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吴海岚  张勇顺 《地下水》2008,30(5):116-116
对沧州市的高氟水区进行分析,针对高氟水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高氟水区的供水规划。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高氟地下水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北方地区,由于饮用高氟地下水而导致的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富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中国北方高氟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高氟水形成的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岩性与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并结合项目成果提出高氟水地区适宜找水模式和一些去除水中氟元素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氟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电凝聚降氟器降氟改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Z-I,Z-Ⅱ型降氟器在沧州市饮用水降氟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水的pH值、反应器的工作电流是制约降氟效果的关键,由于Z-Ⅱ型降氟器对pH值具有控制作用,所以其降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沧州市深层水中氟离子变化与地层释水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沧州市地面沉降过程中地层压密释水导致水资源组成发生变化,这部分释水量是水均衡计算中必须要考虑的,但现有的调查数据并不明确。通过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的变化来解释地面沉降与弱透水层释水机理,并采用二元混合模型估算地下水开采资源组成中越流与释水所占份额。结果显示:沧州市承压含水层中氟离子浓度与地面沉降量存在着对应关系,在压缩释水阶段,开采量中有56%来自黏性土压密释水;在越流发生阶段,开采量中有36%来自越流补给。这表明压密黏性土释水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高唐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区,属于水质缺水区域,部分农村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污染水,通过水源、主管网和村内配水管网等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小康和谐社会发展的实现。目前,沧州市面临水少、水多、水脏、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沧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分析沧州市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沧州市水安全目标和实现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鲁西南地区高氟水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地方病之一,查明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是除氟改水、防治氟害的前提。通过对鲁西南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及水文地质、地质条件等多个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了鲁西南地区高氟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浅层和深层高氟水形成的环境因素。浅层高氟水呈片状分布于洼地、缓平坡地等地势较低的区域,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47%,大部分地区高氟水氟离子含量为1.2~2.0 mg/L,局部大于4.0 mg/L,其形成受气候、地质环境、地形地貌特征及水化学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成因类型为溶滤-蒸发浓缩型。深层高氟水具有水平分带性,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65%,大部分高氟水氟离子含量为2.0~4.0 mg/L,氟离子含量分布与晚更新世沉积相带呈现很好的相似性,推测其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杨飞  黄凯 《地下水》2014,(1):43-44
从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角度分析沈丘县高氟水的成因;并做用高氟水泡茶的实验,结果茶叶水中的氟含量显著提高,因此建议高氟水地区少喝茶叶水。  相似文献   

9.
高氟区村民打了几口井,水还是不能喝,怎么回事,怎么办?类似问题困扰着河南省许多农村地区的群众。 近年来,河南省为饮水安全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展有目共睹,但饮水安全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任金峰 《地下水》2013,(3):103-104
作为德州市农村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对德州市高氟深层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饮用高氟水的危害,结合当地做法对降氟改水措施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赣南地区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地下水中的氟分布含量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岩类孔隙水中的地下水氟含量主要以低氟水为主,这与研究区地下水呈酸性、低矿化度、低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特征有关;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低氟水、中氟水以及高氟水占比分别为94.3%、4.6和1.1%;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中各含量分级占比分比为97.7%、0%和2.3%;花岗岩类裂隙水中各含量分级占比分比为93.2%、4.1%和2.7%;变质岩类裂隙水中各含量分级占比分比为96.4%、3.6%和0%。不同地层地下水氟含量大小依次为花岗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变质岩类孔隙水。研究区的水氟主要来源于氟矿物的溶解,同时受水动力、水化学以及地层岩性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水氟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刘俊龙  王广才  孟炜 《地下水》2010,32(1):129-130
以南皮县寨子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安装50m^3/h大型火山岩分子筛吸附降氟设备,使原来含氟量5.8mg/L的水通过降氟措施,降为0.6~0.7mg/L,群众饮用上安全水。并对降氟改水工艺、制水成本、供水模式及管理办法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氟改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的分布、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从水文地质角度论述了区域地下水径流-汇水和富集形成高氟水的全过程.结合氟中毒区水文地质特征并通过多年的改水实践工作,确定了该地区的防氟改水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黔中岩溶地区岩土水系统中氟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 土— 水系统中氟的系统测定和吸附实验,结合矿物表面化学和土壤化学研究,揭示了岩溶地区岩— 土— 水系统中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迁移富集机理。黔中岩溶地区深层地下水( 100m 以下)和土层具有高氟异常特征,而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含氟较低(大多在0. 5mg /l以下)。以含石膏碳酸盐岩为主的三叠纪海相地层是该区土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土层中针铁矿表面对氟的专性吸附及其解吸作用是岩溶地区土水系统中氟迁移和富集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方性砷中毒、氟中毒和大骨节病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主要地方病病种,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总结了中国北方主要盆地高砷水、高氟水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和中国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进展,并就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太原盆地浅层高氟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太原盆地浅层高氟水的区域分布规律,即主要分布在太原市以南地区并具有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通过水化学成分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模拟对高氟水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研究区高氟水多为高矿化水,呈现过渡类型水水化学特征,以钠镁、钠钙碱性水居多.氟含量与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的配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地下水对含氟矿物的溶解和自身蒸发浓缩是高氟水形成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水化学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东山调水工程调入区高氟地下水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对高氟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高氟水的主要水化学特征为HCO-3和Na+浓度高、pH值高,且多为HCO3-Na型水。认为该区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性地球化学过程包括含氟矿物溶解、地下水中OH-与氟代羟基云母矿物的离子交换等。另外,排泄区的蒸发浓缩过程和含氟工业废水排放也是研究区部分地区出现高氟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是地方病高发地区,尤其是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情况比较严重,尽管防氟改水工作已经进行40多年,但目前仍有相当多村屯的村民饮用高氟水,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针对现状作者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杰 《地下水》2012,(4):91-92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造成土地盐碱、浅层水苦咸、深层水含氟量高,致使农村饮水不安全等问题。通过对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提出解决沧州农村饮水安全的途径是推行集中供水,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菜氟含量高于小麦、玉米等;地下水氟在水动力弱、矿化度高的地区相对富集,水氟含量主要来源于岩土中;地氟病严重区位于低洼地边缘及陡坡向缓坡转换的部位;氟中毒病高患病率与大气、农作物和蔬菜氟含量不具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氟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特征,笔者建议在大荔县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病,除种植低氟含量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应加强低氟含量的地下水的开采与饮用,并对开采的地下水进行物化降氟处理,以降低人群中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