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黔北及黔东的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大面积分布的岩溶山区,常见在靠近地表分水岭地带地形切割很浅,地表水因处于源头地带而溪流小且多具季节性,地下水因处于补给地带而出露泉水少且动态变化很大,以致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特别困难。这种地带的溪流和泉水往往不能作为固定供水水源:而白云岩之岩溶裂隙很发育,含较丰富的网状岩溶裂隙水,在平缓丘状的地貌条件下埋藏亦不深,便于钻井取水。由于白云岩含水性较均一,成井率很高,单井涌水量可达200吨/日以上,可以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本文以岑巩县白岩坪畜牧场为例,利用笔者现场勘查资料,并引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和邻近的玉屏—朱家场地区1:5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资料,对上述问题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以玉屏县朱家场白云岩盆地地下水集中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总结前人工作成果、开展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研究区基于三维非均质各向异性非稳定流承压水数值模型,经检验与区内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点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拟合良好。最后对建模的过程及其对研究区地下水管理意义和在省内其他条件相似地区可推广性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婉珠  刘鹏  申巨波  王海潮 《地下水》2018,(5):26-27,39
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五大类,富水性分级与区域地下水一致。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离基岩山区近的村庄可以采用引泉方式解决供水,而远离基岩山区的低山丘陵村庄人畜饮水集中供水水源可采用大口井廊道取水工程来解决。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来解决当地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6)
瞬变电磁(TEM)方法在新疆地区应用广泛,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以第四系松散层找水为主。在新疆白杨河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该区域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勘查,结果发现,区内新近系分布广泛,以砂岩为主的地层富水性较好,厚度大,白杨河谷地新近系在莫合台-阿腊勒-冲帕孜三角带形成拗陷中心,中心带厚度大于500 m,最厚处可达750 m,白杨河一带300~450 m,东部区一带为150~300 m,区内有4处沉降中心。通过勘查,推断了勘查区水文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展布特征,成功圈定了3处供水靶区,有效指导了该区域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沙雅县地处极度的干旱区,农业为灌溉农业,受河流来水季节性不均匀的制约及塔河综合治理要求,灌区农业生产主要存在水土资源不平衡、水量供需紧张问题。为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对沙雅县水源地进行水文地质勘查,通过已有成果、机井钻孔资料及本次46组抽水试验,分析区域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得到项目区含水层富水性分布。结果表明:北部富水性较好,东、西两侧及南部富水性较差,本次机井大部分布置在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的项目区北部。  相似文献   

6.
王兆馨 《地质论评》1982,28(5):453-460
孔隙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工农业供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中以第四系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又以浅层地下水居多,约达孔隙水资源的80%—90%。从大区域来看,用于大面积农田供水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可占总开采量的80%以上。这充分说明浅层地下水在农田供水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系统比较复杂,尽管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清水河地区、准格尔地区、偏关-龙口地区和天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及黄河水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取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绿洲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区域采样的方法,对黑河中游绿洲农田灌区71眼水井硝态氮(NO-3-N)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井的NO-3-N平均含量为(10.66±0.19) mg·L-1,其中32.4%的水井NO-3-N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NO-3-N含量>10 mg·L-1),16.9%的水井NO-3-N含量严重超标(NO-3-N含量>20 mg·L-1).被调查的手压水井NO-3-N平均含量为17.41 mg·L-1,比饮用水机井((5.75±0.20) mg·L-1)、灌溉水机井((11.44±1.70) mg·L-1)分别高67.0%和34.3%,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2.4%和28.6%;地下水观测井NO-3-N含量的平均值为(11.53±0.92)mg·L-1,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25.0%.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深层水井也受到污染威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NO-3-N含量顺序为:蔬菜大棚>制种玉米>菜田>带田>水稻>小城镇.蔬菜大棚、菜田和制种玉米种植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沙质土壤地区地下水NO-3-N含量平均值为(27.20±1.96)mg·L-1,比壤土地区的(9.93±0.87)mg·L-1高2.74倍,地下水NO-3-N含量的最大和最小值均高于壤土地区,超标率高28.3%,严重超标高52.5%,表明地下水NO-3-N污染受土壤质地影响,沙质土壤区域内的地下水更易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9.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26(1):111-112
重庆市重庆红层严重缺水地区(荣昌县)地下水勘查示范报告重庆市荣昌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重庆市铜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重庆市潼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贵州省贵州省安顺市幅[G48C002003]1∶25万区调修测贵州水城-织金-纳雍地区铅锌银矿资源评价成果报告贵州松桃-玉屏铅锌矿评价成果报告贵州威宁-赫章银铅锌矿评价地质报告贵州西北部纤维状坡缕石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贵州省赤水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贵州省凤冈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贵州省清镇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贵州省织金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四川省万县幅[H-49-(7)]1∶20万地…  相似文献   

10.
王双 《地下水》2012,34(6):73-74,139
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项目是"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和雷州半岛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采回水样的分析结果,对本区地下水供水水质分别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得出,浅、中、深地下水局部不同程度遭到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水源继续遭受污染和预防污染扩散,确保地下水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黄越 《江西地质》2000,14(1):28-35
21世纪初期是江西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矿产资源状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提出了实施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方面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滨里海盆地东缘Д南石炭系碳酸盐岩KT-II含油层系Д层岩心和录井资料稀缺的情况下,针对该区油气发现多年但储量一直未有效动用,导致碳酸盐岩储层钻井结果见效差、单井初始产能差异大的生产矛盾。通过井筒资料精细对比分析,确定Д南难动用储量区Д层复杂储层的有利层段为Д1底部鲕粒白云质灰岩所在的白云岩化带,该储层主要为孔洞缝复合型和孔隙-裂缝型。结合古构造和沉积相特征,确定储层有利分布相带为开阔台地相浅滩亚相滩微相,原始沉积环境和白云岩化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发育。在有利相带约束下,优选地震属性并进行叠前叠后储层反演,根据储层厚度、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及含烃指示等因素综合评价,预测Д1层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为近NE-SW向带状分布,为该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钻井见效提供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1—2015年MOD10A1/MYD10A1、MOD13Q1以及相关气象数据,采用积雪持续时间比率法,监测了天山山区的季节雪线高程,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近15年天山山区雪线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高程3 680 m左右,其中,北坡、伊犁河谷、南坡季节雪线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平均高程分别为3 620 m、3 390 m及3 820 m;空间上雪线高程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点。②年际尺度上,气温是影响天山山区雪线高程的主控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南北坡与之相同,但伊犁河谷则降水是影响其变化的主控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季节尺度上,夏季气温、冬季降水是影响雪线高程的主控因素,降水与其呈负相关,但气温较高的地区,夏秋季降水会促进积雪融化,使雪线高程上升;月尺度上,7月气温、1月降水对其影响最明显,且存在一定的滞后反应。③天山山区雪线高程比零度层低800 m左右,两者呈较好正相关;雪线高程与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呈负相关,植被覆盖较好区域,同年NDVI与雪线高程相关性较好,植被覆盖较差区域,前一年NDVI与其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岩石分级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介绍国际上的两个分级系统和国内的三个单项岩石分级及岩石三性综合分级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阐述了岩石分级理论和应用的新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岩石分级课题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扩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黎介  刘宁强  龚庆杰  吴轩  严桃桃 《现代地质》2021,35(5):1459-1470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量元素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并将其编号为LG03,其基因链元素序列为Nb→Ti→Zr→Cr→La→V→Pb→Co→U→Ni→Th。分别选择发育在广东连阳花岗岩与佛冈花岗岩的2个花岗岩风化剖面、海南文昌3个玄武岩风化剖面、北京房山1个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胶东2个花岗岩风化剖面与1个玄武岩风化剖面及1个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共计10个风化剖面对新构建的LG03基因以及以前基于主量和微量元素混合构建的LG01岩性基因进行检验。采用基因相似度≥80%作为样品之间具有相似基因的判别标准来检验地球化学基因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时,发现基于微量元素的LG03岩性基因与基于主量和微量元素混合的LG01岩性基因在遗传性与继承性方面基本相似,但LG03基因相对于LG01基因更稳定。采用酸性相似度20%和80%作为划分类基性成分、类中性成分和类酸性成分的标准时,发现LG03和LG01岩性基因在成分分类与物源示踪等方面也基本相似。在物源示踪方面LG03基因相对于LG01基因更稳定;在成分分类方面当二者划分结果不一致时应以LG01基因的酸性相似度划分结果为准,可进一步以LG03基因的划分结果加以约束。在风化、搬运与沉积过程中,地质样品的主量成分可能会受到风成沙、生物体等介质的加入而发生明显改变,进而导致LG01基因发生改变。但这些较单一成分物质的加入并不影响相对不活动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使LG03基因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因此相对于LG01基因而言,LG03基因由于消除了受风成沙、生物体等介质的影响而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简伟  柳维  石黎红 《矿床地质》2010,29(2):308-316
文章总结了北美西部及中国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斑岩型钼矿床的分类、共生岩浆岩、矿化方式及蚀变特点,重点探讨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钼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沉淀机制以及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s in carbonates have long been the important geochemical tracers. Studies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aleoclimatic processes, the paleoceanic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and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 Researches of more than four decades in the field, especially from the early 1980s on, during which the analysis of the isotopes in fossil brachiopods and early diagenetic cements has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knowledge, achieved appreciable progress. However, problems still remained with how to explain the data that already existed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arbonates, on which there is a dichotomy between those who advocate that the data represent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topes and those who argue that the data have been altered diagenetically; with how to select the samples of carbonate for analysis of the isotopic ratios, which has a set of criteria, namely, the microstructure, the Cathodoluminescence and trace elements, for tests of the sample preservations; with whether the fossil brachiopods′shells have vital effects o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n which there is a tendency toward the existen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o what exten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variations of the fossil affect thei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ratios an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early diagenetic cement as analyzing samples. Along with the problem raising,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ethods on, and new developing trends toward, the problem-solvings, as well as the up-to-date advances of studies on each problem.  相似文献   

18.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2.5Ma.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对磁化率、孢粉、δ^13C、粒度、地球化学及分形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作了重点评述,并对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物理机制和δ^13C恢复古环境的理论基础作了初步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朱艳芳  周志芳 《江苏地质》2001,25(4):246-250
龙滩水电站坝址区大部分平洞均存在结垢现象,且从洞口往里,碳酸钙厚度逐渐变薄。从土壤CO2对岩溶作用的驱动、土壤与外界CO2浓度的差异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出发,结合降雨资料及左岸岩体渗透张量的特征,粗略估算了强、弱微风化带内每平方米洞壁的结垢量,估算的结果与 洞壁的 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G.P. Kuzmin 《冰川冻土》2004,26(Z1):133-136
Thawing and freezing processes are developed subsequently with filling of constructed- in-permafrost underground reservoirs with water. The paper proposes an approximate method to assess these processes with instant filling of reservoirs with water.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experimentally found mechanism of water cooling in underground reservoirs.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showing effects on the reservoir radius during thaw/freeze cycles, on water and soil temperature as well as on water storage du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