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婷  马丽  李勇  黄建平 《中国地震》2006,22(3):321-326
将有限幂律公式(LPL)应用到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中,并对原ETAS模型加以改进。以台湾集集地震早期余震序列为例,对原ETAS模型与改进的ETAS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ETAS模型要优于原ETAS模型。  相似文献   

2.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1970-1999年发生在青海及邻近地区的65次Ms≥5.0地震序列。这些地震序列可分为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4种,以孤立型为主。其中有18次Ms≥6.0地震序列以主震-余震型为主。这些地震序列分布于6个地震构造带内。每个地震带内地震的频度、强度及序列类型不同。计算分析了地震序列早期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认为b值和u值的变化对该区地震序列类型的早期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余娜  张晓清  袁伏全 《中国地震》2018,34(4):695-703
采用时间序列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系统估算了青海地区地震序列参数,并对地震序列的震后早期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自然边界法"选取了2009年以来青海地区9个地震序列,利用"震级-序号"法确定了每个地震序列的完整性震级M_c,并对每个地震序列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截止震级选取对地震序列参数的影响很大,在应用中需谨慎。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序列的主震震级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主震震级较大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可能较短;主震震级较小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也可能较长。同一个地震序列,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不同截止震级间也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地震序列参数的最长稳定时间和最短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4.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s 6.5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区发生了Ms 6.0地震,两者均位于滇中块体,震中相距较近,构造相似,且各自都有丰富的余震活动。为深入研究姚安、永胜两地震的主震及余震序列的分布与破裂特征,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记录到的余震序列的震相资料,分别联合采用盖格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得出了这两个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联合昆明区域台网记录的两个主震和较大余震的震相资料,利用双差定位法重新校正了姚安和永胜两次主震的震源参数。根据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结合两个地震区的地质构造、所属块体的受力状态等特征,对比分析了两个地震余震序列沿断层面破裂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重定位结果显示,巧家Ms5.0主震位于27.19°N,103.17°E,震源深...  相似文献   

6.
1999年9月20日台湾岛集集地震之前,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显著减少。从1994年到1999年9月20日的台湾地震目录可以看出,异常从1999年1月开始,持续了约9个月,直到主震发生。本结果表明:该地区2.0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活动率为每月蝎5个,标准偏差为78。异常期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减少为平均每月314个,标准偏差在1的范围内。通过z值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集集地震的震源区周围,在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大的同时,b值也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大姚6.2,6.1级间歇性双震地震序列的地震波、地震活动变化,以类比方法分析了同震型的1976年盐源-宁蒗6.7,6.4级地震序列,1971年普洱6.7,6.2级地震序列,寻求第二主震的前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大姚6.2级与盐源-宁蒗6.7级序列中均出现一组P,S波振幅比为直线的前震;双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20~60d内,出现3,4级地震频度增高与b值、h值偏离余震衰减准同步异常的现象,第二主震临震前数天出现3,4级地震平静,与第二主震时间间隔仅2~9h,相距震中8km内发生3级显著地震。为预测预报间歇性双震序列的第二主震提供了一定判据。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前兆异常与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1年7月11日甘肃省肃南县祁清乡Ms5.3地震前出现的一些较典型的活动性和前兆异常的形态特征。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层型;序列b值为0.38,H值为0.90;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能量的99.1%,序列特生为强度高而频次低,余震分布较集中,呈北东向分布。  相似文献   

9.
赵博  高原  马延路 《地球物理学报》2022,65(3):1006-1020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s6.4地震,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研究利用双差定位法对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2021年5月1824日)进行了重新定位,获得331个地震重新定位结果,主震震源位置为(99.869°E,25.689°N,8.8 km).利用远场Rayleigh面波振幅的频谱陷波相,通...  相似文献   

10.
毕金孟  蒋长胜  马永 《地震》2020,40(2):140-154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MS6.0地震, 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强余震, 为更好地分析此次地震的序列特征以及强余震的可预测属性, 采用国际上对复杂序列拟合相对较好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以及基于Reseanberg-Jones(R-J)模型发展的Omi-R-J模型, 通过连续滑动、 拟合和余震发生率预测, 对地震序列的模型参数稳定性、 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利用N-test、 T-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效能评估。 结果表明, 相比于其他中强震序列参数, 此次长宁MS6.0地震序列参数中反映激发能力的αETAS较其他序列明显偏小, 而反映衰减能力的pORJ值和应力累积水平的bORJ值相对较小, 与此次余震序列丰富、 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相吻合; ETAS和Omi-R-J模型对于复杂序列在[3.0, 3.5, 4.0]三个震级档的强余震仍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总体的“每个地震的信息增益”(IGPE)计算结果显示, ETAS模型略优于Omi-R-J模型, 前者或更适合复杂地震序列的余震预测。  相似文献   

11.
闵祥仪  姚凯  何新社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4):289-292,318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间发生Ms6.1地震.震前在兰州地震研究所明确的预报意见指导下就派出4台数字流动强震仪到甘肃省河西地区进行流动观测,其中民乐流动台获得近场主震记录.震中距为12.6km,EW向加速度峰值为33lcm/s^2,NS向加速度峰值为332cm/s^2,垂直向加速度峰值为209cm/s^2.其它固定自由场数字强震台山丹、肃南、武威也获得记录.本文分析了近场主震频谱以及远场加速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2.
The Yao'an Ms6.5 earthquake occurred on Jan. 15, 2000 and the Yongsheng Ms6.0 earthquake occurred on Oct. 27, 2001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y are both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ian block. Their epicente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tectonic and strain characters of the earthquakes were similar, and there were many aftershocks after the two main shocks.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s and fault rupture characters of the main shocks and aftershocks, the latter are located using the Geiger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Geiger) and the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DD) based on the seismic phase data of the two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y were recorded by two Near Sourc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 (YNSSN and YSNSSN) deployed by the Yunnan Seismological Bureau (YNSB). Then, two main shock parameters were relocated using DD based on the data of larger magnitude aftershocks and the two main shocks that were recorded by the Kunming Regional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KMSN). Combining the spatial-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two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 tectonic and strain characters of earthquakes, the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 two aftershock sequences along faul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contrastively.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Earthquake sequence is a series of centralized earthquake events in space-time after a largerearthquake.Since these earthquake events occur in a small space and are sequential in one specialtime,their seismogenic structure,mediumcharacteristics and earthquake mechanisms must be similar.By studying one earthquake sequence,the seismic activitytrend after a large earthquake can beconjectured.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 sour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hysic states canal…  相似文献   

14.
甘肃景泰MS5.9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计算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晶  顾瑾萍 《地震》2004,24(1):170-175
分析处理甘肃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的68个地震,给出了甘肃景泰2000年6月6日Ms5.9地震前后小地震的视应力变化情况,得到该区的视应力水平,并讨论了主震前后的视应力演化特征以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前震或广义前震识别的频谱偏移法。其判定指标为,正常背景的中等地震事件频谱较宽,而具有前震或广义前震性质的中等地震具有频带变窄且向低频端偏移集中的特征。究其根源可能与强震前震源区或主震相关区域亚稳态扩展破裂或区域介质破碎损伤、裂隙扩展成核等过程有关。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等地震前震的计算结果显示,2次前震的频谱都发生了偏移,与非前震性同等震级地震频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后架设在震中区的三个数字地震台记录资料,分析了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发现震中区余震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与主震的主压应力方向较为一致。3月16日5.1和3月31日5.3级强余震前慢波延迟时间总体表现出逐步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14日新疆石河子南发生了5.0和5.4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北天山石场东南高山区内,位于亚马特断裂与斜切天山的博罗科努断裂所夹持断块的南缘。地震仅对石河子南山矿区所属的红沟煤矿、小沟煤矿与沙湾县煤矿等50、60年代建造的部分危房造成了轻微的破坏,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基本完好。造成地震灾害减轻的主要原因为多条断裂的隔震作用与居民点位于山区较平缓地带、场地条件较好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年明 《华南地震》2003,23(4):18-23
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近期的地震时空分布,发现从1993年开始,台湾地区MD5.5级^①以上地震逐渐形成了二条相交于花莲、苏沃海外的中强地震条带,其中一条呈北东向分布,另一条呈北西向分布,一直持续到1999年9月21日北东向条带西南段的空段附近(南投)发生了MS7.6级强震群型地震后仍然存在,结果2002年3月31日又在两条条带交汇处的苏沃海外发生了MS7.5级主震型地震。与板内地震条带相比:组成这两条条带的地震震级较大(大于5.5);这两条条带的长度较短(不到400km);北西向条带在后期的地震数量偏少;北西向条带的长宽比也较小(小于5)。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序列类型及地震学异常特征,其最大余震震级为Ms4.3,序列b值为0.69,h值为1.5;两次主要地震震级差为0.3级,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能量的71.7%,序列判定为双震型。震前共出现了9项地震学参数异常,最为突出的是中等地震集中持续活动,为发震地点和震级提供了较好的短期判据。本次地震发生在甘肃省地震局圈定的2003年度祁连山中东段6级地震重点危险区边缘,震前作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2013年8月12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地震序列为前-主-余型,在主震发生前9h内发生了7次ML≥2.0中小地震,最大震级为ML 4.7。本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基于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研究左贡-芒康6.1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主震前的中小地震相关系数较高,均值为0.86,表明其震源机制相似程度较高,是具有震兆意义的小震序列;余震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震源机制相似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