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午夜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为我的小居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午夜亭”,它是我生命旅程中唯一的驿站。 由于我从小酷爱美术,自然将这3个字做了艺术装饰:在象征午夜黑色底的衬托下,把“午”字下半部的“竖”幻化成一个绿色的笔尖;把“夜”字上半部的“点”幻化成一颗荧荧的小星,把“横”幻化成一缕淡淡的云彩,把左半部的“单立人”幻化成一轮蓝蓝的弯月;把“亭”字上  相似文献   

2.
忆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再没有比春联更能代表过年的事物了,千家万户同一时间统一行动,红艳艳一片春联,新年喜气洋洋地就到了。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夜陪父亲写春联,父亲坐在小方桌子前挥毫,我坐在对面,左手捏着裁好的红纸的一端,右手按着红纸,看一个个饱满流利的黑字在红纸上流泻。父亲写好一个字,我就要左手向后拉右手向前按一下,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搁笔。我小心翼翼平托了墨迹未干的春联,轻轻地一条紧挨着一条放在里间的地上,稍不小心墨汁就会从笔划上淌出来,这一联就得作废。窗外寒风呼啸,室内一灯如豆。不一会儿双手就冻得僵硬生疼,仿…  相似文献   

3.
忆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再没有比春联更能代表过年的事物了,千家万户同一时间统一行动,红艳艳一片春联,新年喜气洋洋地就到了. 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夜陪父亲写春联,父亲坐在小方桌子前挥毫,我坐在对面,左手捏着裁好的红纸的一端,右手按着红纸,看一个个饱满流利的黑字在红纸上流泻.父亲写好一个字,我就要左手向后拉右手向前按一下,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搁笔.我小心翼翼平托了墨迹未干的春联,轻轻地一条紧挨着一条放在里间的地上,稍不小心墨汁就会从笔划上淌出来,这一联就得作废.窗外寒风呼啸,室内一灯如豆.不一会儿双手就冻得僵硬生疼,仿佛连骨头都要冻碎了.昏黄的煤油灯下,父亲凝神运气,挥洒自如,任毛笔在红纸上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因为畏惧,不敢言声,加上困得要死,所以写春联于我简直是酷刑.  相似文献   

4.
回归规律是高尔顿在从事遗传学领域的工作中提出的,在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一个人的每一种特性都受男性亲属所支配,尽管存在少数的例外。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普遍的回归规律”(1889)。其后,卡尔·皮尔逊(1903)测量了1000多个父亲和儿子的身高,验证了这个规律,他发现确实存在回归或可称之为反回的规律,这一古典分析被视为回归分析应用上的最初课题。  相似文献   

5.
父爱无言     
"安心上班吧,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电话那端传来父亲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交待.放下电话,我又一次泪流满面. 窗外,节日的鞭炮声热闹非凡,一声声揪着我思家的心.节日值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我更加想念家的温暖.电话打过去,爸大概从电话里听出我的心情,忙安慰我:"上班就要安心,把公家的事干好,不要忧家里……"在父亲眼里,我这个吃公家饭的女儿是全家的骄傲.平时,总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妈有时念叼几句,爸就会白她两眼:"干公家事哪能常有时间回来看你,工作要紧,她这一行哪一天都不能没人值班."我知道在父亲朴素的观念里,女儿的工作是天大的事.有一次我回家看望父母,刚到家手机就响了,父亲说:"是不是单位有事?那你快走,别耽误正事."  相似文献   

6.
父亲     
父亲的肩是厚厚的垫托起家庭的重担不曾有空闲父亲的臂是弯弯的镰在岁月的山坡上砍伐不曾有清闲父亲的脚是短短的尺丈量泥泞的道路不曾间断希望的伸延父亲的背是弯弯的弓搭上母亲的一支支箭竭力射向高高的蓝天父亲的眼是深深的堰盛着生活的辛酸也盛着幸福的甘甜  相似文献   

7.
农谚浅释     
李志超 《气象》1975,1(8):9-9
天空中有薄薄的云层时,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个淡淡的彩色光环。有经验的老农看到了这种现象,就很有把握地说:“天气就要变坏了,你们看天上起阴圈啦!”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围绕太阳或月亮的光环在气象上称之为晕或华。晕一般出现在卷层云上,是日月光通过冰晶发生折  相似文献   

8.
李泽椿,1935年6月1日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教育家李清悚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在半个多世纪的气象生涯中,他从一名气象站的观测员成长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气象学家。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在杂志上看见一道脑筋急转弯智力测试题,题目是:“两个两父子,一共几个人?”也许你会说:“二二得四,四个人.”不对!正确的答案是三个人,我们换换脑筋,就会发现其中一人既做儿子,又兼当父亲,这是一家祖孙三代,四个人实则只有三个人.  相似文献   

10.
冬日情怀     
林梅 《四川气象》2004,24(1):48-48
乍一惊觉 ,冬天就这样悄悄的浸入了天与地的每个角落 ,一场冬雾、一棵枯树、一片落叶 ,足以让心理洒满淡淡的甜蜜。是的 ,没有绚烂的阳光 ,也就没有让人向往的飞雪 ,蓉城的冬天如此平淡 ,如此的味道 ,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情怀去品尝。当我第一次感触到这里的冬日时 ,我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明的。我想 ,这个我将要生活许多年的城市有这样的魅力 ,我的生活将不再单调 ,就算拥有一刹那的感动 ,也足以温暖整个寂寞的冬季。就像在一个冬日的傍晚 ,独自走在异乡的街头 ,灯光下朦胧的夜色让我感觉到这个城市的温柔 ,昏黄的街灯静静拉长影子 ,始终孤独 ,…  相似文献   

11.
约翰·索默斯·达因斯(John Somers Dines)于1980年5月15日逝世,享年95岁。他是英国一个卓越的气象学世家的最后一员。他的祖父Georges Dines(1812—1887)曾发明露点湿度表;父亲W.H.Dines (1855—1927)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发明压管风速表和斜斗式虹吸雨量计,是探索高空气象的一位先驱;其兄L.H.G.Dines(1883—1965)曾多年担任寇乌(Kew)气象台台长。约·索·达因斯在英国剑桥大学Emmanuel学院受教育,1906年数学系毕业时已经协助他的父亲和哥  相似文献   

12.
爷爷的棉衣     
那年寒假回家,我顺便看了二姑,二姑给了我100元钱作见面礼。我拿出其中的80元给父亲买了一件灰色的老式而掉价的棉衣,剩下的买了爷爷爱吃的东西。刚进家门,我便嚷嚷着要爸试试棉衣。爸接过那棉衣,小心地穿在身,左瞧右看着,蓦地眼圈红了。我一下子呆了:“爸,难看?老是老点,可……”“不,不,挺好……”爸嗫嚅着,背转身子在脸上抹着什么。帮我收拾东西的妈走过来:“我说,他爸,把衣服给小赖穿吧,他天天上学,罩个厚的挡风……”“不,不给弟弟穿,爸大冬天的穿件毛衣……这,这是我买给爸的!”我说着说着,泪扑簌簌地往…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80,(4):41-41
V.Bjerknes(皮叶克尼斯,1862—1951),是挪威地球物理学家;以他命名的大气环流定理,是现代动力气象学基础理论之一.他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德国莱比锡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12年回国,任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和他的门生、助手Bergeron,Rossby,J.Bjerknes等人,一起创立气象学卑尔根学派(Bergen School).J.Bjerknes1897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奥斯陆大学后,在贝卑尔根气象台他父亲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1919年发表"移动性低气压的机制"一文,这篇仅8页的论文,在锋面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见解.1937年因希特勒入侵挪威而亡命于美国,从此在美国  相似文献   

14.
父爱无言     
“安心上班吧,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电话那端传来父亲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交待。放下电话,我又一次泪流满面。窗外,节日的鞭炮声热闹非凡,一声声揪着我思家的心。节日值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我更加想念家的温暖。电话打过去,爸大概从电话里听出我的心情,忙安慰我:“上  相似文献   

15.
露,规范定义为: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常生成于夜间,有时也生成于夕阳街山的傍晚,清晨以后,随着湿度的逐渐回升受热力蒸发而消失。有时也因受雨水的冲刷而消失。实际工作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蛙声如潮的夜晚,星空下掠过几丝淡淡的云彩,在干燥的地面飘下几滴斑驳的雨点,而微量降水以前就已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形成了露。微量降水以后露是否仍然存在呢?因为微量水降微乎其微,不足以将露冲刷掉,应视为存在.三次观测站的夜间出现的露,应转记于天气现象白天栏.笔者曾细心地作过几次观察,发现微量降水与露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杜中樑 《气象》1986,12(10):36-36
近年来,我们结合西藏阿里地区气象能源开发利用和技术服务的体会,特别重视了测站周围障碍物对日照的影响,在障碍物仰角分布图中增添了测站一年中日出、日落位置最大变化方位这一内容。在此变化范围内的障碍物仰角测得更详细,并给予叙述障碍物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以及气象与天文日照时数的差异等。 根据天文学的原理,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一年中日出、日落最偏北的方位是夏至这一天,最偏南的方位是冬至这一天。于是在夏至(6月22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的日子里,以日照计为中心,观测日出、日落的时间,并用经纬仪测定日出、日落点的方位角,描绘在障碍物仰角分布图上,构成一幅综合图。通过此图可一目了然地判别出在每个月份障碍物对日照时数的影响。附图是狮泉河测站四周障碍物仰角与夏至和冬至日出、日落方位综合图。 从图中看出,狮泉河(32°30′N、80°05′)E测站夏至这一天日出方位是60.8°,冬至这一天日出方位为11.67°,一年中日出方位变化范围达55.9°。根据这一范围内的仰角分布,可分析得出,5月中旬及8月中旬期间,障碍物仰角高达8°左右,有推迟日出时间的影响,减少了日照时数。而10月至次年2月左右,该期间的障碍物仰角低,对日出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王作述 《气象》1985,11(6):25-25
看了《气象》1984年第6及10期上关于nowcasting一词汉译的讨论,我愿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也不同意“现时预报”这一译法。甚至感到,在已列出的各种选择中,这是最不佳的选择。采用这一译法.首先面临着“现时”和“预报”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点是这一译法难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18.
话清明     
今年四月四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又到了。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了。因为这时赶走寒冬,迎来春暖,天气晴朗,草木欣欣向荣,万物生机勃勃,到处都是一派新气象。我国的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从节气上讲,清明属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早在唐朝就有了。清明这一节气似乎更早。为什么清明这一节气后来变成祭祀节日的呢?这大概与寒食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中,邓小平同志就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在十年后的1988年9月12日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十几年来,邓小平同志形成了一整套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0.
章淇 《气象》1980,6(9):21-21
读了《气象》第8期蔡恒荣同志“关于几种特殊情况下过去天气的编报”一文,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现行电码应当补充修订 现行电码及其补充说明已经制订多年了。在此期间,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观测网,许多同志在台站上工作了大半生,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应当加以收集、整理,用来作为修订电码的依据。象蔡恒荣同志文章中提出的这四个例子,就很可能是在制订电码时没有发现和设想到的情况。这并不奇怪,因为人类的知识总是在逐步积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