温天数长达14天,其中8月1日最高气温达43.2℃,是浙江省日最高气温极值。持续的高温少雨引起大面积干旱,严重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并使工矿、企业生产严重受损,给百姓用水、用电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区域站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对2016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全年有76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587次,站点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西部和中部、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海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和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兴安盟东部以及呼伦贝尔市西南部;高温集中发生在7、8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各站每日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持续6h的最多,最多的一天中可以持续15h。7月上旬和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突出表现为单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站多,单站持续高温时间长,单日超过37℃或40℃高温站次多;14个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9个站连续高温日数平历史极值。高温发生时地面减压,地面风速多在4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  相似文献   

3.
文章使用常规观测气象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国家站逐小时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内蒙古地区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全年有107个国家气象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754次,全区各盟市均有高温天气出现,站点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乌海市、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赤峰市东北部、通辽市东北部、兴安盟东部等地;高温天气集中发生在6、7月份,7月最多;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分析高温站次超过20次的日期,大部分均为全区性的高温天气;极端高温事件比较频发,而且出现时间早、强度大,5月18日东部地区就有20站出现极端高温事件,东部区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5月18日;高温发生时高空对应高压(脊),低层处于暖区,地面减压。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月多个县(市)最低气温为1992年以来新低;3月20—23日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致灾严重。1气候概况1)气温: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5℃,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7℃,为历史同期第14高位。各地气温均偏高,偏高幅度赣北1.0℃、赣中0.8℃、赣南0.1℃。1、2、3月全省平  相似文献   

5.
目录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包慧濛1大雾过程2021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15站以上)共出现16 d,其中全省单日40站以上大雾有1 d(表1)。连续3 d以上大雾4次,分别为1月22—24日、2月12—14日、3月4—6日、14—18日。2强冷空气过程1—3月全省有2次较强冷空气过程。1月5—8日先后受两股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一次降温、降雪、大风天气过程,过程降温达6—8℃,70个县(市、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雪,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自动观测数据,对2015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1)全年有58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站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部偏东南地区,只有11个站出现超过5d的高温;(2)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但范围较广、时段集中的高温事件发生次数较少;(3)高温集中发生在7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4)高温发生时地面都对应减压,高空处于高压控制区,中低层处于暖区中,地面风速多在3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5)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出现高温的位势高度、温度指标值不同,西部比东部高,7月比4、5月高。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2007年度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度(2007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特点为:全省气温明显偏高,居历年同期第3位;降水偏多,居历年同期第3位;日照偏少,居历年同期倒数第3位。冬、春季局部地区发生雪灾和初春寒潮,1月上中旬北部地区出现低温天气,2月、3月、5月和春季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4月~5月上旬、6月上旬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夏、秋季洪涝、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以及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气象灾害,秋季连阴雨等。本年度天气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对水资源的影响较为有利,黄河上游流域降水量偏多使得黄河上游流量由枯转丰。1.1气温2007年各地年平均气温在-4.7℃(五道梁)~9.4℃(循化)之间(图1a),较历年同期偏高0.5~2.1℃(图1b),其中都兰、贵南偏高0.5℃,是全省偏高幅度最小的地区,茫崖偏高2.1℃,是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区。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3℃,比历年同期偏高1.1℃,与1999年和2003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气温最高的第3位,比最高年(2006年)低了0.3℃(图1c)。四季气温均偏高,冬、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分别为0.9℃、0.8℃、0.9℃,冬季持续偏暖,是1998年以来连续...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3月上旬全省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大;3月19日晚至21日的首场强对流天气给江西省带来严重影响。1气候概况1.1气温。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3℃,较常年同期平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高温天气特征及高温预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劲梅  鄢俊一 《气象科技》2008,36(6):755-759
利用差值分析方法对东莞市气象观测站搬迁前后气温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站点搬迁后高温日进行订正,探讨1971年以来东莞市高温天气变化趋势特征;同时利用东莞市高密度自动站气温监测资料对2007年7~8月该市罕见持续长时间高温天气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细化分析;利用单站气象要素剖面曲线演变特征及一些预报经验探讨该站高温预报、预警一些指标,分析表明:旧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比新站高0.83℃、月极端最高气温比新站高,订正新站高温日后,夏季高温日从1971年以来几乎以每10年增加1倍的速度递增;东莞市高温分布有区域小尺度特征,有4个较为明显的高温中心区;单站剖面曲线的演变对本地高温预报、预警有较大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0.
卢珊  浩宇  王百朋  张宏芳 《气象科技》2017,45(6):1090-1094
利用2010—2012年6—8月西安市逐日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观测站数据,分析了高温天气过程中日最大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3年间西安地区共发生晴热天气过程5次,闷热天气过程4次,其中晴热天气过程发生在6月,闷热天气过程发生在7、8月,且闷热天气过程的电力负荷增长更加明显;利用日最高气温变化跟踪气象负荷的变化发现,日最高气温33℃为西安市气象负荷初始气温敏感点,35℃为强气温敏感点,38℃为极强气温敏感点;引入积温累积效应,建立了多元回归的电力气象负荷预测模型,经2013年夏季模型应用检验表明,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平均误差为6.0%,能较好的模拟电力负荷的实际变化,对西安市夏季电力气象服务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气象站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对2018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0℃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有78个国家站出现≥35.0℃的高温天气495次,站点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西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赤峰市中北部、通辽市中部、兴安盟东南部等地;高温天气集中发生在6、7月,7月最多;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呈单峰型,16时最多;分析高温站次超过15次的日期,基本没有全区性的高温天气;极端高温事件比较少,没有一个站高温超过历史极值;高温发生时高空对应高压(脊),低层处于暖区,地面处于低压区,地面风速多在4.0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最高温度出现时风速超过10.0m·s~(-1)的多达8站次。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四川省134个地面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四川省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持续期间大尺度环流的异常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8月11~26日,四川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全省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为1...  相似文献   

13.
2016年7—8月,陕西省安康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了较长时间高温天气。利用安康市9县1区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日观测资料,对日最高气温、日降水量数据序列进行统计分析,并对2016年7—8月高温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安康市7—8月出现的高温天气呈现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大的特点,期间出现4个区域性高温时段,其中8月12—25日的高温天气强度最大、区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为持续性高温天气的主要时段。高温灾害初期决策气象服务的关注点易受惯性思维影响,支撑高温灾害决策气象服务的中期及延伸期预报技术有待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的科普宣传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根据龙川县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方程、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龙川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龙川县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20 6℃/年;四季度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下半年气温上升趋势大于上半年;极端高温天气日数呈现上升趋势,极端低温天气日数呈现下降趋势,极端低温日数下降趋势明显大于极端高温日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极端高温天气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2013年上海市徐汇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相对湿度及2004—2014年上海市10个气象站夏季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采用夏季日最高气温、高温日数、暖夜日数、高温热浪指标、炎热日数和广义极值分布等分析了上海市极端高温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3年上海市夏季日最高气温明显升高,暖夜日数和高温热浪指标明显增加,均在2013年达最大值,炎热日数和广义极值分布在1976年出现转折呈两种变化趋势。2004—2014年上海市徐汇站极端高温现象最显著,奉贤站、金山站和崇明站极端高温现象最不显著。不同极端高温指标可综合表征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和环流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1—2008年内蒙古117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高温中心在阿拉善盟沙漠地区的拐子湖,年平均35℃高温日数达32天,也是全国的高温区之一;内蒙古的高温天气年日数有增长趋势,高温酷暑的影响在增强;内蒙古高温酷暑集中出现在盛夏季节6—8月,7月发生最多,占一半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日的14—17时,气温日较差大,多为干热天气。通过对内蒙古较大范围的64次高温天气过程分析总结,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分为蒙古暖脊型、贝加尔湖高压坝型、副高西进型、乌拉尔山高脊型4个类型。大陆暖高压脊的强烈发展和维持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略少,日照时数略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雾、霾和连阴雨天气。雾、霾天气导致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暂时关闭,对交通造成影响,连阴雨天气使得排水不畅的农田出现渍害。1气候概况1.1气温: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0.5℃,较常年同期平均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强度强;台风出现时间偏早;汛前期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1.5℃,为历史同期第一。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25.3、  相似文献   

19.
严洌娜  杨军 《浙江气象》2004,25(3):9-12,20
利用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等气象要素对浙江省2003年夏季高温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大部分地区的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创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对极端最高气温物理量作的耿贝尔分布适线拟合表明:浙江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50年或以上一遇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20.
从各站上报的异常气象年表和部份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八二年的主要异常情况是:1.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特高。河西大部地方出现极值,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3℃,其中张掖达3.8℃。特别是元月上中旬河西地区旬平均气温有的高达4—6℃(历年平均值-13—-10℃)。河东各地普遍比历年平均值(-10—6℃)偏高2—4℃,月平均气温亦为历年同期最高值,这对河东地区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2.五月前半月全省出现连续三次的强降温和寒潮天气,各地温度迟迟不能回升。五月中旬气温平均偏低2—4℃。五月三日,靖远、白银;六日,平凉;十二日,渭源、甘南、武山等地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极值,比历年月极值一般偏低1—2℃,渭源偏低6.3℃。十至十二日,全省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各地日平均气温两天下降10—15℃,全省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