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秦岭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特征,总结出典型的微细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矿床特征。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含金黄铁矿多产于成矿的富集地段。通过对该区黄铁矿标型特征(晶形、粒级与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认为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对深部找金矿与远景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矿中的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铁矿是金矿中最常见的金属矿物,它不仅与金的矿化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黄铁矿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标型特征的研究,可反映金矿床的不同成因,也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指导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对黄铁矿在金矿中的标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金矿床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下规律:1)黄铁矿晶形随成矿阶段而变化,成矿早期和晚期,黄铁矿常常呈立方体,成矿中期以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晶为主;2)贵金属矿物的标型:石英脉型金矿以自然金为主,蚀变岩型金矿则以银金矿为主;在同一成因类型的矿床中,成矿早期见少量自然金,成矿中期在石英-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大量出现,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金矿逐渐增多;成矿晚期,仅有少量自然金;3)金的成色:小秦岭地区以自然金为主,且成色较高,平均在844~937之间;而熊耳山地区由于出现银金矿或碲化物导致金成色相对偏低,平均813~914.形成温度高者金成色亦高,反之则低;另外,金的成色随着成矿作用早晚而变化,石英脉型金矿从早到晚,其成色有968~940~870变化,蚀变岩型则由929~942.7向876.7~899变化.总而言之,金矿物的标型反映的是其形成的物化环境、成矿条件、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在进一步找矿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金矿床中黄铁矿和毒砂的含金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振襄 《矿产与地质》1991,5(5):368-374
(?)南的共生与(?)生金矿庆中的金,大部分为次显微金和(?)显微金.(?)中的黄铁矿和毒砂是金的主要载(?)矿物.金主要以机械混合物或微包体形式赋存,主要形成于硫(?)化物矿化(?)或晚期.矿石合金量的高低与载金矿物的晶形,(?)度,生成期及碎裂程度等有关.(?)黄铁矿、毒砂是金矿床的主要标型矿物.As是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5.
灵山--又目顶矿带位于招掖金矿化集中区的中部,矿化类型齐全,是招掖金矿带的“缩影”。本文郑重从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特征,不同矿化类型之间内在成生联系及其空间展布等方面,阐述了该矿带的矿化特征,并在初步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矿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断有省内外同行来我队参观学习金矿光片磨制方法.磨片中常见的问题是:有一定品位的金矿石,制成光片却不见金矿物.为交流起见,现将笔者近20年的体会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切片位置的选择磨制光片前,须了解金矿物赋存规律,即成矿阶段和矿物共生组合;了解矿区金矿化特征.一般金矿化多与黄铁矿化、硅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有关.如:山东招掖地区金矿床,主要金矿化阶段有金黄铁矿石英阶段、金石英黄铁矿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  相似文献   

7.
义兴寨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义兴寨金矿床黄铁矿的世代、晶形、微量元素、热电性等标型的研究,富金地段的黄铁矿(Ⅱ,Ⅲ)具有颗粒细小,晶形为五角十二面体和复杂聚形,热电系统在+173~-278μv.C^-1,以N型为主的混合型导电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应用数学地质方法研究山东招掖金矿带原生金矿化地球化学特征,从而确定金矿化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组合,并建立原生金矿化模式及金矿体原生晕的判别模式.  相似文献   

9.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 NE 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 Rb-Sr 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 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砂硐沟锑金矿化区位于山柞旬泥盆系沉积盆地内南羊山断裂南侧的一个汞锑微弱矿化区,其控矿构造基本模式为“背斜加一刀”,自然金粒度细小,成色高;黄铁矿分粗、细粒并有两种晶形。其热电性导型为N、P两类,重晶石成分独具特色。主要矿物标型特征反映该区具有较好的找金远景。  相似文献   

11.
金矿体深部含矿性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两类金矿体深部含矿性预测方法,即定性预测——矿体模型法;定量预测——灰色预测法.并分别在招掖金矿带建立垂向矿体模型和某金矿体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经初步验证,这两类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化学元素、晶体形态、粒度等标型特征与其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介质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陕川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在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与脆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以及黄铁矿形态、粒度分析,研究黄铁矿与金矿物关系.丁家林-太阳坪金矿黄铁矿形态以{100}、{210}单晶及{100} {210}聚晶为其标型.黄铁矿在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深部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应沿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寻找金矿.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耀奎  叶荣 《矿物岩石》1992,12(2):7-15
本文论述了金牙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矿物组合标型,成分标型、晶形标型、物性标型、同位素标型等特征。这些标型特征不仅为该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可靠信息,而且对确立金矿床的分带、预测金矿化深度,以及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主要分布着微细浸染型、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是区内金矿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诸金矿中黄铁矿的形态、主成分、微量元素、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电性标型特征的总结和研究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明显差异反映了其成因的不同,其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马宪,左大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30)黄铁矿热电性,是金矿找矿评价中重要的矿物标型特征。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表明 ̄[1],金矿体上部为空穴型导电黄铁矿带(P型热电场,V_NP>+10mV,热电系数为较高的...  相似文献   

16.
胶北隆起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发现于胶北隆起招掖成矿带,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其产状与本区其他类型金矿不同。金矿石为含金长英质糜棱岩,硅化发育。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硫碲铋矿。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型金矿相比,微量元素Co、Ni含量明显偏高,而Cu、Pb、Zn、Hg含量明显偏低。其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变质水热液型金矿。其成矿深度大,是胶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17.
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化蚀变带Rb-Sr等时线的研究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掖金矿带已得出三次金矿化的年龄。最早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188.94±4.24Ma;第二次金矿化距今100.74±3.58Ma,这两次均属燕山期。最晚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46.52±2.290Ma,当属喜山期。几次矿化年龄证明,招-掖金矿带的成矿作用是多次的,每次矿化又是多阶段的,可互相叠加。这充分反映了含矿热液的脉动性。矿体围岩蚀变是金矿化的同步产物,是一个锶均一化的封闭体系。用Rb-Sr等时线法测出其同位素年龄,即为一次金矿化的年龄。几条等时线给出的87Sr/86Sr初始比说明:招-掖金矿带成矿热液来源于大陆壳。  相似文献   

18.
招掖金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西北端栖霞复背斜北翼,受东西向阜山背斜控制.金矿床受新华夏系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控制,金矿带内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胶东群,其下部蓬夼组是金矿带的主要层位,分布于混合花岗岩体的周边地段.中部民山组零星分布于矿带北部边缘;上部富阳组分布于招掖以东.胶东群地层走向为东西-北西西  相似文献   

19.
山东招掖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山东招掖金矿带中玲珑-焦家式金矿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含金构造带内的韧性变形构造、矿物塑性变形特点和岩石变形组构的分析及其控矿构造力学性质演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着重论述了招掖金矿带内控矿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控矿的韧-脆性断裂带在不同变形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胶东各类型金矿床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铁矿是金矿床中重要的载金矿物,对其成分标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获得大量矿床成因方面的信息。采用δFe δS、δFe/δS As、(Fe+S) As体系对胶东各类型金矿中的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胶东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层间滑脱带型金矿成矿期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结果表明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期黄铁矿的δFe δS、δFe/δS As、(Fe+S) As体系都具有明显分区特征,这反映了其成矿环境的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方法适用于胶东各亚类型金矿的研究,并对金矿床中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的进一步研究及胶东金矿床的成因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