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流动注射夹层带进样方式研究了酚红法测定溴的化学条件和流路参数,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剂消耗量少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在所选实验条件下,Br-的质量浓度为02~100m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20mg/LBr-,n=11)分别为011mg/L和088%,测定速度为60~90/h。对化学试剂KCl和NaCl中的杂质溴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动注射夹层带进样方式研究了酚红法测定溴的化学条件和流路参数,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剂消耗量少和分析速度块的特点,在所选实验条件下,Br的质量浓度为0.2~10.0m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2.0mg/L,Br,n=11)分别为0.11mg/L和0.88%测定速度为60~90/h,对化学试剂KCl和NaCl中的杂质溴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3.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08~010mol/L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_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_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RSD(n=5)在13%~37%。  相似文献   

4.
在0.002%溴化十四烷基三甲胺(TTMAB)-20%HCl体系中,Sn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7V(vs.Ag/AgCl),线性范围2~1000ng/ml。体系可用于岩石、土壤样品中微量Sn测定;机理研究表明,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通过诱导吸附SnCl^2-4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付佩玉  王正祥 《岩矿测试》1997,16(3):238-240
在0.08 ̄0.10mol/L 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 ̄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RSD(n=5)在1.3% ̄3.7%。  相似文献   

6.
在0.002%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TTMAB)-20%HCI体系中,Sn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7V(vs.Ag/AgCl),线性范围2~1000ng/ml。体系可用于岩石、土壤样品中微量Sn测定;机理研究表明,溴化一四烷基三甲铵通过诱导吸附SnCl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阜阳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珩 《地下水》1999,21(3):129-132
阜阳市松散岩土含水系统广泛赋存着高氟地下水,氟含量一般在1.0~3.80mg/l最高可达6.90mg/l,本文通过对高氟地下水赋存的地质环境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高氟水的形成与其赋存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合成的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TNPS4)与Mn^2+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TNPS4与Mn^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70nm,配合物组成为TNPS4:Mn^2+=2: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5L·mol^-1·cm^-1,线性范围0.0-5.0μgMn^2+/25ml。用于化探样品中M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3,5—二溴—4—偶氮变色酸苯荧光酮与铝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应平  张华山 《岩矿测试》1997,16(4):293-295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l与3,5-二溴-4-偶氮变色酸苯基荧光酮的是色反应条件和光变性质。在pH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Al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6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4L.mol^-1.cm^-1,Al的质量浓度为0-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玻璃重力分相器及相应的萃取流路系统,用于在线萃取分光光度测定微量碘,萃取时v水∶v有机=30∶1,线性范围在0~3000mg/LI-效果良好。检出限为70μg/LI-,测定1mg/LI-的精密度(RSD,n=7)为22%,测定频率为25/h。方法用于市售海带中I-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1.
设计的在线液液萃取分相器及相应流路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用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的Mo和W,检出限(3σ)分别为36μg/L和28μg/L,两元素在0~2.0mg/L有良好的线性。对于1mg/L的Mo和W的测定,RSD(n=7)分别为40%和27%,测定速率为25~30/h。  相似文献   

12.
彭苏文 《岩矿测试》1996,15(2):129-134
探讨了加热柱芯电极的蒸发和激发过程。利用ZnO为载体,Fe_2O_3作增强剂,MgO作稳定剂,碘溶液作卤化剂,样品不需化学预富集,使测金的检出限达到1:5万化探扫面要求,同时还可测定砷、铋、锑。各元素检出限分别为:1.l×l0-9Au,lx10-6As,0.l×l0-6Bi,2×l0-6Sb,试样分析的RSD(n=10)在4.2%~19.8%范围,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痕量锡和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HCl-NH_4Cl底液中,电解时间60s、电镀时间5s、除氧30s的条件下,Sn和Cd有稳定的溶出峰。Sn和Cd的检出限分别为6.5μg/L和3.0μg/L,测定范围分别为10~200μg/L和5~180μg/L。对含Sn和Cd为20μg/L的试液测定10份,RSD分别为5.61%和4.8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文献方法相符。  相似文献   

14.
周丽沂  张勤 《岩矿测试》1995,14(1):45-48
在0.2mol/L HCl-1.0mol/LNaCl-0.15mol/L抗坏血酸介质中,用电流氧化微分溶出计时电位法直接测定地质物料中微量Cu。富集电位-0.55V,时间20~40s;电极转速2500r/min;溶出电流0.2~1μA;记录电位范围-0.2~-1.20V;清洗电位-0.10V,时间10s。方法检出限0.2μg/g,线性范围2~400ng/ml,精密度(RSD,n=11,4.1μg/  相似文献   

15.
湘南地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湘南地区出露地层的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初步讨论了湘南地区的沉积构造环境。湘南地区细碎屑岩的w(Al2O3)/w(CaO+Na2O),w(K2O)/w(Na2O)比值比较高,w(Al2O3)/w(SiO2)比值比较低,与被动大陆边缘特征类似,各时代地层中硅质岩和页岩的w(MnO)/w(TiO2)比值为0.02 ̄0.3,反映其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架环境,但下二叠统硅质岩中w(MnO)/w(TiO2)比值达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造币镀镍液中高含量Ni,离子色谱法测定Cl^-及SO4^2-的方法。确定了分离条件。样品经分离后,进入离子色谱仪时Ni的残留浓度≤0.012mg/L,去除率≥99.6%。Cl^-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 ̄1.45%,回收率99.0% ̄100.8%;SO4^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5% ̄0.89%(n=4),回收率98.8% ̄101.2%。同一分离柱经多次测定造  相似文献   

17.
乾隆泉饮用天然矿泉水产于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之南的崔梨沟。该泉水受NNW向大南沟断裂控制。赋存岩层为上株罗系张家口组、鸡冠山组火山碎屑岩。降水入渗过程中,淋滤了火山凝灰岩中的多种成分,形成了重碳酸钙-钠型、低矿化度矿泉水,水中含偏硅酸49.5mg/L,氟1.0mg/L,锶0.136mg/L,锌0.004mg/L,锂0.001mg/L,对人类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与铝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佩玉  曹伟 《岩矿测试》1994,13(4):274-276
在pH为6.5的HAc-NaAc介质中,CPB存在且经60~70℃加热,Al ̄3+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4min即完成显色反应,形成1:2紫红色络合物,吸光度至少稳定24h,最大吸收峰位于568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8×10 ̄5,Al量在0~0.2μg/ml范围内符合比不定律。方法已应用于岩矿中微量Al的直接测定,其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较好,RSD(n=5)均<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l(Ⅲ)与3,5_二溴_4_偶氮变色酸苯基荧光酮(DBAC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pH60的HAc_NaAc缓冲介质中,Al(Ⅲ)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6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L·mol-1·cm-1,Al(Ⅲ)的质量浓度为0~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铝黄铜及石灰石样品中铝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20.
刘家军  郑明华 《岩石学报》1999,15(1):145-154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硅岩是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岩石之一。含矿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岩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平均0.153),投点于Fe/Ti-Al/(Al+Fe+Mn)图解和Al-Fe-Mn三角图解上,均落于热水沉积物区。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还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3.29~100μg/g)低和铈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比值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O值为17.60‰~23.24‰,据此得到它形成的温度为70.9℃~118.1℃。硅岩的δ30Si值主要为+0.4‰~+0.8‰。上述硅岩的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硅岩中P2O5含量、Sr/Ba比值、δCe值以及δ30Si值表明,它主要是在深海—半深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