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下水》2021,(2)
水库泥沙淤积会侵占水库库容,直接影响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削弱水库防洪能力。通过实施水库清淤工程,可恢复水库库容,延长水库使用寿命,还可资源化利用水库淤积物。以陕西城固县堰沟河水库清淤工程为例,在对水库淤积现状、清淤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清淤工程的具体过程进行简单论述,并对清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确定合理清淤方案。研究结果以期对同类水库清淤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1.水库泥沙问题的内容及其严重性自新中国成立起到1978年底,我国修建了八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台湾省暂未计入),总库容3950亿立米。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不少河流含沙量较高,输沙量较大,水库淤积问题异常严重。截至1980年,全国水库总淤积量已达110多亿立米;平均每年淤积10亿立米。年淤积率(年淤积体积占水库原始总库容的百分数)为2%,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日本为1%,美国为0.7%,印度为0.7%,阿尔及利亚为1.2%)。水库泥沙问题包括:(1)泥沙淤积、库容损失,使防洪标准降低。如  相似文献   

3.
梅立庚 《水科学进展》1994,5(3):179-185
通过对岳城水库现行调度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峰量控制法”调度方案.采用“峰量控制法”调度,1000年一遇水位较现状低1.1m,使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从1000年一遇提高到1600年一遇非常运用标准从2000年一遇提高到2600年一遇.在保持保持现有防洪前提准前提下,可使设计汛限水位从13lm抬高到135m.论经证,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下游河道及水库自身的防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小型水库泥沙淤积成因分析及淤积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和平 《地下水》2005,27(3):221-222,224
从河流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小型水库淤积的物理成因,探讨了小型水库入库泥沙量的估算方法,以便根据淤积量和淤积速度估算小型水库运行年限,为合理地规划小型水库的蓄水量以及兴利库容、防洪库容,发挥小型水库的最佳效益,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册田水库位于桑干河中游、山西省大同县境内,其主要作用是灌溉、工业用水及为官厅水库缓洪拦砂。 坝址区为第四纪玄武岩流喷出地带,岩层表面起伏大。玄武岩体原生柱状节理极为发育,并含大量气孔,是良好的透水层,厚度25—50m。下伏为下更新世湖相沉积。 坝址北岸玄武岩岸壁约933m高程向下游位置出  相似文献   

6.
王学良  陈学林 《地下水》2012,34(5):151-152
河流上修建的控制性工程—水库除具备灌溉、发电、防洪、航运功能外,还有拦蓄泥沙的功能。而泥沙淤积程度大小又是衡量水库使用期限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水库淤积测量和分析工作,对淤积来源、产生原因、测量、计算、库容修正方法的体会和认识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一种利用淤积量推求多年输沙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汛期洪灾频发,气候变化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该区域洪水的量级和发生频率,需要上下游合作共同应对。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分布式水文及水库调度模型,模拟1991-2005年全流域13条支流和5个干流防洪控制断面的逐日天然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模拟全流域已建、在建和规划水库的联合调度过程,分析防洪作用。结果表明:①全流域水库联合调度对湄公河5个主要断面均有显著的防洪作用,在完全按照防洪目标对水库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可将200年一遇洪水减至20~50年一遇。②湄公河左岸支流的防洪能力远高于右岸,具有较高防洪能力的支流有澜沧江、南乌河、南俄河、南屯河、濛河、色公河和桑河。③对不同断面起主要防洪作用的支流不同:在琅勃拉邦上游,澜沧江、南乌河起主要作用;在那空帕农断面,南俄河与南屯河加总的防洪作用与澜沧江基本相等;在巴色下游,濛河和色公河的作用均超过澜沧江。澜湄合作机制为上下游防洪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国协商建立联合防洪调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朴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洞、上坝公路等。施工项目为大坝迎水坡进行翻修处理,背水坡进行削坡、培厚,坝顶宽度为4.0 m,新建防浪墙,并对坝顶进行加高至126.10 m。背水坡设排水沟。上坝公路270 m,路面净宽3.5 m。水库设计20 a一遇洪水设计,200 a一遇洪水校核,洪水复核结果,设计洪水位124.54 m,库容33.66万m~3,校核洪水位125.34 m,库容36.87万m~3,复核坝顶高程为126.40 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6)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使堤防临背差达2~4 m,"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渭河南山支流治理中支流堤防工程、华县南山支流入渭口防御渭河洪水倒灌工程和应急分洪工程三大防护工程进行介绍,提出应坚持防御洪水、控制洪水、利用洪水的防洪、减灾、兴利的综合性治河理念,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效益,实行多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并举,重视和加强非工程措施,深入研究工程体系及上游水库防洪调度规律,充分挖掘潜力,配套建设调度设施,形成长期有效的调度运用机制,确保渭河下游南山支流防洪安全,保障沿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梅斌  成辉 《地下水》2018,(5):214-216
清水河是宝鸡市渭河南山支流,而温泉水库地处清水河流域,属浆砌石拱坝,坝顶为鸡峰山灌区龙凤山倒虹管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通过对该水库水工建筑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和动力方程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分析,结果表明:2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23 m,最大入库流量为12.38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1.11 m^3/s,滞洪库容2.69万m^3,总库容为20.95万m^3。10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60 m,最大入库流量为19.59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6.19 m^3/s,滞洪库容3.54万m^3,总库容为21.80万m^3。根据调洪演算和死库容等数据,可得出温泉水库特征水位及库容。计算结果可为后期除险加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3)
南河沿河未经过系统的全面治理,河道河底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垃圾物多,局部河段已出现坍塌滑坡,急需通过河道清淤疏浚,减轻河道下游淤积,增加行洪断面泄洪能力,并利用河道清淤的土料填筑稳定河滩。本文在阐述南河沿河道清淤规模的基础上,探讨了疏浚范围及标准,对疏浚断面设计及清淤疏浚工程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系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1968年底蓄水发电。原设计汛期限制水位1726米,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735米,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738米,调洪库容15.2亿立米。由于各种原因,刘家峡水库目前达不到原设计的防洪标准。它的防洪问题,除了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以确保泄洪建筑物的安全运用及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伟沛 《地下水》2022,(3):281-283
为充分发挥水库对防洪排涝的作用,以某水库工程为例,在对库区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在防洪排涝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水库工程除险加固、确保水库能够正常蓄水、满足防洪要求、发挥水库的原有效益的对策及其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防洪排涝对策的主要原则,大坝除险加固和溢洪道、输水涵除险加固的具体实施方法,保障了水库后续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2)
针对山区型中小河流现状和河道水文特征,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洪措施可切实提升山区河流防洪标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充分考虑中小河流现存的问题以及山区型河道洪水特点,遵循提高防洪标准、增强岸坡岸脚稳定性、减轻土壤侵蚀、畅通山洪出路的原则,提出通过实施清淤疏浚、硬性防护、生态防护等山区型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技术,可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及完善河道生态建设,以期为山区型中小河流防洪规划以及行洪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T年一遇水库汛期分期设计洪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善序 《水文》2007,27(3):16-19
作者研究了水库汛期分期设计洪水计算中关键技术-分期洪水频率与重现期关系。经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后得出:(1)采用分期洪水频率等于重现期T倒数假定是错误的。由此计算得到的分期设计洪水,一般不是T年一遇,而是T/(K 1)年一遇(其中K为非负整数随机变量)。因此,作为T年一遇设计洪水,一般它是系统偏小的;(2)真实的T年一遇分期设计洪水与T年一遇全年最大设计洪水是相同的。这些都显示:通过应用现时的分期设计洪水来提高水库兴利效益同时,正在冒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临城县兴业矿业有限公司为满足生产的需要,决定从二十多公里之外的临城水库引水;引水工程跨越泜河北支,按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经过设计洪水计算泜河北支二十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409 m3/s、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泜河北支断面最大冲刷深度为1.36 m;该引水工程不会对泜河北支的洪水流势、流态产生影响,对现有的水利规划和防洪标准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期设计洪水标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鹰 《水文》2007,27(2):54-56
针对水库分期设计和调度运用所涉及的分期情况下如何定义水库防洪标准,以及如何在不突破水库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分期设计洪水标准等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概率论中独立事件的概率组合原理,提出了水库分期运用情况下的水库防洪标准的等价表达形式,并以一个水库作为分析案例,在确保水库分期运用情况下的等价防洪标准不突破水库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分别确定了各个分期设计洪水标准以及相应的汛限水位。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3)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脚步的加快,环境破坏和污染加剧,河流成了纳污的主要载体。河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辽宁省阜新市柳河河道沙土淤积、防洪标准、河床不平整、水土流失、农田防淹防冲、人为破坏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柳河河道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清淤、护岸固坝、生态修复三大柳河河道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柳河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为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水库淤积形态是影响库容分布、水库排沙的一项重要因素。小浪底水库近坝段淤积泥沙粒径极细,具有流动性,针对其细颗粒泥沙淤积特点,揭示了水库细颗粒淤积物的流变特性与流型特征;通过引入水、淤积物、床面之间的界面受力分析,构建了细颗粒淤积物失稳流动描述模式,并与水沙输移模型相耦合,建立了考虑细颗粒淤积物流动特性的水库淤积形态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细颗粒淤积物为宾汉型流体,淤积平衡坡降较小,当其密度大于1.25 g/cm 3后,流动性快速减弱;考虑细颗粒淤积物流动特征的水库淤积形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水库淤积形态形成机理及其对水沙调控的响应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水库淤积形态是影响库容分布、水库排沙的一项重要因素。小浪底水库近坝段淤积泥沙粒径极细,具有流动性,针对其细颗粒泥沙淤积特点,揭示了水库细颗粒淤积物的流变特性与流型特征;通过引入水、淤积物、床面之间的界面受力分析,构建了细颗粒淤积物失稳流动描述模式,并与水沙输移模型相耦合,建立了考虑细颗粒淤积物流动特性的水库淤积形态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细颗粒淤积物为宾汉型流体,淤积平衡坡降较小,当其密度大于1.25 g/cm3后,流动性快速减弱;考虑细颗粒淤积物流动特征的水库淤积形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水库淤积形态形成机理及其对水沙调控的响应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