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市城市地质勘察工作综述林崇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察研究院)1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近十几年来上海进行了大量工程地质勘察。进入90年代,勘察部门由单一工程勘察,逐渐转为岩土工程勘察。加之测试技术、室内土工试验和钻探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各勘察单位又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雷达技术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发展较快。本文介绍了两个应用雷达技术探测在建工程场地地下障碍物的实例,快速、准确、经济地解决了工程勘察中的工程地质问题,说明了雷达技术应用在工程勘察阶段的有效性、实用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专家介绍     
《勘察科技》2007,(2):1-31
余绍维,男,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1986年7月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毕业后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工作,参加完成大中型工程勘察项目二十余项,承担完成各类勘察项目五十余项,审核勘察项目180余项,在工程中解决了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林文太 《福建地质》2002,21(3):161-165
介绍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地震映象法,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及技术方法,论述了其不同于其他地震勘察方法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用于水域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张欣海 《岩土工程师》2003,15(1):41-43,52
本文针对目前深圳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勘察过程中执行现行规范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焱  邵本科 《探矿工程》2009,36(6):62-66
论述在城镇雨污分流工程中采用非开挖技术需要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要求。针对非开挖技术特点,与常规市政工程勘察的对比分析,得出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勘察特性。结合廊坊市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分析了前期工程勘察对后期非开挖工程施工的影响,具体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特殊性对非开挖工程设计、施工的意义。最后从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结论出发,总结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进行工程勘察的常规性内容,为以后类似工程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系统总结了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的各项钻探技术,包括取土器及取心钻具、原位测试技术、高效钻探取心(样)技术及联合勘察技术等,对其特点进行梳理并作对比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钻探工艺,并使与之配套的钻具实现模块化、智能化研发升级,促进不同类型钻探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及钻探技术与物探、遥感等多学科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工程勘察工作的进一步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I0002-I0002
中油四维工程勘察有限公司(SWEI)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一,是专门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化勘察队伍和石油系统行业指导性勘察单位.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具有综合类甲级工程勘察,甲级测绘资质。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勘察手段先进。仪器设备精良。在石油勘察行业最早使用GPS全球卫墨定位接收仪,采用自编的软件.实现了野外数据采集.业内计算到绘制地形图全过程的计算机化。2002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9月通过了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工程地质向岩土工程的转变、岩土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特殊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复合地基与原体试验、勘探技术发展和岩土工程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横波反射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用几个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地球物理的海底探测技术在20世纪里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的进展。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是实现海底高精度探测的基础。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包括水面船只和水下探测系统的精确定位。现代水面船只定位依赖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主的导航定位系统;水下定位系统主要发展有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短基线定位系统(SBL)和长基线定位系统(LBL)等。海洋重力测量系统的主体技术得到改进,陀螺稳定平台广泛采用光纤陀螺技术,开发出改正交又耦合效应的新技术,系统实现数字化控制,卫星测高技术引入海洋重力测量领域。海洋地磁测量发展出光泵式测量技术、多分量测量技术和梯度测量技术,近数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有多波束测深技术、声纳侧扫技术和浅层剖面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当代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海洋地球物理仍然保持着前沿科学的地住。  相似文献   

12.
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海底地形探测方法.高精度的差分GPS定位是实现多波束系统高精度测深的最基本前提.在海上探测作业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差分GPS数据存在偶然误差,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本文提出对差分GPS数据进行航速、航向平滑处理、误差定位点位置推算的实时优化方法和数学模型,并给出实际实现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ADCP声波流速流向剖面仪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平  李文杰 《物探与化探》2004,28(4):341-344,348
在简述ADCP声波流速流向剖面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几个典型的环境监测工程实例,简单地介绍了该技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海洋工程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工程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采用ADCP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环境监测效果,阐明了这一技术在环境质量监测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为主题,针对海洋土工程性质、海洋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护、海洋工程地质原位勘测、监测与试验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水动力环境与作用、海床沉积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洋工程结构基础、海流-结构-海床相互作用等7个专题设置了10个特邀报告、21个主题报告及71个学术报告。作为国内外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者交流、分享、合作、创新的平台,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二度在我国召开,是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快速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彦华  杨晓军  袁超 《江苏地质》2019,43(4):619-626
海洋物探方法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在海上风电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勘察中,通过浅地层剖面结合单道地震,查明了场区覆盖层厚度,绘制了基岩埋深图;采用多波束测深和侧扫声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探测和钻探取样成果查明了海底障碍物分布;通过浅地层剖面,初步查明了研究区浅层气分布范围;将海洋磁法成果绘制成研究区磁场等值线图。根据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海洋磁法、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等海洋物探方法特点,通过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展示了应用海洋物探技术在海上风电勘察领域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高频探地雷达在工程建设及地学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指出了在岩溶发育地区采用常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不足,简述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进行岩溶勘察的原理及工作方法技术,介绍了一个工程勘察实例,指出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海洋国防安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有效的传感检测技术是保证海洋安全、高效资源开发、防止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实时监测等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也成为当前海洋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基于光纤传感器相比较于传统电传感器的独特优势,本文从海防及民生安全、海底自然灾害预测、海洋能源有效勘探、海洋工程安全监控,及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等几个方面阐述适用于海洋环境的光纤传感技术原理、系统及特点,为光纤传感技术在海洋中的大力推广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瞬态瑞雷面波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面波勘探原理和数据处理及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0.
瞬态面波和地震折射法在隧道勘察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瞬态面波勘探技术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笔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地震折射勘探中同时采集面波信号,在资料处理时利用面波组份进行分析,配合折射资料对测区覆盖层、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及弱风化层厚度进行划分,同时相互映证解释基岩面的埋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