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绘软科学研究》2011,(5):84-84,86
2011年9月17日消息,国内地理信息产业最富影响力的盛会之一——由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为期三天的“2011’SuperMapGIS技术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大会以“图启云涌,创新未来”为主题,从技术、应用、服务三方面全面展示了“云计算”时代国内地理信息的最新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应用越来越广泛。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海量数据的管理成为时空信息平台设计的关键。以智慧唐山建设为例,结合云计算技术,探讨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构建,针对云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云平台数据库体系架构以及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基于云计算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内容,探讨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如今,现代企业对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模式急需全面革新与升级。本文从超图云服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出发,结合GIS、云计算、网格化管理等先进的技术,描述了企业服务平台的7大可在线调用的功能模块,阐述了地理信息云服务在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作业链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数据量飞速增长,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从大数据发展与特征入手,阐述了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特征,介绍了地理信息大数据环境下的地理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探索了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挖掘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深入,用户对看图、用图、制图、出图等系列地理信息在线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公众及专业应用部门的地理信息服务需求,本研究从云计算视角切入,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云GIS服务平台架构设计与服务模式设计方案.平台在云计算技术下构建了云GIS环境,用户可以按需租用云GIS环境动态提供的虚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省级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基于该软件架构,专题图在线制作等高级地理信息应用可以通过在线服务的方式高效、稳定地提供.  相似文献   

6.
龚强 《东北测绘》2013,(5):1-4,8
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与其同步发展或紧随其后。目前,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未来技术的代表云计算正在迅速兴起,全球各大IT公司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抢占制高点;我国也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科研先行,政府推动,企业参与,风起"云"涌的态势。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密切协作,有力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界需要了解国际国内云计算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与其同步发展或紧随其后。目前,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未来技术的代表云计算正在迅速兴起,全球各大IT公司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抢占制高点;我国也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科研先行,政府推动,企业参与,风起"云"涌的态势。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密切协作,有力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界需要了解国际国内云计算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是近几年来计算机领域里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张,GIS开始与其他IT应用深度融合,并且逐渐进入IT应用的主流。在云计算的时代,GIS也面临着新的机会与变革。本文从云计算的概念和服务模式出发,介绍了吉信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测绘软科学研究》2014,(5):I0003-I0003
2013年,超图软件发布了SuperMap GIS 7C平台软件产品。这是超图软件全新架构的新一代云端一体化GIS平台软件,基于跨平台、二三维一体化、云端一体化三大技术体系,提供功能强大的云GIS门户平台、GIS应用服务器与GIS分发服务器,以及丰富的PC端、Web端、移动端产品与开发包,协助客户打造强云富端、互联互享、安全稳定、灵活可靠的GIS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部分,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提供着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利用其资源动态伸缩,自动监控,分布式存储,使得用户群体自订制IT基础设施资源成为可能。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试验依托云平台组建服务器集群,实现了高可配、高性能,为下一步平台全面使用云计算的升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地理信息"的思维和手段,实现传统空间数据"一张图"转变、传统应用服务向智慧化应用转变。总结了智慧徐州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成果,提出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数据即服务3种应用模式。以智慧旅游和智慧水利的应用成果为例,介绍了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慧徐州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计算技术研究进一步深入,云GIS、空间信息云等迅速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积累,开发了吉信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本文主要从其建设背景、架构和功能、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出将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物联网、云计算、SOA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基于车辆位置的各种需求日益增高,为了实现这种多样性的需求,超图软件开发出基于车联网(Telematics)应用的位置服务平台。Telemat-ics服务能够有效地将汽车技术信息、车辆位置信息、人员流动信息、物流信息、交通信息等汇聚在车联网上,从而让这些信息产生更深远的应用价值。本文从SuperMap GIS技术应用出发,结合超图自有的POI搜索引擎、导航引擎、云服务等产品,对基于telematics应用的位置服务平台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志辉 《中国测绘》2011,(3):86-8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突发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多.增强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农”建设的紧迫任务。日前.国家气象局与超图软件合作开发了基于SuperMapGIS平台构建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制作与发布系统。据悉,该系统将面向全国各级气象单位进行推广,届时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由“传统”到“科学”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袁敏 《北京测绘》2015,(1):128-1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进入了智慧城市建设时期。处于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讨论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并提出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构建方案;然后,针对测绘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空间数据的方法展开讨论;最后,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比传统应用模式,云计算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更灵活的定制方式、更强的计算能力,但将常规云计算技术直接应用于地理信息服务仍存在许多局限。本文对基于云架构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融合式异构GIS平台架构、轻量化GIS云原子单元、GIS资源智能动态资源伸缩、异构虚拟化云平台的统一管理等关键技术,为地理信息服务与云计算的结合提出了有效的技术策略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卢秀山  滕腾  刘如飞 《测绘学报》2017,46(10):1592-1597
城市管理智能化的基础是互联网、地理信息平台和云计算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的灵魂,是其数据的现势性。城市地理信息快速更新,涉及理念、经费和技术,这3个要素构成了城市测绘的历史性挑战,也是城市推行智能化管理的现实性瓶颈。本文提出基于真彩激光点云,构建一种城市自然数字模型;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无人机航摄、手机拍照、高清视频监控及云计算平台等技术手段,形成城市自然数字模型快速更新的技术体系;以实时更新的城市自然数字模型,构建具有最优现势性的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即以此奠定城市管理智能化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海银  胡振彪  宗恒康 《测绘科学》2016,41(12):147-150
针对当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单独建设、分散部署,存在运行效率较低及宕机风险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云计算的集约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框架。以青岛市为例,通过整合现有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资源,对软硬件及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形成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分布式云计算环境,实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的提升,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集约化云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及特点,探讨基于云计算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应用模式。通过构建一个"云脑"系统,将已构建好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存放于"云脑",便于政府、企业或公众获取实用信息,实现按需服务模式,解决因服务平台系统数据量庞大难以有效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市政规划设计中引入虚拟现实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量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传统以CAD为平台的市政设计软件在分析效率和展示效果上的不足已经成为三维技术应用的一个瓶颈。本文提出一种以云计算技术和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云盘和云API为核心的三维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框架,整合云端的地理空间资源、存储和计算资源、在线展示与线上线下交互设计能力,解决三维道路设计中的实时建模效率低、CAD平台分析支撑弱、交互和共享困难等问题,并在重庆多个开发园区开展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