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铁铜成矿带,形成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气沉积型铅锌硫化物矿、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铜锌、铜硫化物矿、火山热液型铜硫化物矿、热液脉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铜银矿。成矿系列划为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为与下石炭统海相火山-沉积岩有关的铁、铜、锌、铅、金等层控硫化物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与下二叠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银矿成矿亚系列。矿床式有查岗诺尔式、欠哈布代克萨拉式、胜利式、巴勒陶萨拉式、哈尔嘎嘎林恩式、艾肯达坂式等。  相似文献   

2.
<正>阔拉萨依铁矿位于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天山西段的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巩乃斯复向斜中的伊什基里克南坡向斜,属伊犁金铜成矿带—伊什基里克成矿亚带。区域上,几乎所有矿床、矿点均位于伊什基里克山北缘、南缘断裂之间;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海相火山岩-沉积岩、中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陆相火山岩;侵入岩以华力西期中酸性为主,  相似文献   

3.
总结新疆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与火山岩有关的主要金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火山岩。论述下石炭。论述下石炭统火山岩及火山岩及火山碎尿沉积岩、区域性大断裂及次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卡特里西铜锌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特里西铜锌多金属矿是新疆东昆仑地区首次发现的海相火山沉积型硫化物矿床,该矿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内的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一般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夹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炭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海相火山沉积特征明显,为在相对封闭的浅海盆地内,火山活动形成的成矿物质在火山机构边部洼地内堆集形成。东昆仑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地层中海相火山岩带分布有众多铜多金属矿点,为一较有前景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卡特里西铜锌矿找矿及成因认识上的突破不但填补了东昆仑一带该矿床类型的空白,而且对在该区广泛分布的托库孜达坂群内火山岩系地层中寻找该类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金属矿成矿背景和地质特征。其赋矿地层主要为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少数为中-上泥盆统阿勒泰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成因类型划分为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Sedex型、造山型和伟晶岩型5种类型,其中海相火山岩型为主要类型,进一步划分出VMS型、火山热液型、火山沉积型和矿浆-火山热液型4个亚类型。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矿床成矿时代分为3期:早泥盆世(410~389 Ma),是主要成矿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少数矽卡岩型矿床;晚石炭世—二叠纪(320~258 Ma),主要形成与岩浆期后热液、伟晶岩或构造热液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和造山型金矿;早-中三叠世(248~232 Ma),形成少量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硫同位素表明矽卡岩型铁矿的硫来自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火山沉积岩型和矿浆-火山热液型铁矿的硫除来自火山岩外,还有细菌还原海水硫和闪长岩;VMS型矿床的硫主要是海水硫酸盐细菌还原硫和来自岩浆(来自火山喷气或火山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可以明显地分成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主成矿元素均以铜为主,含少量的锌,几乎不含铅,矿床类型属于铜型。这些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矿床被统称为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根据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系、沉积建造以及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最可能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弧后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齐石滩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因素、金的富集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标志研究,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石英脉中,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大经  杨佑 《矿产与地质》1995,9(3):160-167
论述了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区的陆相火山喷流积型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指出矿区的灰岩同生然砾岩等同生断裂构造,普遍产出的硅质岩、“矽卡岩”及铁质岩等构成喷流沉积岩。矿体呈层状与围岩整合产生,矿化与蚀变均具有特征的分带等,是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重要标志,并建立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即洪岩头式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希地区金矿概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新疆伊宁县阿希地区发现的大中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赋存于晚古生代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吐拉苏火山盆地内,三级火山构造分别控制矿带,矿田和矿床,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可分成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在成矿时代,构造环境上有别于以前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对于扩大矿领域,推进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舍勒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及Ⅰ号矿床控矿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舍勒多金属矿田,位于阿舍勒陆缘裂陷槽中。矿田构造为两个复式向斜夹一个复式背斜组成的褶皱束,具有6组断裂,经历了3次拉张,3次闭合的演化历史。矿田地层为泥盆系火山岩建造及下石炭统火山-沉积岩建造。中泥盆世艾菲尔期和晚泥盆世弗拉斯期,为矿田的两个主要成矿期。Ⅰ号矿床形成于艾菲尔期,矿体赋存于古火山机构通道相的次辉绿岩筒筒壁间隙之中。  相似文献   

11.
乐平市浯口膨润土矿床位于萍乐拗陷带中,矿体赋存在浯口复式盆地上白垩统赣州组中,矿石中富含火山碎屑成分,有极少的陆源岩屑,成矿母岩为中酸性玻屑凝灰岩,火山碎屑物质就地或短距离搬迁沉积而成。矿体产出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岩浆岩、火山岩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综合分析认为:本矿床属陆相-火山沉积型矿床。本区找矿工作可在浯口向斜南部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寻找新的矿体,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12.
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广泛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界山,即成吉思汗山与哈拉阿拉特山.本文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界山石炭系—二叠系与盆地内玛湖凹陷等的地震地层,通过露头—探井—地震地层开展关联研究.界山下石炭统为海相碎屑岩地层,主要分布于成吉思汗山.上石炭统发育火山岩及海相沉积碎屑岩,二叠系下统发育—套陆相砂砾岩,主要分布于哈拉阿拉特山.盆内玛湖凹陷等的地震地层:下石炭统钻探见于中拐凸起,未获得可追踪对比有效地震反射;上石炭统佳木河组主要发育火山岩,局部变化为凝灰质砂砾岩夹火山岩层,风城组主要发育灰色白云岩、白云质泥岩,横向相变为凝灰岩或火山岩层,同位素测年结果明确时代归属上石炭统.通过探井地层岩性及同位素测年对比,地面露头区佳木河组与地震地层夏子街组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归属下二叠统;而地震地层佳木河组则对应地面露头哈拉阿拉特山组下部的火山岩发育段(局部夹灰色灰岩透镜体);地震地层风城组主要对应露头区哈山组上部的沉积岩发育段及阿腊德依克赛组.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山沟金矿床赋存在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中,受火山机构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叠加的NE向断裂裂隙控制.蚀变发育,分为线型和面型两类蚀变带,进一步划分出成矿期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3期蚀变.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为岩浆源和地层的混合碳,硫、铅来源于地幔,金等成矿元素来自火山岩,成矿溶液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溶液.矿床成因应属浅成中低温火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铜山铜多金属矿床火山成矿作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旭东 《矿产与地质》1994,8(5):383-387
从研究下石炭统地层及火山岩的地质作用入手,建立了铜山两大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对矿化产生特征与火山控矿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与典型黑矿成矿模式相类比.总结了成矿规律,初步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卡特里西铜锌矿是近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矿体多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碳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成矿元素为铜、锌,伴生元素为银、铅、硫,共有14个矿体,其中Ⅵ、Ⅷ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品位较富,目前估算铜、锌资源量均超过中型.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作表明,矿床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预测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希地区金矿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伊宁县阿希地区发现的大中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赋存于晚古生代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吐拉苏火山盆地内,三级火山构造分别控制矿带、矿田和矿床.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可分成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在成矿时代、构造环境上有别于以前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对于扩大找矿领域,推进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火山岩型银矿赋存于上侏罗—下白垩统陆相火山岩中;由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大陆边缘火山岩浆活动强烈.嵊县—黄岩地区由于断裂为造、火山岩发育而形成南北向的矿化集中区.成矿与火山岩浆活动晚期的潜火山岩、脉岩有关.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根据矿床围岩蚀变、矿化类型及成晕元素的分带规律,可指导找矿及预测隐伏矿床.并初步建立了勘查模式.总结了成矿预测、综合找矿、详细评价三个层次的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VMS矿床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矿床类型,在新疆中亚造山带(即新疆北部)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和东天山的阿舍勒、克兰、麦兹和卡拉塔格矿集区.含矿层位主要有下?中志留统红柳峡组、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和上亚组、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和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矿区发育喷流岩,如含铁碧玉岩、重晶石、硅质岩、铁锰质大理岩、黄铁矿层、绿泥石岩.VMS成矿系统中发育多种矿化类型,“双层结构”(层状或透镜状矿体和补给通道相脉状矿体)是其中之一,还有与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矿化、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和浸染状矿化.VMS矿床形成于3个成矿期,即早?中志留世(428~438 Ma)、早?中泥盆世(379~413 Ma)和早石炭世(332~359 Ma).硫来自下伏火山岩、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成矿流体以中低温(300~120 ℃)低盐度(2%~10% NaCleq)为特色,成矿流体为深循环海水混合不同比例的岩浆水.VMS成矿系统中由于受火山机构、岩相、矿化类型、矿化部位、成矿流体来源、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近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该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火山熔岩,火山集块、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以及各种沉积—火山岩。火山岩存在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特征,一般至少可以划分为3个喷发期次,沉积岩夹层是其主要喷发间断面,两个沉积夹层之间的火山岩层段是有利储集段带。该区石炭纪古火山机构类型多样,近火山通道火山角砾岩发育,是有利的储集相带。综合古生物化石证据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火山活动时限为早石炭世,该区石炭系地层自下而上应为下石炭统塔木岗组、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上石炭统为石钱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