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裂计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8个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的试验,分析了异型节点的初裂与常规节点的不同之处。在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受力的基础上,得出了异型节点的初裂承载能力取决于异型节点“小核芯”的结论,并以“小核芯”为基本计算单元,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的抗裂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抗裂承载力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计算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中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赖学全 《华南地震》2014,(Z1):57-61
运水泥制品及构件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抗裂性能差,容易产生大量的裂缝,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抗渗性和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纤维以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裂性能,提高建筑物的工程质量。从纤维砂浆的抗裂性能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工作性能方面分析了纤维砂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纤维砂浆这种新型水泥基材料的科研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土坡最危险滑裂面的随机搜索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土质滑坡滑裂面的若干实例,总结出发生土质边坡滑裂面的一些规律。据此,提出滑裂面几何参数的若干统计规律。应用蒙特卡洛概念得出一系列滑裂面。用条分法分别确定出抗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最小的就是最危险滑裂面。通过实例验算,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已有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复式钢管混凝土外肋环板节点的抗剪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节点核心区的抗剪受力模型,将节点域抗剪贡献分为三部分:节点域内外钢管腹板的抗剪贡献、节点主要连接件竖向肋板与锚固腹板的抗剪贡献以及节点域混凝土的抗剪贡献,推导了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屈服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工程设计提供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得到的节点屈服剪力和极限剪力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提出抗剪能力储备系数这一新指标反映节点的抗剪切破坏能力,量化地解释了节点发生梁铰破坏后抗剪能力的安全储备。得出此类新型节点在破坏时抗剪储备能力充足,可保证节点达到良好延性的破坏模式,说明节点设计符合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组合节点,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预期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方法对5种考虑不同因素的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键进行研究,以得到其受剪承载力和损伤模式。随后对基于合理分析模型、材料参数、单元接触、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等分析方法的新型节点研究表明,在不同地震水平往复力作用下,组合节点的滞回曲线表现为弹性,即未进入塑性和耗能。另外,在达到最大负向、正向位移时,抗剪连接键、对穿螺杆和支撑连接板仍处于弹性状态,混凝土损伤值和损伤区域均较小,即该新型组合节点具有高承载力、可全装配、功能可恢复等特点,可满足相应结构对该组合节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摩擦摆基础隔震上部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部结构存在偏心的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上部结构偏心距和抗扭刚度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上部结构偏心距对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位移反应和加速度反应均有较大影响,即使在上部结构偏心距较小时,其对结构地震反应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上部结构的抗扭刚度对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影响较小,而对上部结构的位移反应影响较大;上部结构的抗扭刚度对隔震层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影响较小。因而,对于上部结构存在偏心的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应减小上部结构偏心距并增大其抗扭刚度以减小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扭转反应。  相似文献   

8.
裂陷盆地成因研究现状综述与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裂陷盆地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把裂陷盆地概括为张拉裂陷,走滑裂陷和挤压裂陷三种成因类型,在系统综述每种类型的基础上,对主动裂谷盆地,被动裂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成因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因钢筋发生不同程度的锈蚀而造成承载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本文在已有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强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钢筋锈蚀对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建立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11组锈蚀钢筋混凝土节点试验数据,对建议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锈蚀钢筋混凝土节点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951,方差为0.075,二者吻合较好,本文建议的计算方法可用于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承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分析其破坏机理,建立适用于不等高钢梁节点的抗剪计算模型,提出了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比较了基于不同抗剪模型建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节点域的破坏模式主要为上核心区的剪切斜压破坏;节点域抗剪承载力主要由钢管腹板、核心区混凝土主斜压杆及约束斜压杆共同承担。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节点屈服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值更为接近试验值,验证了方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传力机理和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UHTCC新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新型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榀缩尺比例为1/2的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对不同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下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裂缝开展形式、滞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能明显改善节点核心区的抗裂性能和剪切延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可部分或全部替代节点处箍筋的抗剪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FRP抗震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采用SGFRP、HFRP加固的四个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FRP加固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基于分析给出了相关计算参数的工程设计建议取值,并对加固方式、纤维品种、纤维粘贴角度等主要因素对节点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节点核心区和梁柱端头粘贴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节点的受剪承载能力;加固方式直接影响节点受剪承载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进行了四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试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同时分析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分析了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后,通过芳纶布(A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对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FRP加固后的梁柱节点,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  相似文献   

15.
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足尺模型对比试验方法对现浇高强混凝土梁柱组合件、预制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和高强预制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梁柱组合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开裂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退化特性、耗能能力、节点核心区域的剪切变形、梁端与柱端的转动变形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高强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与现浇高强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件具有相同的抗震能力,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柱组合件的抗震性能和主要抗震性能指标与现浇高强混凝土梁柱组合件和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应采取必要措施增加全装配式节点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9个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了轴压比和核心区箍筋间距对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HTCC节点出现了大量裂缝间距仅为1mm左右的微细斜向裂缝,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UHTCC材料可降低甚至消除节点核芯区箍筋的用量。在试验基础上,对UHTCC新型框架节点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值和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平面框架节点核心区不存在直交梁的影响,可以应用碳纤维布直接进行加固,以增强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足尺混凝土框架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对碳纤维布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用的加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FRP加固对装配式梁柱节点及整体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OpenSEE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某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以相关试验为基础,比较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同时选用合适的FRP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来表征FRP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作用,设计3种装配式梁柱节点FRP加固方案,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节点承载力、滞回曲线和位移延性的差异,考察了FRP包裹层数等因素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随后对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了3种FRP加固方式,并选取3条地震波进行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以考察结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FRP环向包裹加固及纵向加固能分别有效提高节点的延性能力和承载能力;FRP加固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为装配式结构FRP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虑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相互作用,对扁梁柱节点的内、外核心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内、外核心区有一个重叠的区域,给出了地震作用在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分配方法,采用压杆模型和软化桁架模型,提出扁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核心区钢纤维和扁梁中无粘结预应力对扁梁柱节点抗剪极限承载力的作用。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得到四个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试验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s primary purpose is to compare the 2D and 3D analysis methodologies in investig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s under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state of stress on the face plate was obtained in both cases using a total strain based crack model to predict the spreading of cracks on the plat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ack widths. Results of the 2D and 3D analyses agree well. Although significantly more demanding, 3D analys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predicting the following: (i) the opening of the vertical construction joints; (ii) the cracking at the valley sides; and (iii) the crushing of the plate during the seismic action. During the earthquake loading, the cracking predicted at the base of the face plate after the impounding spread significantly towards the crest of the dam; however, the crack widths are obtained relatively small. Crushing of the face plates at the construction joint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large scale cracking predicted on the face plate for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s. Earthquake induced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the fill increases the compressive stresses on the face plate, thereby reducing the minute cracking on the plate. However, this effect also leads to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residual openings at the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at the plinth level.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