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杰生  巩丽 《黑龙江地质》2001,12(4):15-26,43
本文首先论述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探讨了火山的类型,指出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且第三纪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第四纪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然后将有关火山旅游资源划分为属于岩石的火山旅游资源和火山岩区的水圈旅游资源。并提出东北地区12上主要火山旅游区,即五大连池、镜泊、科洛、牡丹峰、高丽山、长白山、龙岗、伊通、诺敏河-毕拉河、绰尔河、哈拉哈河和宽甸火山群。最后提出建设国家级火山风景名胜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第四纪火山群的喷发类型和喷发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衍强 《黑龙江地质》1997,8(4):3-11,28
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五连池第四纪火山群只有14座火山,属于中心式喷发型式和斯特龙博利喷发类型。新近又发现11座鲜为人知的盾火山,对总数25座火山重新研究后,作者提出火 山类型以斯特龙博利型为主夏威夷型次这;喷发型式以裂隙-中心式为主,裂隙式次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及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区内新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划分为4个火山喷发旋回及13个火山喷发期,对爆发性火山作用划分了岩浆型、蒸气-岩浆型(岩浆-蒸气型)和蒸气型三种类型。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稳定性作出补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生代上新世以来的火山喷发作用及其引发的火山灾害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论述。并对火山喷发作用所产生的积极环境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火山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在大多数火山群中均发现了特殊成因的玛珥式火山。以低平火山口和低矮锥体著称的玛珥式火山主要由具有爬升层理、平行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等结构构造的基浪堆积物组成,是火山喷发演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的诺敏河、阿尔山-柴河和阿巴嘎火山群中也先后发现了典型的玛珥式火山及基浪堆积物。本文从野外火山地质特征着手,以火山学与火山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玛珥式火山的研究成果,对内蒙古东部晚第四纪玛珥式火山的分布、产物和结构构造等火山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大致划分为3个喷发期次,分别是以基浪堆积物为主的射汽-岩浆爆发、以降落-溅落堆积物为主的岩浆喷发和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的岩浆溢流期次。复合火山的活动时代总体属于晚更新世,其中玛珥式火山的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中期。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地层、火山产物和区域断裂构造等地质特征,推断射汽-岩浆爆发的深度较浅,并进一步探讨了玛珥式火山的成因机制,模拟其喷发演化过程,认为玛珥式火山与斯通博利式、夏威夷式等类型火山具有继承性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顶、底地层中的微古化石组合研究表明:塔河油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岩石学、岩相学、地球物理测井与地震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和玄武岩。存在两次火山喷发旋回,形成下部玄武岩、上部英安岩或单一英安岩的垂向火山喷发序列。玄武岩呈带状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古地貌低洼区,以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河谷充填式地震反射为特点;英安岩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地区,以下平上凸的丘形反射形态为特征。可划分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3个岩相带。火山爆发相位于火山喷发中心地带,研究区以火山熔岩溢流相为主,火山沉积相布范围局限,位于岩体边缘。火山活动具有喷发频率低、间隔时间短、以宁静的溢流式喷发为主间或伴随较强烈的爆发式喷发为特点。火山活动喷发中心可能是由西南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的。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伊格尼姆岩喷发及气候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白山天池火山属新生代多成因中央式火山。火山喷发活动经历了早更新世造盾喷发、中-晚更新世造锥喷发和近代造伊格尼姆岩喷发三个阶段。造伊格尼姆岩喷发时布里尼喷发柱高度曾达25km,伞状云顶部高度达35km。初始喷发温度为780℃,喷发速度300ms-1。岩浆质量喷发率为108.36kgs-1,释放能量1.3436×1019J。喷发持续时间为四天半到十四天之间。高速流动的伊格尼姆岩最大流速170ms-1,流体前锋定位时仍保持了50ms-1的运动速度。天池火山1215±15A.D.喷发物释放出了5×1010kg卤素元素和2×1010kg的S。喷发后导致了强烈的持续7年左右的“火山冬天效应”。在欧亚大陆中部地区最大降温幅度超过2.25℃。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地区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白山火山全新世规模最大的喷发活动发生在公元1199-1200年,即800年前的大爆发,被确定为普林尼或布里尼(Plinian)式喷发。这次大爆发形成体积巨大的、分布广泛的以空中降落堆积物为主的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在长白山火山周围,远至日本都留下了地质记录。文章辨认并划分了这次大爆发火山碎屑物的成因类型: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airfalltephra)、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flow)状堆积物和火山泥流(lahar)堆积物,并且点、面结合,近、远和国内、国外兼顾,分析了这些火山碎屑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这些火山碎屑物分别属于两次普林尼式爆发。第1次(早期)普林尼式爆发称赤峰期,火山喷发模式为:普林尼式喷发柱(赤峰空落浮岩层)-火山碎屑流(长白山火山碎屑流层),随即主要由火山碎屑流诱发火山泥流(二道白河火山泥流层);第2次(晚期)普林尼式爆发称园池期,喷发模式为:普林尼式喷发柱(园池空落浮岩火山灰层)-火山碎屑流(冰场火山碎屑流层)。在层序上将气象站期碱流岩置于800年前大爆发火山碎屑物之下是正确的,其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8.
黄春光 《福建地质》2001,20(3):109-115
在大面积火山岩分布地区填图,对于复杂的相互叠置的同期不同喷发次的火山岩,通过火山构造的研究、不同喷发次界面的确定及不同岩石组合特征的归并,划分出喷发间歇期区(带),并理清不同火山构造和群体间的上下关系。在这基础上,依据各火山构造和群体的地层剖面建立地层层序。这不仅反映了测区火山活动的全貌,而且对建立火山岩地层的层序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9.
宁城-平泉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为-内陆山间断陷盆地,形成于中株罗世,结束于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地层发育。根据其盆地岩相特征,划分为侏罗世火山旋发旋回和白垩世火山喷发旋回。盆地基底断裂呈北东东和北北方向展展布,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白垩系火石岭组发育中心式和裂隙式两种喷发型火山,其在发育规模、油气成藏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心式喷发型火山活动剧烈,持续时间长,火山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岩性从基性火山岩逐渐向中性火山岩转变;裂隙式喷发型火山活动弱,持续时间短,火山岩分布面积小,厚度薄,岩性主要为中性火山岩。中心式喷发型火山与湖盆水体相邻,形成火山-湖泊沉积环境,火山岩、砂砾岩、深湖-半深湖泥岩交替沉积,使得中心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的火石岭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并形成自生自储型生储盖组合方式;裂隙式喷发型火山远离湖盆水体,火山岩的分布与深湖相泥岩没有直接接触,加之储层物性差,因此裂隙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的火石岭组油气成藏条件差。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试油、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西部中心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是火石岭组有利的勘探区域,其烃源岩为深湖-半深湖泥岩,储集体包括火山碎屑岩、砂砾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孔隙。  相似文献   

11.
玛东2井区二叠系佳木河组发育一套火山岩,在部分探井中发现了油气,通过岩心观察、地震预测等技术开展研究区火山岩特征的研究。研究区火山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发育少量安山岩、凝灰岩。通过岩心观察、地震储层预测等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及火山通道相4种相带。研究区主要发育3个火山喷发群,结合前人对盆地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认为,佳木河组形成时期,盆地处于断裂扩张期,断裂活动强烈,极易形成裂隙式喷发。因此,提出佳木河组发育裂隙-中心式喷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家厅 《福建地质》1995,14(1):22-26
酸性、中酸性岩区火山构造洼地中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广泛、强烈,因而在纵向上形成了一套巨厚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体,夹有火山喷沉积夹层的多旋回、多岩相组合的高钾钙碱性火山-侵入杂岩系,从定位的性质与深度可分为两个基本相带:以火山喷发为主的岩相划为地表管近地表相带;以次火山-浅成侵入为主的岩相划为近地表和火山根部相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火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将我国新生代火山划分为6个带及其次一级火山带。对新生代火山及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并举出实例。对除东北外的其他15处主要新生代火山旅游区作了介绍。最后提出若干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认为寿昌--梅城盆地是一个大型的中生代Ⅲ级火山构造,其岩相和结构相当复杂,盆地中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系的英安--流纹质火山岩类,火山岩可分七个类型,是晚侏罗世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经调查表明盆地内有6个Ⅳ级火山机构和57个Ⅴ级火山机构,盆地的火山活动可划分为二个喷发旋回及五个喷发阶段,该盆地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①褶皱基底断陷、火山岩浆间歇性喷发;②火山岩浆  相似文献   

15.
潘明臣  刘文海 《辽宁地质》2000,17(2):101-108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髫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髫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A-A’剖面I级2个,II级5个,III级17个,IV21个;B-B’剖面I级2个,  相似文献   

16.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调查及火山喷发观测记录入手, 结合国内外火山研究的新进展, 在火山成因类型、喷发方式及喷发前兆等方面讨论了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指出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成因类型属于单成因火山, 喷发方式不是简单的中心式喷发, 而是经历了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通过火山喷发观测记录的分析及与国外火山对比, 揭示出此次火山喷发是有前兆的, 其前兆特征对监测预报未来火山喷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川西坳陷西南端,在雅安周公山构造钻获玄武岩气藏以来,对玄武岩的研究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极大重视。经实地踏勘及研究认为: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三大古陆及其前缘,可分为海相喷发、陆上喷发和先海相后陆相的三类环境。据火山构造可分为火山岩的相划分则是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颈相、火山沉积相和次火山岩相,中心式喷发及裂隙式喷发等,进而可识别出火山岩的相划分则是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颈相、火山沉积相和次火山岩相等。从油气储集条件考量与火山颈相关的溢流相较为有利;若与烃源配置适当则可形成玄武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达里诺尔晚新生代火山群喷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达里诺尔火山群有近百座晚新生代单成因火山,其地质地貌形态各异,喷发形式多样。这些火山既有爆破式喷发,如:夏威夷式喷发,斯通博利式喷发,强斯通博利式喷发和射汽岩浆喷发;也有溢流式喷发,如盾状火山;还有岩浆缓慢侵出,如大黑山。火山群内典型火山机构表明,不同的喷发方式穿插于火山喷发过程:早期火山活动多以侵出和溢流为主,逐渐转变为岩浆爆破式喷发(强斯通博利式,斯通博利式),晚期又过渡为溢流式喷发,喷发过程大体经历一个爆破强度弱-强-弱的转变。射汽岩浆型的火山则是以剧烈的射汽岩浆爆炸开始,后期逐渐转弱为岩浆爆破喷发和溢流喷发。火山喷发过程中火山产物出现牛顿流体,宾汉流体,层流,颗粒流,涌流,空降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形式,自火口向远源运动,形成差异化的火山产物。岩浆的输送速率、上升速度,以及围岩的类型,可能是造成达里诺尔火山群多样化喷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康滇裂谷带火山活动及其碱性(钠质)火山岩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学诚 《云南地质》1995,14(2):81-98
元古代,夹持于现今安宁河-元谋深断裂与小江深断裂之间的地区,是扬子古大陆的边缘裂谷,本文以“康滇裂谷带”命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广泛发育的元石代碱性火山岩系列及细碧-角斑岩类火山岩组合,是裂谷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活动时限1950-900Ma,可划分为大红山群及昆阳群两个火山旋回。火山岩系多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活动的中晚期,分异出少量亚碱性拉斑紊武岩系列和高铝玄武岩系列。裂谷带火山喷发区地壳厚度1  相似文献   

20.
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祥 《沉积学报》1997,15(1):71-76
由中心式喷发形成的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主要是玄武质火山渣、火山弹、火山饼和少量岩屑。在火山爆发自身能量和北北西风的影响下,形成高耸的火山渣锥和向南南东展布的低缓的火山碎屑席地貌景观。区域上系统测量了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的厚度、最大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和中值粒径,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剖面层序则反映老黑山火山经过两个大喷发阶段,多次脉动式喷发。经估算,老黑山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量比火山渣锥中要少得多,老黑山火山碎屑属“建造火山锥”火山碎屑沉积。据投点,老黑山火山喷发属斯通博里型。老黑山、火烧山火山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未来火山喷发的潜在危险主要来自火山喷发空落堆积物。老黑山、火烧山火山的南东、东和南,包括五大连池市在内有必要对未来火山爆发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