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钼矿石物相的快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钼矿石的主要矿物有辉钼矿,其次是钼钨钙矿、铁钼华矿、钼华矿和钼酸铅矿。样品经碱熔融分解,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总钼;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氢氧化铵溶解钼华中的钼;酒石酸溶解钼钨钙矿中的钼;碳酸钠溶解钼酸铅矿中的钼;盐酸溶解铁钼华矿中的钼。方法对不同钼矿石样品进行了5种钼矿石物相分析,结果与实际地质成矿组分符合。  相似文献   

2.
镇江谏壁钼矿床钼的迁移成矿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有关钼配合物的形成条件、物理化学性质的考察、碳酸盐、CO2与CO、碳氢化物的相关性以及有关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液相、气相化学成分等的研究,结合镇江谏壁钼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钼矿物的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等的实际情况,认识到镇江谏壁钼矿中钼是呈易挥发的羰基配合物从地球深部迁移至地壳浅部,在有利部位被氧化、硫化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样品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硫酸(五酸)加热分解完全,利用浓硫酸的氧化性,可将钼转化为钼酸盐进入溶液中,盐酸溶解盐类至溶液清亮,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波长202.0 nm处测定多金属矿石中的钼,克服了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分解样品测定结果偏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国标方法分析流程长、成本高、使用试剂较多且不易操作的难题。方法检出限为2.8μg/g,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对自制监控样品测定6次,方法精密度(RSD)为2.16%。通过不同溶矿方法、不同检测方法及不同实验室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线性范围宽(0~50 mg/mL),操作简单,适用于批量多金属矿石样品中0.001%~2.00%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喷流沉积型矿床是矿床地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查明矿石中重要组分(镍和钼)的赋存状态是该类矿床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湘黔地区天鹅山-黄家湾、大坪-大浒镍钼矿带是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本文采集该矿区的样品,应用化学和光谱定量分析、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大型现代仪器相结合的分析手段,研究了矿石中镍和钼的赋存状态。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矿石中镍含量为3.76%,钼含量为4.99%;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金属矿物零星分布,颗粒细小,结晶程度差,光学特征极不明显,晶体形貌特征难以观察,初步推断矿石矿物以胶状形式存在,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为这些矿物定名和描述;X射线衍射分析验证了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印证了样品中存在很多非晶质矿物,仅有钨钼钙矿和镍黄铁矿两种矿物含有镍钼,且矿物含量很低(分别为0.4%和0.8%),对比化学分析结果,可推断样品还存在其他富含镍钼元素的矿物。进一步对富集镍钼元素的区域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最终确定了镍除了赋存于辉砷镍矿、方硫镍矿中,在胶状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边缘呈蠕虫状花边的镍黄铁矿中也有富集;钼主要赋存于碳硫钼矿中。矿石中的镍钼主要赋存于由胶态向结晶态过渡的金属矿物中,研究成果为该类矿床的矿石矿物学研究、选矿、冶炼及矿石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硝酸-硫酸混合溶液对铅锌矿进行前处理,用抗坏血酸-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锌矿中钼含量,在选定的条件下,该方法的ρ(Mo)检出限为0.0763 μg·mL-1,ρ(Mo)线性范围为0.4~6.768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4%~99%,用此法测定铅锌矿中钼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陕西金堆城钼矿床中铁钼华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钼华产于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床的氧化带内,该矿物以往被认为是钼华。笔者对该矿物进行了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红外光谱以及失重和差热分析的研究,定名为铁钼华,其分子式为Fe_2(MoO_4)_3·6.8H_2O。同时,将其与国外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铁钼华作了对比,确定其是在酸性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次生矿物。它是原生钼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翠宏山铁钼多金属矿田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铁多金属成矿带,发育铁、铅、锌、钼、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尤以钼矿化最具特色,出现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化、斑岩型钼矿化和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化等多种类型的钼矿化在单一矿田中并存的现象.但三种钼矿化类型的矿化特征和时空关系等缺乏系统梳理,钼成矿事件尚未清晰厘定.选取该矿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虹螺山一带酸性花岗岩类副矿物的研究,获得了一些岩体含钼性的矿物学标志。 区内含钼岩体最典型的副矿物组合是黄铜矿-锆石-金红石(白钛石)-辉钼矿型或硫化矿物-辉钼矿-锆石-磷灰石型。这种组合类型以含磁铁矿极微,且赤铁矿量大于磁铁矿,钛矿物中出现大凰白钛石或金红石,辉钼矿、黄铜矿等硫化矿物增多为其特征。含矿岩体副矿物明显具有多期性和多世代性。在形态上普遍成破碎颗粒状,特别是当锆石出现扁板晶、歪晶等形态时,对区内寻找钼矿具有标志意义。副矿物中钼浓度显著增高是岩体含钼性的微量元素标志,早期晶出的锆石等副矿物食钼较高,标示岩体有钼成矿的可能性,而辉钼矿的大量出现或其他金属硫化物含钼较高则可视为钼成矿的直接标志。含矿岩体和非含矿岩体中磁铁矿、磷灰石晶胞参数有规律性地变化,也是岩体含钼性的一种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贵州遵义镍-钼富集层中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遵义天鹅山-黄家湾镍-钼富集层中镍-钼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研究,在镍-钼矿石中发现了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呈不规则的细粒、蠕虫状分布于矿石中,并与镍、钼的独立矿物共生;独居石La和Ce的含量高(La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5.70%~30.52%,Ce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2.96%~27.68%),贫Sm、Th(Sm2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9%~0.80%,Th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9%),具有热液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特征。镍-钼矿石中稀土矿物独居石的发现为镍-钼矿层的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快速催化极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中的有效态钼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典的测定方法是以草酸-草酸铵溶液(Tamm溶液)为浸提剂的催化极谱法,在测定过程中存在铁、锰等离子及草酸盐、有机质的干扰,而消除这些干扰的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本文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干扰机理,认为草酸根和有机质都具有还原性,在浸取过程中铁、锰等多变价的金属离子转变成还原态离子,这几种物质都与测定体系中的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催化波的灵敏度。本文提出在草酸-草酸铵浸提液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沉淀分离铁、锰等杂质,以硝酸-硫酸破坏浸提液中草酸盐及有机质,利用钼-苯羟乙酸-氯酸盐-硫酸体系极谱催化波实现了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态钼的测定。相比于传统消除干扰的方法,本方法所用试剂种类少,操作时间短,有效地减少了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方法检出限为0.0015μg/g,低于传统方法的检出限(0.0068μg/g),精密度(RSD,n=12)7%,相对误差小于8%,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和标准值更加吻合。经上千件土壤样品的验证,此法适用于pH 3.6~10.5土壤中有效态钼的测定,可测定范围为0.005~2 mg/kg,具有快速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和稳定等特点,适合推广应用于大批量土壤有效态钼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钼矿石与钼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钼矿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评价等工作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准确测试,标准物质可为分析测试提供基础标准和技术支撑。我国已有的钼矿石和钼精矿标准物质系列性不足,且余量不多,多数样品已耗尽。本文为满足钼矿资源勘查、开发与贸易的总体需求,研制了3个钼矿石和1个钼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根据设计的钼含量的梯度范围和钼矿的矿床成因,在钼矿资源储量最多的河南省采集了1个钼尾矿(Mo含量0.02%)、1个钼矿石(Mo含量0.09%)和1个钼精矿(Mo含量50.0%)。3个钼矿石采用重量法组合制备的方式加工,1个钼精矿为原样粉碎加工,钼精矿在加工制备过程向球磨机内充氩气保护,防止硫化物氧化。按照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采用13家实验室使用多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共同定值,定值元素包括成矿元素(Mo),可综合利用元素(W、S、Cu、Pb、Zn、Fe、Bi),具找矿和矿产评价意义的微量元素(Ag、As、Cd、Mn、P、Pb、Sb)及构成脉石的主成分(SiO2、Al2O3、Fe2O3、CaO、MgO、Na2O、K2O)共计26种。3个钼矿石标准物质Mo的含量分别为0.066%、0.15%、0.54%,1个钼精矿标准物质Mo的含量为50.08%,是已有标准物质的良好补充和完善。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统计检验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标准值计算方法正确,不确定度评定合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07141~GBW 07144),可用于钼矿的勘查、开发、选冶及贸易中化学成分测试的量值标准与分析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钼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X射线粉晶衍射法等方法,首次对温泉钼矿的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和钼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为中温热液成因,并受温泉斑岩体的控制;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辉钼矿的多型为2H型(六方晶系),为自形—半自形,呈细小鳞片状、片状、板条状分布于岩石中;辉钼矿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08-0.16 mm粒级范围,占总量的51.65%;黄铁矿中钼含量较高,且形成越早钼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3.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用于分析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高含量的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高。本文采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选择纯铁屑和钨粒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实验优化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用量、仪器分析时间等测定条件。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9)小于1%,加标回收率为96.0%~101.9%;与传统的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针对不同的矿石样品,研究了实际样品与标准物质的基体匹配问题,消除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对于钼矿石和镍矿石样品中含量在1%~35%范围内的硫,均能够准确测定,解决了钼矿石和镍矿石中高含量硫的快速、准确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次量钨、锡、钼的方法。为了避免基体干扰,采用氢氟酸低温分解试样,蒸干除硅,硅以四氟化硅的形式挥发除去。为了减小盐分,用少量过氧化钠熔融未被分解完全的试样残渣,热水提取,盐酸酸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钨、锡、钼。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钨10.80%,锡6.67%,钼8.33%。标准曲线线性浓度上限为:三氧化钨30.0 mg/L,锡40.0 mg/L,钼40.0 mg/L。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福建松溪后洋矿区钼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树超 《福建地质》2008,27(1):8-12
松溪后洋矿区钼矿埋藏浅、品位富、易于开采等特点,在闽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矿区钼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阐述了钼矿的控矿因素为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和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型。  相似文献   

16.
福建武夷山上西坑钼矿为中温热液型钼矿.文章根据野外考察,在岩相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矿相学及辉钼矿矿石矿物学的系统研究,得出上西坑钼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石英脉型.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以细-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分布;矿石矿物辉钼矿铅灰色,多色性明显,2H多型,矿物成分中杂质含量较低,Re含量为1.479 ~34.35μg/g,显示其矿源为壳幔混合源;Re作为伴生矿产,具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锡矿石是难分解的矿物,共生与伴生元素多,其中的锡钨钼在单一盐酸溶液中易沉淀,准确测定锡矿石中的主次量元素一直是分析技术难点。本文以过氧化钠为熔剂,高温熔融样品,在酒石酸-盐酸-双氧水体系中进行酸化,选用该矿种中仅含有少量的钴作为内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同时测定锡矿石中锡钨钼铜铅锌的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0~40.0 mg/L;方法检出限为锡10 mg/kg,钨30 mg/kg,钼3.3 mg/kg,铜12 mg/kg,铅15 mg/kg,锌40 mg/kg;方法精密度(n = 9)小于5.0%,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传统化学方法及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吻合较好。本方法采用过氧化钠碱熔锡矿石,溶样彻底,并省去了氢氟酸挥发硅的蒸酸过程,节约了样品处理时间;采用酒石酸-双氧水-盐酸体系溶解熔融物,有利于溶液中的锡钨钼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避免了单纯盐酸体系下产生钨酸、钼酸和锡酸沉淀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方磊  王永春  刘宪春  高飞 《华北地质》2011,34(2):119-125
吴家堡钼矿位于辽东裂谷北部本溪-凤城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主要产于古元古代碎斑状花岗岩构造裂隙中,钼成矿与中侏罗世白水寺花岗岩体侵入有关,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找矿有利部位为中侏罗世花岗岩体与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及辽河群地层接触外带,其矿化规模及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