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龙山原是鹿寨县龙江公社龙江大队民办老师兼公社气象哨观测员。一九八○年回家务农。回家种地,家务事多起来了,气象工作是否还要搞?农业上需要,搞!于是他要求把气象哨搬到自己村寨去办。他的要求得到公社批准和县气象站的同意,把气象哨的仪器,搬到靠近自己的住地继续进行气象观测,发布天气预报和搞好气象小报,开展科普宣传等工作。几年来为当地农业生产丰收,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做出了新的贡献。吴龙山同志没有经过气象专业训练,可是他现有的气象知识和天气预报经验,却是很丰富的,这主要是他平时努力学习,在实践中刻苦研究科学技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80年代初毕业于气象专业学校的王前 ,就立志在气象事业有所作为。 2 0多年来 ,他从一名普通的气象人到副局长、局长 ,气象事业一直是他恋恋不舍的事业。特别是 2 0 0 0年他任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 ,过硬的工作作风在全市气象部门的干部群众中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8,4(8):1-4
我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1890—1974年),逝世已经4年多了。他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使我国广大科技界特别是我们气象工作者,对他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他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科学事业的名孚众望、为人称颂和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他以对中国气候、气候变迁和科学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在反差中寻找史泰龙史泰龙一直给我们一种硬汉形象,这种形象不可逆转也抹不掉。史泰龙不满意人们对他的感觉只停留这一层面,他认为他已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傻瓜,他想摆脱他身上的这一愚笨形象,在他的私人别墅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生活在现代艺术品中间...  相似文献   

5.
《气象软科学》2008,(1):185
樊宏伟在2007年4月17日《北京青年报》撰文介绍,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李国杰在演讲中对当前科技界中存在的诸多“潜规则”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他首先批评的是目前“包产到户的科技管理方式”,认为该方式对科学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科技界要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提倡讲真话,讲实话,特别是下大力气反对和抵制各种走过场的评审会和验收会。他对当前科技界中存在的“官本位”文化,也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是肆虐的狂风推着浩翰无垠的沙丘 ,向着科尔沁沙地南缘逼近 ,使他饱经干旱和沙暴的考验 ,但却造就了他坚毅、刚柔兼备的性格 ;是风霜雨雪伴着他走过几度春秋 ,向着气象事业的辉煌迈进 ,使他将年华和才智都奉献给了这片塞北绿洲 ,呕心沥血地书写着气象人生……他平凡极了 ,言辞不多质朴无华 ,但他有他自己的个性 ,那就是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他追求着 ,在追求中奉献 ,为发展气象事业 ,他谱写着一曲曲勤政廉洁的乐章 ;他奉献着 ,在奉献中追求 ,为气象事业的发展 ,绘制着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他就是彰武县气象局局长霍反修。(一 )霍反修…  相似文献   

7.
咸咸的海水     
老方在大别山腹地的一个小县观云测天20多年,也许是久居深山的缘故吧,他特别渴望海.这次他随县政府经济考察团到广东沿海考察学习,便时时企望着能一睹大海的风采.考察结束的当天下午,面包车载着考察团全体成员,驶出繁华的市区,穿过鸟语花香的村野,朝海  相似文献   

8.
身材魁梧、生性豪爽的魏华,今年40岁,他戏称自己是快乐的“苦行僧”,这一辈子注定要和风风雨雨打交道。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总结为三句话,叫做“成败在天地之间,甘苦在心胸之间,得失在眨眼之间”。这是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气象事业献出衷肠的人,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是一个有着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9.
连阴雨对农事活动影响较大,特别是6月、10月的连阴雨。6月份连阴雨影响麦收,严重时可造成小麦霉烂。10月份连阴雨影响晚秋作物的收种,特别是影响晒地瓜干。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月的连阴雨出现规律,对保证小麦和地瓜干的收成有实际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这两个月的连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不怕满头已白发,甘将余生献四化”,这是上林县气象站站长文光同志立下的誓言。文光同志年近花甲,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星期天和节假日他很少休息,有时还抱病坚持工作,去年五月,他患了重感冒,发烧吃不下饭,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说:“为了四化,这一点病痛算什么”,他只到医院里取了点药回来,立即又同大家一道工作,使同志们很受感动。文光同志虽然年纪大,记忆力差,为了更好地取得领导业务工作的主动权,他仍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他把报刊和书藉上介绍的气象知识,认真地记到笔记上,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外出开会他也挤出时间进行学习,他经常参加预报讨论,不懂的地方,虚心地  相似文献   

11.
河池县气象局是个国家基本站,这里全部地面气象电报报类齐全。由于报类多,各种技术规定繁杂,所以有人认为在这里很难争取达到值班工作的百班无错。谁能料到参加气象工作时间不久的莫炳杰同志却做到了呢? 莫炳杰今年30岁,是个壮家后生。与他接触就让人感觉亲切、淳朴,特别因为他脸上总是笑咪咪的。1979年初他调来跟班学习测报,开始是满腔热忱。但是,翻开气象学硬着头皮看,实在不懂得讲的是什么,云状记录用英文字母,觉得似曾相识。他虽是个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统计预报和统计动力预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麦村  姚棣荣 《大气科学》1979,3(4):370-380
一、引言 概率统计方法,对分析和研究气象随机过程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天气预报业务(特别是气象要素的预报)和科研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最近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统计预报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国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业务预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月年同志因心脏病猝然去世,这突然其来的打击,使我陷入了悲痛之中。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起与他朝夕相处三十年来的一幕幕情景,他那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对革命事业是那样的忠心耿耿,对气象事业是那样的无比热爱,对同志是那样的诚恳真挚,尤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每当想起这一切,我禁不住热泪滚滚……。 一九五五年十月,我从中央气象局调到广西气象局工作到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离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板块构造和海洋地质的角度,指出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各有一个地热排泄口。在这两个地热排泄口上,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有许多裂缝,地下熔岩沿裂缝上升,海底火山和海底热液活动剧烈,大地热流量特别大。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厄尼诺事件,可能与这两个地热排泄口地下热能的释放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4年9月26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座谈会上,自治区幸恒副主席特别表扬并高度评价了我们今年的农业气象服务在棉花生产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提到农气服务中心在年初的年景分析会上提供的1994年≥10℃的积温将比上年增加200~300℃的预测时说,这一信息对适当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供了条件。事实证明这着棋是下对了,自治区在种棉花上所得到的利益是显著的。1994年8月初,根据章恒副主席的要求,我们采用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加上农业气象预测方法,作出全年棉花产量达1740万担的预报,与实…  相似文献   

16.
在本系列连载的第一篇文章中,阿特金森(1978)指出,空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是十分重要的。他还指出,我们对空气运动的理解,需借助经典物理学的某些概念,特别是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一些概念。当气压、温度、空气密度、水气含量、风速、风向和垂直风等这样七个关于大气的要素(或变量)全部已知时,就能很好地说明大气的状态。这七个变量的特性受七个方程支配,其中三个是热力学方面的,四个是流体力学方面的。热力学方程包括气体定律、一个热力方程和一个表示水气守恒的方程。流体力学方程是三个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在三个方向上的分量)和一个表示质量不灭原理的连续方程。给出七个方程和七个变量,就可  相似文献   

17.
我默默凝视着墙上这张二十多年前的旧照:一位中等身材,面颊瘦削,衣着简朴,帽沿稍卷,看去其貌不扬的老同志挺立在路旁。他的眼光严肃而又坚毅。这位老同志就是前中央气象局副局长,我们党在延安建立第一个气象台时的负责人、优秀党员张乃召同志。这张照片是我当年跟随他到青海视察气象工作,从西宁到恰子恰途中拍摄的。对于他的一生,我没有资格妄加评论,但从一  相似文献   

18.
李志伟同志是省局业务发展处一名主办科员,负责科研成果管理工作.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学习陈素华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忘我工作的事迹感人肺腑."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对处里分配的工作,总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力完成.他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交给他的工作,我们放心."这是业务发展处领导在话题谈到李志伟同志时的一席话.  相似文献   

19.
调整一般来讲,毛发湿度计是不需要经常调整的.因为在一次调整后,它都能比较稳定地围绕实际相对湿度作左右变动,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这在相对湿度中常的月份里尤为明显.而在相对湿度特别小或特别大的月份,虽然湿度计对实际的相对湿度仍有  相似文献   

20.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