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加索地区和南里海盆地相邻水域的中生代沉积物(岩性、结构和油气赋存)MoudkhatRzaev中生代沉积物在高加索地区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它们在大高加索和小高加索(MalyCaucasus)、南里海盆地的相邻水域部分及库拉盆地的坳陷带中均有广泛分布。尽...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8月6日起 ,每天要有6×105桶的原油从哈萨克的Tengiz油田流过里海输油管运抵俄罗斯的Novorossiisk黑海港口。如果一切进度顺利的话 ,这条长1575km的输油管线将取代铁路油罐车并增加里海盆地的石油输出量。其位于阿塞拜疆和哈萨克之间的里海盆地 ,石油储量预计可达(1.8~3.5)×1010 桶。相比而言 ,美国的石油储量为2.2×1010 桶 ,北海为1.7×1010 桶。美国对此深感忧虑。据说美国政府希望绕过俄罗斯和伊朗 ,使用另一条从哈萨克穿越里海贯通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  相似文献   

3.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2 200亿桶油当量,但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是未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战略接替区.对环北极深水盆地群中巴伦支海盆地、东格陵兰盆地、北极斜坡盆地和斯沃特里普盆地4个含油气盆地做了详细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环北极深水区油气主要富集在中生界,本区共发育有三叠系、中—上侏罗统泥页岩2套区域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IHS数据库2009年资料,统计了北海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和储集层系发现的油气田及大型油气田的个数和油气储量,分析了北海盆地油气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得出,北海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储量>5亿桶的大油气田中,北部油气俱丰,以油为主,南部则以气为主.通过对南、北北海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北海盆地发育多套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5.
萨哈林东北陆架代表了世界级未来油气区 ,几个特大油田已发现的尚未开发的油气资源约30亿桶石油和3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未发现的潜在资源可能超过已发现量。现今陆架上的油气聚集格架反映了构造、海平面升降和河流—三角洲沉积中心迁移之间的关系。渐新世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沿日本和千岛弧的俯冲有关。在相对构造静止期 ,残余下第三系构造地势起伏将古阿穆尔(Amur)河流沉积作用集中于大三角洲体系 ,主要是中新世的Dagi组和中新世—上新世的Nutovo组。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扭压构造事件产生的大型背斜中止了盆地的沉降作…  相似文献   

6.
阿巴拉契亚盆地下志留系区域性油气聚集主要分布在低渗透性的砂岩中,总共约117000km^2,可采天然气的资源量约30tcf.储层主要为“克林顿”和“麦迪纳”组砂岩。相当于塔斯卡罗拉时期的地层砂岩给整个下志留系区域性储量增加了另外的78000km^2储量。自从1880年开始大约有8.7tcf天然气和400百万桶油产自克林顿/麦迪纳储层。 LSRA东部主要含气层为盆地中心气聚集,而西部为具有盆地中心气混合特征的常规性油气聚集。盆地中心气聚积具有渗透性含气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并且通常有较低的流体压力。作为对比,常规混源的油气具有较低的渗透性油气饱和度、较高的重力水饱和度,同时具有正常和异常低流体压力。 常规混源储层中的高自由活动水饱和度构成了上倾圈闭,盆地中心气产生了一个几十英里宽的过渡带,这过渡带中具有两种端元聚积类型的特征。尽管盆地中心气聚积的塔斯卡罗拉砂岩部分主要为可渗透性饱和气,但是大多数砂层组成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塔斯卡罗拉砂岩中商业性气田主要形成于天然的裂缝和断背斜中。 LSRA的来源有:(1)奥陶纪黑色页岩的油气生成;(2)通过上覆305m厚的奥陶纪页岩的垂直运移;(3)油生成气时产生的异常高的流体压力;(4)自由孔隙水被超压气的上倾驱替;(5)盆地中心的渗透性气体圈闭;(6)造山期后的抬升与剥蚀,导致气体的漏失和流体压力的显著减少。 克林顿/麦迪纳砂岩的未来天然气产量主要期望来自盆地中心储量。塔斯卡罗拉砂岩能增加部分天然气资源,但主要为低孔和低渗、并且可能具有较低的能量,从而减少了对其勘探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东海陆架盆地面积28.4万平方公里,新生界最厚达1万米.不少地质家预测这里存在丰富的石油资源.从1972年到1981年已钻井50余口,除在台湾海峡有一小型气田投入开发和在西湖凹陷发现平湖油气田外,虽多处见天然气流和油气显示,尚无具经济价值的发现.该区的找油气前景究竟如何.实为人们所关注.位于南海西南部的暹罗湾—马来盆地,面积30万平方公里,渐新统以上最厚达1万米,主要为陆相碎屑含煤沉积并夹海相层.自北而南海相沉积增加,南部以海相为主.从1969年到1981年,共钻井220余口.已证实气田6个,储量3100亿方,油田5个储量约10亿桶.估计天然气储量在7500亿方以上.有价值的油、气田均分布在主要深凹陷内.其中气田主要分布在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盆地北部;油田多具较大的气顶且都分布在海相沉积较发育的盆地南部.盆地内其它小的、浅的凹陷只见显示而无油气田发现.暹罗湾的勘探成功,表明由断陷开始形成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第三纪滨海含煤盆地,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并在其向海的一方,还有较多发现油气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译丛》2010,(1):62-62
IEA在最新公布的{2009世界能源展望》中表示,2009年相对于2008年,全球油气上游领域的投资额锐减900多亿美元,下降19%,将影响20个大型油气项目,减少日产能200万桶。PFC能源咨询公司也估计,2009年全球油气上游勘探和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70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深水系统和天然气将是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今后十年可能出现重要油气产量增长的两个方面。至少已提出6个深水区作进一步的石油勘探 ,并有一些大的天然气计划正等待开发。在较长的时期内 ,此区周边地区的勘探、开采技术的提高、气体水合物的生产以及气体液化技术的使用将提供大量的额外石油以供长期开采。目前这两个国家已发现了550亿桶的终极储量 ,储集在已证实的约1000个油田中。其中至少有125亿桶(75TCF)的发现气储量在纳图纳岛近海、伊里安查亚海岸和近海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褶皱和泥冲带内等待开发。预计在近…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译丛》2010,(1):13-13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网站最新消息,截止2010年1月1日全球前十大探明石油储量国排名如下:排名第一的是沙特阿拉伯,2599亿桶;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1752亿桶;排名第三的是伊朗,1376亿桶;排名第四的是伊拉克,1150亿桶;排名第五的是科威特,1015亿桶;排名第六的是委内瑞拉,994亿桶;排名第七的是阿联酋,978亿桶;排名第八的是俄罗斯,600亿桶;排名第九的是利比亚,443亿桶;排名第十的是尼日利亚,372亿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分析了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提出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四个控制作用:(1)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演化阶段与凹陷结构;(2)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与地层分布;(3)构造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和油气分带的差异性;(4)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聚集与分布。构造运动是盆地演化及油气成藏的主导因素,盆地构造演化结合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是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油气勘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里海纵横谈     
里海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面积为36.8万千米2,海岸线长约700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海。据最近美国能源部提供的数字,里海大陆架可开采石油藏量在156亿桶,远景总储量可达1630亿-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可供欧洲消费400年。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国际石油界将其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世界上最后一座石油宝库”。人们有理由认为,里海可望成为ZI世纪西方经济大国和欧亚各国新的石油供给地。因此,里海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正逐步上升,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同时也必将成为美国、俄罗斯和西方大国政治…  相似文献   

13.
在亚洲 -澳大利亚东南地区 ,总体估计的石油总回收率约达1250亿桶油当量(BOE)(其中500亿桶油 ,125兆立方英尺天然气)。这个大区域的石油系统受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冈瓦纳的主构造解体控制。我们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研究区位于欧亚板块上以第三系为主的石油系统和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板块上以古生界—中生界为主的石油系统之间。在我们进行研究之前 ,研究区许多原油的相互关系是未知的。这次地球化学研究的目的是应用高分辨率地球化学方法评估这些油气的成因关系、油源岩的年代和古环境以及它们的相对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 ,…  相似文献   

14.
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这些资源的关注日益增强。 1975年,美国地质勘测局曾估计,西南极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可发现的石油储藏量为450亿桶,天然气为115万亿立方英尺。苏联水文气象部门估计,南极的石油储藏量将超过阿拉斯加。日本估计南极大陆架的石油为45亿桶,天然气为3.3万亿立方米。这些估计均基于地质上的假设或粗浅的数据,还不足以证明南极确切的油气储量。这些估计数只能称为“假设的资源”。但南极大陆架上存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勘探和开发南极的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7年以来,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连续获得重大突破。近10年来,中海油在深水油气勘探领域陆续获得重大突破和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南部白云凹陷及周缘区和琼东南盆地西南部乐东—陵水凹陷及周缘区,已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近10亿吨油  相似文献   

16.
在深水勘探活动中 ,断裂分区对原油体系的风险因子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新构造模型将注重与油气的分布、成熟及运移有关的风险 ,这些油气分布在坎普斯及桑托斯盆地富含早白垩纪湖相原油体系内。坎普斯是巴西油气最丰富的盆地。据有关资料 ,该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 2 1 60× 1 0 6 m3,约占巴西总石油储量的78% ;而该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为2 66× 1 0 9m3,约占巴西总天然气储量的 43 %。相比之下 ,桑托斯盆地的勘探程度较差 ,该区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 1 .0 0× 1 0 6 m3,天然气地质储量为 4.8× 1 0 9m3。坎普斯及桑托斯盆地的…  相似文献   

17.
Timothy  R.  Klett  Donald  L.  Gautier  Janet  K.  Pitman  吴峧歧 《海洋地质》2008,24(3)
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完成了对巴货仓支海陆架未发现的、技术上可采的(假定存在海冰)原油、天然气、液态气(总体上被称为石油)的潜在资源评价。如同美国地质调查局环北极油气资源评价(CARA)项目中已评估的其它地方一样,这个地区与许多北极盆地的特点相同,但是与石油相关的资料很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南太平洋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出发,开展盆地类型划分和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并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和资源潜力,以期对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国际合作选区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南太平洋地区经历了亨特-鲍恩造山运动、澳大利亚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分离、塔斯曼海扩张及珊瑚海扩张、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洋壳俯冲和弧-陆碰撞作用,最终形成了澳大利亚东部南缘和海域及新西兰地区以裂谷盆地为主、澳大利亚东部内陆以克拉通盆地为主的包括晚二叠世-三叠纪前陆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前陆盆地、古近纪-现今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6种盆地类型;(2)澳大利亚内陆南缘和东部海域以及新西兰地区裂谷盆地分布广泛,裂谷盆地油气最为富集,但内陆和海域有所差异,内陆南缘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石油与天然气的比值约为2:1,而东部海域裂谷盆地因油气成藏条件差,尚无油气发现;(3)根据盆地的剩余可采储量和远景资源量对南太平洋地区的资源潜力进行分析,认为白垩纪-古近纪裂谷盆地和古近纪-新近纪前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并优选出吉普斯兰(Gippsland)、塔拉纳基(Taranaki)和巴布亚(Papua)3个有利盆地。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深水区油气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不断升温。在全球6大洲18个深水盆地中已发现约580亿桶油当量的油气资源。目前,巴西、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油气田已经投入生产,而且产量不断增加,西非地区也已进入开发阶段,西北欧、地中海以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也都在积极开展深水油气勘探或开发。海上油气钻探不断向深水区和超深水区发展,探井数目也在继续增加,投资力度不断加强,储量每年也有很大的增长。深水油气勘探成功率平均达到30%,其中,西非的勘探成功率最高。深水区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最好的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地层中,储层以浊积岩储层为主,盖层通常比较发育,大多数圈闭都与地层因素有关。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盆地属准被动边缘盆地,从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到运聚条件等都具备了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具有丰富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到目前为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已找到石油地质储量4.5亿吨,经中外合作勘探评价,有9个油田具有商业性开采价值,现已投产的惠州211、惠州26~1两个中型油田,年生产能力为250万吨。南海西部海域已找到油田10个,气田2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亿吨,天然气1200亿立方米。 目前已知的海上大气区——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其含油气面积约9万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