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山东淄博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淄博铝土矿,是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它在本区有两个层位,一个是中石炭世的浅海和滨海相地层,另一个是早二叠世的陆相湖沼沼沉积地层.通过分析该区铝土矿地质特征,探讨了本区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认为该区铝土矿经过红土风化成壳、密度流搬运沉积、矿质定位成矿、后生蚀变改造和表生氧化富集等五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铝土矿资源相对匮乏,但需求量大。澳大利亚铝土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铝土矿进口主要国家之一。Darling Range地区为澳大利亚铝土矿主产地之一,了解该区的铝土矿成矿特征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在该地区或相似地区找矿提供依据。Darling Range位于西澳大利亚的伊尔岗克拉通,该区铝土矿以红土型为主,铝土矿的显著特点是品位较低,铁、硅含量高,但对铝土矿冶炼有害的可溶性硅含量低,资源潜力巨大。铝土矿产于红土层中,厚度受后期剥蚀作用控制。红土剖面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覆盖层、硬壳、碎屑层和底部粘土层。覆盖层以砂砾为主,具有经济意义的铝土矿主要集中在碎屑层和硬壳中,底部粘土层则阻止铝土矿继续向下运移。铝土矿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三水铝石,也有少量一水软铝石,主要由花岗岩或基性岩(如辉绿岩、绿岩)中的长石经过风化淋滤形成。Darling Range地区铝土矿根据基岩的种类可分为花岗岩类铝土矿和镁铁质类铝土矿,分别以Jarrahdale铝土矿矿床和Mount Saddleback铝土矿矿床为代表。铝土矿的成矿主要受气候、母岩、地貌、排水和植被等因素控制。气候主要通过控制气温和降水影响红土化作用的进行;母岩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矿物组成控制铝土矿的形成;地貌和排水影响铝土矿的风化速度;植被的作用既保证了土壤风化淋滤所需的渗透性,又降低了外部因素对土壤的侵蚀速率。在各种成矿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3.
遵义后槽铝土矿床矿体的环状分带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后槽铝土矿床含铝岩组的剖面类型划分入手,将含铝岩组划分为:风化剥蚀型、风化残集型、风化冲刷堆积(坡积)型、溶坑(洼)沉积型四类,叙述了各类型剖面的划分标准、组成特征和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的剖面类型和矿石类型组合的方式,即对不同类型剖面在矿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矿石在矿体中的位置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一自然矿体都具有显著的环状分带,溶坑(洼)沉积剖面居中,向外依次是:风化—冲刷堆积型、风化残集型,矿体外围则是风化剥蚀型。就矿层及矿石类型而言,则由内向外依次是复层型碎屑状矿石、单层型碎屑状矿石、致密状矿石、铝质岩—粘土岩。矿石中AL_2O_3的含量由内向外递次降低,沉积的中心也同时是质、量的蓄积中心.矿体的环状分带反映了铝土矿从风化成矿、破碎搬运、分异纯化到最终堆积的完整过程。在铝土矿成矿过程中,沉积中心同时是泄水中心,水流及其所携带物随水流一道作向心式集中,自然地形成了成矿源区、搬运区、堆积地序次的环状分带。矿体有单式环带和复式环带两类,大型溶坑汇水中心的作用明显,故形成单式环带矿体,而小型溶坑(洼)群的汇水中心作用不明显,各环带相互干扰,组成复式环带。矿体的环状分带指示了后槽铝土矿矿床风化成矿、就近搬运堆积的成  相似文献   

4.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概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刘平 《地质与勘探》2007,43(5):29-33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分属于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北部的正安、道真两个铝土矿带,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泥、页岩和(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侵蚀面上,属沉积型硬水铝石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平期,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岩石地层名为大竹园组(C2d).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是在广西运动古侵蚀面上,风化残积物演化形成的成矿母质(类似红土型铝土矿)经地表径流搬运、沉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属古陆喀斯特型铝土矿床,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火山尘覆盖层陆地风化成因,其成矿模式:地壳隆升→火山尘沉积风化淋滤形成红土型铝土矿→海侵保存→成岩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型铝土矿。矿床受层位、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个因素同时控制。采用地层、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位一体的找矿预测方法,能较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可根据成矿古地理环境位置对各成矿部位进行找矿潜力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本文通过对道真县池家沟矿点古岩溶起伏剖面的研究,发现岩溶古地貌环境对该矿点铝土矿层的厚度控制明显,其表明在黔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布区,下伏地层为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古岩溶地貌环境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本文通过对道真县池家沟矿点古岩溶起伏剖面的研究,发现岩溶古地貌环境对该矿点铝土矿层的厚度控制明显,其表明在黔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布区,下伏地层为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古岩溶地貌环境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已知铝土矿产地主要分布于陕北的府谷县、渭北的铜川-韩城一带和陕南的西乡、镇巴、南郑地区;已知铝土矿都位于沉积间断面上,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矿床。陕北和渭北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系下统下部本溪组,陕南铝土矿主要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是隆起区边缘。成矿物质来源既有基底碳酸盐岩的溶蚀分解物,也有陆源铝硅酸盐岩的风化分解物。气候条件是有利于使岩石中铝质析出的温暖潮湿条件。时间上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沉积问断。对成矿有利的地形条件是古地形总体比较平缓,有利于铝硅酸盐风化物在缓慢的搬运过程中充分分解析出Al2O3。  相似文献   

9.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科华 《沉积学报》2009,27(3):452-457
从母岩特征、研究区风化作用特点等方面对黔北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母岩—下志留统韩家店群的海相页(泥)岩富含水云母是风化成矿的物质条件;矿源区母岩风化形成的富铝碎屑经剥蚀、冲刷、搬运再沉积过程对铝土矿的形成、富集和进一步纯化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建立了务正道铝土矿的成矿模式系列图。  相似文献   

10.
铝土矿成矿作用是赤道湿热气候条件下含铝岩石强烈化学风化和富集改造的结果,成矿作用的实质是非成矿(杂质)元素从成矿体系中大量活化并分离移出、而成矿元素发生相对富集的过程。了解铝土矿矿床成矿过程中不同性质元素的活化、迁移和贫化与富集行为,是研究铝土矿成矿条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玉奇 《地质与勘探》2013,49(4):647-653
温多尔哈尔铜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鄂尔多斯坳陷,区域上为狼山-渣尔泰元古代、古生代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和物化探综合分析,阐述了温多尔哈尔铜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前景。该矿床分南北两个矿段,北矿段主要为铁矿化,南矿段主要为铜矿化。南矿段含炭质石英板岩的出露,对物探工作成果分析带来较大干扰,不利于直接作为找矿线索。南矿段地层控矿特征极为明显,铜矿体局限分布于石英岩地层中,南矿段石英岩地层为后续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堆积矿矿-土组合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平果矿区在强烈剥蚀环境中堆积矿保存的地质条件,将矿层结构类型划分为斜坡型、洼地型和塌陷型,明确了它们与矿区岩溶地貌分带对应、继承演化的关系.通过矿层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土物源关系、风化程度、成矿相关性等方面揭示了堆积矿在演化过程中风化强、剥蚀弱的特点,这种特点有利于铝土矿的成矿.矿层...  相似文献   

13.
舞钢市王明沟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东端 ,主成矿期为中早燕山期 ,赋矿地层为中、晚元古代陆相沉积地层。通过对该区地质背景、成矿过程的论述 ,为增加找矿线索 ,扩大找矿视野 ,延拓找矿区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滇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忠 《地质与勘探》2011,47(5):755-764
位于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的滇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区内矿床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以构造控矿为主;成矿过程漫长,成矿元素来自上下不同层位的地层中,成矿流体具多源特征。本次研究收集了前人关于滇东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和研究成果,并利用作者在滇东地区长期从事矿产勘查所获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新疆西南天山石炭纪岩相古地理与铝土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及含矿性、古地理的演化及古气候等诸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古地理环境对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西南天山铝土矿产于石炭纪灰岩的古风化壳侵蚀面上,为一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6.
周方 《矿产与地质》2010,24(3):241-244
靖西堆积型铝土矿,就是指其境内赋存于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亦称原生铝土矿),在新生代的表生条件下,遭受长期性的岩溶作用和红土化作用,使原生铝土矿剥蚀、崩落、迁移,同碳酸盐岩的溶蚀残留物堆积于岩溶洼地、谷地中或缓坡上的一套含铝土矿的堆积组合物。堆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以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地层为基底的岩溶洼地及缓坡地上。堆积铝土矿体的形成、规模、含矿率、矿石质量受原生沉积铝土矿体、岩溶洼地大小、矿源层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层等因素控制。峰丛洼地是堆积铝土矿最主要的分布区段;原生铝土矿体规模越大,则形成的堆积铝土矿体规模越大;含矿洼地封闭性较好,则矿体厚度大,含矿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手标本观察、底板地层分布和矿体—含矿层厚度分析,对黔北务正道(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沉积古地理及其与铝土矿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铝土矿沉积盆地北以武隆为界,西北至南川,东至沿河,南至绥阳—凤冈一线;(2)研究区古地貌具南高北低的特点,沉积相带可分为海湾中心和滨岸湿地两部分,优质的铝土矿区均位于滨岸湿地;(3)沉积古地理决定了含矿层的厚度,但并不直接控制高品位铝土矿的形成,只有在其余成矿条件都适合的情况下,古地理通过控制铝土矿的沉积环境间接控制高品位铝土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豫西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正清 《地质与勘探》2016,52(4):627-634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区位于豫西铝土矿成矿区嵩箕铝土矿成矿小区,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上部,下伏具有岩溶特征的寒武—奥陶纪灰岩,沉积相为滨岸泻湖泥岩相区,属海相沉积的一水硬铝石岩溶型矿床,矿体主要填充在岩溶作用形成的负地形之中。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的含矿岩系、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特征等,研究了本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的展布规律和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铝土矿床分布在坳陷区边部及隆起区的过渡带,铝土矿的厚度和品质与本溪组厚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