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西风凰山银矿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继钧 《矿床地质》1998,17(3):229-239
凤凰山银矿床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东北部小明山次级背斜北翼的走向断裂破碎带中。银矿体的形状、产状及规模明显受以 EW向为主体的复合控矿断裂系统的控制 ;Ag、Mn、As、Sb异常群沿控矿构造带分布 ,并与断裂带银矿体具有极好的拟合度。主断面的形态明显控制矿体赋存部位 ,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含矿断裂带的破碎强度与银矿化关系密切 ,银矿化以早期矿化部位的裂隙为通道呈叠加富集。富矿体赋存于成矿期应力场局部引张或减压空间、低能部位。  相似文献   

2.
招远黄埠岭金矿断裂构造性质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李守生  孙林  覃鹏 《矿产与地质》2006,20(3):211-213
黄埠岭金矿主矿体产于灵北断裂带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中,根据7号和10号矿体旁侧小角度斜交剪节理与矿体锐夹角指向的判断,控矿断裂具左旋性质。根据7号矿体旁侧节理统计及共轭剪节理产状的分析,黄埠岭矿区含矿断裂形成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30°∠37°。NE向次级断裂是成矿前煌斑岩脉侵位的重要空间,也是主要的容矿构造。灵北主断裂带则主要扮演了一种导矿构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4.
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大尹格庄金矿床大量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分为三级,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及矿化的局部富集.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度和构造岩的类型及性质组合控制了矿化和蚀变的类型、强度及产出位置.NE和NNE向压扭-张扭性断裂构造,主次级断裂的分支复合,蚀变带中脆性断裂叠加发育,断裂带沿走向和倾向产状变化,主断裂旁侧次级断裂发育等均是有利的找矿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5.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6.
清水塘矿田位于断裂带中,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化富集除与地层岩性有关外,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分析清水塘区域构造控矿特征和矿区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总结了清水塘矿区断裂构造控矿的特点,认为多组断裂以及背斜和断裂的交汇部位均是铅锌矿体的主要富集部位;在成矿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岩浆活动及含矿热液的运移,断裂张开,热液充填沉淀结晶形成矿脉;当一部分矿液渗透到围岩中,继续沿微裂隙转移、萃取、活化、重新产生压裂,使裂隙张开,在构造-岩浆活化影响下,形成新的矿体。深大断裂作为导矿构造控制着含矿热液的运移空间,次级断裂作为容矿构造控制着矿化的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7.
滇中小水井金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满 《地质与勘探》2009,45(5):588-594
构造控矿是小水井金矿床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对矿床控矿构造空间形态、构造岩分带、活动期次、力学性质、矿床构造类型的研究,认为小水井金矿床受控于区域三级断裂(F3),其内更次级的断层、剪切裂隙破碎带、层间破碎带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矿床控矿构造类型为脆-韧性剪切断裂构造,构造破碎带起码经历了三期应力作用的改造,早期为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中、晚期为张扭性脆-韧性剪切变形,后期为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碎裂状岩石;矿床金矿化作用主要与中、晚期的脆-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有关,发生在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或稍晚。进而总结了金矿化富集规律,指出在断裂产状变化地段、不同方向断层交切附近、破碎带的膨大部位,是厚大透镜状矿体富集的有利空间;破碎带变窄地段,矿体变薄、尖灭,形成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8.
广西河池五圩矿田箭猪坡铅锌锑矿控矿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箭猪坡铅锌锑矿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右江再生地槽北部边缘的丹池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作用和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主要受NNW向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最为重要。文章对控矿构造进行了厘定,并阐述了该矿床断裂及破碎带的构造特征及对矿体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寨里—司前一带位于闽西北萤石成矿带内。区内萤石矿(床)点众多,主要分布于燕山期酸性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及花岗岩体内,少量位于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矿体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一致。矿体直接围岩为硅化破碎蚀变岩,间接围岩为花岗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少量为火山碎屑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绿泥石化、叶腊石化等。该区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胶东型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深入研究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典型断裂剖面和断裂与矿体空间关系的构造解析,判断了成矿期断裂的性质和应力状态,讨论了断裂产状变化的控矿机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新的构造成矿模式。将胶东主要控矿断裂分为Ⅰ级缓倾角断裂、Ⅱ级陡倾角断裂和Ⅲ级陡倾角张裂脉,三者分别控制了破碎带蚀变岩型、复合类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转折部位,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断裂的倾角变缓部位,石英脉型矿体赋存于断裂倾角变陡部位。缓倾角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总体侧伏角小、富矿柱侧伏角大的“双向”侧伏特征。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的关系指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条控矿断裂成矿期均属右行正滑或右行张扭性,金牛山断裂具有左行正滑特征。根据金矿体产状分析的胶西北金成矿小区区域构造应力场σ1为294°∠82°和269°∠78°,焦家断裂的σ1为300°∠67°、311°∠78°和321°∠81°,招平断裂北段σ1为130°∠65°和138°∠69°,反映了胶西北玲珑花岗岩体分布区域总体以垂向主压应力为主,其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处的主压应力方位分别沿SE向和NW向指向岩体,成矿期断裂处于NW—SE向拉张状态。胶东东部邓格庄金矿田的σ1为287°∠0°,以水平主压应力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产状变化的具张扭性质的断裂是金的有利赋矿构造,断裂的产状变化对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结构和流体性状的变化是金矿阶梯成矿的关键因素,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转折联合控制了金矿体的侧伏。胶东地区早白垩世深部大量岩浆岩快速侵位,导致地壳强烈隆升产生伸展构造,来自不同深度和层次岩浆房及不同源区的岩浆梯次上侵,为深部含金流体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流动通道,含金流体到达地壳浅部在断裂产状变化的减压扩容空间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尖宝山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尖宝山金矿床受冀东幔枝构造的北缘拆离带和喜峰口-凌源NE向断裂带的控制,矿区形成3个较大规模的金矿化带。研究认为拉马沟组变质岩石基底富矿源岩(层),元古界长城系中的金元素亦参与了成矿。北矿化带形成于韧脆性构造环境,而南矿化带则始于韧脆性环境,终于脆性环境。矿床成因为在拆离带型金矿化上叠加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2.
广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详细叙述了广西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和控矿环境,指出主要的矿产种类有锡、铅、锌、锑、汞、金、铜、钨、锰、铁、磷、重晶石及黄铁矿。其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以泥盆纪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分为桂北晚古生代裂陷锡-多金属成矿带及桂西南泥盆纪裂陷锰-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次为桂东南早古生代裂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桂中-桂北泥盆纪走滑断陷铅-锌-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及桂西北早中三叠世裂陷金矿成矿带,此外还有桂北-桂东元古宙裂陷铁-锡-重晶石成矿带;控矿构造环境为裂谷构造,成矿受裂陷槽及区域性同沉积断裂控制;控矿沉积环境主要为台沟相带,次为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带、开阔台地相带、生物礁相带及海槽相带。并指出广西的热水沉积岩主要有硅质岩、电气石岩、层状矽卡岩及重晶石岩。  相似文献   

13.
云南墨江镍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采用控矿因素分析研究,通过构造岩石地层及构造变形筛分探讨镍金矿床的成矿过程,认为本区金镍矿主要为地层及构造控矿。在矿床内,热(泉)水喷溢构造(成矿构造)有似环状粘土岩化带及热水同生沉积-交代-喷流构造岩石层序,脆-韧性剪切带(储矿构造)由近水平的纵张裂隙构造、左行共轭剪切裂隙及相对封闭的脆韧性剪切带组成。脆性张剪性X形微裂隙系统为富金矿脉的定位提供了构造空间。成矿演化过程为:①晚泥盆世热水同生沉积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黄铁矿硅质岩;②印支期逆冲推覆型脆韧性剪切构造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脆韧性剪切带;③燕山-喜马拉雅山期深源热流体叠加成矿期形成富金矿脉。指出3处成矿远景区,认为红土型金矿很可能是本区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胶东半岛金矿床的矿体(脉)均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这种控矿的脆/韧性叠加构造的显著特点是多期(次)活动的叠加,经过了早期的韧性剪切、后期的脆性压扭性碎裂岩化、晚期的脆性张性断裂叠加3个阶段.脆/韧型叠加构造与按"构造相"划分的脆-韧性剪切带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性质和演化历史完全各异的两类断裂构造.金矿往往直接产于张性断裂之中,但是在同空间中更早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和压扭性碎裂岩则对金矿化的规模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坦桑尼亚的Nykisirbri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在该区进行的传统电阻率法不同装置类型的试验性工作表明,构造带与背景岩石的电性差异明显,构造蚀变带和金矿体具有"低阻"特征,具有在背景岩石中寻找构造蚀变带的物探电性基础。运用视电阻率参数确定了构造蚀变带的延伸方向和规模;取得了矿脉群上的电性异常反映,从而进一步确定了金矿床的赋存空间和可能的产出位置,为钻孔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磁法在苏丹红海州佛地宛铁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丹红海州的佛地宛铁矿产于元古代中性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断裂带中,属于裂隙充填型铁矿床.文章通过2.5维人机交互反演和磁化率三维反演模型等方法联合解释铁矿区铁矿体地表及其深部矿体特征,通过反演结果显示出铁矿体的赋存状态、规模大小和延展深度,使高精度要磁测工作获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矿床属于夕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特定岩性、岩浆岩、构造是形成该种类型矿床的基本条件: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矿床的产出部位,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分布范围,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带则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形态。铁矿化产于中基性岩体和围岩接触的夕卡岩带中,金矿体产在富铁矿体及其附近的夕卡岩中,金矿和铁矿是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可能形成于海西中期。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地段岩石破碎十分强烈,从而使地球深部的岩浆入侵,将热量向上传送,形成地热异常区(即储热断裂构造);断裂切截了地壳深部高温岩体,形成的宽度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构造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渗入、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温泉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断裂带内围岩蚀变强烈,经过水岩的长期接触、长时间的补给、径流及高温高压的溶滤和化学作用,为地热水中有益元素的来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藏桑日县明则铜矿为斑岩型矿床,分为两个矿段.在侵入岩和侵入岩与地层接触带的夕卡岩中发生铜矿化,矿化受断裂构造的直接控制;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高岭土化.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扩大矿床规模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