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1年以来,国务院印发系列文件,对规范运行土地储备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储备融资先后经历了贷款融资迅速扩张、纳入名录管理、融资规模控制、专项地方政府债券、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等模式,并在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改革后呈现出风险延缓暴露、隐性债务等问题。土储融资制度情况梳理1.制度初建阶段,土储贷款融资迅速扩张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过去15年左右的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预算内财政为主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逐渐转向依靠预算内、预算外财政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融资的局面.除预算内收入之外,地方政府通过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各种预算外收入和对外举债(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抵押贷款)来解决城市化投融资问题.截至2011年,中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超过3万亿元,而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也超过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家审计署正在展开第三次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审查,而其今年前些时候发布的审计报告称,截至2012年底,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底增长近13%,其中,11个省本级和13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债务规模比2010年有所增长,尤其4个省本级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债务增长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4.
近期,一场全国性地方债务审计风暴正在升级.国家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2012年6000亿的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地方债的年利息都不够.  相似文献   

5.
李琪  李坚  李博  王闯 《国土资源》2016,(1):48-49
正当前,土地抵押融资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负债问题的一大焦点。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地土地抵押融资规模迅速扩张,地方政府对土地抵押融资日益重视甚至依赖;而《国家土地督察公告》数据,持续反映了土地违规抵押融资问题日益普遍,几成地方政府"通病",少数地方还"病"得不轻。通过对辽宁省土地抵押融资情况的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2009年中国全口径政府收入实际已突破10万亿元,约占GDP的32%。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出让收入数量巨大。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1.6万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8.8%。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到2009年,该比例已上升为48.8%。期间有几年,该比例甚至一度超过50%。这种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收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国家审计署于2013年8月开始了对全国地方性债务的第三次全面审计.地方政府负债的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从债务来源和偿还的途径看。债务余额中银行贷款占了相当比例。而银行的这些贷款。大多要么以土地做抵押.要么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偿还。这样,地方债务的偿还逻辑就进入了一个囚徒困境:为了避免出现违约风险.则必须确保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而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又不靛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在这样的困境逻辑里.地方愤务绑架了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政府性债务最早发生在1979年,截至2010年末,全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4286.78亿元,其中,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42.34亿元.2012年政府债务尚未公布,笔者根据近年经济运行数据情况估算约在5000亿左右,约占GDP22%.其中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估计约为2500亿,债务率在85%左右.再看长沙市,截至2012年末,市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815.7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01.53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04.74亿元,其他相关债务309.44亿元.而2012年的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为423.74亿元,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71.16%.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经营城市、出让土地获取的收入。"土地财政"实质是地方政府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本化过程进行的大规模融资现象,对缓解地方财力不足、公共设施建设融资难,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地方发展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的确功不可没;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财政也带来  相似文献   

10.
《河南国土资源》2014,(4):53-53
正广州市今年将公布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届时所透露的政府债务总额,可能与此前通报的口径不同,或将公布近700亿"隐性债务"。所谓的"口径不同",实际讲的是近几年来广州市政府每次公布的政府性债务数量都不一致:2012年底广州市审计局通报的数据是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14亿元";2013年6  相似文献   

11.
国外矿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六种:商业银行贷款和辛迪加财团贷款。这种贷款方式风险高,成本也高,但仍然是矿业公司外部资金的重要来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泛美开发行和非洲开发行等。世界银行通过资金支持成员国,包括矿业部门的改革和企业重组;向政府或国有企业提供特许或非特许权的项目融资;向私人部门提供商业性债务或股本资金;向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包括矿业在内的私人项目提供长期政治风险担保或其他特别担保等。商品关联贷款。这指的是通过贷款人参与商品价格波动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  相似文献   

12.
<正>广州市今年将公布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届时所透露的政府债务总额,可能与此前通报的口径不同,或将公布近700亿"隐性债务"。所谓的"口径不同",实际讲的是近几年来广州市政府每次公布的政府性债务数量都不一致:2012年底广州市审计局通报的数据是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14亿元";2013年6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土地出让金收入都创下历史新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土地市场高烧不退,开发商拿地热潮膨胀,而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减少。面对居高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土地已成为最主要的偿还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市场,房地产板块一直扮演着核心角色,是投资者判断宏观经济走向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的风向标。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而言,房地产集合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信托以及房地产产业链形形色色的供货商、购房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今天只是从土地财政这一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机理,间接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房地产的未来。
  虽然年初有严厉的国五条,但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异常火爆,上海、北京和杭州三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分别同比增加277%、390%和500%,其他城市也类似。大家都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和地方债是困扰现在经济和金融的两大问题,而联系两者的正是土地财政。1999年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为10%左右,到2003年这一比例达到35%,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46%。假如算上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获取的收入规模又增加很多。呼吁从制度上改变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声音很多,特别是宏观经济降温之后恰逢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地方债务还债高峰来临之际。  相似文献   

15.
深陷债务泥潭的各地政府有了新福音。正式提速资源税改革或可解决地方事多钱少的尴尬。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做出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并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  相似文献   

16.
日前,滑县国土资源局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参与、严格整治、强制规范"的原则,通过详细排查、加大力度、严格责任等措施,及时拆除死灰复燃的黏土砖瓦窑厂,进一步规范新型墙材企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审计署开始全国性地方债审计,过去一直被忽视的地方债风险急速浮出水面.总量至少15万亿元的地方债如今正成为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负.业已审计的36个地区债务中,居然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而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负债率超100%意味着资不抵债,因此,关于中国出现"底特律式破产"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事实上,背负着千亿地方债而备受关注的鄂尔多斯,今年以来出现了财政收入负增长,一度被迫缓发公务员工资,压缩或者停建公共建设项目.鄂尔多斯能否自我走出债务危机,现在根本无法判断;甚至,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大省江苏,也深深陷入地方债泥潭.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以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国土资源局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全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强化汛前排查,做好调查摸底。从2015年3月起,该局组织地环股和乡镇国土所对江州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点进行排查,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34处和易发区共112个。同时,在江州区政府统一安排下,与江州区水利局、旅游局、交通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排查小组,对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入汛以来,广西梧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从责任落实、巡查排查、预警预报、工程治理、宣传培训等多个方面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信重访治理,我局采取六项措施开展土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全面排查。按照省、市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统一部署,突出土地补偿安置、土地征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历年缠访、闹访以及土地新老政策交替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信访反弹等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