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平 《中国地名》2010,(2):25-27
本文从地名文化视角分析了兴山县昭君镇命名的背景、作用和影响。昭君出塞的传奇逐步演变成深受社会大众推崇的和美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昭君镇命名,对于传承昭君精神、宏扬和美文化、扩大地方知名度、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推进地方经济开发、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增贤  保继刚 《地理科学》2015,35(5):544-550
以深圳华侨城为例,以地方命名和广告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意义的建构及其流变过程和特征的分析,讨论文化转型对地方意义流变的影响。研究指出,文化转型期产生多股文化时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借助空间想象化,透过建筑名称、形式、结构、景观、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等符号和关系的文化生产,并配合空间物质性建设,赋予地方新的文化意义,构筑符合主流社会阶层和时代菁英的想象的社区。在此过程中,空间的文化生产是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文化时尚为主流,其他文化共同参与,而地方意义可能呈现多元性。空间文化生产与再生产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某一时期某种文化生产方式占主导,其他方式共同发挥作用,导致地方意义形式的多样性。同一时期地方意义所呈现的复合性和多种形式可能满足了不同时代菁英多元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日前,安徽省宣城市一则命名(更名)部分城市道路的公示引发了争议。按理说,地方政府有权对城市道路进行命名和更名,同时也是街道名称的最终决定方。那么,这次履行职责的职务行为,争议点在哪里呢?按当地政府的说法,宣城乃"中国文房四宝城",为彰显该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应打好"文房四宝"这张城市名片,把"笔墨纸砚"嵌入路名之中,分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之一。在近代史上,英国曾有“太阳不落”的国家之称,1914年时,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达到335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100多倍,在征服、占领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人每发现或占领一处新的地方,都要宣布英国(国王)所有,并进而以英国人的方式加以命名,以示其“归属”英国(国王)。这样一来,在众多的世界地名中,特别是在英国人占领征服过的地区的地名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英国人命名的,特别是在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中,英国人名地名很多,其中以国王为首的王族成员  相似文献   

5.
阴山脚下的呼和浩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干百年来,在这里形成了很多民族杂居的自然村落,其中蒙古语和汉语地名较多。据1981年2月至1982年5月地名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地区共有自然村1138个,其中汉语村名735个,少数民族语村名403个。在以少数民族语命名的自然村落中,除以蒙古语命名的村名外,还有一些以藏语、满语等命名的地名。无论是以汉语,还是以蒙古语、藏语或几种语言混杂命名的地名,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地域、宗教、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地名命名是地名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地名时代性的特性决定地名在每个时代都产生一批新的地名,同时又淘汰一些地名。新地名的命名,有极强的主观性,命名者在没有规范的地名管理的情况下,命名的随意性很大。评价地名命名是否恰当,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衡量尺度。人们生活在不同时代,而不同时代的文化影响,往往是影响命名者命名地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名命名,尤其在具有很强的指位性的建筑物命名问题上,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应引起地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地名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对地名工作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近年来,广大地名工作者都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将地名的拟名权出让,以企事业单位名、产品名、商品名、商标名、行业名等命名。从而大大提高了被命名企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2,(2):66-66
气候特征和气象变化,是一个地方的自然因素之一,因此气候特点也成为一个地方地名的来源。人们只要闻其名便知其气候特点,这是十分有趣的事。因云雾而命名的地名。广东西部有个云雾山,因其主峰四时云雾不散而得名。贵州省贵定县也有一个云雾山,是因其常年云遮雾绕。台湾省台  相似文献   

9.
陈壑冰 《中国地名》2009,(12):12-13
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的指称。“地理实体”一词应当可以囊括地方、地点、地物、地域等概念,他们都是具有地理属性的三维空间的实体;“指称”一词,就是人们用来指代个体地理实体的名称。它是人们对客观地理实体的反映和认识,是经过人们在命名时的一个思维的过程后,人们赋予所指代地理实体名称有别于其他地理实体的不同的语言文字代号。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城市街道命名中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沿边、沿江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旧城区的不断改造,新开发区的不断建设,使城区空间不断扩大,向外辐射。城市街巷面貌日新月异,旧的街巷被新的街巷所代替,原来的田园苗圃变为开发区或新建城区。然而,不少地方地名命名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地名管理存在着滞后问题,某些地区的地名命名还出现了新的混乱。   1.街巷怎能无名   在当今不少新建城区中,一些较小的街巷由于事先没有规划名称,新建或改建后命名又未及时跟上,故一直无名,或仍沿用不符实际的旧名。如原为村…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建筑物名称管理严重失控。随意性命名、崇洋和宣扬封建意识的命名时有发生,以至于出现了四大怪现象。即:“洋”,用洋名的多;“大”,地方不大名称大;“古”,以封建意识命名;“怪”。追求猎奇或带有霸气。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国家主权,有的关系民族尊严。有的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规定,有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相径庭。充斥精神污染和不良文化内涵。扭转城市建筑物名称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当前成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议论的热门  相似文献   

12.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特有的地理地貌以及动人的神话传说,使这里的地方名称丰富多彩,美不胜收。1.以水系命名的地名。如汉江、三江等;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西流河、郭家河、  相似文献   

13.
地名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人文风貌、经济状况、城市发展等等。 广东省汕头市的地名管理始终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努力,汕头市的地名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轨,新区和道路的命名已基本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出现了一批高雅、吉祥、美丽的名称。 一、片区的命名 伴随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开发区、建成区不断扩大,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建成,要求地名管理工作要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几年来我们遵循的命名方法和原则是:在规划的同时进行命名。汕头市主要是升平区、金园区、龙湖区这三个区,它们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建成的。升平区是汕头的  相似文献   

14.
法制化标准化靳尔刚司长谈'98地名工作新重点近年来,全国的地名管理、国道设标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就全国看,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进展快、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还在原地踏步。因此,全国应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命名更名,地名标志设置...  相似文献   

15.
地名谭讳     
一、释 名 1、地名: 地名是每个具体地方的代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地名的出现应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为了“度地居民,本有定居”,地名便应运而生了。可以想见,地名的开始出现,其命名原则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如方位,道里、山川、高下、气候以及物产等等。这些以自然因素为依据而命名的地名,体现了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便于人们的记意、辨认和寻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复杂,在地名的舍取上,逐渐浸入了社会因素,并在许多惰  相似文献   

16.
5月23日,四川宜宾市发布消息:宜宾机场将搬迁并命名为"五粮液机场"。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围观",有网友揶揄:建议其他地方机场改名为"西安西凤20年机场、呼和浩特河套王酒机场、北京红星二锅头机场……"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大港区地处滨海新区,又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所以地名规划要规范化,指位性强,要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大港区的地名从历史沿革看,路道名称曾以经纬向命名。南北向为经,即“一经路”、“三经路”……,东西向为纬,即“二纬路”、“四纬路”;生活区曾使用的名称为“一区”──“七区”……这些名称只有一定的排序性,但指位性不强,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通过地名规划、命名,道路名称南北向为街,东西向为路。城区的规划建设反映着城区的整体结构,因此,在城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应对城区地名标准化工作进行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18.
一、小城镇地名规划势在必行 这里所说的小城镇主要是指的乡镇驻地。乡镇驻地量多面广,分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乡镇驻地是其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对周围村庄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较大的吸引力。小城镇的兴起如雨后春笋,数量之多,发展之快,规模之大,有目共睹。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是有街无名,有部分随意命名,有的小地方用大地名,有的千篇一律,重名太多,有的时效性太强,没有地方特点……总之,街道命名滞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切实搞好小城镇地名规划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一、地名档案的功能 (一)为国内行政区域界线的划定提供依据。在南海诸岛地名普查过程中,通过国家档案查阅了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三次命名的档案和有关的图书资料,为南海诸岛的命名和南海诸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主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以知识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研学旅游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地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的替代性选择,但知识如何影响参与研学旅游的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文章以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探讨丹霞山从观光旅游向研学旅游转型发展过程中,知识类型的转变以及社区居民的知识学习、传播对他们的地方认同产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研学旅游中的知识重新建立社区居民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并产生地方认同;2)知识对于地方差异的界定与学习、传播知识的行为互动过程共同影响社区居民地方认同形成与变化,不同类型的知识界定地方差异并赋予相应的意义;3)地方认同产生于社区居民对于特定知识框架下的地方差异和地方意义的学习内化过程。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身份展演实现地方认同的社会化,并产生集体层面的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