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娜 《地下水》2015,(1):125-126
城市暴雨积水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因其发生频次高和至灾重已成为城市防洪减灾及建设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沧州市区排水现状和近几年强降雨后的积水情况分析,认为水文气象因素、地势低洼、市区排水设施老化及建设不合理、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是造成是城区暴雨积水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沧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能的工程和非工程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洪水的涵义及设计洪水计算概述每当洪水来临之际,就要严重威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防止洪涝灾害,就需要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设施来控制洪水,或者采取非工程措施来减少洪水的危害程度。究竟采取何种措施和如何确定措施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洪水的特性。对工程措施而言,必须准确地预估在其运行期间将可能遇到的洪水情势。但是,正如前面几讲所述,影响洪  相似文献   

3.
田龙 《水文》1997,(5):49-51
减免洪水灾害有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防洪措施。水文监测预报是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南“75.8”洪水的反思,论述了导工作的4个重要环节:(1)及时掌握水情信息;(2)准确提供洪水预报;(3)有可靠的通信设施;(4)正确高度洪水。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近年来,沧州市区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暴雨内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威胁着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有效地应对城市内涝,减少内涝灾害损失,相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在积极探索。本文根据近几年沧州城市水文监测成果,结合沧州市区排水现状,从应对暴雨内涝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城区内工程措施、城区外工程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定义与分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3,14(1):98-103
基于人与洪水的相互关系,将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定义为: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并阐述其内涵;根据这一定义,将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分为四类,即基于洪水物理属性的非工程措施、基于洪水风险的非工程措施、基于管理科学的非工程措施、基于政策与法规的非工程措施,并阐述各类非工程措施所体现的防洪策略思想和要点。指出蓄滞洪区是具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双重属性的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2)
南票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部,防洪抗旱工程建设齐全。通过对当前南票区防洪抗旱工程现状及防洪抗旱体系现状的分析可知全区的防汛抗旱工程措施建设落后、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滞后、防汛抗物资储备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根据现状存在的相应问题,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及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凡口矿区为岩中强烈发育区。采矿疏干排水导致盖层土体产生大规模的沉降、开裂、塌陷和稳伏洞穴,对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建筑物场地及农田水利设施产生严重的破坏,危害深重。具体表现在隐伏洞穴、大范围的沉降开裂、塌陷群和塌陷复活等3种岩深塌陷作用所引起的地基变形,基础沉降,河床渗漏,排灌设施崩塌等岩土工程问题。主要从规划设计、勘察评价和地基基础处理等方面防治其危害。3个不同的工程实例证明防治对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千年、百年一遇不同时段暴雨对核电厂区的潜在严重威胁,根据核安全导则的要求,并根据我国现行的暴雨强度计算的有关规范,采用工程水文设计中的实测暴雨频率统计法,对核电厂区千年、百年一遇暴雨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为核电厂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安全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土钉墙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育文 《岩土力学》2009,30(11):3357-3364
目前有很多针对土钉墙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忽略它们的适用条件而得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土钉墙计算方法,阐述了它们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过程中的假设条件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提出了土钉墙挡土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合理选择计算模型、确定滑裂面形状、进一步理解安全系数定义等,以利于提出安全、经济、优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矿坑涌水量的大小对矿床的经济评价有很大影响,也是制订排水设计和选择排水设备的依据。坑道涌水量计算是一项复杂工作,目前在方法上和理论上都还不够完善。本文据某锰矿涌水量计算的一些体会,集体研究写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渗流模型的路基排水设计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云杰  许模  裴向军 《岩土力学》2006,27(7):1191-1194
根据我国西部不同气候、地形地貌因素,将有关农田水利排水的渗流模型引入了公路路基排水,重点研究了完整盲沟的无降雨渗流模型、连续降雨入渗模型、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阶段性降雨模型及其解析解。通过工程实例,运用连续降雨入渗模型和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计算了路基内部盲沟的设置间距和排水时间,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西部公路盲沟排水设计中的排水计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工程中软黏土地基的成层特性及竖井有时并未打穿软土层情况,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和巴伦固结理论的基本假定,利用固结度联系孔压与变形,提出一种简化成层软黏土地基的固结沉降计算方法,对竖向排水地基的固结度及沉降等进行预测。对计算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如固结系数的反演选择、竖井未打穿土层时,竖井底部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压缩土层厚度选取等问题。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排水竖井固结程序CONSOL,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桥过渡段沉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青藏铁路开通近10 a以来,各类冻土工程稳定,保证了列车平稳安全的运行。然而,青藏铁路工程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病害问题。现场调查资料表明,冻土区路桥过渡段下沉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冻土区路桥过渡段的沉降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或冻结层上水水热侵蚀,引起人为多年冻土上限下降、高含冰量冻土层融化,致使路基发生强烈的融化下沉。建议这类工程病害应采取主动降温措施增强地基土的冻结能力,并加强防排水设施和改善地表水条件,消除水热侵蚀所产生的融化下沉。研究结果为青藏铁路路桥过渡段的稳定性和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正雄  陈益峰  胡冉  张勤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12,33(9):2829-2836
排水是岩土体及工程构筑物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在渗流域内形成潜在溢出边界或低水位边界而实现渗流控制的。在排水渗控条件下,渗流场往往具有强烈的边界非线性特征,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从理论上为稳定和非稳定排水渗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但其实际效果还需要得到试验的验证。通过开展含5个排水廊道的排水砂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复杂排水条件下砂土渗流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试验数据与数值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稳定渗流条件下,排水砂槽上游侧3个排水廊道对渗流控制起主导作用,而下游侧2个廊道则失去排水功能,数值计算与试验成果吻合较好;在非稳定渗流条件下,受测压管精度、砂样均匀性和毛细效应的影响,数值计算与试验成果存在一定偏差,但也较好地揭示了复杂排水条件下砂槽中的非稳定渗流特征。排水砂槽试验结果验证了Signorini型变分不等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复杂排水条件下岩土体及工程构筑物的渗控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唐晓武  杨晓秋  俞悦 《岩土力学》2019,40(4):1248-1254
现有复合地基的竖向增强体往往无法兼具排水能力与竖向刚度。基于该工程现状,提出一种桩身开孔、能够达到排水效果的新型预制管桩,并针对其开展地基固结分析。假设孔洞流体满足管流条件以及管桩内往孔压连续,并考虑褥垫层的协调作用,推导出排水桩等应变固结解析解。基于该解析解,首先对砂井、碎石桩、不排水桩以及排水桩在相同外径尺寸情况下的排水固结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开孔排水桩具有最好的排水固结能力。接着分析了桩身模量、褥垫层模量以及井径比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桩身性质(桩身开孔和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排水能力和模量是影响固结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且排水能力最为重要。但在排水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桩身模量越大,则固结越快。  相似文献   

16.
黄土洞穴对公路危害的地质模式及致灾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黄土地区一种重要的不良地质现象,黄土洞穴对各种工程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以对公路的危害最为突出。黄土洞穴对公路路基、边坡、桥梁、隧道和排水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这些危害在型式、主要危害的部位及危害的严重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规律。为了从根本上认识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的规律和机理,指导公路黄土洞穴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本文在对陕西省和甘肃省公路黄土暗穴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黄土洞穴对公路工程不同部位的破坏特征总结出黄土洞穴对公路路基、边坡、桥梁、隧道和排水设施危害的地质模式和致灾机理。  相似文献   

17.
动力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残余变形计算模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周健  屠洪权 《岩土力学》1996,17(1):54-60
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荷载作用下计算软粘土残余变形的模式。并将计算结果与不排水和部分排水情况下观测到的孔隙水压力及残余应变进行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式可用来估算动力荷载(例如地震荷载、交通荷载)作用下建于软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及其它设施所产生的附加沉降。  相似文献   

18.
沿海沿江城市地下开挖产生的工程渣土含泥量大、含水率高且较松散,主要运往渣土场进行堆填处置。由于产量巨大而处置场地有限,许多渣土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堆填速度快、缺乏排水设施、超高超库容堆填等问题,容易引发堆填体失稳事故。目前对于非饱和工程渣土堆体在快速堆填过程中的失稳机制认识尚不清晰,尤其是对这一过程中的高饱和度工程渣土强度增长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以深圳红坳渣土场填料——花岗岩风化料(CDG)填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初始饱和度土样进行三轴不排水不排气等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CDG填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随围压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增长速率与试样初始饱和度密切相关;当土样压缩后的饱和度超过0.7,不排水强度随围压的增长速率显著降低。基于有效固结应力法的原理,结合Hilf孔压公式和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一种工程渣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估算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对初始饱和度高于0.6的CDG填土的适用性。利用该方法确定的不排水强度cu与正应力σn的关系可应用于高饱和度工程渣土快速堆填中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05,26(9):1490-1490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工程排水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原塑料排水学术委员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6届工程排水与加固排水工程技术研讨会暨工程排水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年会将于2005年10月25~28日在南京瑞迪大酒店召开。本研讨会的主题是:工程排水(或兼顾加筋)新材料的研制;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施工技术与规程研究;工程排水与加固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0.
路基施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藏高原上施工会扰动其下多年冻土的存在状态. 近些年来, 高原上相继修建的大量的线性工程, 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必将进行多年冻土区的开挖和夯填, 从而会引起下伏多年冻土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研究了路基施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 并以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沿线典型实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开挖施工扰动最大, 可引起斜坡失稳滑塌、地表积水和热融湖塘等;填土路堤会引起其下伏多年冻土升温, 路基两侧形成的小气候往往起着提高地面温度的作用;挡水、排水设施施工也会导致多年冻土上限下降, 地表沉陷. 可见, 填土路基、开挖、地表工程扰动都会导致多年冻土发生变化, 这些冻土变化对路基稳定必将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