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胡达龙 《气象》1994,20(9):2-2
保持地表土疏松提高地温观测精度笔者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发现,地温观测记录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地温观测地段土壤板结、温度表球部裸露于地表进行地温观测,就会出现地面日最高温度低于14时ocm地温的失真现象。因此,经常维护地温观测地段,特别是地面温度表安...  相似文献   

2.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建议在冬季有积…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讲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应高于 1 4时地面温度 ,然而在实际观测中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 1 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 ,尤其晴天时更为突出。测量气温和地温的温度表结构是一样的 ,既然在气温观测中没有类似情况 ,那么就不是温度表的结构问题。笔者认为是地面温度观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要求 ,地温观测的场地应当平整、疏松 ,温度表一半密贴地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 ,在实际安装操作中是用人眼估计的 ,加上最高温度表每天都要调整移动 ,这样就很难达到最佳的安装要求 ,易造成温度表的受热情况有所差异 ,这就是造成地面最高温度表示…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地面(0cm,下同)最高温度常出现明显高于或低于当天1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产生这种偏差,除仪器等因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地温地段的土壤状况及温度表的安置情况不一致。地面最高温度明显低于14时地面温度,是由于地温段表土板结未及时疏松,或最高温度表安置不当,与土壤接触面明显减小而引起的。我们知道,地面三支温度表安置合格,是指表身的二分之一埋入土中,与土壤密贴,能较真实地感应该处地表温度变化。当将地面最高(低)温度表调整后放回原处时,如果没有细心地将土壤回填到表身四周,从而使地面最高温度表…  相似文献   

5.
大气探测     
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14时0cm地温表示值的原因地面最高温度表20时的读数应≥地面0cm温度表任一次读数。在实际预审工作中发现,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有低于0cm温度表读数的现象,且在夏季出现的次数较多。地面最高温度表放置不完全符合规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规范》规定地面最高温度表于每日20时观测一次,并随即进行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该支温度表能感应出当日20时观测后至次日20时观测之间的地面最高温度来。有些观测员由于不注意调整或调整不恰当,致使记录缺测失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常遇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地面观测中,每逢冬季雨雪过后,地面温度表在耙松的湿地上很容易与土壤冻结在一起,以至于给20时地温表的调整带来麻烦。个别台站的值班人员遇到这个问题时往往采取小刀撬、温水浇等不恰当的方法处理,结果造成了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折断碎裂或者改变了土壤的自然状态,影响记录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在长期的观测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19时巡视仪器前后,如果发现地面温度表已成冻结状态,则在观测地温之前,  相似文献   

8.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 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 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9.
雷霁天晴,地温每每出现异常现象,譬如我站1989年2月27日14时,0cm地温示度为3.4℃,地面最高为6.2℃,而5cm曲管地温示度为8.0℃,当时地面,地面最高和5cm地温读数经多次复读均确定无误,且温度表正常无故障。  相似文献   

10.
雪后初晴 ,地面最高温度表会随着太阳辐射的不断增强而逐渐陷入积雪内 ,实测得的地面最高温度值失真。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有积雪时应把地面 3支温度表安置在雪面上进行观测 ,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身又被雪埋住时 ,均应将表重新安置。但是 ,这项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为 ,在太阳照射下 ,有时候积雪融化较快 ,在温度表本身重力作用下 ,地面温度表时常陷入雪内。而这时往往又是地面最高温度出现的时刻 ,很容易造成记录失真。不同的天气条件 ,最高温度表塌陷的程度不一样 ,对最高温度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 ,因…  相似文献   

11.
在08时地温观测时,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和0 cm之间的误差达0.5~1.0℃时,是否更换地面最低温度表? 发现这种情况,首先应检查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是否中断.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20时低于14时?为了避免地面最高温度误读,从前几年开始,我站就自行规定,14时观测完0cm地温后,对地面最高表进行读数,但不作为正式记录,只写在栏外作20时观测时的参考值、近两年来,我们发现,20时地面最高表读数低于14时最...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讲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然而在实际观测中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尤其晴天时更为突出.测量气温和地温的温度表结构是一样的,既然在气温观测中没有类似情况,那么就不是温度表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气象仪器仪表按技术规定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气象资料准确性。我在多年的预审工作中发现,因仪器仪表调整不规范造成记录矛盾和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就这种情况探讨如下:1最高最低温度表调整不到位1.1表现为日最高气温(包括地面)比实况明显偏高(特别是冷空气影响前后),当预审员询问值班员,记录是否会读措或没进行调整,值班员一口咬定无误。追查原因,大部分是因20时调整不到位造成。地面观测规范中规定,最高温度每天20时观测一次,观测后须调整温度表,绝大部分观测员都能及时调整,关键是疏忽了调整后的细心对比(特别是新同志…  相似文献   

15.
大气探测     
大气探测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偏低原因天气晴朗时,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低于地面温度表14h读数。众所周知,地面最高温度表每日20h观测后要做示度调整。由于每日都要拿动,致使其接触的土壤比地面温度表疏松。疏松的土壤空气相对增多,热容量增大,导热率减小,...  相似文献   

16.
地面最高温度表每天都要安装调整,使用不当往往会使地面最高温度产生误差。其误差大致可分人为误差和仪器误差两类,而仪器误差又系仪器制造、测温质、仪器结构特性等所造成。下面就地面最高温度表在日常使用中常见的几种误差作一些说明。一、最高温度表使用中的误差来源:长期以来,不少台站反映地面最高温度表最高性不良,主要表现在20时观测的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当日14时地面零厘米温度表  相似文献   

17.
地温是表示近地面气层和土壤的热力平衡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正确安装温度表,对于真正测出温度表球部某一部分的地面平均温度很重要。但是,尽管安装完全符合(规范)规定在晴朗少云的日子里,地面最高温度表(简称地高)读数常低于地面温度表(简称 OCm)的读数,反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台站不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地面三支温度表的安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安置不当 1.平时不注意及时疏松地温场,地面温度表放在板结的地表面或“硬槽”内,感应部分及表身裸露在地表或与土壤间有较大的空隙. 2.20时调整后地高、地低表匆忙放置,感应部分不能与土壤密贴,从而造成地面0 cm、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偏低,地面最低温度示值偏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冬季雪量较大,积雪消融后,地温场土壤水分含量猛增,湿润的土壤到了傍晚很快冻结成坚硬的土层,与之紧密接触的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表也与土壤冻结到一起,调整时稍不小心,就会将地温表折断.  相似文献   

20.
夏天地温高时,为保证地面最低温度表不受损,要将地面最低温度表收起,当遇到天气变化时,再将其放回原处,以免遗漏地面最低温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