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频域激发极化法中体极化与面极化内在联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化的体极化介质,其激发极化效应来自其中所含电子导电矿物颗粒的表面极化效应。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含球状电子导体的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微观”数学表达式。将它与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宏观”表达式--Cole-Cole模型相比较,得出了:1.Cole-Cole模型中的特征参量与球状电子导体的表面极化系数、含量以及导体半径等的综合关系式;2.电子导体表面极化系数在频域中的一般表达式。这表达式同目前在实验室中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地球表面质量负荷的静态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单位点质量负荷作用在球状成层地球模型上的解。对较新的G-D1066A地球模型求出了n直到10000阶的负荷勒夫数,并利用这组负荷勒夫数计算了格林函数的值。简述了如何利用格林函数计算地球对表面任何负荷的响应。讨论了负荷潮研究在地球物理和海洋学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3.
White球状Patchy模型中纵波传播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球坐标系下用直接求解孔隙弹性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介观尺度下空间周期排列的White球状Patchy模型中纵波传播问题.首先对纵波的衰减和频散进行了计算,并引入了物理学上声子晶体原理来解释高频时纵波在White球状模型中传播的异常现象.在含水饱和度和速度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在低频段用等效流体理论和Gassmann理论估计流体Patchy饱和岩石中的纵波速度完全能够满足当前地震勘探的要求.随后的具有相同含气饱和度但有不同周期的Patchy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周期变大,低频的纵波频散变得明显,纵波衰减峰频率向低频移动,但峰值几乎不变.最后,对单元外层含水中心含油的White球状Patchy模型和中心含气White球状Patchy模型进行研究、对比,发现孔隙流体流动对孔隙介质中的纵波频散、衰减影响显著.另外,在具体数值求解过程中用缩减方程组规模的方法解决了线性方程组严重病态得不到正确结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固体潮应力场时,需要考虑负荷潮应力场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在地球的表层负荷潮应力场的大小甚至接近或超过固体潮应力场.根据Alterman方法,本文给出计算球状径向不均匀弹性地球模型对点源负荷的应力响应(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的方法;作为计算实例,计算出GB地球模型的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只要给出全球海潮模型,在球面上完成海潮潮高与负荷潮应力格林函数的褶积,即可计算出海潮负荷在地球模型表面上和内部任意点产生的负荷潮应力.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Poincaré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地球模型,在刚体外壳(代表地壳和地幔)内装有一个非粘滞性的、不可压缩的、匀质的扁球状液核。刚壳和液核之间是通过惯性耦合扭矩而产生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地震体波成像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论述地震体波成像中速度模型间断面的引入,体波多震相的利用等优越性的同时,利用研究区之处,能改善或分辨地球内部更深处的远震资料,得到研究区平均相对走时残差的分布。结果表明:1.采用相对走时残差消除了模型区域外的地球模型的影响,从而使 远震理论走时计算中,球状分层各向同性参考地球模型的选取是不重要的;2.平均相对走时残差的分布与研究区内构造分区相关;3.研究区中地球形状的椭率对反演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表面纳米化薄板抗屈曲设计思路。利用局部表面纳米化技术改变板结构关键部位的力学性能,建立圆板的径向扇形间隔纳米化模型,环向条带环状间隔纳米化模型和片状布局纳米化模型。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圆板抗屈曲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局部表面纳米化的薄板可显著提高屈曲临界载荷。这种方法为薄板结构的抗屈曲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变差函数拟合效果的优劣是提高求解变差函数精度的关键步骤,结合加权多项式法和线性规划法的优点,提出使用处理滞后距的方法得到权系数的线性规划法进行球状模型的参数估计,对新疆贝克滩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样品实测值误差较小,提高预测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解飞  卢鹏  程斌  杨倩  李志军 《湖泊科学》2022,34(2):695-698
大量球状冰集聚排列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浅滩、湖岸和河岸处.因球状冰形态特征的特殊性,常被称之为冰球、冰蛋.球状冰的形成与发展受气象、水动力和水滨地形条件等多因素共同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必须在短时间内多因素协同干预才可能引发冰球集聚.正是凭借"制造"条件的苛刻性导致了冰球集聚现象的罕见,也造成了全球各地冰球出现的位置、形态和数量之间存在差异.已有来自于德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关于冰球现象的报道,但发生频率极少,约20~ 30年一次.近年来在吉林省的查干湖和四海湖发现了冰蛋现象,但关于球状冰从形成到大量集聚之间的定量研究依然缺少实测数据分析支撑.毫无疑问,来自大自然的神奇现象为科学探索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乐趣.  相似文献   

10.
常规虚源点Marchenko自聚焦多次波预测方法只适用于预测不含自由表面的多次波模型,局限于压制层间多次波,该方法在构建上下行格林函数场前,必须从反射响应中去除所有与表面相关的多次波.本文对构建上下行Marchenko格林函数方程进行改进,得到了包含一次波、层间多次波和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格林函数,利用改进的Marchenko自聚焦预测方法预测自由表面多次波.本文利用水平层状模型数据及SMARRT模型数据证明,改进后的Marchenko法预测海底相关的自由表面多次波效果较为理想,该方法避免了常规SRME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方法需要近道重构的缺陷,能够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地球深部地震学研究进展索恩莱(美)梁慧云译全球地震学研究正系统地揭示着地球深部的结构、成分及动力学特征。最新的重大进展包括有:全球地幔内部不连续面的层析成象图、第一代地震粘滞性非球状模型,高分辨度的消减板三维图像,及核-幔边界附近复杂结构的图像。我们...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受损信息是地震受灾程度评估的基础,针对传统建筑物表面信息识别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受深度学习提取建筑物影像的启发,提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震后建筑物表面破损信息。以2019年长宁6.0级地震为例,选用双河镇震后倾斜摄影模型切片图为数据源,对比分析面向对象分类方法、VGG-16模型和DeeplabV3+模型对建筑物表面损毁信息的提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建筑物表面破损信息的提取,尤其是细小裂缝的提取,语义分割网络DeeplabV3+模型具有较强的优势(准确率96.93%、召回率96.85%、总体精度96.89%),可实现建筑物表面破损信息的有效提取,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表面矩形基础阻抗函数的集中参数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Wolf二阶集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完整地给出了表面刚性矩形基础阻抗函数的集中参数模型,同以往的工作相比,本文给出的集中参数模型能在更宽的频段上反映精确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洞穴型碳酸盐岩地层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和测井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如何利用双侧向测井对识洞穴进行准确识别与定量评价,是当前的一个研究难点与热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电测井响应,可为洞穴识别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双侧向测井原理,采用有限元素法,研究了球状洞穴模型的测井响应特征,并考察了不同尺寸的洞穴对电测井响应的影响;然后,系统研究了不同充填程度的洞穴模型的测井响应,得出了电阻率与充填程度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洞穴中充填泥质、灰质、砾岩和砂泥岩薄互层等多种充填物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结果对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的识别与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高密度差多层球状物体的角度稀疏投影CT重建问题,进行基于FBP算法的仿真研究。参考特殊工件材料结构特征设计建立检测对象模型,采用C++语言开发完成平行束圆周扫描FBP重建仿真软件平台。分别采用直接补零和紧邻填充两种方法补全缺失的稀疏投影数据,并进行仿真重建和比较分析。对重建图像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基于边缘和区域的增强处理方法研究,使缺陷特征得以凸显。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可为具有类似特征的CT无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SNREI地球模型负荷勒夫数数值计算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Longman和Farrell的表面负荷形变理论,深入研究计算SNREI弹性地球模型表面负荷勒夫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取得新的进展:采用了一种新的代换方法─r ̄n因子法,比传统的无量纲化法简单易行,且能达到很高的计算精度;确立了检验表面边界条件、微分方程积分线性性和计算结果的收敛性,用于评价数值计算结果精度的有效准则;给出了PREM地球模型的一组高精度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裂缝性储层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平裂缝分布的孔隙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裂缝面的平行裂缝分布和带粗糙表面的点接触裂缝模型,导出了两类裂缝模型的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响应关系,分析了两类裂缝模型在没有围压和存在围压条件下的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变化规律和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缝粗糙度等裂缝特征参数对裂缝性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为简化讨论,所有电性响应特征的分析都忽略了裂缝和孔隙表面的导电性和极化的影响.利用平行分布水平裂缝面模型和带粗糙面的裂缝模型,考察了围压条件下的裂缝性岩石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得到了对实际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琼北火山喷发物风化特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X光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 ,琼北雷虎岭 -马鞍岭地区火山喷发物风化形成的次生黏土主要是球状和不规则球状富铁埃洛石 ,随着风化时间的增长 ,埃洛石的转变顺序为 10 埃洛石→ ( 10 + 7 )埃洛石→ 7 埃洛石 ,据此推测该地区火山喷发的先后顺序为雷虎岭东南→儒红村北→儒红村东。喷发年代在 6 0 0 0~ 12 0 0 0aBP之间  相似文献   

19.
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表面的放大效应,借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在合理考虑地震动输入、边界条件、网格划分与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动峰值、频率、持时以及初动方向等因素影响下的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震动峰值、频率和初动方向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较显著,而地震动持时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微小;②随着地震动峰值的增加,放大效应由软弱夹层之上的坡面及坡顶面向坡肩点逐渐增大,坡肩点的放大效应最大;③当输入地震动频率小于边坡的自振频率时,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小,且频率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当输入地震动频率大于边坡的自振频率时,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大,且频率越大,放大倍数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打桩荷载作用下自由场土体振动衰减规律,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Lamb问题解析解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打桩深度、土体阻尼比、打桩荷载等级和土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土体表面振动特性及振动衰减规律。参数分析表明,打桩深度对微振动的影响较小,在距振源一定距离处的土体表面振动响应基本保持一致;土体阻尼比对土体表面振动的影响显著,阻尼比越小,土体表面振动响应越剧烈;不同场地软硬条件影响微振动的限制距离,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土质越软,土体表面振动响应越显著,防振距离越长。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对峰值速度衰减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较吻合,可为振动敏感建筑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