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密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东部密山地区上石炭统珍子山组和下二叠统塔头河组均发育可采煤层,珍子山组含煤性较好,为主要含煤地层。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文章叙述了珍子山组和塔头河组的代表性剖面,讨论了它们的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时代。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鹤岗煤田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岩浆活动规律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鹤岗煤田煤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局部出现接触变质作用。在走向上煤的变质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在倾向上煤层随赋存深度的增大变质程度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3.
鸡西煤田面临严峻的资源接替问题。以煤田探采、地震及野外勘查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煤层分布规律,盆地构造演化对煤层聚集与改造的控制作用及找煤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城子河组煤层的聚集和保存受箕状断陷的形成和演化影响较大;平面上南北两个向斜的北翼和盆地东部是煤层聚集和保存较好的区域;剖面上城子河组可采煤层主要发育于该组中下部的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位于区内南部向斜北翼的玄武岩覆盖区域有较好的煤层保存。  相似文献   

4.
山西煤类齐全,煤质较优良,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和无烟煤基地。以山西多年来的煤炭资源预测资料和众多矿区勘查资料为基础,全面总结了山西省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类分布特征及其变质作用。研究认为,山西的煤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性,38°线以北煤变质程度较低,煤类较单一,以气煤为主;38°线以南煤变质程度相对较高,煤类较多;山西省煤变质类型主要有深成变质、岩浆热变质和接触变质三种类型,深成变质是基础,也是山西省最重要的变质类型,岩浆热变质主要是燕山期岩浆活动叠加于深成变质的基础上造成的,接触变质只是局部的,对区域性的变质影响甚微。研究成果可以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Aucellina(双壳类)的发现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沙金庚 《地层学杂志》1990,14(3):226-230
<正> 黑龙江省东部的龙爪沟群分布在虎林、密山、宝清和饶河县境内,鸡西群见于鸡西、穆 棱、勃利、双鸭山、绥滨和集贤等盆地 中。虎林地区的龙爪沟群从下自上分 为裴德组、七虎林组、下云山组、上云 山组(包括曙光组)和珠山组,鸡西盆 地的鸡西群分为滴道组、城子河组(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勘查资料总结,分析了二叠系煤类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煤变质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分析认为,重庆地区二叠系煤层主要以高、中变质煤的无烟煤、贫煤和瘦煤为主,煤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煤变质作用以区域深成变质类型为主;煤的变质程度R0为1.39%~2.51%,处于吸附能力较强的阶段,因此煤层含气量较高,其中松藻矿区无烟煤R0为2.43%~2.51%,煤层含气量达27.1m3/t。  相似文献   

7.
从建造和改造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晚石炭世珍子山组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与赋煤有关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珍子山组含煤段沉积厚度比较稳定,含煤性较好,受后期构造破坏较轻,是较好的赋煤区.该研究为密山地区进一步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宁夏煤炭资源丰富,煤类多,在区域和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晚古生代煤层以中、高变质的烟煤、无烟煤为主,中生代煤层以低变质的烟煤为主,从各含煤区分布看,贺兰山、香山含煤区多为高变质的烟煤和无烟煤,灵盐、固原含煤区以低变质烟煤为主,青铜峡-固原深断裂西部的煤变质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分析认为深成变质作用对各时代煤变质具有普遍意义,在此基础上,岩浆热力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也是导致局部地区煤变质增高的因素,如贺兰山含煤区的汝箕沟矿区,受隐伏岩浆热力影响,以岭大井田为中心,呈现北东向展布的半环带状煤级分带;香山含煤区各时代煤类分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推测可能在深成变质作用下叠加了岩浆热力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密山地区晚石炭世含煤岩沉积和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和改造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晚石炭世珍子山组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与赋煤有关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珍子山工段沉积厚度比较稳定,含煤性较好,受后期构造破坏较轻,是较好的赋煤区。该研究为密山地区进一步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内二_1、一_1煤层为肥煤~无烟煤,煤等变质线倾角大于煤、岩层倾角,煤类围绕岩浆岩呈环状、弧状及条带状分布。据煤变质理论,该区以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韦州矿区地处华北地台西侧与秦祁孤形褶皱带交汇处,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赋存丰富的焦性煤炭资源。通过对矿区煤的挥发分及煤类在垂向、横向上变化规律分析,认为韦州向斜东翼煤层沿倾向呈现深成变质作用,主要以肥煤和焦煤为主,而沿向斜东翼往南、转向西翼,煤层变质程度急剧增高,达到中高变质程度的贫煤和无烟煤.矿区西侧青铜峡-固原断裂西部深处有隐覆岩体存在,使煤层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力变质作用,导致矿区西部煤的变质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13.
郑少林  梁子华 《地层学杂志》1995,19(1):1-8,T001
黑龙江省密山县金沙农场北部鹿山地区被钻孔揭示的城子河组剖面产有海相一半成水相双壳类、沟鞭藻,孢子花粉及植物化石,这些新材料进一步证明城子河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早中期,从而为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及鸡西群与龙爪沟群对比提供了新的生物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豫西北无烟煤的变质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豫西北无烟煤产地,煤系岩石大都强烈蚀变,这些蚀变现象是一定类型、一定温度的气、液载热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以矿物包体测温和成因矿物学理论为根据,表明岩石大都遭受过200℃—300℃的中温热液作用。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和酸性构造岩浆的成因理论,豫西北的高变质无烟煤是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航磁资料电算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磁异常特征,断裂,隐伏岩分布规律,论述了磁异常区与煤变质带的分布关系,探讨了本区煤变质特点,对城子河组煤变质带分布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寻找焦煤方向和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田地质》1989,1(1):20-20
车集井田勘探对象是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煤层,以无烟煤为主,储量丰富。由于后期辉绿岩侵入,形成大量接触变质成因的天然焦,储量占16%。因而,天然焦研究成了勘探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燕山期深成岩浆热变质作用,使二1煤层由低煤级的烟煤阶段上升到D段无烟煤三号高变质阶段,同时叠加的浅成岩浆热变质作用,使二2煤层变质程度达到E无烟煤一号或E段无烟煤二号变质阶段,形成煤田中部煤变质程度低于东西两端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黑龙江省东部,虎林至密山一带龙爪沟群云山组和勃利盆地鸡西群城子河组之下,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介形虫化石。计2科5属12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在云山组中部发现了以Scabriculocypris-Mandelstamia二属为代表的介形虫化石组合,在勃利盆地城子河组之下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亦发现与云山组中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东北部桦南隆起的隆升时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虎林、勃利、鸡西、双鸭山、双桦等盆地与桦南隆起的关系对本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从区域地层对比、海相古生物化石、盆地边界断裂以及地球物理MT剖面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揭示黑龙江省东北部盆地群具有相同的演化历史,在城子河、穆棱期由东向西共同遭受海侵事件,现今盆地南界均为破坏性逆冲断层,综合认为各盆地在城子河、穆棱期为一统一的大陆边缘近海盆地--三江-穆棱盆地,桦南隆起尚未隆升。结合猴石沟组的古水流向、砂岩的物源区分析及砾岩砾石成分统计认为,桦南隆起应于东山组沉积期后隆升,并在猴石沟组沉积期已隆升一定高度,为周缘盆地提供物源,形成现今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盆岭格局”。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绥滨坳陷下白垩统碎屑岩源区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从下而上为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和东山组。通过分析各组砂岩—泥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盆地的源区构造背景存在差异。滴道组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城子河组、穆棱组多呈现出从活动大陆边缘向火山弧转换的地球化学特征,东山组则反映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结合各组古水流方向、沉积相特征和岩屑所反映的源区岩性特征,认为滴道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城子河组、穆棱组时期则主要来自盆地东南,并且碎屑岩均来自上地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