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斗争中,冶金地质变质岩铜矿找矿地质经验交流座谈讨论会,于1976年12月15日至23日在四川省会理县召开.会议由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十六个省、自治区的勘探公司(队)、地质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代表,并邀请四川省地质局(队)的代表共112人.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交流了近年来变质岩铜矿找矿评价和综合研究成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青海红沟铜矿系在1957年地质普查中所发现,先后经过地质勘探与科学研究工作,除已确定了矿床的经济价值外,并对含矿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以及矿床特征等都积累了不少资料。我们于1973年在青海冶金地质第七勘探队的协助下,曾对矿床地质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工作,今就其岩石与矿床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云南省地质局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在昆明举办《地球化学》学习班,聘请北京大学地质系冯钟燕教授讲课。学员除来自省地质局系统有关单位外,昆明工学院地质系,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省煤炭厅及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省地震局,石油地质、冶金地质及贵金属等研究所,个旧、东川、易门、会泽等矿山,建材云南地勘大队等部门和单位也派员前来听课,共33个单位、学员110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涉及范围为北祁连山东段,西起肃南,东至白银地区(图1)。区内甘肃省地质局所属有关队和冶金地质六队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勘探、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工作。本文主要为1976年我队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员马继祖、兰玉贞等13名同志进行教学、生产实习时,共同收集的资料。提供资料的单位有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区测二队、地质四队、局编图组等,并使用了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207工程指挥部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的资料。本文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编写,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在冶金部地质局主持下,1988年2月5~6日,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对YKS-30型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砂矿钻机及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鉴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5个单位的32名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惠民教授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张智远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报告的主审,会议先由冶金部地质局探矿处处长吴棣华同志和装备处副处长刘振邦同志介绍冶金地质钻探工作现阶段的有关情况、发展设想以及开展该钻机研制技项目的背景。之后,探矿术研究所作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为大打矿山之仗服务,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人员的水平,1972年11月2日至1973年1月21日,冶金部在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举办了地球化学探矿学习班.学员共73人,来自全国21个省(区)冶金系统勘探队、物探队、物探公司和桂林地质所;此外还有计委地质局和四个地质院校的教师18人.学习班采取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质》2003,36(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在承担国土资源部“九·五”资源攻关项目 ( 95 - 0 2 - 0 0 4 )过程中 ,在夏林圻博士指导下 ,杨合群、赵东宏等通过对北祁连山桦树沟、柳沟峡铜矿床的研究 ,首次提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铜矿床”新类型 ,有关论著发表于 :《西北地质科学》 1 999,2 0 ( 1 ) ;《西北地质》 2 0 0 1 ,34( 4 )和 2 0 0 2 ,35( 3) ;《矿床地质》 2 0 0 2 ,2 1 (增刊 )和 2 2 ( 1 ) ;中国大地出版社《北祁连山构造 -火山岩浆 -成矿动力学》第七章。该类铜矿床的特点是 ,含铜硫化物呈细脉状、网脉状和浸染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的蚀变岩中。根据铜矿…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二日,冶金部地质局在辽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机修厂召开了三项科技成果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不同系统的40个单位、73名代表.三项成果是:由冶金部地质研究所研究设计、辽宁冶勘公司机修厂试制的“YCO-Ⅱ型多点随钻岩芯定向钻具及YDC型岩芯产状测角仪”;由辽宁冶勘公司机修厂研制的“水平钻孔测斜仪”和由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探矿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钻进参数测定仪”.  相似文献   

9.
本文涉及的范围为甘肃东部(天祝以东),东经103°以东地区。所处构造位置南部主要为昆仑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西秦岭地区,北部主要为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孤形褶带西翼及脊柱等部位以及“古河西系”、“陇西系”等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构造复杂(为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接复合部位),岩浆活动强烈,已知有铜矿(化)点近200处,成因类型也较复杂。区内由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二队和陕西省地质局区测队及甘肃省地质局一、三、五,七队、物探队以及冶金地质一、二、六队和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青海以全吉群为代表的震旦纪地层是否有冰碛层存在、有几期等问题争论颇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所于今年七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劳秋元及全国震旦系协调小组阎立勋、陆宗斌等四同志,前赴现场会诊。同时参与工作的尚有青海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五地质队及青海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五队等单位。通过现场研究否定了全吉群第一、第二岩组底部二个可疑冰碛层,认为它们分属于山前扁砾岩,海陆交替相以河流相为主的砾岩,而肯定了全吉群第六岩组的泥砾岩为冰碛层,命名为“红铁沟冰碛层”。这对我省震旦系的划分、对比,其地质意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舒全安高级工程师主编的《鄂东铁铜矿产地质》一书初稿已经完成,于1988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了评审会. 评审会是由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经理邢新田同志主持,冶金部地质勘探总公司总工程师、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姚培慧同志担任主审,并聘请了贵阳地球化学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北京)、武汉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桂林及北京有色地质研究院(所)、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冶金工业出版社、冶金部物探公司、湖北省地矿局、冶金  相似文献   

12.
冶金地质系统于1985年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首钢地质勘探公司召开了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冶金地质系统各公司(院)、黄金指挥部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3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冶金部地质局局长张福霖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3.
邵克忠,河南省博爱县人,我国著名矿床、矿物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此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6年任西南地质局岩矿研究室副主任;1958年调江西省地质局,历任铜矿地质大队主任地质工程师、地矿处工程师、901地质大队总工程师、江西地质科学研究所铜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调任河北地质学院副教授、教授,并先后兼任地质系主任、矿产地质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河北地质学院学报》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河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4.
1988年4月5~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成都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7年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号召全体职工奋创探矿生产全国一流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安环司、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各先进队、先进机台的代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业公司、学校、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代表,共78人。会议听取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成辅民同志所作的题为“深化改革,确保安全,奋力争创全国探矿生产一流水平”的报告。 (一)报告首先估计了冶金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
刘嘉鹿院士 男,1941年5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市,满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967年于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68年被分配到辽宁省地质局营口地质大队任技术员,1973年调吉林冶金地质勘探研究所任室主任;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德封、刘东生主修地质年代学和火山地质学,以优异成绩先后于1981、1985年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卢社香 《矿产与地质》2007,21(2):152-157
论述了济源西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铜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中条山地区铜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性地将济源西北部的铜矿归为中条山地区的胡蓖型、铜矿峪型、横岭关型等几种成因类型,并指出在济源西北部寻找这几种类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在发展中前进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3研究所认真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作为1个不足300人的地区性铀矿地质研究所,担负着祖国北、西部7省区的铀矿地质研究任务。该所描准当代地质科研的最新技术领域,不断采用先进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桦树沟铜矿床与铁矿床是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它们只是空间上的叠加。桦树沟铁矿床为同生海底喷流沉积铁矿床,形成于中新元古代;桦树沟铜矿床为加里东期中低温热液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水银沟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为海相同生火山铜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三年来,金刚石钻进在西北地质局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如,1961-1962年在10个地质勘探中进行了金刚石钻进。其中西比诺高尔地质勘探队的一些钻孔深度达到600-800米,孟契高尔队-11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