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有句古话“如其人”,今天我们怀念侯德封先生其人则是对他科学思想之作一反思。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著名的贵州籍地质学家、解放后贵州第一个地质队—西黔探矿队—队长乐森(王寻)先生,已于1989年2月与世长辞了。为缅怀他生前的功绩,尤其是1949年前开创贵州地质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广泛资料收集与反复查证,特重点综合整理了1949年前他对贵州地质事业——矿产勘查一个侧面的贡献,以之对死者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3,(4):321-324
简要叙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贵州省地矿局原副总工程师廖士范先生在我国,特别是在贵州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主要贡献.缅怀了他坚持真理、敢讲真话的人格风貌,以及执着地质、勤于著述的学者风范,表达了贵州地质后学对他的敬佩、景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廖莉萍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23,40(1):102-108
王砚耕先生是著名的区域地质学家。他一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敢为人先、勇攀高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贵州的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把论文写在了贵州大地上。在砚耕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特撰此文纪念!  相似文献   

5.
华南大地构造及其与日本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几年来,我和科学院的孙枢先生、李继亮先生、王清晨先生、陈海泓先生以及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做了华南大地构造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结论。我们也画出了一些有关华南板块构造的初步图件,还没有最后完成,今天还不能摆出来请大家指正。 我应该加以声明的是,今天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研究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科学哲学和方法问题,而不是详细地讨论区域地质情况。大家都知道,自1976年以来,我差不多  相似文献   

6.
值此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地质矿产调查机构行将进行重大调整 ,贵州地勘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承前启后 ,既往开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纪念贵州地矿事业创始人之一、贵州地矿局第一任总工程师、贵州工业大学首任系主任、地质学家罗绳武先生诞生 10 0周年。罗绳武先生 (1899 9 19— 196 9 11 19) ,贵州省贵阳市人。 192 4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192 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之后回贵州。先后在贵州省农矿厅、实业厅、建设厅、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副处长、工程师、研究员 ,贵州省地质勘测队队长、工业厅副总工程师等职。 195 7年贵州…  相似文献   

7.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18,35(2):163-166
简述了魏家庸先生的学习工作经历与学术成就,特别是在探索发现"大贵州滩"奥秘中的贡献;以及"大贵州滩"在全球研究二叠纪末生物集群绝灭、三叠纪生物复苏中的重要地位。魏家庸先生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贵州三叠纪地质—古生物遗迹景观资源拥有六个"世界之最"的特点,介绍了魏先生"创建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同龄人的我国地质学、地球化学先驱、奠基人和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侯德封先生(1900-1980),生逢我国现代地质科学从初起至成形而蓬勃发展的风云际会之时,自北京大学校门走出,从矿业第一线技术人员起步,历经农商部(农矿部、实业部),晋绥矿产测勘局、四川地质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任职,将其毕生精力全部贡献予我国地质与地球化学事业,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在中国地质学、地球化学里很难找到一个学科或领域没有侯徳封先生的影响所在。诸如领导祁连山综合考察.黑龙江流域地质考察、三门峡水土保持考察、海南岛红土沉积考察、煤炭及锰矿资源勘查,部署西北石油地质调查,支持陆相生油理论,开创稀有元素及稀土元素研究,提出铀矿地质学基本理论,创建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化学及核子地球化学研究,推动中国工程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倡议组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以及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先生之慧眼独到的高瞻远瞩、坚持创新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和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纪念。为此,本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并将分2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朱森先生传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2,7(6):239-246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所不及。先生学业之成,实基於是,而先生天年不永  相似文献   

10.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8,13(Z2):264-265
笔者於民国三十四年奉命整理许德佑先生所遗贵州三叠纪标本,见有完美之海百合化石,冠茎具备,乃采自关岭县法郎村者,标签书为Encrinus carnalli,其冠则远较Encrinus复杂,其茎则具Traum-  相似文献   

11.
陈蓉  毕坤 《贵州地质》2006,23(1):69-74
贵州农业地质区划是在农业综合区划的基础上,用农业地学的观点以地质环境为主线编制而成,是对农业综合区划的补充和发展。对比贵州农业地质区划与农业综合区划,其目的是取长补短,更好地为贵州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服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是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许德佑、技佐陈康、练习员马以思三位地质古生物前辈在贵州普安遇难70周年。笔者基于缅怀他们、学习他们,尤其是他们为事业献身的精神而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如下。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仍坚持自己的岗位在荒山野岭里工作。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李春昱的带领之下,职员尹赞勳、许德佑、王超翔、朱夏、陈康、李广源、马以思等人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在贵阳召开的第20届年会。在4月3日上午举行的地层及古生物论文会中有宣读第102篇许德佑"中国之海相上三叠纪问题"以及第103篇许德佑、陈康"贵州青岩化石群之检讨",并且宣读论  相似文献   

13.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2,23(6):887-888
龙毓骞先生离开我们五年了,我一直想着要写篇文章纪念他,可是拖到了今天,心中感到格外愧疚。  相似文献   

14.
任纪舜 《地质通报》2019,38(8):1403-1404
<正>2019年5月25日是马杏垣先生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座谈,传承马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对主办这次活动的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们尊敬的老师马杏垣先生的在天之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马杏垣先生是中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特别对前寒武纪构造地质研究造诣深厚。他和他的学生在五台  相似文献   

15.
周德忠 《地质论评》1958,18(1):77-79
我们首先申明本稿是1956年5月中旬脱稿,同时确是只根据在贵州万山矿区1955年的一年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编写的。收集资料范围殊为狭小,又以个人的业务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的限制,再加上缺乏唯物主义论证的观点,难免渗进一些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当然就会有一些错误的了解和结论。地质界前辇田奇?先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我们是诚恳地虚心接受!现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提出的意见予以答复。同时我们更希望地质界的先辇们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9日,我们敬爱的张之淦先生与世长辞。 张之淦先生祖籍山东省安邱县,1935年出生于北京市,作为著名岩溶学家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家,他为我国岩溶地质事业和许多重大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张之淦先生是在参加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科学研讨会的现场上,因脑溢血突发,送医不治,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眷恋而离开我们的。虽然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但却无法抹去我们心中的悲戚与哀伤。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张先生昔日的同事和学生,我们在这里缅怀他的业绩和学风严谨、热爱事业、大公无私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4月24日是许德佑、陈康、马以思三位地质前辈在贵州普安—晴隆遇难70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和学习他们为地质科学、为地矿事业、为国家和贵州发展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4月3日,贵州省地质学会在贵阳蔡家关地质陵园,举行了由省地质学会、三位地质学家(马以思)的后人、贵州理工学院资环学院师生共计30余人参加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的12月1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徐克勤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徐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地矿事业及地质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已经永久地载入了史册。作为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徐克勤先生在矿床学的许多领域,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两个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这篇短文所记述的,仅仅是笔者所知的一些方面,谨以此表达对徐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苦李井,鱼硐一带早二叠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东南凯里炉山、苦李井等地实测的五条含铝岩组剖面中含有异常丰富、保存完好、具时代意义的孢粉化石共计达42个种属之多,这一发现,对该区铝土矿的形成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依据,对研究贵州境内二叠纪的生物地层及有关矿产和再度证实柳江运动在黔东南地区的存在.此外,进一步证实贵州境内不但有较大工业意义的早石炭世旧司期铝土矿层位;而且也存在早二叠世梁山期的铝土矿层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著名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申保教授90华诞。为表达对先生的祝贺和崇敬之情,我们组织出版了这期"庆贺董申保院士科学人生"学术专辑,谨祝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