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微生物可以还原铁氧化物矿物。本文通过使用电化学方法对铁氧化物矿物在微生物还原作用下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行模拟与表征,补充了从新角度对微生物还原铁氧化物矿物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可直接以铁氧化物矿物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得到二价铁生成物。电化学实验显示,0.2 mA阴极恒电流条件下铁氧化物矿物可以接受电子,同时铁氧化物矿物中的Fe3+在0.89±0.01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发生还原反应,表明铁氧化物矿物满足被微生物还原的电化学条件。双室微生物-铁氧化物矿物体系研究证实,铁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阴极接受微生物提供的电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天然赤铁矿对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以长沙和海口红壤为例,构建了双室反应体系对红壤微生物与天然赤铁矿间氧化还原作用及胞外电子传递过程进行表征。研究显示,增加赤铁矿作为电子受体后,长沙与海口红壤体系开路电压由425.28、414.64 m V提升至511.46、532.52 m V,最大输出功率由221.5、171.0 m W/m~3提升至431.4、260.2 m W/m~3。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显示在0.43、0.55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vs.SCE)处出现Fe(Ⅲ)还原峰及Fe(Ⅱ)氧化峰,指证新氧化还原反应的引入。电化学阻抗谱(EIS)拟合结果显示赤铁矿电极极化内阻R_p自44840Ω降至665Ω,从动力学层面表明电极反应导致的电势降低有利于电子转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环境中以赤铁矿为代表的铁氧化物能够有效参与并促进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一种新的矿物和微生物交互作用形式,即微生物通过生物电化学作用参与到半导体 矿物的日光催化作用过程中。模拟日光光源下“产电”微生物与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交互实验结果显示,金红石的光催 化作用促进了矿物端元的反应速率,提高了电子在微生物和矿物之间的转移效率,使微生物电子传递链末端电子能量得到 提升。二者协同作用可提高微生物或半导体矿物单独作用时对污染物如Cr(Ⅵ)的还原处理效果。该研究为环境污染治理提 供了一种矿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室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对微生物和半导体矿物协同作用下偶氮类染料废水的还原脱色降解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及不同阴极电极材料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偶氮染料甲基橙(MO)可作为终端电子受体直接从固体电极上获得电子被还原脱色;各对比实验中,在微生物催化与半导体矿物光催化协同作用条件下,MO还原脱色效率最高.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的拟合结果显示金红石涂布阴极电极光照下极化内阻(Rp)为443.4 Ω,较无光条件下的1378 Ω显著降低,证明光照下金红石阴极的电子转移过程受其光催化作用的驱动.不同初始浓度下MO的生物-半导体催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随MO初始浓度降低而增加.通过对脱色产物的进一步分析,推测该实验中MO的还原脱色反应机制为: 阳极初始电子供体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将电子通过阳极电极和外电路传递给阴极半导体矿物电极,进而在半导体矿物的光催化作用下通过光生电子还原终端电子受体MO,使MO中的偶氮键断裂,生成无色的联氨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5.
天然金红石在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光吸收特性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本研究利用双室反应器,将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催化作用引入微生物原有的电子还原过程。利用电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催化条件下的还原反应进行研究。金红石光催化条件下,体系整体内阻下降23.5%,功率密度增加57.1%,体系反应效率得到提高;在(0.70±0.01)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处发生的微生物还原氧气的反应得以加强;同时反应极化内阻降低93.05%,表明在动力学层面上促进了原有反应的发生。研究证明,可见光下天然金红石的光催化作用强化了微生物对电子受体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6.
丁竑瑞  李艳  鲁安怀 《矿物学报》2012,(Z1):135-136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获取能量,这一过程中伴随电子由电子供体向电子受体的转移。通常情况下,微生物以有机底物充当电子供体,氧气、硝酸根等作为电子受体。对于自然界的天然矿物,其构成中的可  相似文献   

7.
在地表环境中,铁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微生物胞外呼吸的终端电子受体/供体、电子储存介质或种间电子传递介质促进环境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本文介绍了矿物-微生物直接界面电子转移方式中,铁氧化物矿物与组成微生物跨膜电子传输链的细胞色素蛋白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从分子水平刻画了微生物利用矿物进行胞外呼吸的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微生物驱动的矿物转化和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8.
黄铁矿作为一种典型金属硫化物尾矿,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Fe3+、O2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等氧化,从而产生高酸、高重金属含量的酸性矿山废水(AMD)。自发现这一现象以来,研究者对黄铁矿的氧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黄铁矿氧化为直接氧化还是间接氧化等方面尚存在较大争议。此外,对于黄铁矿氧化过程中硫元素的具体转化途径和形态转变的研究报道鲜少。主要是因为黄铁矿中的硫处于较低价态,氧化过程变成SO2-4会产生多种含硫的中间化合物,这些中间产物极其不稳定,很难被检测。因此,黄铁矿氧化过程中硫元素的转化途径就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难点。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并结合摇瓶浸矿实验对黄铁矿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黄铁矿是一种半导体,其氧化过程是一种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曲线等电化学研究方法可以为研究其氧化机理提供良好的方法与手段。摇瓶浸矿可以更为接近的模拟出黄铁矿在自然环境下的氧化,较为真实地反映其氧化过程。实验中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Fe3+,有无氧化亚铁硫杆菌条件下的氧化机理并进行了探讨。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400 mV),黄铁矿电极表面有单质硫产生,电极表面被钝化,电流减少;当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至约600 mV时,单质硫被氧化生成SO2-4,这一点通过阳极极化曲线同样可以得到证实。Tafel极化曲线表明:当黄铁矿电极电解液体系中Fe3+浓度的升高或者引入氧化亚铁硫杆菌时,电流明显增大,说明Fe3+浓度升高或者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时都能加快黄铁矿氧化。摇瓶浸矿实验同样表明: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不会改变黄铁矿的氧化机理,但是可以显著提高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另外,浸矿体系检测出多中含硫中间产物(S、S22O-3、S3O2-6、S4O2-6),依据这些中间产物推测黄铁矿的氧化途径为硫代硫酸盐途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相对于只有Fe3+摇瓶浸矿体系,有微生物存在时,矿渣表面不仅出现了因Fe3+氧化黄铁矿而出现的裂痕,更明显的特征是矿渣表面呈现大量形状类似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腐蚀斑痕,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时,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热电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东 《物探与化探》1991,15(3):188-195
黄铁矿单晶在具有一定的温度差时就产生温差电动势,呈现出四种导电类型,即p型,n-p型,p-n型和n型.不同的导电类型与它形成时的物化环境关系密切.决定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基本物化条件有三个.测定黄铁矿的温差电动势,将其除以两测量电极间的温度差,就得到黄铁矿的热电系数.不同类型的矿床,其黄铁矿热电系数的空间分布状态不同.利用黄铁矿的热电性可以预测隐伏矿体,研究成矿的分带性,评价矿床的剥蚀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地表关键带中时刻发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使其成为地球最活跃的系统之一,其中即包含半导体矿物介导的非光合微生物利用太阳光能量这一微生物-矿物协同作用新途径。特别是富含半导体矿物的天然红壤,为研究关键带中半导体矿物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或者生物质能的微观作用,探索关键带各圈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契机。自海口、长沙两地采集天然红壤样品,经SEM、XRD等分析确定其含有针铁矿、赤铁矿、水钠锰矿等多种铁锰氧化物矿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谱结果显示此类矿物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吸收活性。为考察矿物光电子能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影响,构建双室实验体系利用电化学恒电势技术模拟不同能量光电子,电势模拟矿物光电子能量设置为-0.05 V、-0.25 V(vs.SHE)。实验对比分析了土壤提取液、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抗坏血酸溶液(提供有机空穴捕获剂)等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电化学响应情况,发现0.1 mol/L NaH 2PO4缓冲液条件下体系稳定性最高,电流响应活性期超过30 d,最终体系稳定电流与溶液p H见表1。实验结果显示,阴极施加偏压条件下溶液p H基本稳定,说明水电解反应得以控制并达到动态平衡;恒定偏压下体系电流达到稳定,说明电极与表面微生物间电子转移的电化学过程实现平衡。同时,对比分析红壤样品的电流数据可以发现,海口、长沙两地样品在不同电势下的电流响应情况具有显著差异,预示着不同地区、不同电子能量作用下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特性。为进一步明确实验体系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状况,使用考马斯亮蓝G250测试总蛋白含量,对比初始阶段发现偏压作用前后蛋白含量基本稳定,表明模拟实验体系中微生物可维持原有代谢水平。本文构建双室电化学实验体系利用恒电势技术模拟不同能量光电子,考察微生物对光电子能量的响应特性。后续结合焦磷酸测序等技术获得群落构成信息,能够进一步揭示光电子能量响应情况下的红壤微生物群落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热硫化条件下温度对黄铁矿结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拟天然黄铁矿形成条件和基本过程,利用真空管式炉实验设备,通过热硫化法在250~410℃反应,实验考察不同温度条件下黄铁矿的结晶生长情况。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实验产物形貌、物相结构特点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50~410℃时均可形成黄铁矿,但250~280℃时黄铁矿结晶程度较差;310~340℃时,可生长出部分晶面;360℃时黄铁矿生长成较为完好的晶体;380℃时黄铁矿结晶成立方体、八面体等自形晶;410℃时可形成结晶好、成分单一的黄铁矿。  相似文献   

12.
载金黄铁矿显微构造变形与金富集关系可以从显微-超显微尺度揭示金成矿作用和地质过程,探讨金的再活化或再聚集作用。在胶东焦家金矿带成矿期识别出4种类型的黄铁矿,文章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电子探针(EMPA)等技术方法,探讨黄铁矿显微构造特征、超微观结构与金的富集关系。结果显示:载金黄铁矿均不发育环带,其中w(Fe)为45.70%~46.85%,w(S)为52.57%~53.37%;显微构造变形既有脆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黄铁矿晶体优选方位(CPO)主要表现为平行于晶轴极密和复杂极密;黄铁矿晶格间距为0.58 nm,主要发育刃位错。焦家金矿带在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见金集合体经历了从复杂的纳米尺度到宏观尺度矿物载体富集的过程,包括成矿流体中金络合物、金-铋-硫族化合物富集等化学结构变化过程和纳米金、载金黄铁矿纳米颗粒、岩矿石显微-超显微构造微环境变化过程。因此,不同类型载金黄铁矿CPO受到化学结构变化和显微-超显微变形微环境变化的联合制约,间接反映出载金黄铁矿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内部变形、表面形貌和结构缺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e dissolution of pyrite is of interest in the formation of acid mine drainage and is a complex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Being able to measure the rate of dissolution of particular pyrite samples under particular conditions is important for describing and predicting rates of AMD generatio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offer the promise of performing such measurements rapidly and with small samples. The oxidation of pyrite and the reduction of Fe3+ ions and/or O2 half reactions involved in the pyrite dissolu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steady-state voltammetry using three pyrite materials formed in both sedimentary and hydrothermal environments. For each sample, two kinds of pyrite working electrodes (conventional constructed compact solid electrode, an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onstructed from fine-grained pyrite particles) were employ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or both the hydrothermal and sedimentary pyrite samples th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half reactions involved in dissolution were governed by charge transfer processes, suggesting that hydrothermal and sedimentary pyrites obey the same dissolution mechanism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a C paste electrode constructed from fine-grained or powdered pyrite to study the pyrite dissolution process electrochemically and to derive approximate rate expressions from the electrochemical data.  相似文献   

14.
闪锌矿的吸收光谱和颜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分子轨道(MO)-能带理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颜色的闪锌矿呈色的机理和本质。闪锌矿由于其形成条件不同,所含杂质元素各异而颜色变化。黑色闪锌矿含Fe高,其颜色是由于以配位体硫为特征的非键轨道2e到Fe^2 的晶体场型轨道的电子转移在500nm产生吸收所致。只有闪锌矿含Fe低(<1%)时,它才可具有其他颜色,黄色与受主能级Cu^ 到导带或价带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10nm产生吸收有关;绿色是Co^2 的晶体场跃迁^4A2→^4T2(P)在700nm附近产生的吸收峰所致;红色可能与受主能级Hg^ 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70nm产生宽吸收带有关。当闪锌矿的吸收光谱有其中两个吸收带叠加时,它具有过渡的颜色,如黄绿色或绿黄色、桔黄色或桔红色,主要色调取决于两个吸收带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15.
黄铁矿与石英含金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晶体结构化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金的电子结构及性质、黄铁矿晶体结构特点、二氧化硅的电子结构特点和石英晶体表面特征;探讨了Au^+和Au^-离子形式分别替代Fe^2 离子和S^2-离子的形成机理以及以可见金方式在黄铁矿中的赋存机制;认为金在黄铁矿中的富集主要与其晶体结构有关,特别是与黄铁矿中Fe-S,S-S,Au-S和Fe-Au键的电子结构特点有关;应用稳定配合物的18电子规则和晶体生长的界面相模型探讨了石英含金机理;研究表明,石英含金不仅与石英表面的结构、内部缺陷和表面特征有关,还与石英生长的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石英表面键的电子结构特点有关,并主要受石英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界面相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产出的黄铁矿形貌丰富、成分各异,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运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系统观测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发现粒状黄铁矿粒径不一,具高Fe、S,低微量元素的特点;草莓状黄铁矿见有松散莓体、球形-次球形莓体和自形结构莓体,其Cu含量总体较高,不同晶体特征的莓体成分存在差异;胶状黄铁矿见有多层环带,内核到环带由纳微米晶体聚合生成,由内到外成分具有S/Fe比、Zn含量减小,As含量增大的趋势.分析认为早期粒状黄铁矿是在较高温度下的热液体系中直接形成,随热液作用衰减,生成的粒状黄铁矿多呈纳-微米晶产出;草莓状黄铁矿是由松散纳-微米晶逐步聚集形成,受溶液过饱和度影响,莓体粒度和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胶状黄铁矿多晶聚集环带生长方向是由内向外的,聚集程度差异指示沉积环境的反复交替.研究区多形貌黄铁矿具有由分散的微晶→多晶聚合体→自形单晶的完整演化系列特征,对于解读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揭示纳米晶体-宏观晶体的演化过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热法合成黄铁矿微观形貌和结构的观测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热液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生成的地质条件,采用硫酸亚铁(FeSO4)和硫代乙酰胺(CH3CSNH2)为铁源和硫源,在Fe/S比为1∶3、温度180~200 ℃、加热时间24 h条件下考察黄铁矿的结晶情况。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在不同水热条件下合成黄铁矿的形态及成分;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产物物相组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表征了黄铁矿晶体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在200 ℃时黄铁矿为粒状,粒度较均匀,粒径1 μm左右。在180 ℃时黄铁矿除有尺寸在1 μm左右粒状黄铁矿外,还有不规则带状黄铁矿晶体,带宽为200 nm左右。认为水热条件中,随着结晶温度的逐步升高,黄铁矿的形貌逐步由不规则形状向规则形状的转变。所以在实验温度较高阶段,形成规则的粒状形貌;在低温阶段,则会出现不规则带状形貌。  相似文献   

18.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5,15(4):428-432
利用电子探针对黔南卡林型金矿床中环带状黄铁矿进行研究,把它划分成三种类型,并分别测定内外带中As、Sb、Au、Hg和T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绘制了以步间距1μm,横穿环带的这五种元素的X射线强度变化曲线图,图中清楚显示出环带起因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这五种元素在微观尺度上呈正相关的振荡式变化,具有同源性。讨论黄铁矿经由胶体粒子的聚集、固结与结晶的生长演化过程,提供了低温热液可能是一种富含成矿质的多相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an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zer(EMPA) was used to ma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invisible gold in pyrite from the Liulincha gold ore belt.EPMA data show that gold mainly occurs as submicroscopic-microscopic inclusions.From the contrast of the major guide elements of pyrite from the Liulincha gold ore belt and those from four hydrothermal-type gold deposits in the Jiaodong region,we can see the pyrites were formed in two stages:the pyrite from wall rock is mainly sedimentogenic,with simple structure;and the pyrite from ore body experienced early sedimentary process to late hydrothermal activity,the pyrite is regular in crystal form and exhibits fractur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Macroscopic pyrite crystals originating from a variety of geologic settings were made into thick sections. Electr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with a Hall system, and minor element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with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scopy (LA-ICPMS). Selected thick sections were oxidized in a moist air environment inside a glove chamber. The relative metal content of surface products formed during oxidation was analyzed by LA-ICP-MS. Natural pyrite exhibits a range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common minor elements Co, As and Ni. These properti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synthetic pyrite doped with single elements. Pyrite enriched in Co is an n-type semiconductor with low resistivity and high carrier mobility, while arsenian pyrite tends to be p-type and have higher resistivity. The effect of Ni is weaker and tends to be obscured by Co and As in samples of mixed composition. Cobalt demonstrates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Enrichment of Co at oxidized pyrite surfaces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underlying pyrite. Cobalt enrichment in oxidation products is also more pronounced along crystal defects such as fractures, and in crystals with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These observations might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yrite arising from the presence of impurities, an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domains with different impurity compositions, facilitating electron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