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地质论评》2014,60(6):1418-1424
通过235U诱发裂变径迹及电子探针测试综合研究,在6722铀矿床的含矿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首次发现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这样一种在1 cm2(光薄片)范围内分布,而且不存在任何脉状相互穿插现象的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表明其形成于同一成矿物理化学体系中。根据UO2—TiO 2—H2O体系稳定场,确定6722铀矿床中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形成温度范围为250~350℃,属中—高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
1220铀矿田成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220铀矿田位于破火山口中。本文对流体包体和硫、氧、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对成矿模式和钍在热液中的地球化学特点进行了讨论。成矿温度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271-330℃,115-275℃和室温-194℃。成矿压力约为500巴。流体包体分析表明,气相中以H_2O为主,其次为CO_2和N_(23)液相中阳离子Na~+>K~+,Ca~(2+)>Mg~(2+),阴离子在矿前期和矿后期以HCO_3~-为主,成矿期以SO_4~(2-)为主。pH_(50℃)矿前期为9.36-9.41,成矿期为7.91,矿后期为8.57-8.87。成矿期热液的盐度为15wt%,密度为0.993克/厘米~3。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为-3.1-+17.3‰,δ~(18)OH_2O的平均值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4.51,-2.08和-2.96‰,δ~(13)C的平均值在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分别为-4.42,-2.10和-6.49‰。上述同位素资料表明,含矿溶液可能为岩浆成因的溶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但据δ~(18)OH_2O资料,矿前期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期和矿后期主要为渗流热液。本文还讨论了铀、钍的来源、搬运形式和沉淀机理。作者指出,钍可以在强碱性热液条件下迁移富集,并对它作了某些解释。同时作者提出该类矿床的有利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某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物化条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良 《铀矿地质》1989,5(2):78-85
矿前期热液温度348—210℃,压力139.6×10~5—17.2×10~5Pa,盐度0.06%—2.33%(NaCl,Wt.,下同),pH为7.37—9.16,主要成分为Ca~(2 )、Na~ 阳HCO_3~-,铀浓度0.0002—0.0027mol/L。矿期热液温度268—145℃,压力3.9×10~5—3.19×10~5Pa,盐度0.06%—11.68%,pH为6.60—7.61,主要成分为Ca~(2 )、HCO_3~-、F~-和SO_4~(2-),铺浓度0.0017—0.052mol/L。矿后期热液温度165—100℃,压力5.7×10~5—1.1×10~5Pa,盐度0.06%—6.01%,pH为5.28—8.03,主要成分为Ca~(2 )、HCO_3~-和SO_4~(2-),铀浓度0.0009—0.0165mol/L。矿前期、矿期热液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矿后期热液主要来自地壳浅部。  相似文献   

4.
302铀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热液来源和运移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荣  刘义 《矿床地质》1990,9(2):149-157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302铀矿床成矿温度210℃左右。矿化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发生。成矿期热液的盐度(平均3.02wt.%)相对矿后期(平均2.55wt.%)偏高,而密度(平均0.80g/cm~3)相对矿后期(平均0.90g/cm~3)偏低。热液压力不大,变化在5—30MPa之间。成矿热液富含CO_2和CH_4,为弱碱性(pH=6.97)Ca~(2+)-Na~+-K~+/Cl~--HCO_3~--F~-型富铀(2.2×10~(-3)mol)-热液,铀呈UO_2(CO_3)_2~(2-)的形式运移。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温度和浓度的空间变化显示热液由南向北、由深部向上部运移,F_6为导矿构造,与其相交的近南北向构造储矿。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热力学原理,探讨了九毛矿区锡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锡的搬运形式,初步得出矿床形成温度为250°-350℃;fo_2为10~(-27.4)~10~(-34.5);fs_2为10~(-8.1)~10~(-9.1);pH值为5.3~4.7;锡是以氟、氯等多种形式搬运,降温过程和氟、氯稀释是锡石主要的沉淀条件。矿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全是负值,大约在-5.5~-13‰左右,运用Ohmoto,H模式得出矿区δ~(34)S_(ΣS)约为0‰±3‰,表明成矿硫源是来自花岗岩岩浆。根据矿区不同矿带锡石和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它们的来源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6.
广东庞西洞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矿床地质、矿物包裹体及向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庞西洞银矿受韧性-脆性剪切构造带控制,成矿与燕山期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矿床围岩蚀变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强烈。成矿流体K~+>Ca~(2+)>Na~+>Mg~(2+);SO_4~(2-)>Cl->HCO_3->F-;CO>>CO_2>CH_4。流体低盐度(2.2wt%~4wt%NaCI)、弱酸性(pn为4.6)、密度0.81。成矿温度270℃,压力700×10~5Pa,fo_2=10(-39)~10~(-41),fs_3=10~(-12)~10~(-15),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银矿床。这类矿床是我国银矿新类型,许多方面与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特征相似,在粤西、桂东极具远景。  相似文献   

7.
山东焦家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鹤年  汪耀 《地质论评》1991,37(3):250-257
焦家金矿明显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强烈,是我国特有的重要金矿类型。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确定焦家金矿成矿温度为310℃,压力800×10~5pa,fo_2为10~(-34)—10~(-36)。成矿溶液为富钾、氯的流体。金来自胶东群含金建造,成矿与尚庄花岗闪长岩有关,为中深,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内蒙东部的白音诺铅锌矿,是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区的局部隆起环境中的锰钙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于下二叠统大理岩与中生代中酸性超浅成/浅成侵入体接触带的锰钙辉石矽卡岩中,受层问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呈似层状。主要的铅锌矿石形成于400—220℃、盐度2.5—15wt%NaCl当量、压力160×10~5-600×10~5Pa、酸性、还原环境。从早期的矽卡岩到晚期的硫化物-硫盐,水热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逐步降低,矿液由偏碱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介质由氧化—还原,fo_2逐渐降低、fs_2增高,金属矿物按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的序列依次析出成矿。水热流体具异常低δ~(18)O的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中生代岩浆活化大气降水成矿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374矿床铀的迁移、沉淀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374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及气液包裹体成分等资料入手、应用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尝试性地探讨了成矿作用各阶段的热液活动,不同阶段中铀的迁移形式及其沉淀条件。成矿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成矿阶段,铀主要以UO_2(CO_3)_3~(4-)的形式迁移(占55%),其次是以UO_2(CO_3)_2~(2-)的形式迁移(占43%);第二成矿阶段,则有99.9%的铀是以UO_2F_4~(2-)的形式迁移。在第一阶段中,随着α_(Fe)~(2+)、α_(UO_2~(2+))增加、P_(CO_2)降低、pH值增大,铀的富集作用加强,沥青铀矿(UO_2)与赤铁矿(Fe_2O_3)共生的稳定区扩大;在第二阶段中,随着a_(Fe~(2+))、a_(Ca~(2+))及a_(UO_2~(2+))的增加,沥青铀矿不断沉淀,沥青铀矿与萤石、赤铁矿(UO_2+CaF_2+Fe_2O_3)稳定区扩大。  相似文献   

10.
红石泉矿床是以岩浆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占主导地位的复成因型铀矿床。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初始含矿气成热液的pH值为5.29—5.58,Eh值为-0.323—-0.363伏。在初始含矿气成热液中,1g(aUO_2~(2 )/aU~(4 ))为11.46—12.74,mUO_2~(2 )/mU~(4 )为7.58×10~7—9.91×10~9,mUO_2(CO_3)_2~(2-)/∑U为83.4—96.7%,铀主要以UO_2(CO_3)_2~(2-)形式迁移。铀的沉淀是铀酰络离子UO_2(CO_3)_2~(2-)分解和铀酰离子UO_2~(2 )还原沉淀的统一的物理化学过程。压力减小,pH值增加、Eh值降低和铀浓度增大均有利于铀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