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三大问题之一,南昌市环保局根据江西省二十一世纪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对南昌市环境放射水平进行抽样调查,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浅析了潜在放射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其在岩石中的分布规律,应用放射性测量技术对变质岩填图单位的划分作了尝试。对划分的填图单位应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可靠、成本低,是在大、中比例尺填图时对深变质岩填图单位划分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龚治国  姜国光 《湖南地质》1999,18(2):147-149
本文根据长沙市各类建设材料的放射性监测数据,简要阐述了建筑材料中放射性对人群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谈花岗石石材的放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森 《福建地质》2002,21(4):221-225
通过常见花岗石石材岩石矿物特征的论述,介绍了不同的岩石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花岗石石材放射性强度的影响。指出选用饰面石材时,灰色系列和暗色系列放射性值低较为安全,对于浅色系列需要分别对待,使用前进行放射性活度检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方法在我国找寻油气藏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应用放射性方法找寻油气田取得了明显进展。研制出了携带式微机化仪器设备。在野外工作中,开展了高精度、多参数的放射性测量。在室内工作中,利用放射性测量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通过对一些油气田进行的综合研究和对放射性元素运移规律的模型实验,对放射性异常和油气藏的关系及异常形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众多实例表明,放射性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实用、安全的找油气方法,在石油勘探中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照河  伊利军 《地下水》2003,25(3):174-175
本文主要介绍了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特点:放射性活度低,影响因素多,准确测定困难。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赏石爱好者和藏石者的不断增多,赏石贸易市场日趋繁荣。有关赏石的放射性问题也受到诸多赏石收藏者的日益关注。将赏石进行地质成因分类,了解放射性与地质成因的关系,从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赏石放射性的强弱水平,指导赏石市场和藏石爱好者在赏石的销售和收藏中对放射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地表放射性异常与地下油气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李舟波 《现代地质》1996,10(2):267-278
为探索地表放射性异常与地下油气藏的关系,在4种类型的9个油气藏上收集了310口井的放射性测井数据,同时在5个油气藏上补充进行了地面放射性测量工作。测量结果表明,放射性异常从油层到地表具有延续性;在同一油层上方异常随测点与油层距离加大而减弱;复合式油气藏各油层异常独立存在;不同类型油藏异常总体形态相似,异常幅值与油藏圈闭条件有关;地表放射性异常形态和幅度受油藏埋深影响不大,但与油藏规模有一定关系。这些为油气物质垂直运移及放射性异常深部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油田放射性物质来源主要是生油岩的观点和油气盆地内流体微运移循环的设想,建立了放射性异常综合成因模式,即:放射性物质伴随油气运移,在重力分异作用下,聚集在油藏周围水中;由于盖层对油水的排替压力不同,形成有利于水穿过盖层的条件;放射性物质与水一起在流体微运移循环作用下,沿微裂隙和孔隙运移到地表,形成油田边界高值放射性异常;油藏顶部地表放射性值的高低受氧化还原条件、潜水面深度和其他地表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胡敏知 《铀矿地质》1996,12(5):313-314
放射性物探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胡敏知(中南地质局230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应用日益扩大,城市放射性废物处置已成为城市生态安全和环境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各省都相继建立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就是将分散在各...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印度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环保工作,尤其对环境放射性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对不同建筑材料民宅和厂房内的氡调查,铀矿毗邻区乡村壤中及民宅中的氡调查,高钍辐射区天然r放射性对人体的辐射效应研究工作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应用放射性直接探寻油气藏勘探试验所取得已知油藏区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油气藏上方放射性异常的规律;探讨了放射性异常与油气藏的关系。对放射性异常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放射性方法探寻油气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剖析。指出:在实际应用中,氡浓度测量在勘查油气藏方面比伽玛能谱总量和伽玛能谱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核技术测量扩大应用的领域中,野外放射性测量发现的许多有意义的异常多表现为低值异常。作者为低值异常的测量提出高精度放射性测量。文章首先为提高测量这些低值异常的可靠性,指出必须重视提高野外测量(主要对地面γ总量和γ能谱测量)精度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时间,控制和减少野外测量的干扰因素等。其次,数据处理是微弱异常解释的关键环节之一。文中简述了目前确定微弱放射性异常的几个常见方法,以及用γ能谱数据寻找非放射性元素的数据处理方法。文章第三部分概括了野外放射性测量技术用于找金、找石油、找地下水源以及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和寻找其它金属矿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油气勘查中的放射性测量,是一种油气普查新方法。它是利用油田上出现的负异常(或叫偏低场),反映了油气田的大体轮廓的基本原理进行的。前人及作者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虽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对机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南萍  王玉和  张明 《现代地质》1998,12(2):277-282
摘 要  天然石材用作饰面材料时,应按 《天然石材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犑犆518—93) 进 行放射性评价。在石材矿山和石材产品放射性评价中,可采用核地球物理中地面 γ能谱和γ 总量 (照射量率) 检测方法,γ照射量率检出上限为5 2狀犆/犽犵·犺。石材产品按内外照射限制 值 犆 犚犪 和 犆犲犚犪 的高低分为犃、犅、犆3大类。犆犲犚犪 超过1000犅狇/犽犵的石材不可用作饰面材料。  相似文献   

15.
天然放射性衰变通常被认为是自发性的行为,并且这种衰变有一个恒定的半衰期,尽管有一些实验和经验性的证据对上述基本理论曾提出质疑。许靖华(1994)提出过这方面的问题-衰变作用是否是自发性行为?以及衰变作用是否是粒子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检验β衰变是由中微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论点,对C-14衰变进行实验监测。我们的研究假设,β衰变速率的变化与中微子流的数量之间呈相关关系。在一个短实验周期里,具有较长半衰期的C-14样品的衰变速率应该是一个近似常数。然而我们的实验发现,检测到的衰变速率偏离理论值达1%。这种变化的信号强度超过本底噪声1000倍以上。曾经有一种假说提到,β衰变是由于中子与太阳发出的中微子碰撞产生的,而上述变化与太阳活动无关。经过一年半的实验检测,发现该衰变速率与在北京测量到的宇宙射线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作者提出的,β衰变是被宇宙射线的中微子激活的假说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航空放射性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在寻找铀矿工作中的航空放射性测量的设备、经验和技术方法,已获得375.8万km2的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在寻找铀矿和辐射环境评价中都取得理想的成果,并对石家庄市、秦山核电站周围地区天然放射性水平航空检测结果与高压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笔者着重阐述并建议将该中心在40多年勘查铀矿获得的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及其设备开发用于环境本底辐射评价、寻找丢失的点源和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  相似文献   

17.
某区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区拟建隧洞沿线的条带状区域进行了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共采集和分析岩土(芯)放射性核素镭、钍、钾样品111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5组;现场测定岩土放射性样品392组。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某煤矿巷道中煤层和砂岩接触带煤、砂岩中镭-226比活度出现高值异常,相应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也超过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放射性核素限量,该异常带环境辐射剂量率也较高。镭-226的富集可能源于煤中有机质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建议在隧道选线过程中尽力避让这一地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长沙市各类建设材料的放射性监测数据,简要阐述了建筑材料中放射性对人群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拟开掘隧道沿线的专门勘探平洞和煤矿巷道中进行的γ辐射剂量率(225组数据)和环境氡浓度(96个数据)测量,评价和研究该区未来隧道放射性辐射环境。这些平洞和巷道均穿越了(或低于)拟开掘隧洞的底部,基本上揭露了比选隧洞可能穿越的地层岩性。结果表明,在该区煤系地层和侏罗系砂岩交接带可能会出现环境γ辐射照射剂量超标现象,在上述交接带以及含土碎石分布区,有可能出现环境氡浓度超标现象。在选线和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3):276-279
最近,氡源已成为一项关注的问题,因为一些房屋中测量到了高水平的氡。本文的第一部分涉及用能谱法测量建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第二部分阐述用射气气仪测量岩石的氡释出率。这项研究总的结果表明,氡出主要取决于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不是其镭的比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