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力克艰险奋进不滞——贺崔克信教授八十寿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克信教授1909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井陉县库隆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河北宣化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选入地质系学习,1935年毕业。1935年9月至1939年10月考入前经济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技佐。1939年11月至1940年12月任西康金矿局副工程师。  相似文献   

2.
热忱地祝贺著名地质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古地理学报》编委、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崔克信先生百岁华诞!崔克信先生,字子成,1909年7月7日生于河北省井陉县。1935年,崔克信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即考入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1936年初,调查浙江长兴的石油及煤田地质。又与该所潘钟祥一同调查了太湖地质,后来,与潘合著了《无锡太湖附近下石炭纪地质述略》一文,发表于当年刚创刊的《地质论评》1卷4期上。1937年夏,崔克信升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随该所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又迁到四川重庆北碚,并随新任所长黄汲清在四川自贡、威远、乐山、峨眉等地调查地质、盐类矿产及石油天然气矿产等。1939年4月,崔克信与程裕淇、周德忠一起去新建的西康省调查地质矿产。他们在康北泰宁、道孚、鱼科、炉霍、甘孜、瞻化等地调查地质及砂金矿、铁矿等,取得了很大成绩。后来,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康金矿局请求借调崔克信至该局工作。崔克信在鲜渠河流域渣坝地区发现重要的砂金矿,使金矿局扭亏为盈,获全局上下之赞扬。1941年初,崔辞去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技佐职, 改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技师。1946年,他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代所长,不久任所长,一直工作到1950年,前后达11年。他取得的工作成果主要有康定锦盖坪、道孚渣坝、泰宁附近、雅江附近等地的砂金矿地质报告、《康藏地质图集》、《康藏地质志》等。另外,他在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方面也很有贡献。他于1944年在《西康经济季刊》上发表了《神秘之邦——木里》一文,介绍了该区自然地理景观、风土人情及落后的封建土司制度,并建议把木里所辖的广阔地域(康藏高原东南角)从盐源县分离出来,另立木里县。解放初,西康省人民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成立了木里藏族自治县。他于解放前夕编出了《1 ∶20万西康东部地质考察路线图》,申报馆曾用来编图,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他解放初期编的《1 ∶50万康藏路线地质考察图》,被重庆军管会测绘科所采用,修正了当时的康藏高原地形图,得到使用单位好评。并且,康藏地名大都采用了他的译名。1950年初,大西南解放后,崔克信被调到重庆西南地质调查所工作。1951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工作队,进藏工作两年多,取得了丰富的路线地质矿产资料。1955年,他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并奉派去该所与石油工业部青海石油管理局及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青海柴达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队,出任队长两年,成绩优异,晋升为研究员。这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有:《青海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柴达木茫崖区石油勘探方案》、《柴达木冷湖区石油勘探方案》等。1958年后,崔克信调往科学出版社及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任编辑及学术指导等。1973年,他重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倡议编写《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他应邀从事编撰《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并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 古地理(下册)》。他还单独或与人合著发表了《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发展》(1982)、《中国震旦纪至二叠纪古气候》(1984)、《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1987)、《庐山冰川现象之观察》(1989)、《川西高原砂金矿床形成规律》(1989)等。1986年,77岁的崔克信先生申请到了“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课题,并联络了5个单位9名副研究员以上人员,组成科研群体,开展研究工作。后来,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不顾年迈体衰,坚持工作,终于在2002年93岁高龄时完成了研究任务。其最终研究成果《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于2004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计有古地理图19幅(早震旦世至晚三叠世),地壳运动演化图4幅(前寒武纪、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说明书84万字。《科学时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古地理学报》等报道了这一成果,颇受各界好评。1999年2月,《古地理学报》创刊,他即担任编委至今。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我是怎样走上古地理学研究道路的》一文,积极地促进了《古地理学报》的创刊和发展。而今,年届百岁高龄的崔克信先生依旧神清气爽,老当益壮,还在关心祖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还在惦记他早年辛勤收集的青康藏高原地质资料,希能继续整理研究,做出新的成绩。
再次敬贺崔先生百岁华诞!敬祝他健康长寿!全家幸福!
(潘云唐撰稿)  相似文献   

3.
“四川运动”之否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文 《地质科学》1979,14(4):374-377
“四川运动"的由来“四川运动”一名,为谭锡畴、李春昱1929-1931年在四川及原西康进行地质调查时所拟,其调查报告《四川西康地质志》文字部分于1959年出版,在这之前,李春昱等(1943,1948)”、侯德封等(1945)已引用了这一名称,但正式命名和论述是在1950年。  相似文献   

4.
侯德封字洛(?),著名地质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一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随希渊师西康考察散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良赫 《第四纪研究》1993,13(4):314-319
袁复礼教授字希渊,他曾是我的学术导师。1939年,我随他在西康省(今四川省西部)做地质工作半年有余。我们曾在会理县通安测绘金矿和铜矿地质图件,在会理县北发现猫猫沟的碱性岩体等。我们是比较早的到西康做工作的地质学者。那里的高山深谷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在那里我们遇到过土司和彝族头人,增长了许多见识。  相似文献   

6.
《矿床地质》1988,7(3):1-2
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荣获英国“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西康、南京等地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包括对磷块岩、砂金、煤、石油等矿产的地质调查以及火山地质工作。60年代程裕淇先生带领一批地质工作者对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7.
刘祖彝     
刘祖彝,又名刘志鹄,湖南宁乡县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2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曾在天津工务局和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33~1935年任湖南地质调查所技正.1936~1937年筹建重庆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39~1946年先后在湖南金矿队、川陕采金处任总工程师、处长.1947~1956年和1956~1957年,先后任重庆大学地质系和成都地质学院教授;曾教授普通地  相似文献   

8.
<正> 著名地质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前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一级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现任理事长程裕淇教授,1912年10月7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3年至1935年任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5年至1938年赴英国留学,在利物浦大学地质系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其间曾赴北欧三国考察变质地质,又去瑞士巴赛耳大学矿物岩石系短期学习和野外地质考察。回国后历任地质调查所矿物岩石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经济地质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9.
尹赞勋字建猷,河北省平乡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地质系,1931年获地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师。1933年兼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讲师。1937年任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1940年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代所长。1942年仍任该所古生物地层研究室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  相似文献   

10.
英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35年,世界上古老的一个地质调查所。主要开展国土及周围大陆架地质调查及与之有关基础地质研究。 一、机构组织 所长领导下的科学部、计划部和管理部三大组织系统。 科学部包括地球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专科研究。地球化学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等学科方面的课题研究;地质学包括工程地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地质科学》2005,40(2):303-304
1977~1979年,冯增昭教授提出了“单因素作图法”(后来称“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及作图新思路。该思路是对传统的古地理图的挑战和发展。二十多年来,冯增昭教授带领他的研究队伍在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道路上筚路蓝缕,特别是对全国的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陆续撰写出关于寒武纪和奥陶纪的5部区域性古地理学研究专著及20余篇论文,并最终完成《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专著。  相似文献   

12.
以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为标准,在取得秦岭古地磁结果基础上,选用我国以往的古地磁数据,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海西一印支期,扬子、华北、塔里木三地块既不属劳亚古陆也不属冈瓦纳古陆,而是离散在两大古陆之间的东特提斯海洋中,位于当时低一中纬度带的一些块体。  相似文献   

13.
彭省临 《地质科学》1988,(4):353-360
本文用铅、锌在花岗质硅酸盐熔体与流体间的分配实验确立了铅、锌的流-熔分配系数(DV/L)与氯化钠摩尔浓度[mNaCl](0-6mol/L)间的3个线性关系式以及DV/L与F/Cl、K/Na摩尔比值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河龙羊峡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龙羊峡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从分析已有的区域调查和历史地震资料入手,在活断层和古地震现象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现今应力-形变场的模式,然后通过物理和数学模拟研究,验证了该模式的正确性并取得了定量关系和数据。有效地解决了该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昶 《地质科学》1985,(1):87-96
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对该地区盐湖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前人未进行过系统研究。近年来,作者对柴达木盆地盐湖中的粘土矿物做过一些工作。本文报道了该区49个湖区约200个样品的粘土有关资料,其中包括藏北某些半咸水湖和盐湖周围的某些土壤和泥样的有关资料。文中对含粘土矿物的碎屑沉积物的岩性、粘土矿物类型、粘土化学组分以及粘土资料在盐湖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地质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攀西裂谷的力学成因机制和模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谷是在引张力作用下产生的,并根据裂谷切割深度确定其类型。据世界上多数裂谷资料证实,它们均切穿了岩石圈。当然,也有切割不深的裂谷(只切穿沉积盖层)。从断块学说观点看来,裂谷的形成是受断裂体系控制的,以地幔上涌为动力,具全球规模,延伸数百至数千公里的狭长断陷带。  相似文献   

17.
河南巩县铝土矿位于华北地台的南部,其基底岩系为前寒武纪的变质岩系,其上有震旦系、寒武系和下、中奥陶统的地层。中奥陶统灰岩层是铝土矿的直接底板,灰岩的顶面凹凸不平,多被铁质浸染呈黄褐色,局部地方有残积的贫铁矿层,中石炭统铝土矿层呈平行不整合覆盖其上。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硫酸盐矿物主要是表生作用和热液后期的产物,均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对于硫酸盐化合物来说,由于其结晶条件相似,那么,各种离子(或离子团)在不同的硫酸盐化合物中是否占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相似文献   

19.
城门山及武山铜矿床的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概况江西城门山矿床和武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大冶-九江成矿亚带东南部位的两个与斑岩有成因关系的铜矿床。在地质构造上,前者处于九江-瑞昌东西向拗陷带中的长山-城门湖背斜倾伏端的北翼,后者处在横立山-黄桥向斜东端的北翼。两矿区的地层分布相似,主要是志留系至三叠系地层。其中,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砂岩及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与矿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唐义 《地质科学》1985,(3):290-300
地层划分中的数学分段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有序地质量最优分割法,而较简便的简单分段法应用却很少。本文着重对后者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应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