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端洪水灾害具有频率低、影响范围大、损失高等特点,一般常遇洪水的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难以适用。分析了极端洪水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认为极端洪水灾害损失具有时空分布的特性,因此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分别形成了极端洪水水文特性格网与社会经济特性格网,并将其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的基于GIS的极端洪水损失空间信息格网模型,从而有效地反映了极端洪水灾害的时空特性。结合极端洪水损失率数据库,可评估极端洪水灾害损失。利用该方法评估了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哈尔滨市江南主城区的直接经济损失,实证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极端洪水灾害损失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洪水灾害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候变化背景下包括洪水在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气候变化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既是全面理解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内容,也是减轻洪水灾害风险的实际需要。从气象水文和灾害风险两大领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洪水灾害影响的研究进展,从反映洪水灾害系统的雨情、水情和灾情角度,全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对极端降水、极端径流和洪水损失的变化及归因研究,梳理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加强数据积累,完善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加强承灾体脆弱性及其变化的评估,综合洪水致灾过程与灾情结果的分析,推动气象水文与灾害风险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期气温变暖叶尔羌河冰湖溃决洪水增加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水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可用性对于生物圈的有效运转是不可替代的,人类和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供水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水也具有破坏性,极端的事件不仅对人类和社会而且也对陆地环境产生影响.随着全球变暧,不稳定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多,新疆冰川退缩,融水增大,使雪崩、冰川泥石流和冰湖洪水等冰雪灾害发生频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洪水灾害系统中随机、模糊、灰色等各种不确定性,结合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广义熵智能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洪水灾害风险属性区间识别模型(AIRM-POME),利用梯形模糊数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均化系数综合AIRM-POME计算得到的属性测度区间,由置信度准则和特征值公式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易损等级的评定和排序,并根据联合国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定量表达式给出风险等级。将模型应用到荆江分洪区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中,实例研究表明,模型合理可靠,深层次地刻画了各种不确定性,是一种风险分析新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中。  相似文献   

5.
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II):灾害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区冰川、积雪广泛分布,在其融水补给河川径流的同时,也常伴有冰川洪水、融雪洪水、冰湖突发洪水、冰川泥石流、冰雪崩和风吹雪等冰雪灾害发生,这些灾害对当地居民居住地以及重要国防干线的安全运营形成较大威胁.冰川、积雪变化直接影响到冰雪灾害发生的程度与影响范围,新疆的冰川洪水和冰湖突发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及天山南坡西部一带,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天山北坡一带,冰川泥石流、冰雪崩灾害主要发生在帕米尔高原、天山西段和西昆仑山地区,风吹雪主要在天山中、西段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新疆从1987年开始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冰川退缩加剧,融水量增大,冰川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灾害随着冰川融水径流的增加而增多;而融雪洪水、雪崩和风吹雪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冬季积雪增加和气温升高,其灾害强度在增强;冰崩灾害随着气温升高引起的高山冰体崩解而呈增加趋势.在新疆地区,冰雪灾害主要表现为冰雪洪水,已观测到近十几年来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冰雪洪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塔里木河流域的冰湖溃决洪水和冰川洪水及北疆春季的冰凌和融雪洪水已对当地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新疆的水资源安全、灾害等问题日益凸显.预计未来,随着气候增温引起的冰雪融水径流的增加,相关的冰雪灾害增多,因而增加了冰雪灾害的危险程度,并可能形成若干新的灾害点.面对气候变化诱发的众多冰川、积雪灾害,目前还缺乏对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方面的适应对策.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速的趋势下,冰雪灾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加强气候变化对冰雪灾害的影响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使科学技术在减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洪水灾害易损性多属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绍玉  刘佳 《水科学进展》2012,23(3):334-340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尤其洪水灾害日趋频繁并且影响深远。在众多易损性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易损性的内涵,并构建了城市洪水灾害易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方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不能比较正、负理想解中垂线上点的问题,采用Kullback-Leibler距离计算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建立了KL-TOPSIS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哈尔滨市2005~2009年洪水灾害易损性进行了动态评价,得出其易损性先升后降的结论,并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哈尔滨市的洪水灾害易损性要小于同时期的沈阳市、武汉市和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历史洪水的周期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周期地理学的角度,探讨长江历史洪水的频发特点和周期规律,认为影响长江历史洪水的基本周期因子,与近日点日月交食年周期、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历史气候周期等因素有较大的关联性。而近几个世纪以来长江洪水频率的不断加快,表明人类活动扰乱和改变了历史洪水原有的周期值,使长江历史洪水周期打上了人类活动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洪灾原因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宁迈进  周北达 《水文》2002,22(2):47-50
从水文、气象、经济、人类活动等多种视角,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洪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洪水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洪水影响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水影响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系统的诸多方面.本文将洪水影响纳入洪水环境系统进行统一考虑,综述了洪水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及国家政策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对特定洪水事件应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探求技术、经济和环境综合效应,为洪水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论城市发展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对黑龙江省几个不同功能城市,即人类活动集中的哈尔滨市、油田大庆市及4大煤炭城市,在不同形式的人类大规模活动中,诱发和激化的各种地质灾害及灾害群粗浅地作了分析,指出这些城市的发展严重受地质灾害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防洪效益评估对防洪工程投资决策与减灾对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集成了与太湖流域防洪效益评估相关的系列模型和方法,包括含降雨产流与平原净雨计算的水文分析方法、由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和平原区域洪水分析模型组成的大尺度水力学模型、综合流域社会经济和淹没因素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模拟了太湖流域遇特大洪水的灾害损失,开展了不同防洪工程应对流域性特大洪水减灾效益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型200年一遇降雨将会给太湖流域造成高达568.2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外排动力增强30%至100%的防洪效益介于26.69亿元到45.70亿元之间,新建圩区、太浦河拓宽的防洪效益依次减小,而圩区泵排能力增加30%的防洪效益仅为0.65亿元。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增设外排泵站、加强圩区科学调度、通过保险分担风险等应对特大洪水的对策措施建议,为太湖流域特大洪水的防治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防洪效益评估对防洪工程投资决策与减灾对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集成了与太湖流域防洪效益评估相关的系列模型和方法,包括含降雨产流与平原净雨计算的水文分析方法、由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和平原区域洪水分析模型组成的大尺度水力学模型、综合流域社会经济和淹没因素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模拟了太湖流域遇特大洪水的灾害损失,开展了不同防洪工程应对流域性特大洪水减灾效益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型200年一遇降雨将会给太湖流域造成高达568.2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外排动力增强30%至100%的防洪效益介于26.69亿元到45.70亿元之间,新建圩区、太浦河拓宽的防洪效益依次减小,而圩区泵排能力增加30%的防洪效益仅为0.65亿元。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增设外排泵站、加强圩区科学调度、通过保险分担风险等应对特大洪水的对策措施建议,为太湖流域特大洪水的防治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世明  马骏  张海敏  刘龙庆 《水文》2007,27(1):89-92,81
2003年8~10月,泾、渭、洛河和三门峡~花园口区间降雨持续50余d,黄河中游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汛洪水。为扩大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的过洪能力,实现黄河下游主河槽的全线冲刷,同时,进一步探索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水沙联合调度方式,深化对黄河河道、水库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黄委会于9月6日~18日进行了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该文着重介绍了此次实验中黄河下游主要断面的水文泥沙过程,以及河道冲淤情况,认为花园口水文站来水量26.5亿m~3,冲刷量0.456亿t,整个下游河段基本为冲刷;下游主要断面主槽过洪能力增加幅度为150~400m~3/s,2500m~3/s流量相应水位降低0.04~0.23m,提高下游河道的输沙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进 《水科学进展》2014,25(5):745-751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显著改善,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防洪要求的提高和江湖关系的变化,长江防洪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以1954年和1998年典型大洪水为例,分析了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出现的新变化,讨论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空间格局调整及江湖关系变化对于防洪的影响。根据长江水沙变化、河道演变、水库群调控和分蓄洪区使用几率变化等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未来防洪战略及对策。结果表明:三峡建成后,百年一遇以下洪水防御形势明显好转,而百年一遇以上特大防洪的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洪水风险主要转移到水库群上;今后需要在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动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以减轻特大洪水带来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的防洪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来沙量持续减少,河道面临长距离、长历时的冲淤调整,河道蓄泄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造成影响。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及其蓄泄能力变化预测成果的基础上,对比计算了现状和未来河道蓄泄能力条件下,遇1954年洪水,长江上游水库防洪调度和中下游地区超额洪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来随着长江中下游河道进一步冲刷,河道槽蓄容积增加,相同防洪控制水位下的河道安全泄量增大,三峡水库在进行防洪调度时可下泄流量增大,总拦蓄洪量减小,长江中下游地区总超额洪量减小,但超额洪量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来沙量持续减少,河道面临长距离、长历时的冲淤调整,河道蓄泄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造成影响。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及其蓄泄能力变化预测成果的基础上,对比计算了现状和未来河道蓄泄能力条件下,遇1954年洪水,长江上游水库防洪调度和中下游地区超额洪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来随着长江中下游河道进一步冲刷,河道槽蓄容积增加,相同防洪控制水位下的河道安全泄量增大,三峡水库在进行防洪调度时可下泄流量增大,总拦蓄洪量减小,长江中下游地区总超额洪量减小,但超额洪量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compartmentalization layout within the river polders in the Dutch Rhine–Meuse delta is the result of abandonment and partial removal of secondary dik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frastructure embankments. These structures will guide the flow of water in case the polder would inundat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2-D flood propagation model in the polder Land van Maas en Waal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restoration or removal of old dike remnants would contribute to a reduction of the risk and damage during an inundation. A systematic set of 28 flood scenarios was simulated and for each scenario an additional damage and risk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It is concluded that a simple removal or total restoration will not reduce flood damage, but that this must be achieved by a strategic compartment plan. With such a plan old dike remnants and present embankments can be used to keep water away from vulnerable and valuable areas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and to guide the floodwater to areas that are considered less vulnerable.  相似文献   

18.
对未来防洪减灾形势和对策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乾清 《水科学进展》1999,10(3):235-241
简要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江大河的防洪形势。重点指出:河道萎缩,江河泄洪能力下降,行洪水位抬高,城市水灾突出,洪涝矛盾加重和水灾损失急剧增加的特点。探讨了防洪减灾的目标和标准,在进行防洪策略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防洪减灾对策和基本措施方向。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水库群系统安全度最大、行蓄洪区系统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将河道堤防安全行洪考虑为约束条件的复杂防洪系统多目标递阶优化调度模型(MoHOOM),以行蓄洪区总分洪流量为协调变量,将河道水流连续方程解耦,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法建立协调层和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底层子系统优化问题,形成三级递阶分解协调结构和相应求解方法。以淮河中游防洪系统为背景进行了实例研究,给出了水库群泄流和行蓄洪区分洪最优方案,在相同初始计算条件下,优化模型结果比实际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37和0.0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和润河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100 m3/s和720 m3/s的洪峰流量,启用南润段行洪区致损1 256.1万元;比规则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24和0.2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750 m3/s的洪峰流量,避免南润段行洪区损失341.6万元。模型有利于挖掘上游水库群的防洪能力,在保障河道堤防安全行洪条件下,减少下游不必要的行蓄洪区分洪损失,以系统全局寻优方式进行复杂防洪系统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分析洪涝灾害对防洪体系现状的影响,做出相应的防洪减灾措施,以浙江省台州市灵江下游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Saint-Venant方程的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对河道溃决洪水过程进行实时仿真模拟。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地形、气象、水文资料、水利工程、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在一维河网模型和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耦合衔接中,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地形中河槽内外的水流交互淹没,借助研究区域内典型台风暴雨资料,率定验证本文建立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检验后的模型可实现灵江下游沿岸城市不同量级设计洪水及历史洪水的实时淹没过程模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复杂地形条件情况下流域洪水实时演进过程达到了较高精度,在水系沿程典型断面水位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不超过0.1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