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门市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648.8 h,年日照百分率37.2%,年大雾日数为23.1 d;年降水概率为32.45%,湿度大,全年的气候干燥度为0.88,春季气候干燥度为0.69,以春季气候干燥度最适宜天门市茶叶生长。针对不利于茶叶生长的灾害性天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茶叶种植提供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气象保障。天门市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茶圣”陆羽的故乡。由于境内年降水变化率大,天气变化剧烈,水旱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多、危害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研究茶叶生长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在生产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克服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对于推动天门茶旅游业发展,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天门市茶叶种植的气候条件茶叶生产对气候因素的要求比较严格,合理利用气候条件进行趋利避害,使效益达到最大化。茶树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ph值4.5~6.0的酸性土壤中为最佳,并且炎热干旱和低温阴雨都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对气候条件的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商城县茶叶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扩大商城县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产量,根据茶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光、热、水的关系,利用商城县气象局5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季(3-11月)的气温、降水、日照特点和灾害性天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城县的气候条件--温度、降水、光照适应茶叶生长,虽然会出现对茶叶生长不利的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和干旱天气,但出现几率较小,影响不大,具有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气候优势.同时提出了茶叶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3.
昭平县茶叶生产的气候优势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茶叶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昭平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候优势,并提出发展茶叶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目前茶叶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7%,是我国主要产茶区.近几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生了波动,与近几年福建气候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茶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特征,从气候上分析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为福建茶叶的高产优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惠  岳辉英 《广西气象》2005,26(A01):16-18
福建省目前茶叶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7%,是我国主要产茶区。近几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生了波动,与近几年福建气候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茶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特征,从气候上分析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为福建茶叶的高产优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
张柳红  陈卓煌  王华  唐力生 《广东气象》2019,41(4):68-70,77
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基于英德市1970—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英德市的光、温、水等气候要素及影响茶叶生长的低温冻害、暴雨和干旱等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英德市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均适宜茶叶生长,尤其是≥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年降水量符合茶叶生产的气候需求。近些年低温冻害和干旱出现次数减少,暴雨灾害相对增多,茶叶生产应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7.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茶树生长以及茶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揭示重庆市名优茶产品巴南银针的主产区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本文以巴南银针茶叶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条件与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茶叶种植区气候可行性;综合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分析春茶生长期影响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特点;...  相似文献   

8.
汪元霞 《贵州气象》2012,36(3):32-33
阐述了石阡县茶叶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并提出合理密植、适时气象保障服务,从而达到茶叶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朱伯伦  储昭庆 《贵州气象》1995,19(5):31-33,35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铜仁地区茶叶生产的气候资源,揭示了我区具有发展优质高产茶叶的气候条件,阐明了茶树品种的气修适应性及优化布局,提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泰顺丘陵山区气候与茶叶优质高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树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对泰顺县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表明:光照、平均气温、积温和降水等条件基本能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春季冻害、高温干旱、洪涝暴雨;并且参照农业综合气候区划,水平划区和垂直分层相结合,以热量作为分区的一级指标,水分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气候区划模型,提出泰顺茶叶优质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昭平茶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平、钟山和贺州三地的雨量、湿度、气温等自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得知,昭平县具有雨雾天气多,冬暖夏凉、春季气温回暖早等气候特点,是昭平县茶叶产量与品质均比周边县市高且优的主要原因,并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昭平茶叶产业。  相似文献   

12.
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设计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为开展生产于春季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技术支撑。针对茶叶质量指标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运用农业气象技术确定茶叶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象条件与茶树芽叶质量、颜色、滋味的关系,设计乌牛早茶树、龙井43茶树、鸠坑茶树在春季生产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将龙井茶叶的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候品质分为特优、优、良好和一般4级,开展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气象部门作为与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无关的第三者,开展的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容易为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提高茶叶生产企业信誉度和产品知名度,有助于引导消费者选购其满意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子对1992年春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茶树原产热带雨林之中,性喜温暖湿润,耐荫而不耐干旱与严寒。实践表明,气象条件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1991年冬至1992年春我省异常气候事件频发,12月下旬的严寒大雪、2月下旬的奇暖、3月中下旬的低温连阴雨以及4~5月上旬的持续升温现象,导致1992年春茶生产形势独特,开采迟、结束早、产量集中、总产下降。为了深刻地认识气象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为茶叶生产、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气候依据,现对我省1992年春茶生育期内的异常气候及其对春茶造成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山出名茶     
庞振潮  俞建英 《气象》1983,9(6):29-29
高山上的茶叶品质优良,与高山上的气候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茶树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在散射光多,水分充足,温度不很高的条件下,有利于含氮化物的形成和积累,茶叶内含物增加,芽叶健壮肥嫩,品质优良。若直射光强,温度较高,水分不足,则有利于纤维素形成,茶叶粗老,品质下降。我国出产名茶的高山茶园,大都分布在500—1200米的山坞中。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一般气温不很高,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云雾特多,形成直射光减少,散射光增多的气候特点,为优质茶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整碣滩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提供气候论据,应用相似系数法、欧式距离法、气候品质分析等农业气候相似分析方法,对核心区和保护范围拟调整乡镇进行了气候相似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区和各个拟调整乡镇的各项气候相似系数均通过显著相关性检验,绝大部分乡镇和气象因子的欧式距离为高度相似,各乡镇的各季茶叶气候品质指数与核心区相似,且品质优良。总之核心区和各个拟调整乡镇茶叶生长气候条件高度相似,从气候角度出发可以调整碣滩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6.
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一般要求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最适宜要求年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我省绝大部份地区,自然降水均能满足其良好生长的要求。但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匀,且茶园多建于低丘坡地,难以实行地面灌溉,故干旱仍然是影响茶叶高产优质的气候因素之一。近年来,我省有数千亩茶园应用喷灌新技术,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取得明显的效益。为了探讨符合本省气候的茶园喷灌制度,我们于1982年至1984年,在杭州市种猪试验场鸽宝山分场茶叶队的44.76亩茶园中,进行了喷灌田  相似文献   

17.
适宜气候出好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以及生化合成与气候因素关系密切。大量的事实证明在特定地理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茶叶,因其富含某些生化成分而品质优良。名茶在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对茶叶生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照市五莲县近30年来温度、水分、光照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对日照茶树生长的影响,发现日照市气候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条件,为大力发展日照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分析了2020年1月10日—5月10日茶树生长发育气候实况,对2020年安徽省霍山县黄芽茶叶的气候品质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佳采摘期。结果表明:霍山县茶叶种植基地于2020年4月20日—5月3日采摘的霍山黄芽茶叶鲜叶气候品质评价等级为“特优”;4月1—4日、14—19日采摘的鲜叶等级为“优”;其余时段等级为“良”。  相似文献   

20.
《江南茶叶生产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2017,(8)
正该书通过人工气候控制试验、田间试验和典型年份相关信息,构建了江南茶区茶叶主栽品种(龙井43、乌牛早、鸠坑、福鼎大白茶等)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了茶叶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茶叶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茶叶生长气候适宜度和茶叶气候品质评价诊断等模型;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茶叶生产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茶叶生长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特征,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茶树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讨了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